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衍武一听这话,就说这事儿好办,马上叫“糖心儿”和“刺儿梅”去百货大楼前面去“想办法”。

    于是没出十分钟,俩姑娘用五十块钱的带价,就换到足够的工业券回来了。

    洪衍武随即表示,愿意把这些工业券白白奉送,至于收指标的价钱仍然不变。

    这会儿陈力泉也给俩建筑工人送来了几瓶汽水。俩人一看这么周到,那还有什么可迟疑的呀痛痛快快剩下几张指标也都交出来了。

    喝着汽水儿抽着烟,兜里揣满了钞票,这俩人还有点不好意思呢。有一个甚至还想大方一把,花钱请洪衍武他们吃包子去。

    没想到洪衍武哈哈一笑,说句“心领了”,接着还继续跟俩人套磁。这次他可是为了更高的目标,开始跟他们打听。别的援建工人手里还有没有用不了的指标。

    等一听说,他们这拨儿京城一共回来了八个人,情况都跟这两位差不多。洪衍武就有了新主意。

    他的意思是想让这俩工人把别人也介绍给他们,还是这个价儿收的话,大件儿指标一个给他们提十块,小件儿指标一个给提五块。

    要是这俩工人自己把别人指标收上来,转卖给他们也行。那就是大件指标九十块,小件儿指标四十五块。其中有多大利润就靠他们自己本事了。

    俩建筑工人这次可真是听呆了,这可是连想都没想过的美事儿,还能不乐意吗

    何况洪衍武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当场还又拿出二十块钱,分给每人十块。用他的话说这叫“订金”,免得他们担心会白跑一趟。

    俩建筑工人再没二话,当场收下钱就把这事儿应下来。就这样,双方约定好后天早上九点百货大楼正门再见面,风雨无阻,不见不散。

    最后在极其郑重地再三握手下,洪衍武和他们像革命战友一样地告别了。

    事情办到这一步那可真是圆满成功。

    双方都是皆大欢喜,洪衍武把俩建筑工人身上能开发出来的潜力全发掘出来了。俩建筑工人也庆幸撞上了这么一条发财的路子。用现在的话说,那叫“双赢”。

    “糖心儿”和“刺儿梅”更是快把洪衍武真的当成偶像了,她们都没想到,收指标还能这么谈的。

    扪心自问,搁她们自己也就能做到第一步,或者最多到第二步。

    可这一笔“大生意”,背后藏着的利可是比表面上多多了。那些建筑工人真要都找回来,这些指标几乎够她们干一年的过儿了。

    所以坐在“萃华楼”里,“糖心儿”是一个劲儿给洪衍武布菜斟酒。眉目含情,无比温柔,真是把他当成心肝儿大宝贝儿了。

    “刺儿梅”则不吝美言,大加赞赏,也快把洪衍武夸成一朵牡丹花了。还总频频举杯,给他敬酒。

    “红孩儿,一开始我还觉着你心急了呢,怎么给那俩不开眼的傻冒儿那么好的价钱这可有损的你英明啊没想到还是你心计多,先用大气的出手拍唬住了俩傻子,彻底让他们把你当成了好人。然后一步一步就把他们的底子全给掏出来了。这事儿办得那叫利索。姐姐佩服”

    只不过她这些话,洪衍武听着却没那么舒坦。而且也没法解释,他要说出真正的想法,在这个圈子里就是个大笑话。

    因此在他而言,除了表面上的敷衍,也只能暗地里苦笑了。

    唉,就咱这命,怎么老跟别人算的不一样呢也不知道是他们没算对,还是我自己个儿活错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虽然各人心中滋味不同。但这头一天的就迎来个“开门红”,却实实在在是件相当重要的大事儿。

    不但大吉大利,也用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等于给“糖心儿”和“刺儿梅”都吃了颗“安心丸”。

    哪怕随后这一下午都没再开张,她们也并无泄气,在服务部关门之后,都嘻嘻哈哈地挥手作别,相约明日再见。

    况且话说回来,这个下午倒也不算白耽搁了时间。至少由洪衍武和陈力泉出面,又成功订购了两台电视。

    一台彩电是十八寸日立的,价格一千二百八十。黑白电视是十四寸索尼的,价格五百二。按相关规定,三天后取货。

    应该说,和当时国产电视比,即使是免税,进口电视的绝对价格也要贵一些。

    可问题是分怎么想了。当时京城电视机厂出的牡丹黑白电视多数都是九寸的,价格也在四百左右。要从尺寸、质量和性能上做综合比较,那进口电视的价钱可就太划算了。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规律。

    像德国“德律风根”这个牌子在收音机上很响亮,但是在电视机上名声很臭。

    这个牌子的电视机,外表很漂亮,但屏幕色点非常粗大,日本的屏幕一般需要放大镜才能看出红绿蓝三色,而“德律风根”几乎裸视可见。

    伴音很动听,图像效果连国产机都不如,还很容易坏,出现“多瑙河之波”是普遍情况。当年常修电视的都知道。

    好在洪衍武不熟悉的牌子统统不要,别说“德律风根”,什么波兰电视,匈牙利的电视也都摇头,只点名专要价廉物美的日本货,才得以避开了这个“地雷”。

    要不是因为这个,他可能对日本人连一点好感都没有。

    有群了,群号:244574974 各位喜欢这本书的书友,尽快来加入吧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325章 顾家

    

还别说,隔了两天,那俩建筑工人真信守承诺,把他们的同事给领来了两个。

    而且主动充当了“托儿”的角色,帮着游说,使洪衍武很顺利地买下了四大五小九个指标。

    交易完成,大概是早商量好的,那两个“托儿”,有一个主动要请客,带那卖指标的俩同事去吃饭了。

    剩下的一个则推说要去找厕所,借故留了下来。

    说真的,这一切都是他们自觉完成的。

    俩人配合得颇有默契,演戏虽略有生涩,但也算过关,比他们第一次交易时,呈现的不安和紧张来看,已经俨然一副老手的样子。

    为此,洪衍武颇感惊讶,觉着“金钱”还真有一种能使人迅速“进步”的额外效果。

    可没想到,他这还是小看了人家呢。

    等他按照数目把钱交给对方时,这个留下来的“托儿”欢喜是欢喜,可居然壮着胆量,脸红着问他,下次再来,能不能价格再给高点

    嘿洪衍武这下算是彻底相信“钱能通神”这句话了。

    眼前这就是最好的例证,俩个原本耿直的建筑工人,才不过隔了两天就大变样了。就跟打通了脑神经里的任督二脉似的,不但会表演了,还学会侃价儿了。

    这要有谁敢说不是金钱的效果,而是脑白金。他一定喷谁一脸盐汽水。

    不过坦白而言,对这个提价的要求,他也完全可以加以拒绝。因为他是唯一的指标收购方。

    但他转念一想,不但挺理解对方的心情,而且觉得实在没必要为这几个小钱儿打击对方的积极性。因此还是和对方达成的新价钱,说好今后大件儿指标一百,小件儿指标五十。

    结果没想到,过了两天,当这两个工人第三次来找他的时候。他们的“进步”简直可以用“超乎想象”这个词儿来形容了。

    这一次,他们没带任何人来,居然是把其他人的指标,都弄到自己手里来倒卖了。

    他们一共卖给了他二十五张的大件儿指标,和二十一张小件儿指标。仅凭数量就可以推断,剩下那四个人身上的潜在利润,应该让都他们都给掏光了。

    当做完这“最后”一笔生意,那两个建筑工人欢天喜地拿着三千多块的钞票离去时。“糖心儿”和“刺儿梅”也不由一阵欢喜雀跃。

    “一个说,傻冒儿竟然变聪明了,居然学会从别人身上榨油水了。真的,他们胆儿也够大的,肯定借了不少钱来收指标。还真是小看了他们”

    另一个说,“别看他们手里没指标了。可我觉得他们还会来,一旦沾了腥儿,很难不犯馋。他们有便利条件,一旦知道有谁回国,就是不认识,也会变着法儿地找上门去”

    听了这些话,洪衍武不知为何,很有些不是滋味。

    确实,她们的话都对。

    这两个建筑工人算是“自学成才”,不但敢于冒险,还会给别人挖坑了。在适应社会的能力上,确实有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变化。

    洪衍武十分确信,从今往后,他们在经济水平上,一定超出周围的人许多。但他们到底得到的多,还是失去得多,却是一道难以计算的数学题了。

    有了这么容易来钱的道儿,他们还会安心做那份儿苦哈哈的本职工作吗

    他们还会把心思放在家人身上吗又会不会自我膨胀,拿这些钱去胡吃海塞,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呢

    如果他们的同事,知道这两个人从自己身上获利,还会把他们当朋友吗

    如果他们有朝一日因此丢掉了工作,甚至身陷囹圄,他们又会不会咒骂他,把他当成引诱他们走向堕落的罪魁祸首呢

    这谁都说不准

    或许所谓魔鬼,本身也是无辜的。一切恶果都是人类自身私欲泛滥使然。

    谁也没办法,这,也是人性这,就是一个金钱时代开启的必然

    就在洪衍武完成了这桩“甜买卖”的同时,这几天“糖心儿”和“刺儿梅”也没闲着。她们俩又弄到了一大四小五个指标。

    而更惊人的,还是他们这伙人从“服务部”淘换出的东西。

    不光他们各自出面,“刺儿梅”和洪衍武各自还叫来了麾下模样体面些的玩儿闹帮忙。

    仅一个星期,就弄到了五台彩电,七台黑白电视,十六个“砖头”录放机,四部相机。

    当然,资金耗费同样巨大,花了得有一万多块。

    不过,虽然“刺儿梅”只能掏出一千块来,可好在“糖心儿”底儿厚,还有洪衍武给托底。倒也并不为难。

    至于存放东西的地方,其实是“小百子”帮着找的。

    倒票的这段日子,这小子跟天桥剧场里管杂物的电工头儿混成了朋友。

    据他说,那电工头儿愿意在堆放电料杂物的一排小平房里收拾出来一间,专门供他们使用。大概十五平米,离后门也近。只是怎么回谢人家,他心里没底,还得洪衍武批示。

    洪衍武一琢磨,这事儿挺合适。真成了,钥匙给“小百子”拿着正好。反正他天天在这儿倒票,家又住附近,什么时候找他都方便。何况能时常照应着,也丢不了货。

    于是,他就让“小百子”回去问问,看电工头儿缺电器不缺。

    这样一碰即合,最后他们以六百块的价钱,把那台索尼十四寸黑白电视卖给了电工头儿。是又赚钱,又解决了问题,一举两得。

    可就这,那电工头儿事后还感激不尽呢。他算懂行的人,自然明白那台电视的好处。

    这位声称,那电视一搬回家去,整条胡同都轰动了。邻居和家里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大,这么清楚的电视。让他饱受恭维和夸奖,是大大的露脸。

    所以他事后还专门请“小百子”搓了一顿,感谢他撮合了这桩美事儿。

    由此便可知道,这批货要想出手,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反正这么说吧,卖货比买货痛快。没怎么费劲,资金进出就走上了良性轨道。

    还是洪衍武卖海参的招儿。找个条件好点的旅店,只要用电视机的包装箱一顶门,就不愁没人找上门儿来问价儿的。

    尽管洪衍武一方要求必须给现金,可那些出门在外的采购员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办法,即使手里钱不够也能通过关系凑上。这样很快能放出货去。

    而且这些人不但要“砖头”录放机,黑白电视机。对彩电简直眼红到家,出两千块都不带含糊的。

    最顺当的一天,“糖心儿”和“刺儿梅”用假介绍信一共租下了五间不同旅店的客房,这也就意味着当天卖出了五台电视。

    有一个人甚至还嫌一台彩电不够呢,非想跟她们多买两台。就这份儿财大气粗,把“刺儿梅”都给吓住了。

    后来“糖心儿”一套话,才知道这家伙是东北一家大型机械厂的采购科长。他除了自用,还惦记着用这玩意孝敬工厂书记,想捞个副厂长干干呢。

    不过记住了洪衍武的话,“糖心儿”还是没答应他。这倒让“刺儿梅”很有点惋惜。

    总之是方方面面,一切井然有序,大有斩获。志是有些或许伤感情的问题,恰恰是在最好的时候出现的。

    比如说,像这些新型电器,对“糖心儿”和“刺儿梅”同样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