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先是对允泰和身旁的仆人们说,“既然如此,从此就给我把后门锁了,只要她敢从前门迈进家门槛儿一步,马上拿棍子跟我打出去。”

    随后还请洪效儒转告女儿,“要嫁人可以,从此不许姓完颜。姓猫姓狗由她去,完颜家从此没她这个女儿。”

    说完就让人把洪效儒请了出去,十分不给面子。

    而像这样的宣告,无疑也是将王蕴琳置于了死地。后门进不得,前门要打出去。她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母亲的绝情是王蕴琳绝没有想到的,伤心难过在所难免。可与洪家面临的麻烦相比,这还只是小事。

    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件事,必然会为洪家招惹到警察局长的敌视和报复。

    想想就知道,人家好好一个未过门的儿媳妇竟然让别人拐跑了,谁能不恼怒

    关键是这种阶层的官员面子最重,这种事让人没法下台啊。

    果然,为了完颜家被迫悔婚,警察局长儿子还跟允泰这个老同学绝交了呢。所以没两天,一系列的针对性报复就轮到洪家人头上了。

    首先是在前门段儿上当警察署长洪家长子洪福承,被警察局长寻了个错处撸了官儿。跟着洪家各处产业不断有警察上门寻衅勒索,如果不给,当场就敢抓人封店。

    为了这事儿,洪效儒想尽了各种办法跟警察局长搭上线儿。

    可请客人家不来,登门道歉要坐冷板凳,送进去的礼物也全被扔出来。最后好不容易请岳乾斋、黄奕柱两位银行大经理一起出面当了中人,才算见了警察局长一面。

    但没想到,这位老兄就是来了也不是为了和解的,而是为了下通牒。

    警察局长大大咧咧把洪效儒晾在了一边,只跟岳、黄两人喝了一杯酒,随后转身就要走。

    这时,他只给洪效儒撂了一句话。

    “你一个臭商人居然敢惹老子劝你趁早把家当卖了滚出北平,你要敢不老老实实滚蛋,老子就能让你们全家要饭。”

    这种对商人发自骨髓里的轻蔑和态度上的决绝,不但让洪效儒彻底的颜面扫地,也让两个中人也十分尴尬。

    到了这个份儿上,当然再也没有回旋余地,是完全撕破脸了。

    从表面上看,警察局也确实是商人们的活祖宗,手里有权又有枪杆子。洪家要想跟人家掰腕子实在不占任何优势,除了屈服再无它途。

    可警察局长偏偏忘了一条,他自己不要洪家的钱,可有人要洪家的钱呢。他的官儿是不小,可有人比他官儿还大呢。

    既然洪家都注定要破财了,谁还能有洪家人更懂得钱该怎么用该往哪儿使呢

    洪效儒一事不劳二主,还是烦劳两位大经理,继续帮忙引荐了宋哲元将军。

    这次事情办得很顺利。因为当下,这位平津卫戍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发愁的是部队正与日军对峙,正是最缺钱的时候。

    洪效儒呢,一是为解决自家麻烦,二也不想北平落入日军之手。一顺两便,在捐饷的事儿上就显得很大气。

    于是双方很快谈妥了条件。洪家二十万大洋一掏,警察局长的帽子就被摘了,一家人全都卷铺盖卷回南方老家去了。

    洪禄承的官儿迷大哥洪福承则因祸得福。马上被起复上任不说,新任的警察局长搞清楚内情后,不知是为了跟洪家套近乎,又或是为了自己能取而代之表示感谢,还主动提拔了洪福承一级。

    这件事最终,反倒是以“臭商人”的全面获胜而结束。

    不过,洪家要娶儿媳妇过门儿,可还有一个大麻烦存在。那就是王蕴琳名份的问题。

    这位完颜家的大小姐,如果从家世上,曾是洪家的主家,配洪禄承自然绰绰有余。可偏偏她又是因私情出逃,被完颜家扫地出门的。

    这件事如果传出去,对两家人都是名声尽毁的丑闻。可要隐瞒到底吧,洪家娶儿媳妇总不能娶个没有任何来历的黑户。对亲朋好友又怎么交待

    何况娶亲总得去合婚,放定,陪奁,接亲,总得吹吹打打地招摇过市。洪家要把王蕴琳娶进门,又从哪儿去把新娘子给接出来呢

    这或许就是瓜尔佳氏老太太,有意对女儿施加的惩罚,也是对洪家的一种别样报复。

    所以为了这事儿,洪效儒不得不又想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求到了一起合作办火柴厂的王昭甫家里,让王蕴琳认王昭甫当了义父。

    这样,改的汉姓是完颜家族所用最多的“王”姓,既不算忘本,也有了个出嫁的娘家。方方面面基本就勉强交待过去了。

    于是自此,王蕴琳搬到了王昭甫家暂居,完颜蕴琳这个人就从名义上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丹枫火柴厂老板王昭甫之女,王蕴琳。

    有群号了:244574974,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快来加入吧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348章 代价

    

虽然被逐出家门的王蕴琳已成无根之草,她的生活今后只能由洪家一力包揽,可实际上洪家对她并无丁点儿的草率和怠慢。

    相反的,她与洪禄承的婚事,声势和内容搞得都很大。甚至可以说在当年的北平,是要拔头份儿的。

    放定过礼当日,在王家院门前昭告喜事的六尺红布下,洪家送来的鹅笼、酒海,整猪、整羊,簪环首饰、四季衣裳,完全按照最高规格,足足有六十四抬。

    那些红漆描金的大抬盒,都由穿吉服的抬夫们抬着,摆了半条胡同,红了半条胡同。

    那专由“金兰斋”送来的一双“龙凤喜饼抬”,足足得有一百二十斤。一双“喜果抬”,枣、栗、花生、桂圆也同样摞的小山一样。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围观百姓为之咂舌不已。许多人都打听,究竟是谁家的姑娘出嫁,修来了这么一份儿好姻缘。

    送妆发奁那天同样的不含糊。

    洪家借王昭甫的名义,在外紧急采办了全套花梨,紫檀家具,顶箱立柜、方案圆桌、绣墩沙发,座钟挂表、字画挂屏,金银首饰,连寿杠带栏杆桌,加在一起也是六十四抬。

    而表示房产的瓦片,表示地亩土坯,分别摞了一百二十八块,被摆放在栏杆桌上,由抬夫彰显在队伍最前面。

    当这批价值斐然的嫁妆从王家出门的时候,自然又引来一大批人围在王家门口看,猜测卖火柴的王大老板是不是发了横财。

    还有小孩围在门口唱着着,“月亮月亮照东窗,王家姑娘好嫁妆。金漆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锭儿粉,棒儿香,棉花胭脂二百张。”

    在孩子们的歌声里,在众口纷纭的议论里。无论王蕴琳本人知道不知道,但至少这批东西让王昭甫一家,在自家地盘上揽尽了风光。

    一点不亏心的说,即使王蕴琳真的作为完颜家的大格格出嫁,陪送的嫁妆若与之相比,怕也是要汗颜不少。

    而到了大婚的正日子,迎亲的排场更大。

    不但有洪福承属下的二十个扛枪巡警负责维持秩序。有“合兴号”喜轿铺的全套仪仗、鼓乐响器。洪家和寿家为了接送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还开来了“林肯”和“道奇”两辆汽车。

    就凭这份儿能叫来警察开道的尊贵,就凭整整六组的金灯、执事、两套二十四响来“晾轿”的荣耀,还有那两辆代替绿轿按传统,迎娶是一红两绿三乘轿子,红的坐新娘,绿的坐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价值数万元的豪华轿车,这场婚礼就足以称为顶级规格。

    这次当然更惹得围观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堵住了胡同口,连卖豆汁、卖炸糕的也收了摊子,甚至曾一度造成了外大街的交通堵塞。

    不用说,谁都想争相一睹从没见过的阔气婚礼。

    除此之外,王蕴琳的婚衣也奢华透顶。

    那是由收了三百块大洋的苏慎针父亲老老苏,点灯熬油赶制出来的。

    大红的海水江崖吉服袍,红缎凤穿牡丹绣裙,满头的绒花珠钿,镶着宝石的绣鞋,全都是货真价实的真玩意。颤悠悠的,沉甸甸的。堪称珠光宝气,光彩华丽。

    这让人作梦也想不出的服饰,让王家每一个女性都甚为神往,都认为身为女人出嫁,如能有如此光鲜,这一生都不亏了。

    而洪家之所以会如此大事铺张糜费,全是因为洪效儒深知王蕴琳所处环境的尴尬和所付出代价的昂贵。

    这里面既包含了他对自己儿子拐走了人家女儿的愧疚。也有想借大操大办示之以诚,让完颜家对女儿的未来放心之意。

    应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洪家就是想用金钱对王蕴琳予以一定的补偿。

    只不过,在璀璨夺目的光芒辉映下,在京城百姓的羡慕和仰视中,笼罩在王蕴琳身上的风光无限,却远远不足以抵消亲情决断所带来的凄凉与孤单。

    临出嫁的前几天,她几乎每晚都悄悄地以泪洗面。而真到了出门子当天,她更是哭泣难抑,连眼睛都肿成桃儿了。

    那可不是一般礼节的哭,是痛彻心脾的哭。就连作为娶亲太太的寿敬方母亲,和作为送亲太太的王家姑妈都劝不住,越劝还越哇哇,是难以收场的泪流成河。

    有不知道内情的人还夸呢,都称赞新娘子孝顺,是个舍不得离开娘家的好女儿。

    要说这也确实,只是他们不知道,让王蕴琳难舍的可并不是这个王家,而是远在亮果厂“半亩园”的完颜家。

    她更是为了自己出嫁当日,没有一个血脉至亲在场而伤感至极。

    自然,这样一来,就没法梳头换装,盖上盖头了。

    以至于等在院子里的新郎官洪禄承和寿敬方,都急出了一脑门子汗。

    可他们急不得,也恼不得。唯一能做的,便只能交待吹鼓手们,一首接一首,连续不断地吹着麻豆腐大咕嘟、油葫芦倒爬城和屎壳郎爬竹竿节节高,借此为新娘子拖延时间,耗着时辰。

    这可中了吹鼓手们的意了,别看累,可如此,主家是要给赏的。他们吹得时候越长,赏钱就越多。

    于是,众人便带着极高的兴致开始“炒麻豆腐”了。

    这首曲子极有特点,唢呐笙笛要停止,只剩下鼓、镲的声响,而鼓不是在敲,是在揉,镲也不是在击,是在磨,咕嘟咕嘟,真如同锅里咕嘟的麻豆腐。

    只是这破曲子的鼓点儿,却也让洪禄承更加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要不是寿敬方按住了他,一向沉稳的他差点跟着鼓点儿在院里转磨。那可就真成了宛如滑稽戏一般的大笑话了。

    好在王蕴琳也懂得轻重,发泄一阵后,便开始极力克制悲戚。

    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又都是麻利人儿,一个给开脸儿,一个给备好了头面,俩人齐心协力一通忙活下,总算是没让等在门外的花轿差点错过吉时。

    终于,随着院里吹奏起了百鸟朝凤,蒙上了盖头的王蕴琳以一副仪态万方的姿态在两位太太的搀扶下上了花轿。这让所有等候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要说迎娶队伍能顺利出发,还多亏了那二十个警察。

    全靠有他们排成两排负责护卫左右。那长蛇一样的序列才得以突破重重人群,从胡同里走上大街。

    而这一拉开场面,排场也当真不小。

    走在最前面的,先是一对开道锣为前导,然后是整整金灯、金执事、汉旗子、大执事,什么筛镜、绿扇、座伞也一应俱全。

    此外,还有两组二十四响的鼓乐响器分插其中。最后面缓缓跟着的就是两辆接送娶亲太太,送亲太太的汽车。

    可谓浩浩荡荡,新颖热闹,让谁见了都走不动道儿。

    不过,谁都没想到这路上还会遇到更为引人眼球,惊世骇俗的一出。

    敢情队伍才刚开出一条街,马路正中就有个画着大红脸,脸上带着髯口,手拿宝剑的净行大花脸,拦在了路中央。

    再看那红官衣,红判纱、系玉带、黑厚底,内扎黑靠牌,外罩黑蟒,胯和肩都揎起来,就知扮的是钟馗。

    而且这位角儿,远远一见着队伍,还就手舞足蹈,高声唱起来了。

    “摆列着破伞孤灯,对着那平安吉庆,光灿烂吐寒星,骑着那蹇驴趷蹬,似一幅梅花春景权当个冰人系赤绳,权当个月老为盟定,权当作氤氲使巧撮合,权当作斧柯媒证”

    要知道,旧京几乎就没有人不听京剧的。这一位的表演又相当到位,于是登时人声鼎沸,引得到处都是叫好声。

    只是今天的警察们却没有看白戏的心情,他们听得前面喧闹,还以为有人故意来闹事,就马上有人端上枪去前面干预。

    还好洪禄承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短时间的诧异后,他很快从吵闹的声音认出是允泰。于是他赶紧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