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镜子旁边还搁了一把很有小资情调的塑料粉梳子,梳子的齿很宽很大。这在当时是标准的流行物件儿。
墙边的桌子上,则摆着一溜公社革委会送来的“红宝书”,宝书上烫着金字,用红布条扎着,很是醒目。旁边就是洪衍武送的“海燕”半导体收音机。
至于屋门上挂着绣着葵花向阳图案的门帘子,那是小芹亲手缝制的作品。
此外门后头脸盆架上还有大队妇联送的搪瓷脸盆,盆上烧着鲜红的语录字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要说实话,这个解释并不算“假大空”,在农民们看来反倒很贴切。他们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完颜兆庆和安小芹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睡到一个炕上来了。
总而言之,一切准备停当,就等新媳妇入住了。
娶亲那天早晨,龙口村所有人全没吃早饭,主要是给肚子腾地方。
因为从昨天起,大家就都听见杀猪的动静了,而且还是两头。
那响动足可以把每个人的肠胃勾引得都很激动。在这个缺少油水的难度,那猪心猪肝猪肠子,那三指膘的大肥肉,有谁能不向往
于是,从大早上听着大喇叭里传来“热腾腾的油糕哎嗨哎嗨吆,摆上桌哎嗨哎嗨吆,滚滚的米酒送给亲人喝咿儿来巴咿呀吆”的陕北民歌起,村里人人高兴得都像过年,每个人心里就惦记着吃了。
近中午时,新娘子搭着红盖头穿着王府井买的新衣新鞋,终于坐着戴红绸的骡子来了。虽然没轿子,可按老规矩,她的两个哥哥安太阳和安月亮照样随行左右。
那吹吹打打的鼓乐声,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震得沿途的鸟雀儿乱飞,老半天落不下来。
至于牵着骡子来送亲的娘家人,就是昨天见过的小芹叔叔安广智。他在子嗣上很得意,除了太阳和月亮两个小子以外,还有个叫安星辰的小儿子在县城里念初中。
还别说,眼前就凭他穿着一身崭新人民装,戴着黄军帽的肃穆样子。也确实有点身为日月星辰的亲爹,我就是天王老子的意思。
而看着眼前这副喜庆,看着兆庆喜滋滋从骡子上抱着手拿苹果的小芹落地进屋,看着新娘子迈火盆,接布袋,跨过一个马鞍
在一旁观礼的洪禄承与王蕴琳都不由得相视一笑,且把彼此的手握在了一起。
没的说,眼前的这些情景,让他们的不能不忆起当年,不能不想起他们年轻的时候。
一瞬间,时光仿佛在这对相依相守四十年的老夫妻心里,又回转了
婚宴没有设在允泰家的院里,他好养花草,安大妮儿也种了些蔬菜。于是村里的打谷场就被征用了。
到开席前的时候,那里一片热烈气氛。不但村里的男女老少,连知青们都来了。东南角搭起的大棚里,有专门的厨子在操持。大笼屉冒着白乎乎的热气,油锅“滋啦滋啦”地冒响,解馋的气氛十足。
婚礼的宴席分主席和次席,这是文雅点儿的叫法,如果说白了就是快桌和慢桌。
慢桌上是新人和有头脸的人物,还有两家的近亲属,吃得缓慢斯文。至于快桌,那就是抢了。
席位的区别还体现在菜品内容上,从已经摆在桌面上的凉菜来看,快桌和慢桌虽然都是八个盘子一般大,红红绿绿的颜色也近似。
但细瞅却差别大了,慢桌上的肉食很是丰富,除了拌了蒜汤的猪头肉、淋了酱油的肘花儿以外,还有难得一见的酱猪心。
而快桌上除了拌萝卜丝,只有拌土豆丝、拌粉丝、拌海带丝惟一一道荤的是拌猪耳朵,而且也被切成细细的丝,那刀功在乡间绝对算得上一流。
由此可断,真正上大菜的时候,区别自然就更大了。
至于宴会正式开始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无不例外是由大队干部来讲话。
本来这是安书记的活儿,可因为按老令儿新娘父母不出席婚礼现场,只能在家吃新郎家敬送的“离娘饭”。所以今天就成了大队书记孟兴无大段背诵毛主席著作,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好机会。
只是他的话,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实际意义,完全是白费口舌。
因为坐在桌上,大家虽然耳朵是听着“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可大多数人看着那些凉菜。心里却都在暗自算计哪个离自己最近,先挟哪个最划算。
最终,在沉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之后,孟主任的声音突然一下提高了八度,让大家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也正是这一句,才让全体村民立时爆发了的极大的热情,颇有默契地行动起来。
原来“排除万难”就是“开吃”的信号,久经锻炼的村民已经熟谙了什么语言代表着什么信息,连老人带孩子,连男人带女人,绝不会差错半分。
有群号了:244574974,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快来加入吧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355章 说情
洪家和寿家当然都是慢桌,长辈们和新人坐一桌,其他的小辈儿们坐在一起。
因此安家的哥儿俩就坐在洪衍武的边儿上。
而这一开吃,这俩人立刻就让洪家、寿家的几个孩子领教了他们的厉害,桌上每个人才不过夹了一两筷子。他们眼前的半盘猪头肉就没了。
等再眨嘛几下眼,小半盘肘子也没了。
说白了,这哥儿俩简直是天生的肉食动物,多肥的肉也不嫌腻。那是运筷如飞,颇有嫉“肉”如仇,要扫荡一空的气势。
这种吃法,让洪衍茹和洪钧都看傻了眼,一时都不敢伸筷子了。
洪衍武看着却只觉好笑,半开玩笑地调侃着。
“日头,月亮,你们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留神再噎着。我真是奇怪啊,咱们昨儿一起吃饭你们还不这样呢,到了这会儿怎么谁也不认识谁了呢”
安月亮全然满不在乎,埋头照吃不误,边嚼着边用流氓无产者的腔调说,“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安太阳却不好意思了。他不由自主控制住了下筷子的速度,跟洪衍武解释。说场面上的事儿就这样,这都是吃习惯了,一到这会儿就收不住口。还说这已经是慢桌的速度了,不信他回头看看就知道了。
结果这一看,果然回头的人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迅雷不及掩耳”,什么叫“疾霆不暇掩目”。
敢情后面那些快桌,居然连盘子都撤光了。桌面早就被扫荡得“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大伙儿抽烟的抽烟,闲扯的闲扯,还有抻着脖子遥望大棚的,都在期盼热菜的到来。
确实不愧“快桌”称号
到这时候,洪衍文和寿诤这俩有插队经验的也忍不住跟着附和,说他们当知青时候,在村里吃席也得这样抢,否则屁都捞不着。
还说即使这样奋勇争先,他们这些知青也比不过当地人。人家练的那是童子功,从小在这种场面历练出来了,筷子头上都有真功夫,那是绝对做到了稳、准、狠。
他们话音还没落呢,热菜开始上桌了,马上就证明了这番言论的真实性。
只见头一个大蒸碗往一张“快桌”上一端,洪衍武他们还没看清楚是什么内容,几双筷子就抄了进去,临到等筷子纷纷撤走后,才看见碗里只剩下一块沾了点儿油花的垫底土豆。
而第二碗还没搁到桌上,就被人“空中取物”取走大半”。
第三碗上了一大碗条子肉,“快桌”上的人们立刻欢呼着站起来迎接。
瘦弱乏力者不是隐约看了一眼就被挤了出来,要么压根就钻不进去。几乎就在一瞬间,桌上除了一个空碗,就连汤儿也没了。
说真的,像这种夸张的场面,就连在劳教圈儿里抢过伙食的洪衍武和陈力泉也不由得直瞪眼。
陈力泉忍不住对洪衍武小声儿说,“还真是能吃啊,平时油水少,人都快变成狼了”
洪衍武则忍不住感叹,都他妈是这场“运动”啊,没亲眼所见谁能想到,竟把普天下的农民给弄成了这样。
就在这会儿,新人终于过来敬酒了,于是把大家的注意力又引回了他们自己的桌上。
新郎兆庆今儿可是真高兴,跟桌儿上的人挨个都喝了一盅酒。那是满满的诚意。
新媳妇小芹则一脸羞涩,跟在兆庆后头也不说话,只是笑。脸上深深两个酒涡,很是温顺可爱。
他们两个这会儿站在一起,显出的是天生一对的般配。
自然了,这会儿大家就要应景儿地说些“地久天长”、“白头偕老”的话。
只唯独安太阳跟兆庆碰杯时候直咧嘴。很不满地埋怨他,没让自己当伴郎。
小芹对娘家哥哥可不吝颜色,这会就见了脆生劲儿。护着兆庆,开口毫不遮掩地数落。
“日头哥,你可真能扯,没有伴娘要伴郎做啥你真往旁边一站,人家以为是仨人结婚。再说伴娘是娘家人,从没听说过娘家哥哥去给新郎当伴娘的”
一句话,给安太阳说瘪了嘴儿。
兆庆自然要来打圆场,赶紧插嘴说些让大家放开肚子吃的话。连说酒肉今天都管够,千万别客气。
这几句倒是投了安月亮的脾气,他直言不讳。
“不客气,我吃得挺美。巴不得天天有人结婚才好。”
没想到安太阳正没好气,听了立刻撅了他。
“你比我还能扯没有猪,结一百个婚也没用。”
这句话绝对有点睛之效,立刻就让大家笑成了一团。
还别说,真理啊,往往就是这么一不留神,从嘴里溜达出来的
兆庆的婚礼结束之后的一个礼拜过的平平淡淡,距离洪衍武去滨城的日期进入了倒计时。
而洪衍武和陈力泉唯一要做的事儿就是临行准备,买火车票,弄假介绍信。还有给滨城那帮小子们买些礼物。
至于其他,值得一提的也就几件事。
一件是有关倒腾鸡蛋的事。
9月17日中秋节当天,安太阳拉上了弟弟安月亮,俩人就伴儿,正式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快递业务。
他们在兆庆的安排下,也搭上水泥厂的汽车来了趟京城。不但给洪衍武送来了兆庆收购的五百个鸡蛋,还带来了兆庆为寿敬方专门捕捉的两只蓝点颏。
洪衍武也没惊动家里,中午直接带俩小子外头吃了顿馆子。给了他们六十块钱,就把鸡蛋留下来了。
其实这个价钱也经过争执的结果,洪衍武原本要按一毛五给,可来之前,兆庆交代安太阳只许按一毛收。
所以最后没办法,洪衍武就坚持自己出安家哥儿俩的跑腿儿钱。这样算是变相兆庆的鸡蛋价儿维持在了一毛二。
而洪衍武卖鸡蛋也有点特别,不但不赚钱,还得搭进去点儿。
他自己留下了二百个鸡蛋,按惯常方式分送一部分给亲朋好友后。剩下的三百个,当天全以九分钱的价钱低价转让给了东院和西院的邻居们,实实在在赔了九块钱。
这倒不是他傻。其实鸡蛋的事儿他就是为了帮帮兆庆的忙。这几个钱他就是白扔进水里也不带眨嘛眼的。可要是为了几块钱高价出售,那可就是犯了忌讳了。
相反,像现在这样,顶新鲜的鸡蛋卖得还没副食店官价儿高。既让人抓不着把柄,处理掉鸡蛋还非常之省心省力。
而且得了他的便宜,就连当初他为水清得罪的那几个老娘们都对他眉开眼笑了,背后也不说他闲话了。
这么赔本赚吆喝,无论对他眼下,还是近在眼前的八三年,可都是一件好事。若长此以往下去,难倒还有比这么攒人情更划算的事儿嘛
说完了鸡蛋的事儿,再说说工作的事儿。
敢情为了兆庆的事儿,洪衍武和陈力泉可是几乎连着请了两次假。
按说夏末初秋正赶上忙的时候,本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菜头高庆田不敢得罪他们,还是私下做主咬着牙放行了。
可他们现在因为要去滨城,参加完兆庆的婚礼回来后,一张口又要请半个月的假,而且还不一定能保证到日子就回得来。高庆田可就有点儿兜不住了。
为此,他试着跟上头说了一下,蔬菜公司的领导知道之后,当然非常生气,坚持不批。高庆田就只能跟洪衍武回话,说他没办法了。
没想到洪衍武倒不难为他,当天还和陈力泉一起请他吃了顿饭。
意思主要有二,一是感谢他这段时间的照顾,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