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纸谢ㄩ担部梢越谢ɡ妫郾茸咸础D闼凳裁春D匣苹ɡ妫一拐媸峭芬淮翁担憧杀鹣菇校腥诵啊�
注:“黄花梨”称谓出现较晚,我国古书记载为“花榈”、“榈木”、“花梨木”,后来有了替代品,才创造了“黄花梨”这个词
“哎哟我的亲爹啊我还管它叫什么啊,光凭严嵩用过的,那就是无价之宝”
可俗话说乐极生悲,就在洪衍武爱不释手地抱着大案正美的时候,东边屋先是传来“咣当”一声巨响,然后就是“哗啦啦”了。
有群号了:244574974,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快来加入吧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439章 行家
洪衍武小脸儿绿了
他没回头就知道,肯定是老大“闯祸”了
为什么
因为陈力泉有功夫,别说练成了“火烧身”就等于身后长了眼,就单凭反应能力,泉子真要撞到了什么,也足以挽回恶果。
果不其然。一回头就看见,东屋门前,陈力泉一边抽着烟,也往屋里张望呢。
而等到他急匆匆跑过去之后,就看见在东屋最里面的一间,洪衍争从一张桌子上正往下爬呢。
桌子底下,不但有一个倒了的花架子,还有一个已经摔成了好几瓣的大号扁壶。那壶上满是花卉,粉彩鲜艳,瑞丽无方。
洪衍武赶紧从家私的缝隙里挤了进去,再拿起来一看扁壶的底儿好嘛,乾隆官窑
他这个心疼啊,那就别提了。
“哎呦,我的大哥哎,你这是干嘛啊,好不容易咱家的东西刚回来。我还没好好看看呢,你就开砸了日子不过了”
洪衍争却有点无所谓。
“不就是摔了一件瓷器嘛。反正这屋里这么多呢我说,你倒是先看看我从房梁上够下什么来了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放上去的,居然还在呢”
这话不说还好,老大显摆似的打开了一个小布包来献宝。把洪衍武给气得鼻子差点歪出脸去。
怎么了
敢情里面一个“琉璃喇叭”、一个“转花筒”、一个“蝈蝈葫芦”。大概其都是洪衍争小时候的玩具。
“大哥哎,就为这几个破烂货。你就毁了这么好一件瓷器啊那是乾隆官窑官窑洪家的东西,咱们可是人人有份儿啊。那可不是就你一个人的”
得,要不说话赶话呢。这么一说,老大也不高兴了。把脸一耷拉,两兄弟就蹡蹡上了。
不过倒也没吵两句,俩人就消停了。因为他们父母过来了。
弄清了事情始末。出乎洪衍武的意料,这次王蕴琳居然向着大哥,教训了他一顿。
母亲的道理是,“老三,你喜欢这些东西是好事,这里面有知识,有情趣,总比爱别的俗物强。可你大哥手里的东西,可不是像你说的那么不堪啊。”
“蝈蝈葫芦是你祖父留给他的东西,琉璃喇叭是你父亲给他买的,转花筒是我亲手给他做的。这些都是他曾经的心爱之物,能保存至今,着实不易。失而复得,对他来说,更是一件没想到的幸事。你怎么就不能体谅这种心情呢就为他失手打了件东西跟他急赤白脸”
“老三,你从小长在贫困之家,要记得争气。人咬菜根也是过,即便他年得志,也不能为绮丽纷华所动。这些外物,没有不行,多了也无益。什么东西也只是东西,远没有人重要。怎么能为此伤兄弟感情呢”
“我还跟你说,当年我娘家这些东西最多,那不知是完颜家几代人的积累。可后来家势衰微,经我和你舅舅手低价当当儿,撒出去的古玩字画又何止千万,现在看来,那一切其实都是虚的,看透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这一席话登时说得洪衍武冷汗淋漓,面红过耳。
是啊,他至于吗
别说家里有这么多东西,就是唯一一件被大哥失手打了,他也不该发这么大的邪火啊
他这不是又犯了过去的毛病嘛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混蛋至极
亏他自以为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看来还是修炼不到家,一不留神,就容易被外物迷眼啊
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处。洪衍武不敢造次了,马上幡然悔悟,跟洪衍争道了谦。
他承认,物件一旦寄托了人的情感,再不起眼的物件都会弥足珍贵。自己没能体会到大哥的心情,很是有愧。他真是不该跟大哥犯浑,请大哥别跟他一般见识。
他还表示,要将母亲的话深深地刻印在心底,永远不敢忘记。
这番话诚心诚意的,态度很诚恳。既让洪禄承和王蕴琳欣慰。也让洪衍争大大出乎意料。
因为洪衍争本以为,“老家贼”即使跟他道歉,也就是迫于父母应付差事。说实话,他就没见过自己的弟弟真正的服过软儿
可这么一来,真是有点感动了,再看看那四分五裂的扁壶。他也就不好意思起来。
“老三哪,也怪我毛糙。粗疏大意毁了家里的东西。不过,我还真没想到你这么喜欢这些老物件呢。既然如此,这些东西将来都归你总行了吧我是一概不要”
可没想到,他这一句,洪衍武差点没炸了庙。反应又是极其激动。
“嘿,大哥,你这这真是瞎大方你还真不识货别看这些东西现在不值几个,可这都是宝贝就冲你这样,这些东西我还真得替你看起来。等将来你明白了,我再还你。说清楚了,可不是我要独闷儿啊,我是怕你不懂,像这个乾隆官窑似的,再给瞎糟践了”
哪儿知道他这好心好意,也属于瞎咋呼,洪禄承一听可就绷了脸了,手一伸,把兄弟俩一起骂。
“你们都是混账胡说八道什么你的我的,还将来我和你妈还都活着呢,这些东西就没一样是你们的瞎分派什么”
一通发作,哥儿俩全傻眼,是啊,爹妈活着就惦记家底儿,这不是忤逆是什么
可老爷子话到这儿还没完呢。拿眼睛一撇耷洪衍武,相当不屑。
“还有,老三,你也别看不起你大哥不懂行。其实我看你也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不是我说你,就这东西,好好看看,什么乾隆官窑,不过一件民国仿的西贝货而已”
“啊”洪衍武这次才真是目瞪口呆。“爸,您没开玩笑吧,咱家还能有假玩意”
又是一声冷笑。
“嘿,你这话说的,这行里深着呢来,我正好教教你,好好听着。你看,这个扁壶上面的粉彩画得很满,不留空白,这种瓷画名为百花不露地又称百花锦地,也有人叫它万花不露地。这是什么样的时代特点呢必然是富足年月。所以正是由于清乾隆时期国富民强,乾隆皇帝本人又较张扬,喜欢热闹,这种繁华锦簇的满彩瓷得才以流行。可是百花不露地画起来比较繁琐,生产成本太高,于是清嘉庆之后,这种彩瓷烧造就中断了。但从反向来说,这种东西也就成了瓷器里的精品了。尤其是到了民国时期,这种瓷器不但受国人青睐,还符合洋人的审美。于是价格一直在上涨,仿品就必然多了起来。就拿这件东西来说,器形、颜料都对,确实很像乾隆时期的东西,可惜画法平平,却远不如前朝。加之釉彩凹凸感明显,施彩很厚,这也和真品有很大的区别。听明白了吗”
洪禄承侃侃而谈,让在场的几个孩子听得一愣一愣的。
特别是洪衍武,他对父亲不能不刮目相看了,他的感受是这些娴熟老到的文物鉴定功夫绝非一日能及,父亲如果能活到2000年。那绝对是个能赛过“马老师”的人物。堪称活着的“张伯驹”啊
于是带着无限钦佩,他就开始拍马屁。
“爸。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真长知识就您这学问够我学一辈子的。我看您都够格去故宫当鉴定专家了”
谁不爱听好话啊特别还有着男人和父亲的双重身份,这几句自然拍得洪禄承相当舒服,颇有点熏熏然的得意。可洪衍武接下来的几问,却又让他不自在了。
“哎,对了爸,这扁壶咱家哪位大头买的是我大爷还是我三叔啊总不会是我爷爷,他老糊涂让人家懵了吧
洪禄承听了脸色就骤然一变,老脸一红,很是尴尬。在一旁的王蕴琳却忍不住抿嘴笑了。嘴里忙数落洪衍武。
“你这孩子,嘴里怎么老没遮没拦的。什么大头啊不能这么说话,谁买的也是你的长辈”
得,这下不用说什么,看都看明白了。
洪衍武瞪大了眼珠子。“爸原来是您买的呀怎么会您这不是挺明白的嘛”
洪禄承嗽了嗽嗓子,还硬着头皮强撑门面。
“这有什么奇怪的谁也不能总占便宜不吃亏,都在所难免。再说了,吃一堑长一智,学会了也就不会再上当了。我就算比别人强的了,至少我还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得亏你母亲出身世家名门,打小是长在古玩堆里的。搁普通人一辈子弄不明白的学问,搁她就是一目了然的事。要不然,恐怕我现在还被蒙在鼓里,把这玩意当真东西呢”
好嘛,又是一个神转折。敢情一切表面下都有真相,正格的专家是另一位啊
洪衍武不由自主带着点不满瞟了一眼他爹。
心说了,嘿,我还把您当真神呢,敢情您是靠媳妇儿呀那还嘚瑟什么
咱爷儿仨豁牙子吃肥肉,谁也甭说谁了都是棒槌
嗯,要说有本事的还得是我妈,我舅舅这样的。看来若非天潢贵胄、见过世面的世家子弟,断不能有此见识。
难怪一说真正的古玩大家,多半都是这样的家庭出身呢。因为光有钱不行啊,还得有时间,有文化,有闲情逸致。差一点都没戏。
得,我以后也别费劲绕弯子,有什么还是自己问妈吧。也甭跟这位假行家瞎捣乱了
有群号了:244574974,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快来加入吧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440章 商议
这一天,直到夕阳西下。
别看除了洪衍争带走他童年的玩物,他们没再拿走任何一件东西。但他们每个人脑海里,却无一例外,都轮番闪现着昔日洪家祖辈人在这里生活的情景。
尽管洪衍争、洪衍武和陈力泉对洪家许多人,也只是通过洪禄承和王蕴琳描述才有个耳闻。
但威严慈祥的洪家祖父,浪荡不羁的洪家大爷,年轻有为的洪家三爷,他们的音容笑貌都仿佛能亲眼见到似的。
还有通明的灯笼、洋气的西洋小楼,欢乐的冰场院,那一幕幕的往日繁荣也仿佛历历在目。
尽管斯人、斯物已去,时过境迁,让人不免存有许多伤感。
但每一个洪家人,只要他们来过一次这里,听过今日所讲述的这些,必定都能感觉到血脉里的某种东西会和这里产生共鸣。
这种东西会让他们永远为这个家族所牵挂,为这个宅院所关切。
哪怕宅院已经这般老旧了,已经移形换貌,但他们也依然热爱这里。
在他们的心里,这座老宅院就像一个迟暮的美人,尽管风烛残年,但一举手一投足风度仍在。
或许这位没人头上的珠翠可能已经过时,不再瑰丽,但珠翠仍旧还是珠翠,本质是永远不变的。
当然,这次回去之后,洪禄承和王蕴琳没忘了继续询问洪衍武是怎么把房子弄回来的。
虽然洪衍武隐瞒了他在其中具体的花销,只是很简单描述了事情经过。
但洪禄承和王蕴琳都是有见识的人,一听就听出了其中的要害。均不由暗暗吃惊,谁也没想到自己未满二十的儿子能有这份心计,这种筹谋。
所谓谋后而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不外乎如此。扪心自问,哪怕他们自己亲手来办,恐怕也不能办得如此干净利落。
于是针对洪衍武的这一番作为,洪禄承背后给了三个字的评价。“有章法”
王蕴琳则由衷感叹,“儿子大了,真是有依靠了”
也正因为如此,接下来,在商议洪家老宅修缮和是否搬家的事宜上,连二儿子洪衍文都没有知会,老两口却特意把洪衍武叫了来,让他和洪衍争一起来商量个主意。
洪衍争一开始把这事儿想的倒很简单。
他认为最费事的,也就是他大爷住过的东跨院。只要把洪福承原先那个院子的房重新盖起来,其余破败的房子再修葺一下就行了。
而他制定的方案就跟搭小房的步骤似的,先找建筑材料,买砖头,买沙子,买木头。再找懂得盖房的人手来帮忙。
重点是请泥瓦匠。他自己就是木匠,木工活儿就不用求别人了。
到时候他会把厂子里的同事请来帮忙,只要管几顿饭就行,能给家里省下不少的钱。这就叫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