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长明确表态,“小同志,你的这首小白杨唱出了战士们的心声。有感情,有美感,有兵味,不错。革命歌曲也不一定非得都是进行曲,都是硬邦邦的口号,这种表现形式很有创新性。”

    跟着又问他。“你姓什么呢姓杨那太巧了嗯,小伙子挺精神,站的还这么直。我看你就是我们军中的小白杨”

    自然,这么一来不拿奖都不行了。整个一天上掉馅饼,小白杨成了杨卫帆的成名作,个人独唱一等奖被他收入囊中。

    而且随后,参与汇演录音的“京城人民广播电台”人员,还向台里的“每周一歌”栏目组推荐了这首歌,很快便向军外播放了小白杨。

    结果短短几天,电台就收到了社会上许多热情听众来信,都要求多播放几次这首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寄信来的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是复原军人。他们在信中都声称,小白杨让他们记起了服役时的时光,内心充满感动。

    这下可好,经过了成色的检验,杨卫帆“小白杨”的外号传遍京城军内军外,如今堪称已经小有名气,真就是个闪着亮光的金娃娃了。

    不但让胡团长彻底把他当成了心尖子。其他的演员们也都是笑脸相迎,无不把杨卫帆这个“歌坛新秀”视为未来的独唱台柱子了。

    尽管有个别人不服气,甚至有那么一两个男演员暗地里嫉妒的。但他们也不傻,谁都看出来杨卫帆如今前途远大,他受重用是必然的。要使坏也不能在他正当红的时候明着硬来不是大可以等他这首小白杨过了气儿再说。

    所以杨卫帆此时真像是那只爬到旗杆儿最上面的猴儿了。他往下一看全是那笑脸儿对着自己的屁股。那还能不美吗

    他还真为自己已经彻底摆脱掉了家庭的束缚,今后能过得特别自在轻松了。

    可就在他刚想联系一下洪衍武、陈力泉,想跟这俩哥们儿好好显摆显摆,让他们都来看看演出,也为自己高兴高兴的时候。他的好日子到头儿了

    5月24日早上,他才刚起床,他那寒着脸的亲妈,居然找上门儿来了

    敢情这会儿穆迪已经完全搞清楚怎么回事了,不但通过干休所所长和充当评委的那个演员搞清了一切因果和细节,亲眼见到了杨卫帆手写的军港之夜曲谱、歌词,甚至还在收到消息后,专门去“京城人民广播电台”调听了杨卫帆小白杨的录音,看了那些仍在陆续收到的听众来信。

    她今天来到这儿,就是找“叛逃”的儿子兴师问罪,并要把他带走的。

    为回报书友“阿锴老师”的鼓励支持。今天下午17:50勉力加更一章。再次感谢“阿锴老师”的厚爱。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472章 赎买

    

说实话,穆迪再见到杨卫帆时,心情很复杂,有一半是吃惊和自豪。

    她是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有这份儿才华,居然写出了军港之夜和小白杨这两首这么好听的歌曲,而且还拿了奖。这让她在家里、团里份外自豪,每个熟人对她的道贺,对杨卫帆的夸奖无不让她大有面子,心里美滋滋的。

    可另一半她却不能不气。她气自己亲生儿子有这样的本事居然一直藏着掖着,就不想着早点替他的母亲排忧解难。居然还靠这个处心积虑地逃离父母的视线,替人家效力去了。这让她情何以堪啊

    外人一旦要了解到她的亲生儿子亲口拒绝来“海防”,主动跑到“总政”去了,肯定得笑话的呀

    所以她把杨卫帆堵在宿舍里之后,就是把门儿一关,劈头盖脸来了一通臭骂。说他没良心,说他白眼狼,说他胳膊肘朝外拐。

    她哭天抹泪地命令儿子马上跟“总政歌舞团”递交申请,调到“海防歌舞团”去。说要干文艺可以,必须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干。免得自己天天担心。

    杨卫帆这天可算丢人丢大发了。尽管关着门,可当时的隔音条件有限啊,宿舍里不少人都被招引来了。无论拿着刷牙缸子的,还是手拿脸盆的,都站在外面,隔着窗户看“杨母训子”的戏码。

    而且说实话,杨卫帆他也没见过妈这么气过。特别在穆迪骂着骂着,居然自己掉了泪的时候,他同样不能不感到抱歉。

    可自由毕竟是个好东西。他再怎么心疼妈,但更可怜自己,如今在这儿待得这么美,这么轻松自在,他哪儿乐意天天再被妈不眨眼地看着啊

    所以骂是可以骂的,错儿也是可以认的,脸面更可以不要。但他宁死也不去“海防歌舞团”。

    其实,杨卫帆顽抗到底的倚仗,无非是他觉得木已成舟,两个歌舞团在业务方面历来有竞争关系,“总政”又比“海防”高一个级别。胡团长根本不怕他妈,此事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变化。

    可他实在是把高层之间的人际关系想得过于简单化了。也同样估计错了有关他的事儿,在穆迪心目中的份量。对一个母亲来说,只要为了儿子,那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事实上,不过当天下午,胡团长就把杨卫帆叫进了办公室去,根本没容他说一个字儿,就当着他的面,把调令交给了穆迪。极其痛快地把他“交还”给了“海防”了。

    而他的母亲当时就让他给胡团长鞠了一躬,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今后再称呼胡团长就叫恩师,之后都没等他醒过味来,就叫候在门口的警卫员把他给押上汽车了。

    总之,他就这么糊里糊涂拜了师父,又无奈地成了“海防歌舞团”的人。

    至于事情的真相,杨卫帆是许久之后才打听到的。敢情他的母亲为了把他弄回去,是给胡团长开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大价码的。

    她不但把“海防歌舞团”里的一个已经成名的女中音和男高音演员送给“总政”,作为交换条件。而且还答应了胡团长,杨卫帆今后就算是他的学生了,无论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取得任何成绩,都与他的“教育培养”脱离不开。

    胡团长可不傻,一看这态势,他就明白了。什么划不划算的先放一边。要是不答应交人,恐怕就得让穆迪记恨上了。难道就为了看重人家的儿子这有多么的滑稽啊

    再说了,他虽然看重杨卫帆,喜爱这个人才,终究也比不上人家亲生母亲对儿子的爱护程度啊。

    在他心里,其实可气的倒是杨卫帆这个臭小子,居然底细隐藏这么深,也不知会自己一声,就想瞒天过海。简直是痴心妄想何况他也有自己的孩子,要敢这么造反,他也得严惩不贷

    于是这位指挥家、大团长就跟当初接纳杨卫帆一样地痛快,毫无心理负担地做了这桩“甜极了”的“赎买交易”。

    而杨卫帆同志,也就很悲催地被当做货物给交割了。不但争取自由的计划全部流产,而且今后无论在生活和工作里,都要接受自己母亲的双重领导了。

    当然了,既然迫于形势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才把儿子弄回来。穆迪自然就不会让杨卫帆好受了。

    回到“海防”之后,她简直是“西太后”附体,就如同“慈禧”把“光绪帝”关在“瀛台”一样,居然把杨卫帆真的给“圈禁”了。

    不但给他找了专职警卫严加看守,不许他随便出屋,就连上厕所都派人跟着。屋里除了吃喝烟茶以外,只有一张床和吉他、纸笔,此外再无他物。

    至于说到恢复人身自由的条件,穆迪就一个。杨卫帆必须再创作出一首可以媲美小白杨和军港之夜的歌曲,将功补过才行。

    否则就里面待着吧。什么时候写出来什么时候算。连领工资都不用他发愁,她作为亲妈就直接代领了。

    这么一来,天生最恨当乖宝宝的杨卫帆差点没吐血啊。觉着这种处境下自己简直快疯了,那真是生不如死啊而他自己冥思苦想了两天,弄出来的音律就没有自己听着能过关的。

    他没辙了,就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洪衍武身上,千方百计和他取得联系。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甚至不惜委曲求全,在周曼娜探访他的时候说尽了好话。

    最后就像清政府“割地赔款”一样,答应陪周曼娜去郊游、游泳、跳舞这三个条件。才算说通周曼娜肯帮忙把洪衍武找来。

    这样,端午节的前两天,杨卫帆才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囚室”里,与洪衍武单独见了一次面。

    当然了,洪衍武见此情景也是颇为意外。

    本来电台播了小白杨在外面反响不错,最近还能听见电台里播放观众好评呢。他还以为杨卫帆过得挺滋润了,出名儿出得都忘了哥们儿了。哪知道事实完全相反,这小子反倒连人身自由都彻底失去了。

    而跟着从杨卫帆的口中了解到事情的始末,洪衍武更是差点没乐坏了肚子。不由自主地就幸灾乐祸上了。

    “杨子,你小子真有本事。我给你的歌儿,本是为了让你改良状况的。怎么让你小子全给整反了你也太有主意了,怎么老不考虑实力是否对等,总妄想一朝一夕之间就取得最终胜利呢同志啊,太不理智了。你这是犯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意错误啊别忘了,任何胜利的前提是先得保全自己。这下连本钱都赔光了,让我怎么说你好你不但对不起你自己,你也太对不起我了。没办法,因为你的无能,国会已经决定放弃你了,我们的美式武器要投资在更有前途的势力上”

    洪衍武这话简直把杨卫帆给气坏了,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我都什么样了你丫就别说风凉话了。还放弃我你要真不管,我就在这儿跟你同归于尽反正我不管了,就指望你了。你必须得拉兄弟一把”

    洪衍武还在假模假式。

    “不是我不管,再帮你也没用,照你这路数,下一步可就该坐牢枪毙了我不能害你啊”

    杨卫帆彻底急赤白脸了。

    “我去,你丫就别挤兑人了大爷算我求您了行吗您有什么条件尽快开。我保证以后决不再自作主张了还不行吗以后我就连上厕所用什么纸,都听您的”

    话说到这份上,洪衍武知道杨卫帆真快急了,也就住口不再玩笑了。

    而他倒是真没让朋友失望,说还真有一首不太成熟的歌曲。

    跟着他抽着烟,喝着茶,翘着二郎腿,充大拿酝酿了足足半小时,终于杨卫帆翘首以盼中,哼哼出了一首他没把后半段歌词记全的歌曲。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而这首歌才刚唱到此处,杨卫帆的目光已经彻底亮起来了。

    他那个激动劲儿就别提了。真跟十送红军里唱得似的,“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终于心里坦荡了,“阿锴老师“请您千万别打赏催更了。我能多写,一点不会偷懒。只是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实在有心无力,盼多理解吧。

    有群号了:244574974,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快来加入吧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473章 五月节

    

1979年的5月30日,周三。

    这一天是阴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本名“端五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传言皆因唐太宗生日为八月初五日,为避“五”字之讳,故改“端五”为“端午”。

    这个节日可以说是我国名目最多的节日,据统计,历史上有记载的别名就多达二十余个。

    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明代又称其为“五月节”和“女儿节”,历史上还有过“浴兰节”、“地腊节”、“午节”、“卫生节”、“诗人节”等等名称。

    老京城人则延续了明朝的习惯,俗称它为“五月节”。

    至于说到这个节日的来历,现在的人,一般都会说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但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因为仅从以上列出那么多的节日别名上,就不难看出,“端午节”的活动内容相当庞杂。

    事实上南北差异性也很大,各地均有不同祭祀庆祝形式。类似于“龙舟竞渡”、“为屈子招魂”等,都只是地方性活动。

    而且从历史典故上讲,“端午节”也不光是为纪念屈原,同样还有纪念伍子胥、勾践、曹娥等说法。

    归本溯源,应该说这个节日的本意,只是在酷暑来临之前,人们为驱瘟避毒、驱邪避灾而举行一系列祭祀和祈求活动。是一个遍及全国范围的综合性民间节日。

    这也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的共同性。每一个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