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具体如何进行交易,其实特好办。

    洪衍武先买了本英语字典,一通查找。

    然后把“do you need rb i need foreign exchange vouchers。we can exchange it。”这句表明意图的话,还有不同的兑换比价写成了小卡片。让“小媳妇儿”两口子随身带着。

    真到了行动的时候,他们人先过去打声招呼,再把卡片直接亮给外国人看就得了。这比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瞎咧咧有效率,也隐蔽。

    人家如果乐意自然就掏钱兑换了,不乐意他们就把卡片拿回来拉倒。有关讨价还价,用身上的纸笔来完成。这个过程里,甚至只用点头摇头就能完成谈判,没什么了不得的。

    嘿,要说这一手可绝对是省事儿啊

    “小媳妇儿”两口子等搞明白后,真的不能不赞一句“洪爷圣明”了。他们原本还以为会费老鼻子劲儿呢,这下真不怵头了。

    说到实际操作。“小媳妇儿”两口子对第一次跟着洪衍武去京城饭店的经历,可谓毕生难忘。

    那天去之前,在洪衍武的指点下,俩人在家里先精心打扮了一番。

    “小媳妇儿”穿上了洪衍武给他带来的黑衬衣和灰色的西装西裤。“小奶酪儿”则是洋红色高领儿毛衣配上咔叽布的喇叭裤。仨人还一水儿都是高根儿带响儿的尖头皮鞋。

    说白了,镜子里的他们简直就像仨归国的港客,时髦极了。

    可当“小媳妇儿”两口子身临现场,真的站在“京城饭店”门口,面对这栋高大的、声名赫赫的建筑物,看着各种发色的外国人、华侨、港客,从大门口进进出出时,感觉却和在家里不一样了。

    也不知道怎么了,他们俩来之前的意气风发和自信一下不知到哪儿去了。反倒都有些自惭形秽地徘徊不前了。生怕走过去被人识破,再给拒之门外。

    最后是被洪衍武劝慰了半天,说“你们结婚不还在首都饭庄办的嘛。那里也有老外啊,都差不多的地儿。何况咱燕翅席都吃过了,这儿再贵,咱又不是花不起钱,怕什么啊”

    他们这才算脑门子渗出一层汗,脖颈子僵硬地昂起头,跟在洪衍武身后,去硬闯饭店大门口。

    真迈步上台阶的时候,俩人腿肚子都控制不住地颤抖了,很有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感。

    可没想到这种担心全是多余。由于洪衍武给他们弄的衣装很洋气,不像当时电影演员凭想象扮演的华侨那么夸张。堪称天衣无缝。门口见惯了外宾的服务员一点没起疑,自然而然为他们拉开了大门。

    当看着服务员一脸恭敬地进入之后,“小媳妇儿”两口子心落下来的同时,也不禁闪过一丝得意。

    只可惜,这种安心还没多一会儿,俩人又紧张上了。

    敢情“小媳妇儿”的脚第一次踩在地毯上,那既柔软又厚实的感受让他不知道怎么迈腿了。而“小奶酪儿”又被大厅里到处都是的璀璨灯光晃得头晕。

    没办法,饭店太豪华了。这种现代、奢华的环境和古香古色的“首都饭庄”里真不一样。对两个小平房里长大的穷人家孩子视觉冲击力不是一般的大。

    他们就如同走进梦里,觉得这里不是共和国了,怎么都觉得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等到他们坐在饭店的咖啡厅里后,看着面前的冒着热气的咖啡、泛着亮光的咖啡勺和奶缸儿还一阵阵犯迷糊呢。“小媳妇儿”甚至还掐了自己一下,疼痛感才证明这一切的真实。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下午18:50加更一章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576章 实战

    

不过从这个时候起,后面的事儿就开始彻底顺利起来了。

    或许是这儿宁静、舒适的环境起了效果,尽管这种苦药汤子似的玩意让“小媳妇”和“小奶酪”极不适应,可坐在这么舒适的沙发座上小口抿着这价格不菲的东西,感觉确实和站在大街上喝汽水不一样。

    好像自己从头到脚一下就尊贵起来了。哪怕为了别人看,故作一下姿态,也能让人强制性地把自己变得稳重起来,与环境相符。

    更走运的是,尽管上午这里人很少。可他们守株待兔等了一会儿,咖啡厅里就来了金发碧眼的一男一女。

    当这两个洋人要的咖啡刚一端上来,洪衍武就像久候猎人终于抓住了良机,毫不犹豫地出动了。

    这时,“小媳妇儿”两口子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洪衍武的一举一动。他们甚至还脸红心跳地看向餐厅一隅站立的服务员和端着盘子离去的服务员,生怕他们怀疑洪衍武。

    好在洪衍武仅仅招了一下手,把卡片往桌上一放,就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两个洋人的欢迎坐下了。看起来就像彼此认识的熟人一样,特别自然。服务员连看都没看上一眼。

    跟着也没费事儿,只对洪衍武拿出的比价卡片看了一样。那外国男人点点头,跟着就拿出钱包开始数票子。

    就这样,洪衍武出师告捷,顺利地达成了第一笔交易。他用105:1的比例,也就是三百一十五块人民币兑换到了三百元的外汇券。

    至于在其中获得的好处,也很快就让“小媳妇儿”两口子见识到了。

    一小时后临近中午,当他们再没有发现狩猎目标,要离开咖啡厅去吃饭的时候。洪衍武用人民币付了账。

    这时,“小媳妇儿”和“小奶酪儿”就发现了里面的文章。原本饮料单上的标价是一杯一块五,但这是外汇券的价格。如果用人民币付账是两块钱一杯。据服务员说这是规定。

    由此也就可知,标着“与人民币等值”的外汇券到底是什么成色了。按这个比例计算,洪衍武换过来的三百外汇券实质上挣了八十五。这几乎等同于他们倒卖一台电视机的利润啊。

    当然,拿着外汇券不可能只在京城饭店里消费,如果是其他地方,差距可能没这么高。但已经很值得干了。

    那反过来说,用外汇券换人民币的外国人傻不傻呀

    人家也不傻。由于民间的商店、非涉外宾馆等不允许收取外汇券。外国人购买日常用品就格外费劲。其实老外都巴不得手里能有点人民币,这样就避免了专程跑到涉外商店购物。民间的东西不但便宜多了,而且还能买到高级商店里根本不出售的东西。

    当天,洪衍武他们吃过饭回来又泡在咖啡厅。到晚上七点为止,开始轮番上阵,陆续又问了八桌客人。除了两次被拒绝以外,其他几次都达成交易了。

    这不但“小媳妇儿”和“小奶酪儿”大呼“容易”。洪衍武也渐渐发现老外似乎对拥有人民币,比他们还迫切。

    要知道,此时干这个还没有同行,完全就是卖方市场,那么最后两次甚至就是平价兑换的。

    结果这一天,他们仨人总共兑换了两千三百块外汇券。按照“小媳妇儿”两口子兑换的金额,一千二百块,洪衍武给了他们六十块钱。是按百分之五提成计算的。

    换言之,如果这一天所有外汇券都是他们俩自己换的,那他们到手就是一百一十五块了。如果他们再卖力点儿,一个在这儿干,另一个去友谊干呢那还可能翻倍。

    而且这还不算,洪衍武还跟他们说了,考虑到有的老外“鸡贼”,不让利不兑换。今后等到他们彻底单干,可以按百分之七的比例。他反正是按外汇券金额付给他们钱,这中间有多少利全是他们的。

    另外,“小媳妇儿”两口子还得承认,干这个的工作条件比起倒电影票和跑电视机厂可幸福多了。不但不累,简直就是享受。

    他们从此要么坐在一起喝咖啡,看报纸,要么去逛商店、聊大天,轻轻松松就把钱挣到了。天底下哪儿有这么美的事儿啊,简直从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所以“小媳妇儿”和“小奶酪儿”全都不好意思了。他们觉得自己就跟抢洪衍武的钱似的。非要让洪衍武降低兑换比例不行。

    但洪衍武却坚持如此。说“你们就别为我操心了。其实这事儿就是你们赚得越多,我才会赚得更多。只是我的利润是来自另一条线儿了。为了安全起见,为了你们好,就不告诉你们了。把这事交给你们来,我图的就是个放心。你们只要做好保密工作,别引起别人注意,悄么声儿的发大财就好。说白了,好时光也不会很久,很快就有别人也看见这里的利。到时候就一样不好干了。”

    从此之后,一切就变得理所应当和驾轻就熟了。虽然“小媳妇儿”两口子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往外跑还得背着邻居、熟人,有点“锦衣夜行”的遗憾。但日子过得确实是美。

    想想看,京城饭店和友谊商店。那可都是每个人梦寐以求都想出入地方啊。四季舒适,有吃有喝。不说别的,进去逛一趟就是大开眼界。更何况还有大把大把的钞票等着他们赚呢

    自己干的头三天,“小媳妇儿”两口子就在京城饭店换了四千九百块外汇券,又过了三天,他们在“友谊商店”换了六千七。等到他们彻底适应了环境,各自为战,几乎每天都能换到四千块。

    照这个路数,按一个月算,他们竟然能给自己挣出一万块来。这简直是堪比开工厂一样的大生意呀。

    要说他们还在担心的,除了怕引起旁人注意,每天都要更换地点。也就是怕资金占用太大,洪衍武的现金供不上了。

    他们两口子甚至一合计,都动了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给洪衍武用的打算。

    可没想到,他们换多少,洪衍武就照价吃多少,连个眉头都不皱。这让他们如何能不心生佩服

    洪爷就是洪爷啊,站得高看得远,随随便便一伸手,就能指出铺满黄金的大道。天下就没有让他为难的事儿,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儿。

    跟着这样的主子,是最大的幸事啊以后再让他们干什么,也没废话了。

    哪怕洪爷就是指着一个大粪坑让他们跳呢,他们也毫不犹豫跳下去,谁知道里面有什么好处啊

    放心,没跑儿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577章 谋房

    

与“小媳妇儿”两口子的感受相似,这段时间,宋局长和常局长也被洪衍武从他父亲那儿现学现卖的学问给“震”了一下子。

    因为尽管京城各单位为了响应市委传达下来的上级政策,已经拉开了大兴土木的序幕。各自都准备着手建房,先解决一部分职工住房问题。但洪衍武对房子仍旧会越来越短缺的判断却是一针见血。

    他的理由是,为响应“伟人”讲话,一拥而上的工程会占用大量资金,而后续却无从补充。另外,建筑材料被耗尽库存和生产力不足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返城知青已到适婚年龄,谁都迫切需要房子成家。这一切因素聚集在一起,致使房子问题根本无解。居民住房紧张,仍旧会是长期的社会问题。

    仔细想想,两位局长谁都不能不承认,逻辑推理准精且独到,面临的情况确是如此。

    不过洪衍武特意找他们说这事儿,可不是为了故作惊人之语来自我炫耀的。而是作为情感的回报,好心提醒两位局长为日后做些筹谋。

    照他的看法,宋局长的衙门口权力下降难以逆转,而且又刚刚升到这个位置,那么再继续高升和换位置的可能性都不大。与其日后在仕途上耗心力,在权术上瞎较劲。不如先给自家弄几套房子划算。

    而常局长呢,岁数已近退休。俗话说,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再不想办法就更赶不上趟儿了。

    当然,他的好心好意一开始也不是很顺利就被两家人完全接受的。

    宋家人是因为早已经给宋国甫准备了一套三居室。再加上他们自己的住所也是个三居室,认为两套房子满够了。

    特别是宋夫人听见他们的讨论,还插嘴说,“房子再多有什么用呢不但要维护修理,还要交房租呢。”

    这种价值标准让洪衍武一下就笑了。

    他当然知道老娘们最在乎什么,就说,“阿姨,房子恐怕是当下最难用钱买到,用权力最容易解决的必需品了。分房讲究论资排辈。职称、工龄、学历、户口啊,都量化成分数,然后按累计得分排名。可实际上呢,怎么分还不是领导说了算普通人为难的事儿,在您这儿就是轻而易举。这就是长期存在、苦乐不均的现状。”

    “阿姨,您别忘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是人口失控,知青回城连每人安置个工作都做不到,这就是说房子再多也没有人多。现在上面为什么要鼓励私人买房呀,不就是分配制度进行不下去了吗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