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总觉得从中能得到的好处,仍旧不足以弥补心灵上的缺失似的,那么让人难受,让人痛苦。

    这么一来,既然心里存了疙瘩,他们自然就会本能地想着,如何从洪家身上再找着点自尊,再多落一点儿实惠了。

    正所谓此时不难为,何时难为于是在座位安排上,他们也就有了意见。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658章 席位

    

我国是最讲究尊卑与序列的。

    在一个家庭里,爹妈和子女的身份地位永远不能划等号,在一个单位里,领导和普通职工之间也永远有别。

    这一点连不认字的人也懂得。即使在“最平等”,“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年月里也是一样。

    所以在我们所有社会活动中,永远都是依礼有别。

    席次上也是一样。每逢尊卑长幼同堂聚会,都须按传统的成规序坐。

    具体到民间办喜事上,由于请人较多,来宾当中既有亲戚,也有朋友,亦无法统一序座。只能是分别开席,以桌为单位地序座。通常会分为贵宾席、新亲席、近亲席、朋请席这四种。

    不用说,怎么安排座位,其中细节十分琐碎,繁杂。即使做好全面考虑,通盘安排。也很难不出纰漏。

    而最容易出问题的恰恰就是贵宾席,也就是俗称的“上宾席”、“首席”上。像洪、许两家发生的争议就是为此。

    贵宾席其实并不单指一桌,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主要是办喜事的特殊礼遇。例来要由男方、女方父母亲自作陪。

    比如说,招待被两家人邀请来的娶亲人员,如娶亲太太、送亲太太、娶亲官客,送亲官客等。

    过去还包括提拉盖头、金银水壶的小孩。正如今日通常情况下的证婚人、介绍人、司仪、伴郎、伴娘,以及给新娘拉头纱的小孩。

    第二种主要就是被本家请来的高官职,有功名者,社会名流了。

    这不但要单开一班席,按品爵高低,功名大小以及社会威望排列桌次、座次。也要由本家作陪,和安置与其社会地位及身份相等的人物同席。

    按原本安排,其实洪家的贵宾席有四席。

    第一席有洪、许两家父母,新郎、新娘坐陪,常显璋、顾凌烨、许家“大姨”和许晓军。

    第二席有允泰夫妇、寿敬方坐陪宋局长夫妇,以及重文区的几位重要领导。

    第三席有洪衍争夫妇作陪常局长夫妇、何介夫、单先生、王汉平、老苏和俞宛妤。

    第四席才是洪衍武陈力泉陪同三个“海碰子”、宋国甫、宋平平和杨卫帆、周曼娜,苏晓明他们。

    然后往下才是新亲席、近亲席,朋请席。

    至于说许家到底有什么不同意见呢

    敢情仨字儿就能概括,势利眼。

    首先,许秉权夫妻除了认为无论如何两个区领导得坐在第一席上,还要洪家把“通上边的关系”也安排到这一席上。

    另外,他们认为允泰夫妇和寿敬方虽然是洪家至亲长辈,可允泰两口子沉默寡言太土气,只是俩农民。而寿敬方态度孤傲,也不过是个抓药师傅。

    相比较,与什么区饮食公司书记,区卫生局局长,重文分局的副局长,社会地位差距太大,就是想尽心陪也陪不好。

    所以他们希望只安排洪家这边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来坐这一席,如果是著名演员之类的文艺工作者也行。

    甚至他们俩连自己这边的“送亲太太”都不怎么在乎,执意要给“大姨”安排到新亲席去。这就叫卸磨杀驴。

    洪禄承当然不乐意了。就据理力争,说这样失礼数,伤感情。

    但许秉权却认为洪禄承的坚持是食古不化,跟不上社会形势。

    想想看吧,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怎么可能说服彼此呢

    于是尽管有王蕴琳想在旁圆和,可局面还是僵持不下,隐约已经有点红脸的意思了。

    这得说,还幸亏李福有眼力。

    一个是他看见不对劲及时赶过来了。弄清怎么回事,赶紧先安抚,再分头儿来劝。

    二个是他早看出点苗头来了。

    他发现允泰夫妇、寿敬方和那些官儿坐在一起不自在,而常局长老两口带着的小孙子又老闹着要找妈。

    这么结合所有情况一衡量,他就劝洪禄承干脆让一步算了。

    说就差最后一哆嗦了,这个时候两家亲家闹纷争,太不划算。干脆息事宁人,由他出面协商,再试着调一次座位得了。还没准更合情合理。

    而跟着转过头来,李福又和许秉权商量。

    一是先说明了,帮洪家借来车的是杨卫帆,师级待遇的著名演员,高干子弟。按说身份是足够了,可他是洪衍武的朋友,那是小辈儿的,不好跟长辈坐在一起。

    二是再说明,常局长是一家五口人一起来的。另外文艺工作者也各有自己的圈子,而且多为女同志。要是陪第二席也不大合适。

    所以调席可以。但洪家的关系,能陪第一席的只能是与区领导同属厅局级干部的宋局长夫妇和何介夫了。

    而第二席洪家这边就没人陪了,只能是许家认识的领导干部们自己坐一席了。

    对此,许秉权夫妇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因为尽管没能实现他们与更高阶层同处一席的目的,可洪家毕竟是退让了,这就是颜面上的胜利。

    而且从洪家缺人陪坐第二席,就足证明社会关系上,还是许家更有优势的。

    再想想,还压着那个高干子弟一头呢。怎么说对方也是小辈儿,等人一来,待会开席敬酒的时候,他们好好聊聊,彼此未必不能亲近亲近。

    就这样,两家人总算达成意见,在李福的筹措下,席位又大调整了一次。

    最终变成了第一席洪、许两家父母,新郎、新娘坐陪,两位区领导、宋局长夫妇和何介夫。

    第二席是许家交往圈子里的一些领导干部。

    第三席允泰一家作陪常局长一家。

    第四席是洪衍争夫妇作陪寿敬方、寿诤、林素、单先生、王汉平、老苏和俞宛妤。

    第五席才是洪衍武、陈力泉、三个“海碰子”、宋国甫、宋平平和杨卫帆、周曼娜,苏晓明他们。

    可谁能想得到啊,许秉权夫妇俩大费周章找完事儿,心满意足之后,可重新安排好到的座次效果,别说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了。反过来简直让他们脸红到家。

    什么叫做作茧自缚啊什么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全整岔子了。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659章 尴尬

    

时间越来越近正午,最后的客人们,该到的也都陆续到了。

    十一点二十分左右的时候,何副区长先至。

    许秉权夫妇马上热情迎上,且容光焕发的给洪禄承和王蕴琳介绍。

    可说也巧了,就是前后脚几分钟的功夫,老苏陪着俞宛妤同样进了垂花门。

    于是洪禄承和王蕴琳跟何副区长客套了两句,就一起去迎接新客去了。

    对这两位客人,洪家老两口明显要比区长热情许多,不但亲自把那两个人领进席位去了,还说了好一阵话呢。

    为这个,许秉权和于婉芬很有点不高兴呢。觉得洪家有点拎不清哪头儿沉,哪头儿轻。

    只不过是个老邻居和一个唱戏的嘛,根本犯不着这么热情嘛。何况再有名儿的角儿,也比不上个首都的副区长重要啊。

    如果在别的城市,人家老何,这级别都够当市长的了。怎么能这么轻慢呢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把俞宛妤带过来嘛。让老何和她握握手,说说鼓励的话,又有多么好。

    而且那俞宛妤送的是什么白瓷观音谁要这玩意啊切

    许秉权夫妇真是太把官职当回事了,他们不会理解人家演员演完了一场有多么累,又有多么不耐烦没必要的应酬。

    所以紧跟着在区委王副书记到了以后,这两口子就带着邪火儿催上了。非说王副书记时间宝贵,不能让领导久等,赶紧开始典礼。

    洪家倒真无所谓,既然许家着急,那开始就开始吧。

    可没想到当洪禄承叫来李福嘱咐开始的时候,王副书记听说杨卫帆也要来,竟然主动要求再等等。

    “没关系,我也想见见这位大明星呢。说起来,他的父亲还是我的老上级呢,不知杨老现在身体如何。我怎么也得问候问候才好。”

    结果从此时此刻开始,许秉权夫妇就无法避免地开启了“将尴尬进行到底”的模式了。

    因为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在他们眼里王副书记是上级,非常重要。可人家却乐意捧着杨卫帆。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杨卫帆压根不怎么“尿”王副书记。反过来却相当重视一个没什么身份的普通人。

    实际上,大概十一点半,杨卫帆一行人来了之后,除了跟洪许两家道过贺喜,对其他宾客都不怎么在乎。

    哪怕是王副书记主动自报家门,亲近地问候杨耀华的身体。杨卫帆也只是表示一下感谢,礼貌敷衍了事而已,并没有再深谈的意思。更拒绝了把位子迁至首席的邀请。

    真让他迫切的,倒是跟洪禄承夫妇打听起一个人来。

    问谁啊

    寿敬方。

    敢情这次来的时候,杨耀华特意交给了杨卫帆带了两盒上好山参,委托儿子务必让救命恩人收下。说如真能收下,他也就心里舒服一些了。

    这主要是因为寿敬方一直严禁杨家人来打扰,这次见面机会纯属难得。另外,杨耀华也素知寿敬方性情高洁,觉得送别的会被拒绝。才专门做的这番安排。

    这样一来,杨卫帆自然把这事儿当成今日的第一要务,非要办成让父亲安心不可。

    于是等到他来到第四席前一见寿敬方的面,就跟个乖孩子似的,先恭恭敬敬跟寿敬方鞠躬问好,然后非常耐心地表达了父亲的意思,恳求寿敬方能收下杨家的薄礼。

    这局面,让许秉权夫妇和王副书记都看傻了。他们全是又惊又疑,谁也吃不透寿敬方到底是什么来路。

    说来也可乐。更让许秉权和于婉芬差点吐血的是,随后王副书记居然问他们,“这位老先生怎么坐在那儿啊要不要请到咱们这边来”

    想想刚才要求调席的事儿,许秉权和于婉芬脸就跟被猫挠了似的生疼。

    还好洪禄承出面来解释了。说寿敬方并不是官场人,又不耐烦交际,还是让他继续自在的好,这才维持了现状。

    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后面竟然还有更让许秉权和于婉芬羞愧难言的状况呢。

    因为杨卫帆一行人也并不是最后的来宾。接下来居然又来了几个更为特殊的宾客。结果连许秉权夫妇自己,都得承认他们确实有眼无珠了。

    怎么回事啊

    敢情就在婚庆典礼刚刚要开始之际,一个外国老头和一个外国老太太在一个干部模样的国人陪同下,从垂花门走进了婚礼现场,一下引得全场瞩目。

    别忘了,这年头才刚刚过了需要政府反复宣传“禁止围观外国人”,国人才能保持克制和礼貌的年代。

    所以尽管老百姓不像以前那样,一看见外国人就像发现了金丝猴,完全挪不动眼珠了。但一不留神遇见一个,也够偷偷瞧一阵的了。

    另外再考虑一下现场环境,大家正都用带着期待的目光紧盯手拿麦克风的新郎新娘呢,突然一下从他们身后走进这么几位,换谁也是想不到的吧

    更何况这俩外国人,行止也不一般。

    那老头西服革履,手里拿瓶洋酒,老太太穿戴着首饰,描眉画眼,手里还怀抱一束鲜花。

    俩人一进来,就冲着新郎新娘去了,惊得俩小年轻直往后闪。

    这要再不能成为视觉焦点,那只能证明现场的人们都是瞎子了。

    那这两个老外是谁啊

    嗨,还用说嘛。不就是允泰的同学,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史密斯夫妇嘛

    敢情上次他们和允泰在前门饭店相聚时,听说允泰眼下暂居洪家老宅,为的是要参加外甥婚礼。这老小子史密斯就动心了。

    他对共和国人民的婚礼感到相当好奇,特别想来参加。

    可他转念又一想,这个日子美国人是不放假的,他们过的是九月劳工节,五一当天大使馆还要上班。恐怕来不了,就没好意思提出要求。

    哪知道后来大使馆又临时通知他,五一当天上午,要派他参加一个共和国官方邀请的活动,随后就给他放假了。

    这样他一琢磨,反正行装也周正,干脆活动结束后去友谊商店买瓶酒,再带上活动现场的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