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不敢让您去干,主张慎重,要再等等看。我说的对不对啊”
嘿,这一番话立刻让安书记愣在当场,而且看屋里人的表情,明显是说中了。
洪禄承则立刻怒喝,“狂妄”
王蕴琳着急要劝,但这次却是允泰笑了,先接了话。
“小武啊,舅舅知道你鬼主意多。兆庆更是坚持要找你问问,看你的样子,肯定有想法了。那就甭卖弄了快说吧你要再逗闷子,让你爸生气,让你妈着急,我可不答应了。”
娘舅的份量不是一般的,何况允泰的脚丫子那份量更重。
洪衍武不敢造次了赶紧正色回答。
“我的看法是,我爸说的对,我俩哥哥也没错,要是把他们的想法综合一下就好了。”
“事儿是明摆着的,大包干政策虽好,可也需要客观环境。只有地多、水多,人口少的地方才合适。像咱龙口村,倒霉就倒霉在全是小山的地貌上了,种吐了血,也收不了多少粮食。”
“至于咱们散养吃草籽儿的鸡,产的蛋是真好,可那没用。因为国家目前对农产品有严格的限价政策,你再好的鸡蛋也不能一块钱一个。你必须得和国营农场的白皮蛋卖一个价。老百姓呢,也只认便宜不认东西。”
“更何况养殖、种地都是有风险的,虽然几率不高,可万一遭了天灾,来场鸡瘟,那最后能赔倒姥姥家去。哭都没地哭。所以说无论怎么干,像咱们龙口村这样的条件,搞农业经济,那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反过来办厂经商就不同了。那完全脱离了靠天吃饭的范畴。想想看,再小的工厂,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可一个村一年的粮食才卖多少钱呢像报纸上报道过的华西村,那私底下玩得是是靠工厂以工补农,津门大邱庄呢,从去年开始办五金厂,那一个村陡然而富啊。”
“咱们不妨再看看最早实行大包干的小岗村,出了一回风头,如今怎么样不能说不好,可发展很有限,报纸上很少再见到他们,往好了说,也只能是个纳粮大户,收入算都算得出来。”
“而放眼全国,对农民富裕,宣传的都是各地找冷门项目的专业户,就像兆庆这样,个人靠头脑灵活挣钱的。可一是别人会效仿他们,等大家都干起来,产品一多,就跟鸡蛋的事儿一样,他们日子也就不好过了。二是他们还要再贫富有差距的环境里,一直承担枪打出头鸟的滋味,那也不好受啊”
“所以要我说,龙口村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办厂。咱们村人又少,才三四百户,用不了俩厂子。咱们村的人就都能富裕起来。这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
说到这儿,洪衍武看见安书记已经是满脸兴奋,可洪禄承和允泰的神情却显现疑虑,似乎都想开口。
猜出来他们想问什么,便没停口又说了下去。
“至于政策方面,我觉得不用担心。因为近年来对农村各种经营方式的政策越放越开,已经有不少地方办起来村办企业,镇办企业,还有村民个人搞的小旅店,小饭馆。今年5月3 日,咱们市政府又召开专项会议,讨论改变郊区穷队面貌和山区建设问题。就足以证明政府一直在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迫切希望农村富裕起来。”
“虽然有了温州的八大王一事,可一点得先弄清楚了。他们全是私营经济,所以才会受限制,受打击。但乡镇企业就不一样,赚多少钱都是集体的,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主人,赚的是工资和奖金,就跟咱们的街道工厂一样,顶的仍然是个公字。那又怎么会被说成是剥削和投机倒把呢”
“反过来讲,我还认为也就是眼下对私营经济的限制,才是龙口村办厂最好的机会,过了这村也许就没这个店了。为什么因为我去过花城,亲眼所见,那边的服装制衣业是两极分化。”
“市场全被国家和私人给分占了。上面是国营大厂,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原料、产销、价格都有保障。下面是私人小作坊,进货销售灵活,资金自己掌握。船小好调头,根据市场随时应变,什么赚钱干什么,一点成本也不浪费,每一分钱都卖力去赚。所以他们的东西最便宜,式样最新颖。”
“这么一比,集体企业有什么,上不占政策,下无自由度,什么便宜也不占,干起来可就难了。现在干,是因为私人不许办厂,我们北方又比南方经济意识落后,私营经济不发达,才会有这个空子。只有趁这个机会把厂子做大,多积累资金,以后才能持续发展。否则就很难再有过好日子的可能性了”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758章 一张好嘴
洪衍武的话确实发人深省。
告一段落的时候,不但兆庆听得入了神,安书记认真地频频点头,洪禄承和允泰也均陷入了沉思。
以至于老半天没有任何人说话,最后还是洪衍文开了腔,率先表示支持。
“安书记,舅舅,你们别看老三年纪轻,我觉他的话挺有道理。至少比我这个专门抱着文件的人,看到的东西要实际、要深刻。其实要按他说的这个角度来看,确实不用太担心。因为村办企业能实现共同富裕,反倒比搞几个专业户更符合咱们改革开放的精神。而且毫无疑问,这是能彻底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办法。既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值得一试。”
有他这么一说,本就已经动心的安书记,态度自然更笃定了几分。
“他二外甥,你这个当官的大学生也这么看啊,那我就放心多了。要不,要不我们就照这个办法试试”
而兆庆还是想的比较周全,尽管很热切,却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可可办厂总得有项目、有资金、有技术才行啊我们农民”
得,一谈到具体的现实问题,洪衍文倒是卡壳了。
因为该怎么干,他这个纸上谈兵的秀才可说不好。
好在洪衍武不等他为难就把话接了过来。
“表哥,放心,不瞒你说,该怎么办我早就想好了。只不过这我可有个条件,安书记得答应让你挑头干,好事我总不能便宜别人”
这么一说,一屋子人都笑了。
安书记则赶紧拍胸脯,“他三外甥,兆庆可是我女婿,好事没人想着他,我还不干呢。对这个你放心。要真有好主意你就说出来,我们全村人都会感激你”
话到此处,气氛更是大好,
可惜,没等洪衍武后面的话说出来,一贯与他意见相悖的老大,这次果然又习惯性地拦了一道。
“等等,先别急,老三,你这毛毛糙糙的,我怎么越想越不放心啊。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可这大多都是靠推测,你怎么能保证政策就不变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要以后风向出了问题,那安书记可怎么办兆庆怎么办不全被你搁里头了”
而此言一出,随后竟也得到了洪禄承的支持。
“老三啊,你大哥是持重之言。我记得五十年代,当时政策还说三十年不变呢,可后来怎么样突然间就公私合营了。我为什么主张要再等等看,就是怕这个啊。总之,做事一定要朝最好的方向努力,但也必须要考虑最坏的结果呀。”
这么一来,安书记和允泰的面色又不由迟疑了。
洪禄承说的是真的,而且类似情况太多了,他们这年纪的人都经过,又怎么可能没顾虑
否则当初安书记搞“大包干”也就不会拖到最后了。
可这几个做长辈的却没想到,洪衍武偏偏对这一条满不在乎。
就见他一扬眉毛,竟耍弄起辩证法来。
“是,确实干这事儿需要冒点风险。可咱们也别忘了,什么事情本来就是双方面的。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先抓主要矛盾,再抓次要矛盾。那想得到一样,你就得先放弃另一样。天下间哪儿有百分百面面俱到的好事儿啊真要是一点风险没有,谁都看得见,那不一窝蜂全干上了。何况话说回来,要是大家都在干,那又哪儿能算好事鸡蛋的事儿不就这样吗”
他还正要继续臭拽下去,却不妨挨了妈一句数落。
“别耍贫嘴,车轱辘话你绕谁呢”
得,这小子讪笑一下,也就不敢再卖关子了。
“嗨,我的意思是说,这里面风险有,可概率实在不高。另外哪怕真出现最坏的情况,我也又把握能准确判断风向。”
“诸位怎么都糊涂了咱们的村办企业性质可是大集体啊,咱不是垫底的,下面可还有私营经济吗专业户和个体户就是咱们的望风石啊”
“所以政策变不变的,盯着他们不就完了真要变,也得先拿专业户和个体户开刀。等哪天要是说专业户和个体户都不让干了。那我第一个支持咱们村停办企业,把利润全部上交国家。”
嘿,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照这么办,确实能看得挺明白。
于是这一下,大家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不但洪衍争没话说了。就连洪禄承都承认,“对对对,大集体的买卖和咱们家老铺的事儿,确实不一样,是我想偏了。看来似乎可行。”
允泰和安书记则对视着点了点头,兆庆更是兴奋起来,连连催促洪衍武快把主意说出来。
可要说也真气人,屋里人们意见终于达成统一了吧,洪衍武自己又给大家泼上冷水了。
他随后竟然说龙口村的情况不适合搞工业。
他的理由是,第一,龙口村位置偏远又在山里,路不行,那么搞工业用汽车批量进原料,往外运货都不方便。
第二呢,无论任何工业的厂子都得购买机器设备,小五金厂和小水泥厂也是一样,那么启动资金至少也得几万块,耗费成本太高。
第三呢,集体企业也并一定就都比私营经济安全。这主要还得看经营内容和发展规模,如果要是和国营厂子争抢资源和客户了,那恐怕就会先倒霉了。
第四呢,搞工业还破坏风水,糟蹋环境,工业生产离不开污染。生产的产品越多,有毒废料就越多,那是会让人生病的。
这么一来,又说的大家哑口无言了。
安书记甚至不由摇头苦笑起来。
“他三外甥,你真是一张好嘴啊。老头子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黑能说成白,死能说成活啊。可可我就糊涂了,那你这两边倒的,前后不是自相矛盾了吗那到底是让我们办厂,还是不办厂啊”
倒是兆庆沉得住气,听出了洪衍武意有所指,赶紧劝安书记安心。说洪衍武既然想的这么全面,那肯定有更好的办法。他不会拿大家开涮的。
于是洪衍武又不由哈哈笑了起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表哥,也不亏我替你琢磨出个好项目。”
而跟着他就把剩下的话全吐露出来了。说自己的意思其实是办手工艺品厂。
他的想法是,如果做不需要什么原料和生产设备,单纯靠手艺,就地取材的小东西,这样运输问题和资金问题就好解决了。
如果不搞工业,搞手工业,那也就不会有污染了,生产的东西和国营厂子绝对形成不了竞争。
可他的答案却未能获得如期效果,众人都不禁面面相觑,心里存疑。
兆庆这次皱起眉头,最先发问。
“手工艺品京城里什么手工艺品厂没有啊京绣、骨雕、木雕、象牙、玉器、漆器瓷器珐琅彩还是金丝镶嵌那都是极其精密的手艺活,要学不是短期的事儿,哪个我们也干不了啊你这不开玩笑吗”
而洪衍武却无丝毫变化,态度平静如初。
“表哥,你想左了,哪儿用得着那么高大上啊。再说,我想让你们做的东西,他们还真不生产。正好,洪钧那儿有几样小玩意,我拿过来给你看看你就明白了。”
两分钟不到,洪衍武从大哥的屋里拿着几样回来了。众人更是一头雾水。
他拿的都是什么呀
一个是红绒绳子编的“吉祥结”,带着长长的流苏。
一个是拿草叶子编的草蚂蚱、草螳螂,拴成了一串。
这两样都是出自洪衍茹之手。
还有一个是风车,和一个红漆木条做的宫灯,这是出自洪衍争之手。
说白了,就是哄孩子玩儿的自制玩具。京城的工艺品厂确实不生产。
“这这好做是好做,可这能卖钱吗”兆庆实在是无法置信。
而洪衍武当然有他的道理。
“能卖钱吗那得分你卖谁。这些东西就跟蛐蛐、金鱼和鸟儿似的,找不对主儿,一毛两毛没人要,要找对了主儿,那就好说了。”
“这些玩意,咱们产出来可不是卖老百姓的,我的意思是卖给洋鬼子,挣他们的钱。跟你明说了吧,现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