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水清的经济来源没毛病,而且婚事在厂里一办,几乎人人都知道洪家不但有钱而且有势。

    可郭书记毕竟也是厂里的一把手,官场上的老战士了。

    他不直接跟你碰撞,想让人挑不出毛病的,给你找点不痛快还不容易吗

    不知不觉,他面对水清就变得格外严肃了。

    往日的和蔼可亲没了,还经常找茬挑剔她的工作。

    而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没多久厂里就又有流言蜚语了。

    大家都在传水清嫁人是图洪衍武家里的财产,要不干嘛嫁个有前科,没前途的呢。

    也就是她人缘好,工会魏大姐私下里批评了好几次传谣的人。

    加上大食堂又护短。

    洪衍武一声招呼,大伙儿用抖勺神功,严加惩治了几个厂里著名的“小喇叭”,这才成功保卫了她的名声。

    可这让人心里多别扭啊。

    得,从此水清就再不穿那身衣服了,索性给了水澜。

    甚至连洪衍武的摩托车也不坐了。那摩托车也彻底划归陈力泉使用。

    就为了仨字儿,怕招摇。

    另外,最关键的是,孩子也变得不让人省心了。

    在晓影身上,水清很快就发现了花城之行的副作用。

    这孩子开始把吃喝玩乐上的花钱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事儿。

    每个星期天,必要去公园。

    去了叫必要买东西,而且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吃的喝的还有玩具,全由着性儿来。

    最过分的,是她还会异想天开的提要求了。

    她不但主动提出要去“莫斯科餐厅”吃俄式大菜。还要洪衍武领着她去香山抓兔子,到军营里去打靶。

    这让水清觉着这孩子越来越有胡搅蛮缠的本事,越来越像大宅门里养出来的任性小姐。

    对这一点,水清当然是最不能忍的。

    她知道这毛病不能惯着,否则就会由“小苍蝇变大象”,于是就要严厉板正。

    为此,她不让洪衍武过问,甚至不让洪衍武安慰孩子。

    那母女俩还能不冲突

    这样,自己家里便也有点不安生了。

    不过话说回来,两个人既然结婚了,那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儿了。

    而是两口子每个人削去一半,再糅合成一个一的事儿。

    所以尽管水清对这种猛然之间翻天覆地大掉个儿的生活处境很不适应,可好在洪衍武是能够理解她,并且是她能够依靠的。

    无论家事,还是工作,她都能感到洪衍武尽力在诸多方面加以关照,甚至是迁就。

    这便让她觉得很舒服。

    比如她跟孩子急眼的时候,洪衍武尽管无法当时插手,可也会想办法宽她的心。

    他非说这种争吵也是一种幸福,等孩子大了,她们母女俩都会怀念,会感动。

    并且随后找人做了鱼缸,弄了一缸热带鱼让晓影照顾,成功地培养出了她的新兴趣,取代了她花钱的爱好。

    比如在公园里静坐,看到一对老年夫妇走过。

    洪衍武也会适时地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摩挲着,并且会说他很羡慕这对老人,希望他们今后同样能如此白头偕老。

    再比如说,夫妻房事的时候,洪衍武特别主动,每次都坚持带东西来安她的心。

    尽管两家的父母都明的暗的跟水清表示过希望她能尽快要小孩,可洪衍武在这事儿上展现了难得的包容。

    不但从未给过她一点压力,甚至还反倒替她开解心里的压力,出面跟父母解释。

    这种种举动,便造就了一种绝佳的精神按摩,形成了一种感情的粘合剂。

    让水清清楚地认识到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丈夫不是一个空有财富的人。

    同样懂得怎么把淡饭粗茶,柴米油盐的普通日子,过得热乎且充实。

    人人都说婚后的日子谈不上忘我和激情,追求的只是一种塌实。

    可她却偏偏幸福的感受到,这难以并存的三者,在她的婚姻里,都有。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865章 星期天

    

洪衍武和水清不同。

    婚姻生活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可疑惑或迷茫的,绝对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

    因为婚姻尽管让人多了份约束,多了份责任。

    但也彻底消灭了鸿雁单飞的寂寥,让人多了许多人情乐趣。

    特别是他和水清,具体情况还比较特殊。

    他本人精神年龄成熟,可水清却又自认为比他年龄要大,尤其两个人又都饱尝过生活的磨难和艰辛。

    这就促使他们两个人,格外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

    彼此的包容和宽容,也都远超于一般的夫妻,特别愿意替对方着想。

    说白了,别人觉得幸福,或许是因为爱情来得不费吹灰之力。

    但洪衍武和水清觉得幸福,却是因为他们的爱情得来实在不易。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世上恐怕再没有比他们更般配,更和谐,更能互相体谅的夫妻了。

    所以像什么“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样的情况,在他们的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要问洪衍武个人最真切的感受,那就是他自己和水清仿佛变成了一双筷子,谁都离不开谁了。

    生活里的任何酸甜苦辣,他们也永远会手拉手,肩并肩地在一起品尝。

    这就是他体会到的婚姻滋味。

    作为一个人,他因此变得完整了。

    他的生活,真的只有“圆满”二字才能形容。

    怎么是否觉得这话听起来有些太夸张了

    不,绝对没有。

    因为只需要随便抽出一天,来看看洪衍武婚后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就能了解是否属实了。

    就比如说6月15日这天吧。

    这天是星期天,首都文艺界聚会,纪念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周年。

    洪衍武却难得踏踏实实地睡到了早上七点半。

    由于陈家三间房都是面朝东方,等到这时候醒来,天花板已被阳光照得分外明亮。

    已经入暑,窗户是半开的。

    外面的微风掀动窗帘,其后模糊的窗框随光流移动,如缓缓行进的列车。

    屋里的家具,无不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散发着新木的香味。

    再加上屋顶传来麻雀“呼啦啦”翅膀扑腾的声音,这清晨醒来的情景,依旧让洪衍武倦怠得不想起床。

    只可惜水清已经不在了,否则要能搂着老婆再睡个回笼觉,那才叫美呢。

    当然,这种遗憾同样也是婚姻幸福的来源。

    因为仅从家具上已经没有了尘土,和屋外传来的小米粥的香味儿,洪衍武就知道水清肯定已经忙和了不少时间。

    为了这个,他不好再赖在床上。

    躺着抽了一根烟提了神儿,便穿衣洗漱,叠被扫床。

    早饭说说笑笑,吃得挺热闹。

    洪衍武左边是老婆孩子,右边是兄弟陈力泉。

    热粥咸菜,花卷鸡蛋,外加一碟子炸花生米,让四个人吃得既舒坦又顺口儿。

    八点半,等吃完了,水清收拾了桌子,自去厨房洗碗。

    洪衍武和陈力泉则一起帮着水晓影折腾鱼缸。

    刷缸、换水,这是每周日的必备功课。

    否则这一缸的“孔雀”“神仙”“红箭”“红绿灯”的热带洋种,便很难再保持热带风情。

    另外难为人的是,这些热带鱼饮食上也挑剔,根本不吃咱们的鱼食,专吃河里的活鱼虫。

    这就使得养它们的人每天得去小早市买鱼虫喂给它们。

    要说还是洪衍武琢磨出的办法好。

    那就是一次性多买点鱼虫,然后放在罐头瓶子里摆在窗台上。

    这样不但省了事儿,太阳一照在这些瓶子和屋里的鱼缸上,也使得几间屋里关照增加,很有水晶世界的风情。

    不过,还别看水晓影对“养热带鱼热衷得很,但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这个的。

    水庚生老两口却对此极不“感冒”。

    老太太主要是嫌鱼虫膈应。

    她说那小草虫,针尖一样在瓶子里蹿来蹿去,看着让人忙乱心慌。

    红色线虫呢,细而长,纠集成一疙瘩,在水里蠕动,更是肉麻之极。

    所以就为了这个,她连来都不来这边了,有事就打发水涟来叫。

    水庚生却有点什么玩艺儿也没国货好的抬杠劲儿。

    他说国产金鱼养了几千年了,多少人的心血在里头。

    龙睛、望天、芙蓉、白珍珠、双炮,一个赛着一个的漂亮。

    这些算什么

    河里捞出点半大鱼崽子就叫“黑玛利”,就叫“凤尾”,看半天也看不出个鼻子眼来

    水晓影听了不高兴,忍不住就插了句嘴,说“姥爷您不懂,这欣赏热带鱼都得趴那儿细看。”

    可没想到水庚生在这个问题上跟孩子一样,连她的话也要抬杠。

    一句“我和你姥姥都是老花眼”,就让她只剩眨眼的过儿了。

    这当然也成了家里传的笑话。

    总而言之吧,反正等两大一小折腾完了鱼也就过了九点钟了,这就到了水晓影最高兴的时候。

    因为得去公园了啊。

    天热,最好的活动项目当然是划船。

    洪衍武就带着水请和孩子去了“陶然亭”。

    泉子呢,既不爱当电灯泡,心里也惦记着小说里的情节。

    难得休息,就索性懒在家里看神雕侠侣了。

    这样等到中午十二点,洪衍武他们三口再回来,就一起到了洪家吃饭。

    周末也是洪家一家老小难得聚会的日子。

    洪家的兄弟姐妹们,三个妯娌齐聚一堂,一起话话家常和这一周的见闻,也是其乐融融。

    不过中午迷瞪过一觉,到了下午大家伙儿可就闲不住了,人人都有正经事要干。

    像水清要洗一礼拜的衣服,水晓影得应付亲爹的探望。

    洪衍武和陈力泉也全得去“张大勺”的家里报道了。

    而且说起这事儿来,还得额外提一句。

    洪衍武这次从花城回来后,他可是带回来两件难能可贵的宝贝。

    一是他花了一万多块,从“花城友谊商店”带回来一台jvc的vhs摄影机。

    虽然只有250线的清晰度,但自此已经能够留下影像资料了。

    这样通过拍摄,从此不但方便了他和泉子自己学艺,能通过电视反复揣摩烹饪技巧。

    也等于理论上可以把“张大勺”的手艺更完善地保存下来,永远地留给后人了。

    其二呢,是洪衍在花城的时候,带着水清和晓影逛到了文明路,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排大长队的路边摊。

    后来走过去一看,才知道是广府菜里的“寿星”,有百年历史的花城老字号“州生记太爷鸡”。

    跟着他闷当场买了一只一品尝,果然名不虚传,觉得唇齿留香,不同凡响啊。

    这样灵机一动,洪衍武想到了自己家的老号早晚要开张,招牌菜自然多多益善啊。

    就决定想要买下这个方子了。

    结果没想到试着一谈,这事儿还真成了。

    因为一是当时的人被贫穷和眼界限制了想象力。

    对秘方的重要性认知有限。脑子里又远没有异地连锁的概念,

    “州生记”的老板觉得洪衍武是北方人,肯定不会跟自家产生竞争关系。

    二是当时这家“周生记”正在被花城媒体频繁报道,正打算扩充营业范围,急需用钱。

    而因为真心想要,洪衍武出手也相当豪爽,他仅仅试探着划了下价儿就答应了。

    于是最终,正宗“太爷鸡”的秘方,便被洪衍武以两万块的代价取得。

    跟着也没完,自然,仅靠看过“周生记”老板亲手做鸡和一张写在纸上的秘方。

    洪衍武所能复原的味道并不理想。

    那好,如何做出原版“太爷鸡”的味来,还得着落在“张大勺”的身上。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866章 滋味

    

这天下午,洪衍武和陈力泉可真没白去。

    敢情经过三个礼拜的陆续调整和琢磨,“张大勺”终于把“太爷鸡”的味道还原成了九成七。

    至于差的那三分不同,也不是不及,而是超越。

    因为“太爷鸡”虽然带有茶香,可最后一道工序是却烟熏。

    而京城的鲁菜又向来最重熏味儿。

    “张大勺”在这方面自然经验老道,有独到之秘。

    那么由他这位专家高手,试过了七八种方法,最后才定下红碳掺柏木锯末,加五味香薰的办法,自然就比原版高明了一筹。

    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