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6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无论她是否主动向他开口认错,只要她想回来,他都愿意随时原谅她。

    从此把一切不愉快彻底遗忘,好好过日子,恢复他们往日宁静与平和。

    甚至重新再要个孩子,好让两个家庭的父母不再为他们操心。

    可他万万没想到,尽管他一直认为他们的感情面临困境是暂时的,等有朝一日一切都会重新好起来的。

    但事情的发展却偏偏与他的期盼恰恰相反。

    首先自从周曼娜出国之后,他能得到有关她的消息就越来越少。

    她说没有时间给他回信,理由是工作学习很忙。

    这样很快,她的信就由原来的几页纸变成一张纸了。

    甚至有时连一页纸也写不满了,而且信里的内容,充斥着对国外生活的理想化认知反倒越来越严重。

    所以尽管他自己一直坚持着给周曼娜写信,信里面充满了对她的思念和生活上的关心。

    可这种旷日持久的坚持,换回来的是对方渐渐的冷漠。

    最终她唯一的回馈,变成了每个星期仅像例行公事一样的一通越洋电话。

    甚至由于时间是随机的,又存在着时差,有时候他很可能没接到。

    那么这个电话,也就只能等到下个星期她想起来的时候,才会再打来了。

    其次,哪怕这种为数不多的沟通机会,也照样能让他们理念不同造成的紧张关系日益严重。

    因为自作主张跑到国外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周曼娜竟然也要干涉起杨卫帆的未来了。

    她不满意杨卫帆在军队艺术院校深造,提出要让杨卫帆也办出来,到巴黎来进修声乐。

    这样杨卫帆就能走向国际乐坛,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同时,他们俩也能一起再浪漫之都卿卿我我了。

    可偏偏在这个的问题上,杨卫帆是有自己坚持和清醒认识的。

    他知道自己的现有成就是怎么来的,自然断然拒绝。

    理由也很充分,他说自己的音乐唯有在共和国的土壤上才能生长。

    他跑到国外去学声乐,不但是盲目的也是无效的。

    而且他也压根没想过进军国际乐坛,他只需要国内的听众承认和喜欢就足够了。

    犯不着跟洋鬼子的屁股后头转悠,也用不着他们来承认什么。

    所以反倒追问起周曼娜玩儿够了没有,什么时候回来。

    结果这一下俩人就针尖对麦芒的杠上了。

    大约是受法兰西自由空气的熏陶,身在国外的周曼娜不但脾气见长,学问更见长。

    在两个人争吵过无数次后,她竟然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胁迫自己的丈夫了。

    她表示杨卫帆如果不出国就是不爱她,那他们今后就会分歧越来越大,以至于不会再有共同语言。

    要是那样倒不如离婚的好。

    还说反正她是不打算在回来了,到底愿不愿意再跟她维持夫妻关系,任杨卫帆选择。

    而后面的事儿更让杨卫帆万万没有想到。

    因为在他刻意中断联系,想要两个人都冷静冷静的时候。

    周曼娜居然不是说说而已,还真的打发一个国内的律师登门找他来办离婚手续。

    这可是让人实在不能忍了。

    杨卫帆赶走了律师,于怒气冲天中,终于在电话里痛骂了周曼娜。

    由于情绪失控,也不免旧事重提,对她自作主张做人流的事儿兴师问罪。

    可他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的指责,周曼娜不但毫无悔意,反倒理直气壮把他伤得更重了。

    她宣称女人不应该是生育机器,法国女人就有许多终身不要孩子的。

    所以她不但不后悔,就是今后她也不打算再要孩子了。

    在杨卫帆不可置信中,周曼娜的声音仿佛是从一个很深很深的洞穴里发出来似的。

    就在这个时候,她灵活运用在国外吸收的一切见识,给了杨卫帆的情感致命一击。

    “我知道你怎么想我。可我不在乎。你也别那道德那一套把自己标榜得太高了。因为我们都是,正常人、普通人、凡人。”

    “我过去一直没发现,你的思想原来那么落伍和迂腐啊你还真信什么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那一套啊可笑、幼稚。”

    “我告诉你吧。人,首先是为自己才活着的,要温饱、要工作、要休息、要娱乐、要社交和名誉,都是替自己要而不是替别人要,是自己的生理心理需要而不是别人的。只要能和别人好好相处,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就行了。”

    “但是,如果要为别人而过分妨碍和牺牲自己,那可就超出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本性了。你是这样,我也是,还是彼此都别苛求对方,别要求太高了吧。”

    “不怕对你说,出来了我才知道,其实夫妻关系什么都不是,只有尽力实现个人价值才是第一位的。再好的感情,如果一对夫妻各自被社会承认的程度相差太远,那也是没有办法走完一生的。再亲密的关系,谁也未见得永远陪着另一个人。”

    “白头偕老那是国人不现实的虚幻追求。难道非得用封建思想把两个人拴成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让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绊脚石,就道德了就更别说,想用孩子来束缚我们女人了”

    这段坦诚的剖白,听得杨卫帆周身寒彻,如坠冰窖。

    他并不是害怕周曼娜是否真的要将他抛弃,但他仍然控制不住一种心理上的恐惧。

    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到底是出国把一个对他曾无比关心的人,变得如此冷酷的

    还是周曼娜本来就是像电影冷酷的心里,阿依媚那样永不满足的自私女人

    但无论如何,细究都没有意义了。

    因为他对自己这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妻子,已经再没有任何奢望了

    那天,当现实被彻底粉碎之后,杨卫帆含着泪水,打着寒颤通知了周曼娜的代理律师。

    随后他果断地欠下离婚协议书,把一切都结束了。

    从理想到现实,从火热到冰冷,才不过半年多的时间。

    想当初在送周曼娜到机场的时候,杨卫帆曾想像过多种和妻子重逢时的情景。

    可这样的情景竟然没有实现,而眼前的现实却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

    或许这就是生活,永远和人想象的、计划的不一样。

    五一的时候,离婚手续还在走程序,远隔重洋,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

    那既然如此,杨卫帆为了不失礼数,仍旧准备了礼品,去周家看望了名义上的岳父岳母。

    他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人,他怕影响老两口过节的心情。

    本打算先守口如瓶,等到节后再找机会说的。

    可没想到吃过饭告辞时,周部长却亲自送他到了门口。

    不但握着他的手,郑重其事说了“谢谢,你一直是个好女婿”。

    还带着愧疚说“我们没教育好自己女儿,对不起你们杨家”。

    原来老人,已经知晓了一切。

    那剩下的事儿也就是,杨卫帆怎么告知自己父母的问题了。

    而这件事也比他想象中容易。

    因为第二天当他回家吃晚饭时,他就发现母亲满脸泪痕地躺在屋里不愿出来了。

    而家里的保姆悄悄告诉他,周部长夫妇下午刚来过。

    他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

    当然,尽管穆迪想不开。可杨耀华是刀山火海过来的,他态度倒是很平淡。

    还特意人拿来一瓶茅台要跟儿子喝几杯。

    当时父子俩都没说什么,倒上就喝,俩人一口气对饮了三杯。

    直到这时,杨耀华才让人收回杯子,对他说,“小六儿,不知不觉,你小子就长大了。说起来,我这个父亲对你成长是失职的,没尽过多少责任。但现在我要告诉你两句话,希望能对你的未来有所帮助。”

    “一,即使是搞文艺,那也是军人,你的所做作为,就要像个男子汉,不能丢军人的脸。特别你又成了公众人物,那只有始终保持这点,别人才会尊重你。”

    “二,你的路还很长,虽然遇到坎坷了,可这不算什么,你还得眼望前方。因为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在于他拥有的多,而是在于他计较的少。”

    这番话立刻让杨卫帆的眼睛潮湿了。

    但他的感情可不是来自于别处,而是因为他突然发现。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侧也有了老人斑。

    最后的感触来自于洪衍武的婚礼。

    那天回家之后,触景伤情的回忆,似乎把周曼娜整个人又带到了杨卫帆的身边。

    似乎她说过的话还在耳畔回响,她的气味,以及她实实在在的身体都回来了。

    那天晚上,杨卫帆就一个人抽着烟、喝着酒,看着墙上的结婚照片,坐到了深夜。

    半瓶烧酒下肚,他居然没有一点醉意。

    思前想后下,他反倒把一切都想明白了,这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痛。

    因为他和周曼娜从本质上,彼此都没有付出什么真感情。

    他们的结合是源自一场意外。

    偏偏他这人把婚姻看得太重了,而周曼娜又把婚姻看得太轻了。

    说起来她似乎还挺仗义,直来直去地没有拖着他,没有再闹出什么丑闻来。

    所以这个梦就像一层纸那么薄,说破也就破了

    是的,

    现实里的杨卫帆,当真的冷静下来,自己开始一点点地梳理这段感情的时候。

    他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痛。

    因为他和周曼娜似乎都没有付出什么真感情。

    他这人只是把婚姻看得太重了,而周曼娜又把婚姻看得太轻了。

    说起来她似乎还挺仗义,直来直去地没有拖着他,没有在离婚前闹出什么丑闻来。

    所以这个梦就像一层纸那么薄,说破也就破了。

    是的,还是父亲说的对。不能太计较了。

    人之所以活的累,正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拿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他不但自己应该向前看,而且还应该去开解母亲一番才是。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

    1983年6月18日,杨卫帆正式拿到了离婚证,恢复了单身汉的生活。

    于是因此,洪衍武时不常的又要被揪出去喝酒了。

    那他守着老婆孩子的机会,自然又得适当牺牲一些了。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868章 福祸

    

杨卫帆能自己从摔倒的泥地里爬起,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

    且能做到彻底置于脑后,不埋怨,无怨恨。

    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理智与自控。

    具有这样的胸襟,他已经算是一个心智成熟、很杰出的男人了。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像他这样强大的内心的。

    有的人,即使事不关己,也未能高高挂起。

    反倒打心里替别人的事儿发愁、郁闷、憋屈。

    像“刺儿梅”就是。

    作为在国内唯一知道“糖心儿”没有死的知情人,从得到洪衍武婚礼邀请的那天起,“刺儿梅”的心里就开始闹腾。

    可惜自从“糖心儿”走后,她们就再没有再联系过。

    “糖心儿”的具体下落,就连她也是不知道的。

    那她又能如何呢

    既不能说出真相,又不好阻止洪衍武的婚事,就连通知“糖心儿”一声都做不到。

    也就只能惶恐带不安地把一起生憋在肚子里。

    一步步的看着这件事朝着对“糖心儿”最不利的方向变化。

    最让人难受的是,“刺儿梅”还心知肚明,这件事一点怨不得洪衍武,他是完全蒙在鼓里的。

    人家还能把“糖心儿”当做亡妻一样的下葬,年年去祭拜,已经仁至义尽了。

    谁也不能对他再做过多的要求。

    偏偏“糖心儿”做出这种选择也是彻头彻尾的无奈。

    因为设身处地想想,一个女人,遇到了“糖心儿”这种处境,无论谁恐怕都是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恐怕谁都难克服心里障碍,承受莫大的精神压力,去接受这份情谊。

    除了一死了之,或许也只有远避异乡,落个清静的好。

    这就叫天意弄人,也是自己的果子自己吃。

    所以尽管她心里再难受,再觉得不是事,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真实生活里,发生类似于电视剧里霍元甲和赵倩男那样有缘无分的遗憾

    并且还得强作欢颜,去为洪衍武另娶他人祝愿,喝了这杯不是滋味的喜酒。

    甚至这件事过去之后,她这份伤感也持续了许久。

    有的时候一想起来就眼睛犯潮,不知不觉都有点愤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