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再给点儿小恩小惠呢,那更了不得了,简直对你比亲儿子还亲。

    所以具有远见卓识的洪衍武首开了这个先河,一下子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七月初的时候,他穿的人五人六的,手里拿着房管部门的政策条文。

    先后跑到“前海”、“后海”和南锣鼓巷这几个重点地区溜达了几趟。

    假借替朋友找房的名义,也就试着跟六七位“居委会大妈”搭顾了一下,然后给人家留了电话。

    没想到这一月之内,就有一半回了信儿,最后还成交了两套房。

    第一套是“什刹海”不那么正规的小院,才二百五十多平米,六间房。

    应该是过去大户人家的一个小偏院儿,后来落败了,是给切零碎了便卖的。

    如今的具体情况是这家房主要回房没多久,看房子被糟践得不行,也无力翻修,正发愁呢。

    跟老邻居这么一唠叨,说就这破房我要什么要啊,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要呢。

    得,也就被居委会这位给知道了。

    第二套是南锣鼓巷临街的三间房。

    这房主是母亲去世了,继承的遗产。

    因为他自己有房住,就把这几间房出租给一个沪海来的裁缝吃房租了。

    本来想着弄点活钱儿,没想到反倒给自己找了事儿。

    因为房子年久失修,处处有毛病不说。沪海人也有点过得太细了,忒较劲。

    像屋里漏水,墙角返潮,灯泡不亮,窗户漏风,烟囱堵住了,自来水不冲,外带闹耗子。

    无论什么大事小情,都得给房主挂电话。

    半年下来,搞得房主烦不胜烦。

    一算账,要修房,那点房租屁也不顶,自己还得搭钱。这又是何苦来的呢

    结果就为了这些事,沪海裁缝和房主吵了好几次,最后就闹到了居委会。

    房主搭不起工夫,说反正修房我不干,要么你凑合用,要么退你钱,你走人。

    可沪海裁缝还不干。

    这样当居委会这位认识了洪衍武以后,就跟房主说了。

    “你不如把房卖了得了,让别人愁去不完了。”

    这么着,两套房妥妥到了洪衍武手里。

    至于价钱那真是白菜价。

    这是因为当时人们认知本身缺乏经济头脑,又好面子,耻于言利。

    另外房管所的房屋评价办法极不合理,当时房屋价格水平比房屋实际建筑成本普遍要低50以上。

    像什刹海小院是“合瓦”房。

    如果算折旧,每间房造价也应该是1652元,可售价官方规定只能是645块。

    南锣鼓巷的“灰瓦”就更低了。算折旧造价应该是951,可售价官方规定是204块。

    这么算下来能有几个子儿百分之六的契税更是微乎其微。

    所以洪衍武真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像他因为心里不落忍,私下里又额外分送了一台彩电,一台洗衣机给两位房主的行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有良心的义举了。

    那是板上钉钉的大好人啊。

    甚至就连沪海裁缝和两位介绍人居委会大妈也都落着了好处。

    洪衍武自己把裁缝的后半年租金给退了,说好让他白用房到年底,到时候换地儿。

    而按照“成三破二”的规矩,两位大妈的“佣金”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尽管都扭捏推让了一番,但没人跟钱过不去,最终还是装进了兜里。

    真不能不说,房产过户手续一半完,那是人人尽欢颜啊。

    像一锤子买卖的房主,和那沪海裁缝咱就放过去不说了。

    关键还是那两位大妈,那坐在饭馆里吃请都是一个做派。

    都是一边筷子捞肉往嘴里塞,一边用流油的嘴跟洪衍武满应满许着。

    “你这小伙子,办事真靠谱。瞧瞧,这还让你破费请客。客气什么啊应该大妈请你才对”

    “咱都是应当应份的,有什么可谢的好好,今后再有什么事你就言语,只要是这片的事儿,找我就行”

    “什么还想问房子啊,哦,同学要结婚没地儿”

    “行行,只要是按政策来,怕什么告诉你,我就是街道,街道就是我,只要有消息我一准通知你”

    “哎,劳你一下,麻烦把那碗扣肉给我推过来”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873章 大尾巴鹰

    

兴许人世间真的有血脉相通、气运相连,这种玄妙的事儿存在。

    同样的一年,作为洪家的血缘至亲,远在房山县龙口村的兆庆,运道竟然也好得出奇。

    首先是家庭方面。

    春天的时候,小芹怀上了第二胎。

    这不但让小两口喜不自胜,也让允泰夫妇和安书记老两口都乐得合不拢嘴。

    而且对于已经有了儿子的兆庆个人来说,他和洪衍文其实是差不多的念想。

    就盼着来个闺女呢,凑成一个子女双全的“好”字。

    没想到去县城医院来了个b超,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竟然得偿所愿。

    这下兆庆踏实了,每天净顾美滋滋盼着闺女落生了。

    而小芹则一边坐胎,一边已经开始准备丫头的小衣服、小被褥了。

    至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当然要实行,当然该响应。

    可城乡的现实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总得区别对待嘛。

    二胎,不算回事。

    话说回来,安书记可还是村里一把手呢,妇女主任甚至是小芹的堂姐。

    所以这事儿就是乡里说话都没用,查谁他们也不能查到自家人头上啊。

    其次在事业方面。

    兆庆撞大运的程度更是堪称奇迹,完全是在一种难以抗衡的逆境中,误打误撞的因祸得福啊。

    敢情今年的社会大环境对乡镇企业而言并不好。

    由于1978年后的几年,我国工业迅速恢复起来,并在这一年打破了供需平衡线。

    从而引发出了新的经济矛盾和社会问题。

    一方面,国家大体仍按计划经济运转,国有企业被搞得很死,远不如乡镇企业政策灵活。

    那么在市场供给开始饱和后,这些国营企业竞争力不足的缺陷就开始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导致当时国家财政赤字迅速增加,物价上涨。

    所以综合两点,上面就有不少人对乡镇企业有了意见。

    他们认为麻烦都是由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争原料、争能源、争市场、争资金引起的。

    并把这些问题总结为“以小挤大”四个字,为此要求关停乡镇企业。

    特别是重点提出,一定要关停并转小炼铁厂、小化肥厂、小煤窑、小家用电器厂等企业。

    而尽管“伟人”有着坚定的改革决心,生怕把刚搞活的市场又搞死了,明确指出要把一切交由市场来检验。

    随后国家经委和国家农委又为此专门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大调查,最终得出了乡镇企业对国家经济益处大于坏处的积极结论。

    但对这场社会变革持否定态度的保守派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可不甘心就此认输。

    他们也不会因为碰了下鼻子就轻易退却。

    哼,把事干好不容易,挑毛病拆台还不容易吗

    于是这些人又提出了一个理由,说现在市场上蔬菜供应紧张是因为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民搞集体企业,种菜的人少了。

    绝不能任由工业企业泛滥影响食品供给啊。

    然后硬是要国家把对乡镇企业的工商税,从过去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改成了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最高税率为55。

    尽管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加重集体企业税负,生怕引起经济倒退。

    但当一群人既然因为利益凝结成一种观念体系,能量也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在这个改革仍然充满未知,迷雾重重的年代,他们这些人仍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于是因为某种默契的运作和配合,有关税率的文件已经很快地发下去了,不易收回。

    这样即使再反对也来不及了,改革派无奈下也只能接受暂时试行一段时间的现实。

    这就导致这一年乡镇企业的税负出现了较大的起伏。

    所以总的来说,今年的宏观经济和政策方面都不是太理想。

    村办厂有点背,才成立了半年多就遇到政策反弹了。

    兆庆要想达成他在春节前的许诺和目标,其实是有很强的实际困难的。

    可是呢,任何事物的发展,却又都是存在着较为特殊的偶然现象的。

    人走时运马走膘这句话真的没错,只要赶上点儿,坏事也能变好事。

    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即使在如此恶化的生态环境之下,村办厂不但没因此被迫停下发展的脚步,反倒还获得了不小的实际好处。

    怎么回事啊

    这就得从县里去年上任的一个副书记说起了。

    去年下半年,县里来了位名叫林鹄的新书记。

    此人岁数五十六,是个政治观点特别自相矛盾的保守派。

    这一点仅从他上台时的讲话就能看出来。

    因为这位主管农村工作的林书记,一方面表示自己赞成农村改革,但另一方面又强调要从实际出发。

    他通篇讲话竟然是阐述坚持集体化道路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说能不分田的尽量不分。

    还说什么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阶级斗争虽然不能搞了,可阶级斗争熄灭论也不能搞。

    反正就是打着支持改革的幌子,但骨子里实际还是保守的左倾底子。

    可偏偏他又把自己划为了改革派,绝不肯承认自己不支持改革。

    结果好,与会所有人都听着他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犯懵,实在感到这位大老爷的发言实在是听着糊涂,让人摸不到今后工作的方向和脉络。

    好在时间一长,接触的多了,终于有人似乎琢磨得明白点了。

    私下里就有了议论,说这位不是想哪头也不得罪,就想蛇鼠两端地搞平衡,混级别,擎等着安全退休呢吧

    得,于是背地里,这林书记就多了个“大尾巴鹰”的外号。

    那意思说他太会装了,就会虚张声势。

    这个外号可太难听了,传进林书记的耳朵里,差点没给他气中风了。

    这样今年呢,当局面一发生变化,上面开始形成对乡镇企业打压的舆论和风气,这位书记就坐不住了。

    他很想借着这个风来树立一下自己的威信,好好抓几个损害国家利益,干扰国家经济,不安心务农的典型。

    你们不是说我来虚的吗那我就来点实的,让你们底下都“舒服舒服”。

    这样他就点着名要亲自下基层,去每个兴办了乡镇企业的地方走访察看。

    这一下那是鸡飞狗跳啊。

    底下是忙活成了一窝蜂,到处是夹道欢迎,高举横幅,欢迎县委领导视察的热烈场面。

    可累得四脖子汗流也落不下好来。

    这位“大尾巴鹰”可是心里憋着气,故意来“叼”人玩儿的。

    再想想看,这年头那个乡镇企业那么规范啊

    账目混乱是普遍现象,财务上的毛病漏洞一大把,工业原料的进货渠道更是重灾区。

    账本一翻,把柄随查随有啊。

    再加上财帛动人心,确实也存在着村里办了厂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务农积极性的情况。

    那好,1983年的春天简直成了这些乡镇企业的严冬了。

    在全县范围内的二十六家厂子,关门整顿的,厂长被扯职的,村书记作检讨的情况比比皆是。

    “大尾巴鹰”那是就此声名大振,扬眉吐气啊。

    他就像黑猫警长里的“食猴儿鹰”一样,用展现出来的尖牙利齿和嗜血的魔性,把底下的小动物全给扫荡得屁滚尿流。

    无论县委还是县政府的人,都再不敢小觑他。

    大伙儿明智地意识到了一个现实,什么鹰那也是食肉动物,凶悍

    还是供着点儿吧。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874章 欢心

    

可说来也有意思,偏偏龙口村的情况和哪儿都不一样。

    最后轮到视察他们这儿的时候,那位对任何地方都看不上眼的林书记,却独独对这里产生了极佳的印象。

    比如说工艺品厂。

    首先搞这行,原料不用进货啊。

    石头、木头、编织品,几乎全是取自本地的现成材料。

    何况为了以示公允,兆庆坚持年底分红同时,也要对全体村民公报账目。

    那账目上记录的可都是实际出入和支出,并且照章纳税,一点不带差的。

    所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