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随后11月17日,百货大楼居然开始对外销售不要票的压库棉布和絮棉。
这一下可好,就像干柴火上点起了大火,登时就引发了一场抢购商品的现象。
刚开始,群众抢购的主要目标还是棉布、絮棉,可后来就逐渐扩散到了成衣、毛线、床单、棉毛衫裤上。
再然后,甚至连鸡蛋、火柴、白糖等物也糊里糊涂的跟着抢。
那股子奋勇争先、不让其后的劲儿,很有点1979年时,大家伙齐心协力,帮副食店“清库”的阵势。
不用问,抢购的事福儒里自然也不会落空。
百货大楼卖布的事儿是消息灵通的“球子妈”最先散布的。
当时她不知打哪儿听着的信儿,快速跑进院儿里就是一嗓子。
“百货大楼正排队卖棉布呢,不要布票,咱们快去看看吧。去晚了可就买不上了。”
轻而易举,就把院儿里的老娘们都给动员起来了。
结果几位邻居们结伴前往,一看果不其然,买布料的队伍排了有几十米长呢。
她们跟着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进了百货大楼的正门。
不过到这时候,见一个个成匹成匹扛着布料的人满脸喜色地走出来,她们反倒更加心慌。
生怕到她们这儿卖完了,白跑这一趟。
好在百货大楼此时不愧京城第一商厦,货源倒是充足。
终于轮到她们时,在三楼布料柜台,还能亲眼瞅见,好几个售货员累得满头大汗,正在拿板儿车往柜台拉货呢。
这下可好,几位老太太都迫不及待地挤到了前面,跟白拿似的这通抢啊。
平均下来,每人都至少买了两匹白布、一匹格子布和六床被面布。
特别是水婶,因为怕洪家吃亏,她还买了双份儿。
所以等水清和洪衍武带着晓影一起下班儿回家吃饭的时候,就发现水婶屋里小山一样堆着的布山。
对此,水清当然要问啊。
“妈,您买这么多布干吗呀”
水婶说,“吗也不干,存着。还有你婆家一份呢。”
而等一问明白了怎么回事,水清可就不干了,非让水婶退了去。
水清说水婶这是盲目抢购,是起哄架秧子。也不想想买这些有用没有,洪家决不干这样的事儿。
可水婶哪儿听得进去啊
这可是她排了一上午队,又雇了辆三轮,好不容易才从大老远弄回来的劳动成果。
退了去
绝不
洪家爱要不要,不要更好。
老太太可有自己的道理,说水清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她结婚是有洪家管,可她两个妹妹谁管啊。自己不能不预备点,省得到时候需要做被面了抓瞎。
眼瞅着娘俩说不合适又要急眼。
洪衍武这女婿赶紧发挥平准作用了,冲着水清一个劲眨嘛眼。
故意说“还是攒点好,攒点踏实。”
水庚生也替水婶解释。
“你妈啊,这是穷怕了。”
如此一来,水清也只好闭嘴。
可她不说了,架不住家里还有别人说呀。
水澜一边咬着馒头一边说。
“可不就是穷怕了好家伙,一买就是四匹白布,这除非赶明儿办丧事,孝子贤孙一人一匹才能打发”。
水婶气得一摔筷子,骂二丫头不晓事,整个一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嘿,冷不防,水涟她还接着话音儿敲锣边儿。
竟然说,“真要按二姐说的倒也好,就怕到时候一人一匹都没人要,半尺黑布往胳膊上一勒,至多戴半天就扔了,那还得孝顺的。”
水婶是真真没法吃这饭了。
气得呼呼的,碗一推,进里屋躺着生闷气去了。
唯独晓影很有眼力见儿的拿着个馒头,“姥姥”、“姥姥”叫着,追了过去。
这种上赶着讨好,当然恰如其分地激发了老太太的委屈。
片刻,屋里就传出一声痛斥。
“我生你们几个的时候,就该一个个掐死你们。免得养出一窝子白眼狼还不如我们晓影呢”
如果说,这场风波到此为一站,也就好了。
家里拌几句嘴,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其实不算什么。
要照水婶想,布到用时方恨少。
早晚有一天,真派上用场的时候,这帮小崽子会明白她这个妈的神机妙算。
可谁成想,小道消息居然在这事上跑了偏,神机妙算也自然失了准儿。
12月1日,国家宣布的消息竟然是彻底取消布票,整个闹一个满拧啊。
好嘛,这下全院儿的老娘们都尴尬了。
她们也只能用“布又搁不坏,什么时候用,还跟新的一样”来自我安慰了。
尤其是水婶儿,她和别人不一样,老太太心重。
家里人虽然没再说上一句,可她又急又臊又心疼钱,还是病了。
发烧,嘴上起大燎炮。
洪衍武赶紧请寿敬方来看,果不其然得了仨字,闹心火。
所以啊,一边是吃药,一边是还得想辙消了老太太的心病。
要说还是洪衍武有辙,不光水婶儿的布,连院儿里其他人的布他也给解决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拿这些布来做摊位的围布,上面再用美术字印上“文明经商、礼貌服务”。
然后以一户三十元的价钱,摊派给他手底下的个体户们。
想想看,西单夜市、王府井夜市加上秀水街,林林总总也一百多个摊儿呢。
就这点布,那还不够呢,自然是小菜一碟。
最绝的是,当洪衍武把钱拿给大家伙儿的时候,居然还赚了一倍呢。
这下才算是真让院儿里的老太太们都消停了,那是人人称颂啊。
水婶就更不用说了,心病一没了,火也消了,也知道饿了。
没想到洪衍武就连这个也早想到了,特意给丈母娘带回来了藕粉。
这时就赶紧让水清调了,一勺勺喂给水婶喝。
不用问,这也是弥补母女情感龃龉的好办法。
水清看着母亲进食的样子,她立刻觉得这些年,给予母亲的太少太少,作为家里的长女,她实在是不够格。
她责备自己的粗心,责备自己对母亲的关切太晚,她的鼻子忍不住一阵阵发酸。
而水婶喝着藕粉,心里同样也有着对洪衍武的感激,很庆幸这个姑爷成了自己家里人。
于是破天荒的说了一句。
“要说小武这人不坏啊,看来打小看老这话也不全对。这事儿还多亏有他,要不过这坎儿,还不得要我半条命去啊”
只是跟着想起了一件事,又不免一激灵。
“可是清儿哎,我就是觉着吧,咱卖人家这些布是不是有点贵啊你看三十一个摊儿,可实际上十块钱的布满够用了。要人家这么多钱合法吗人家能乐意吗要不要不给人家退了去现在外面正抓人呢,可别因为这事,人家一举报。咱再惹出什么投机倒把的罪名来”
水清听了这话,却不由一笑。
“妈,您就放心吧。我早问过他了,也说卖人家太贵,人家能乐意吗可小武说,最近抢购风,那些个体户也都跟着赚着钱了。有多少货卖多少货,这十几天赚出了仨月的钱。这点钱不算什么。何况印出来效果也不错,还得着工商所的表扬了。”
水婶这才真正的安心。
“哦,那就好,那就好嘿,这小子的精明和细致,没几个人及得上的。你要真能跟着他过一辈子,那大概是吃不着亏了。”
水清却为这话不乐意了,挑眼了。
“妈呀,您这是什么话,我们怎么就不能一辈子”
水婶有点尴尬。
“嗨,我不就那么一说嘛。还是那句话。你大,他小,总得有你们自己的孩子才是正科啊。”
“瞧您,怎么又来了”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885章 试点
水婶因为有洪衍武这个精明姑爷而感到幸运。
水清却更为自己有这个有本事的丈夫感到自豪。
因为在她的心里,洪衍武的能耐大了去了。
那可不仅仅是解决这点家务事儿的聪明劲儿,而是有着连厂领导也及不上的真正大才。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她曾跟洪衍武去过花城,知道他两地批发服装的买卖搞得有多么大。
也不是因为知道他最近走运,赶上了“抢购潮”,刚把花城刚运来一大批低价牛仔裤顺利脱了手,又着着实实的狠赚了一笔。
关键还是因为连杨厂长都束手无策的大难题,洪衍武却拥有从实处去解决难题的勇气和信心。
谁都不敢承担的担子,谁都躲闪不及的责任,在洪衍武眼中却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儿。
他为了她,毫不犹豫地知难而上,帮她撑起了一片天。
这让水清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嫁了一个真正的男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能人所不能的英雄。
说这么热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敢情这事儿啊,是用工、招工制度改革的后续。
其实自打水清替工人们解决了“子女顶替”的问题之后,麻烦可没到此为止。
反倒事与愿违,更加扩大化了。
因为新进厂的工人哪儿能和技术熟练的老工人比啊
而且他们都是赶政策末班车集中进厂的,人数众多,加在一起有上百号人呢,也实在是不好全部妥善安排。
实际上,哪个车间都不爱用他们,只能先安排他们坐冷板凳,干一些无关痛痒的杂活儿。
可是别忘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
这个个血气方刚、心高气傲的年纪,怀揣着热情而来,却遇着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场面,还能不心冷啊
最关键的是,如果都一视同仁的遭受冷遇也就罢了。
可哪儿都免不了有关系户,再加上有些心眼活泛的老工人为了子女也送礼托门路。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啊,这一下冷热两极,差距可就显现出来了。
那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没经过事儿刚踏入社会的雏儿们,哪儿能理解这种现象啊
反倒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于是好些人就开始自暴自弃,一门心思享受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了。
天天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干活纯属瞎糊弄。
喝酒、打牌、偷东西倒是慢慢就学会了。
这样很快工厂里就出现了新一代的害群之马。
而这些人因为自甘堕落的恶性循环,也就越发的人见人嫌,谁都不待见了。
只是这责任谁来承担啊这事儿又该归谁来管啊
就冲郭书记那揍性,想也知道,这老小子又得把这口锅硬往水清身上甩。
而且说来也巧了。
自打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有关海盐衬衫厂厂长步鑫生的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随后新闻联播也对此做了相关报道之后。
裁缝出身的步鑫生,其本人不但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
同样因为他的事迹,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厂长负责制,也成为了全国企业重点参照的改革方向。
像京城的轻工业局,就是改革派的先锋。
他们经过讨论研究,决定率先响应上级号召,从自己做起。
领先一步,做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的尝试。
这样局属下各个重点企业,就要划拨一批,作为京城首批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
那么作为大型食品厂,“北极熊”和“义利”自然也要划拨出来一个。
结果考虑到当年正值巧克力价格飞涨,货源短缺的特殊时期,“义利”的生产效益遭遇到了较大难题,正在对代可可脂进行研究。
于是为了保证“义利”的生产稳定,“北极熊”便自然而然成了这个领头羊。
那不用说,这郭书记上蹿下跳忙和好一番,也没能逆大势而为,保住自己的权柄。
这心里能痛快吗他也不甘心啊。
正好,他干脆就拿这烂摊子给杨厂长实施下马威了。
于是在厂委会上,郭书记皮笑肉不笑地在把权力移交杨厂长的同时,也把这个恶心包袱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杨厂长的脖子上。
想想看吧,连厂里的工人风纪都整不好,又何谈带着全厂创造新的辉煌呢
这样怎么才能尽快妥善解决青工的风纪问题,也就成了杨厂长初上台,能否树立起威信的头一炮。
说实话,杨厂长确实很重视这个问题,很有心要抓住时机大干一场。
而水清呢,因为打心里替这些年轻人和他们的爹妈着急,管起这事儿来也特别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