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样美好的远景,她感到一场辛苦终于没有白费,身上的压力大为减轻。
要按她的想法,这就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商店满可以稳扎稳打,正常发展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奢望的好事。
顶多就是看看,能不能再跟局里所属的其他兄弟厂联络一下,继续挖一挖打折促销品方面的潜力了。
可没想到她的想法,说给洪衍武听,却被丈夫笑话了。
洪衍武说她是小富即安,思想上太麻痹大意了。
因为商场上的生存环境,其实最严酷不过。
只要脱离开计划经济,一朝兴一朝败就会是常态。
不说别的,像过去物资短期的年代,“三转一响”的企业一直是香饽饽。
可经济进入良性发展后,工业制造水平持续提高,市场就开始饱和了。
这才几年啊,除了自行车还行,其他的东西都卖不出去了,效益全下来了。
已经有不少厂子入不敷出,持续亏损了。
以此类推,今后商店也会是一样。
老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满足于现状,全指着“义利”可不行。
人家现在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帮你一时也不代表要帮你一世,真有一天货源断了咱么办
何况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的。
就像现在大家买肉都买瘦肉,不再青睐“鹤顶红”一样。
如果有朝一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看不上这些“残货”,甚至都不再喜欢巧克力了又该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水清还忘了,人家不是专门生产“残货”的。
即使是眼下,“义利”方面每月供给量也是有限的,大约也就够买多半拉月的。
这么一来,所谓“四万五的利润”根本就是理论上的。
所以说,在经营上自力更生,靠多条腿走路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必须善于抓住顾客多方面的需求,贴合着时代向前走,才能获得发展,不被淘汰。
而作为经营者,最忌讳的就是犯懒。
永远要不遗余力继续挖掘经营上的潜能,永远要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才行。
水清被洪衍武说得不好意思了,不过她没有生气,反而挺高兴的。
因为洪衍武是她的丈夫啊,比她见识广,有远见,才是对的。
而且以她对洪衍武的了解,他可不是空谈之人。
这么说,肯定已经想好了下面该怎么办了。
她可是对他层出不穷的妙招颇为期待,很想看看在他的眼里,商店到底有多少潜力可挖。
果不其然,还真给她料着了,洪衍武确实还有好多的想法要施展呢。
首先是二层饮料区,这里明显有短期提升消费力的可能。
原本洪衍武是本着不浪费空间规划的,心里没多少重视的成分。
可偏偏无心插柳柳成荫,事实证明,这里实在是很受人青睐的休闲场所。
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说,附近没有公园,这里是除了电影院以外,最好的约会场所了。
就连厂里的男女青工,都乐意和他们对象约在这儿见面。
一是免了同事们开玩笑,二是能休息还有吃有喝,多等会也不会心烦。
只可惜现有供应除了汽水、冰棍,就那点“果子露”兑出来的饮料。
种类单调,利润太薄,白白浪费了这么一块儿好地儿。
所以洪衍武下一步首要重点,就是尝试着把这个区域潜力彻底释放。
他的具体计划是把二楼平台一分为二,用汽水箱子彻底区分开。
靠近商店这边的一百五十平米,还是为大众服务的,卖点汽水、冰棍、果子露饮料就成。
但靠近餐厅那二百平米就不同了。
他要打造一块相对高消费的“浪漫贵宾区”来。
这个区域要增加自制的特色冷饮、冷食和小吃,还要简单装修一下,增设灯光,增加浪漫气氛。
最关键的是要增加娱乐项目
说到这儿,水清立刻恍然大悟,问“你是不是要办一个像白天鹅那样的玻璃屋音乐厅啊这个好,只是价钱啊,千万不能太贵了啊。咱们这儿的老百姓赚钱可不容易”
洪衍武又不禁乐了。
“你真是好心。放心吧。早考虑到这点了,我就想弄个老百姓享受得起的简易音乐茶座。真要是弄成白天鹅那样,灯光、音响、装修,那得花多少钱成本不是咱们现在能负担起得,地点就更不合适了”
说完了这个,再说商店经营定位的问题。
洪衍武认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自觉走进了误区。
实际上他们作为“日夜食品店”,“便民”仅仅是经营特色上一个亮点而已。
还不足以作为全部内容的涵盖,更不是为了发力的主要目标。
因为谁都知道,无论“北极熊”还是“义利”的产品,对孩子都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而一直以来,对他们产品的消费主要方向也是儿童。
说白了,别看掏钱的是大人,可其实也是为了家里孩子们买的。
所以在儿童群体方面,“北极熊”和“义利”都是具有天然优势的。
别的不说,对“北极熊日夜食品店”,儿童就远比大人热衷。
附近的孩子特别愿意来这儿,好多小孩每天都要来几趟,哪怕看看柜台里的商品也是很享受的样子。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933章 琢磨劲儿
可千万不能小看这点。
说实话,七十年代末之后出生的孩子,成长环境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他们的家庭现在都有了一定经济能力,多少可以满足他们一些温饱外的额外要求。
而且还赶上了计划生育,家里的兄弟姐妹顶多也就一个。
因此尽管属于被动消费群体,但在商品的购买和选择上,这批少年儿童无疑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决定权。
要知道,作为孩子,都爱图个新鲜,欲望上难以克制的特性相当明显。
只要他们一旦惦记上商店里某样东西,那就会跟大人提要求,死乞白赖地要买不可。
同时,孩子们的相处方式很像一个微缩版的小社会。
他们也跟大人一样爱显摆,容易滋生攀比心理。
因此只要一个孩子手里拿着某样新鲜零食,或新奇玩具。
在同学或邻居的孩子群里转上一圈儿,就很容易引起别的孩子羡慕,进而激发群体需求。
偏偏作为孩子们的父母,永远都是宁亏自己也不愿亏孩子啊。
特别是那些小时候吃够了苦的人,更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这样的话,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大人耐不住缠磨,多半就会答应。
即使不答应都没关系。
孩子嘛,很容易对一样不了解的东西,进行充满想象力的美化。
是越得不到,就越想要。
只要他们照旧每天来看,这事儿就没个完。
真等到哪天应了景儿,赶上大人一高兴也就买了。
早早晚晚的事儿。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短期利益考虑,还是长期利益出发。
作为明智的经营者,都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忽视这些小顾客们了。
而是应该认识到孩子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
竭尽全力的考虑孩子们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需求,充分博取他们的好感才对。
短期看,这些孩子们已经能够间接影响父母花钱了,而且不少孩子也有了自己的零用钱。
越是让这些孩子高兴,喜欢这里,常来这里,自然就会带动客流和销售额。
长期看,经济一发展,产品种类就会丰富,竞争就会激烈。
早晚有一天,会有能和“北极熊”、“义利”抢夺京城市场的对手出现。
更何况这些孩子们也有长大的一天,到时候他们也会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孩子。
只有通过“感情投资”,真正让“北极熊”这个牌子深入这些孩子的内心,让他们一想到这个牌子就充满童年的美好回忆。
甚至让他们认为买“北极熊”的产品给孩子,是一个父母爱孩子的表现。
他们才会永远保持对“北极熊”的喜爱,一如既往的做忠诚的顾客。
说到这里,水清再次忍不住拍案叫绝。
“小武,你抓人心思太准了。可不是吗我对晓影就是这样的心思,完全跟你说的一模一样。而且我觉得你说的感情投资这个词儿太妙了,针对儿童的经营方向想得都绝了。这已经不光是对咱们商店经营有好处了,对全厂更重要。真应该让杨厂长听一听。我觉得要按你这个思路,厂子肯定会发展得更好产品也会更对路”
可对这事儿,洪衍武却不像水清那样的热衷,反倒兴趣寥寥。
“唉哟,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我上次给老杨出的主意,他不声不响就给我作废了,可见他没多重视我。而且这里面还有老杨的自负,我跟他之间还差着信任呢。总之,就不是勉强的事儿。”
“干脆这样,你愿意跟老杨说,你就跟老杨说。他要听了你的呢,是他的福气,不听是他晦气。反正我是不掺乎了,我就一门心思,把咱商店弄好就得了。”
对洪衍武这样的消极回应,水清自是不甘心。
可她还要开口,洪衍武却很及时用话堵了她。
“咱们说点实打实的事啊。下一步,必须增加丰富儿童产品的种类。市面上流行的零食都要有,还要有玩具和文具。咱们局里是不是就有做文具和玩具的最好能定制一批有咱们北极熊标志的。”
“对了,我真的打算采用洪钧那小子的主意了。我想干脆咱商店自己买个电影放映机。旧的就行,再弄点动画片电影胶片。每周末都给孩子们放一场电影或是几部动画片。我想一定能吸引许多孩子来。”
“另外我还想在商店门口,再砌上两个兵乓球案子。还有过几天就六一了,我想再买点气球,弄个机器。到时候,只要来咱们店里的孩子,白送。这样孩子们高兴,家长们也会高兴。”
“对了,你甭担心成本。这都是长期可以使用的,咱们既能落个好名声,也能吸引来人流。而且这年头,咱老百姓厚道得很。街里街坊的,很少有好意思白拿东西的主儿。你给他花一个,他绝对能还你俩
还甭说,这些主意一下把水清吸引住了,她再无心顾及其他。
不过,她可一点没考虑什么成本、好名声。
只想着是确实应该多为孩子们考虑考虑,做点实事才对。
还甭说,就在她这么想的时候,洪衍武出的最后的一个主意,居然特别符合她的心意。
因为又回到了“便民”的业务上了。
敢情洪衍武说的是餐厅的房现在刚刚完工,正搞内部装修。
满可以留出一间房的门脸,办个对外销售的主食厨房。
经营的品种不用太复杂,就是一些炸货和主食。
比如油炸花生米、小排叉、炸丸子,馒头、花卷、大饼、包子、懒龙什么的。
这样既方便了附近居民,每天饭点前后,也能为商店招引来一些人流。
这让水清听了就说好,还忍不住猛夸了洪衍武几句。
她认为随着夏天到来,气温越来越高,许多家庭都不愿意生火,愿意买现成的。
这确实是急百姓所急,想居民所想的大好事。
可说真的,她又被洪衍武给蒙蔽了。
这小子之所以想到这个事儿,还真不是他有多么体谅老百姓的需要,好心替别人着想。
主要是操作这件事简直太方便了,这钱不赚白不赚啊。
为什么这么说
嗨,因为有“北极熊”的厂内大食堂在啊。
这是连粮店都没法比拟的优势。
所有的东西压根不用商店操心,直接从大食堂拿东西过来卖就行。
卖了货,商店分一半利润给大食堂,也帮他们开开源,攒点小金库。
要卖不了也不亏。
大食堂直接回收回去,要么下一顿卖给职工,要么就晚上弄夜宵了。
那是皆大欢喜,毫无风险、毫无浪费的美事啊。
至于销量,一样不愁。
因为馒头和馒头可不一样,像粮店里的不是发黄就是发酸,连狗都不爱吃。那样准砸锅。
可大食堂的就不一样了,苟师傅的手艺全厂皆知,做的面食就没有不好吃的。
但最关键的还是,这件事洪衍武跟“张大勺”也说起过。
结果老爷子随口那么一提点,就让洪衍武知道了能把整个大食堂发面食品的水准,迅速拔高一个档次宝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