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哪一条,又不是他们设身处地的着想
更何况洪衍武的指点,他的谋划,远比他展现的财力更有价值。
真的是一语中的,让陈培斯有醍醐灌顶之感。
曾经的犹豫不再犹豫了,曾经的困惑也不再困惑了。
陈培斯竟然像在灯塔的照射下,完全看清了自己前方的路。
所以,如果说在聚餐之前,“红叶”传话回来的时候,陈培斯仅仅是对洪衍武抱有一定好感而已。
那么等到洪衍武这些话说出来,简直是把他视为伯乐一样的知己了。
甚至他认为自己往后的未来,很可能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仰仗洪衍武帮忙的地方。
不能不对其刮目相看,为之心折。
“红叶”就更不用说了,别看洪衍武比他小这么多。
可经过这一次,他开始死心塌地地相信洪衍武的能耐,从此远远胜过相信一切天神。
总之,在座的诸人当天都领略到了洪衍武的慷慨大度和为人的义气。
并且充分感受到了洪衍武非同一般的见识、能力,以及可靠性。
而几个老爷们既然谈完正事,忧愁尽解,剩下的还有什么啊
就剩下喜笑颜开的喝酒了呗。
说到这里,倒是真是不能不额外提上一句。
京城人喝酒,真是厉害啊。
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因为京城人不是为了喝酒而喝酒,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性情。
像京城人请人喝酒,和南方人,尤其是沪海人,有个最大的区别。
那就是如果是真正看得起的朋友,绝不会请你去饭店去喝酒。
反倒是把你请到家里,像对待家人一样。
这不是为了省钱,嫌去外面花费贵。
而是因为京城人把家里看做神圣之地,是向亲近朋友显示的最后一张王牌。
到饭馆子里去,会显得生分。
只有把你带进了自己家里,才意味着允许你进入了他的实质生活。
这可以说是对朋友信任与热情的一道分水岭。
吃什么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是女主人亲自下厨。
即使色香味不如饭馆,展示的仍旧是一份质朴的真情谊。
而且菜量一定要足,即使吃不下,也不能见到碟净碗空。
至于酒,毫无疑问是彻彻底底的重头戏。
一定要备齐、备足,京城人绝不会只拿出一样酒摆在桌上跌份。
白酒、啤酒、果酒,连汽水饮料当酒,也会准备妥当。
并且要集束手榴弹一样,先声夺人摆在桌上,宣告真正要大喝一场的阵势。
真正喝起来就更了不得了。
京城人爱劝酒,一杯满上,饮下,再一杯紧接着续上。
而且主人要以身作则,这样才可以不容客人置辩推辞。
这样的酒,不谈厉害,不谈利益。
喝的就是这个畅快劲儿,喝的就是一份真挚的友情与纯净的美好。
因此,京城人在家喝酒,不喝得倒下几位,绝不鸣金收兵。
哪怕你喝吐了,脏了他家的床褥,主人也高兴。
觉得这才叫喝好了酒,叫不见外。
于是,等今天这顿饭吃完,在“人间路窄酒杯宽”、“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酣畅淋漓里。
除了两位女士,在座的四个男的全都变成醉猫了。
要说陈力泉和洪衍武还好,毕竟是练家子,身体素质在呢。
虽然兄弟俩醉眼朦胧,但还能坚持着被水清领回家去。
最严重的是陈培斯,喝得已经人事不知了。
吐过了几次,窝在“红叶”的床上就打起了呼噜。
而“红叶”也没好到哪儿去,和陈培斯并排躺在床上,却跟金鱼似的合不上嘴,还净说胡话。
甚至就在何箐搬起他的腿,给他脱鞋的时候,居然指着何箐骂上了。
“你个兔兔崽子,怎么不喝呀你喝我喝了你也得喝”
何箐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我我喝什么呀我。我要也醉了,谁来给你收拾这一摊子啊”
没想到“红叶”一梗脑袋,坐起来了,直眉瞪眼伸手指向她身后。
“没没说你我说你后头那小子呢”
何箐登时吓了一跳,不过一回头,随即又是哑然失笑。
敢情是家里的十八寸彩电开着呢。
里面正在放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演到了“伯爵”回归工读学校的一幕。
那张披着长发,年轻英俊的脸此刻正带着一脸冷漠,出现在彩电的屏幕上。
“哎呀你真是喝多了,胡说八道的。那是电视剧啊,你不昨天还夸人家演得不错呢嘛。有点江湖气。”
“红叶”干脆犯浑了。
“胡说我夸他他算老几还演江湖气谁能有我演得好”
“这小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桃花眼,长头发,小白脸儿,喝酒还敢耍鸡贼”
“你让他给我过过来立正看我不大嘴巴抽小丫挺的”
何箐无奈下,只有哄孩子一样的哄着“红叶”。
“行啦行啦,你踏实睡吧,人家不是好东西,行了吧。是是是,你一只手打他两个,你是最棒的,天生的大明星,又帅,又乖”
跟着给他脱了鞋,喂过了水,又擦了一把脸。
最后死乞白赖按倒了他在床上,这才算得到了消停。重返1977
t21902181t21902181
第966章 熊师傅
洪衍武说话绝对算话。
聚餐之后没几天,他就兑现自己的诺言,带着现金和起草好的协议,和“红叶”一起去了陈家拜访。
而一看洪衍武真的要斥巨资来买断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电影和父子形象的商用权。
陈培斯自然大喜过望。
出于对洪衍武慷慨解囊的感激,出于对于“红叶”的信任。
对他们带来的合同,他连看都没看,就签下了自己名字。
不过还真是应了那句“好事多磨”了。
明明应该水到渠成,挺顺利的事儿吧。
可谁都没想到,偏偏又横出一叉子来。
敢情对洪衍武带来的货真价实的两万现金,陈老爷子十分诚惶诚恐,死活不愿意签这个合同。
其实这也难怪。
陈老爷子在京影厂工资算高的,不过才挣二百三十来块。
陈培斯外头偷摸“走穴”,辛辛苦苦演一星期,顶多了也就弄个千八百的。
所以任凭儿子怎么解释,老同志也难理解,洪衍武为什么非要花十台彩电的天价,买下压根见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的权益。
他甚至很有点于心不忍,觉得这钱陈培斯实在不该收。
于是不但要强行做主让儿子把合同废了,居然反过头来还劝洪衍武别花冤枉钱。
别说,尽管是受穷人思维所限,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但像这样的好心和实在,于憨厚中带着一种固执的可爱,还真像极了电影里的二子他爸“老奎”。
而最后,洪衍武反倒汗颜了。
他不得不费了不少口舌,耐心跟陈老爷子解释了自己的打算。
“红叶”也从旁劝了半天,这样详谈了一个多小时,又在陈家吃了一顿炸酱面。
才总算让这位老同志勉强安心,签了合同收下了这笔钱。
至此,协议达成,总算是皆大欢喜。
陈培斯的生活因此拥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找地儿落脚的事儿不再着急了,他完全可以安心先把电影拍好再说。
而洪衍武也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长期利益。
尽管他此时还没有完全想好,怎么在未来应用手里的这一纸合同。
但毫无疑问的是,陈氏父子的电影形象应该会在他手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玩出更多的花样来才是。
至于“北极熊”那边儿的广告事宜,进行也很顺利。
尽管洪衍武并非专业广告人士,可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既然拥有超越当代的眼界和见识,那在这个国内广告业刚刚起步的年代。
这小子靠照猫画虎,整出一套让这个年代的广告公司汗颜,让人看了惊艳的广告创意来,并非难事。
就比如说吧,方便面的品牌和包装。
洪衍武就近似全方位的借鉴了记忆里的方便面第一品牌“康师傅”。
他不但把厂子的方便面取名“熊师傅”,商标也弄了个身穿厨师装束的线描北极熊,与黑色行楷美术字相搭配的模式。
而且外包装的内容,同样采用了“康师傅”那从一个材料丰富的碗里挑起一筷子面的经典画面。
甚至底图颜色也按照前世约定俗成的方便面行业规律,给定成了鸡汁面是蛋黄色的,海鲜味是淡蓝色。
要说唯一的变化,也就是洪衍武特意让肖和平画了一个头戴厨师帽的北极熊,趴在碗边,垂涎欲滴的样子。
而那只熊精彩之处,恰恰在于它与照片产生了有趣的情景互动。
它那闭着眼睛闻着面香的表情,看着十分享受,也很可爱。
如此,他们的产品便拥有了一眼识别的品牌独特性。
都到了这一步那还用说吗
就连下面的广告词也呼之欲出啊。
“熊师傅方便面,就是这个味儿”
不用多言,这一套堪称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洋气且生动的广告形象一下打动了杨厂长和魏大姐的心。
与之相比,反倒是杨厂长自己联系的那家知名广告公司出的方案土得掉渣。
由于包装图案颜色太过繁琐,没有突出内容重点,简直像个笑话。
于是方便面的品牌和形象就轻而易举的拍板定了下来。
而且很快就投入了生产应用,正式注册了有关商标,更换了包装。
这让洪衍武生出了极大的成就感。
不过要说最出彩的,还是电视广告。
洪衍武在这上面的着力点,当然在于如何利用好陈培斯和“红叶”吃面条小品的热度。
所以他所设想的广告创意,其实应该算是吃面条小品的后续。
具体方案是以陈培斯和“红叶”排练完吃面条的小品,暂时在后台休息的情景来开始的。
当“红叶”用开水泡了一包“熊师傅”方便面后,那飘香的味道一下就把陈培斯给引诱过来了。
然后“红叶”一看出陈培斯吸溜着口水犯馋,调侃也就开始了。
“哎,干嘛呢你在台上还没吃够啊再给你来一碗面,你受得了吗”
陈培斯则贼眉鼠眼的回应。
“那得看什么面这个面,我爱吃。”
跟着镜头一转,陈培斯连一滴汤都不剩,吃完了“红叶”的面,依依不舍的被剧组叫去复工了。
然而就在陈培斯着急忙慌的扔下空面碗之后,他居然想是想起了什么,一扭身又回到了镜头里。
最后的镜头,则以陈培斯心满意足的冲着镜头念出那句关键的广告词“熊师傅方便面,就是这个味儿”来结尾。
说真的,这个搭小品便车的方案不但洪衍武自己挺喜欢,领导们也特满意。
经洪衍武口头一描述,两位厂领导不知是被逗得,还是高兴的,当时笑得合不拢嘴了,异口同声说“通过”,“可以”。
特别是听说陈培斯和“红叶”已经有意接拍广告,他们更是把洪衍武大夸特夸了一顿,让他很有些飘飘然。
只是还是犯了老毛病,千万不能跟他们谈钱,一说到具体费用,俩人就迟疑了。
因为连拍摄带演员劳务费,洪衍武代表陈培斯和“红叶”总共给厂子报了三万五。
但这个数,在两位领导看来,却等若“烧钱”,实在让他们为之肝儿颤啊。
所以最后洪衍武是努力了又努力,劝说了又劝说。
他把广告的效果描述得无比精彩,甚至不惜旧用服务公司的收入来作保兜底。
好不容易,才算以两万八的价钱让两位抠门的领导勉强批准了。
哎,这事儿办成真的太不容易了。
不夸张的说,整个拉锯战的过程里,洪衍武烦躁得都有点想撞墙了。
太他妈痛苦了
他特别想语重心长的对两位领导说,“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人死了,钱没花了。何况这又不是你们自己的钱。死抠着不放,留着干啥玩意啊”
当然,也多亏现在外面的“东方神水”火得一塌糊涂。
几乎从一夜之间就从无人问津的产品变成了卖到了脱销热门饮料。
这无疑成为了让杨厂长追悔莫及的一件憾事。
从而有力的证明了洪衍武的先见之明,为他的主意增加了不少说服力。
否则恐怕就这个价格,厂里也未见得肯冒风险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