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藻井、彩画更是堪称巧夺天工,漂亮极了。
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不知多少梨园名角儿,都在上面唱过堂会。
像这样的宅邸,那不用多说,必须得交由真正的行家里手来修整呀。
否则别说重现昔日胜景了,恐怕就得糟践了。
特别是近些年,自打部队三产工厂从“半亩园”一撤出,那里就再没住过人了。
如今是野草丛生,蛇鼠横行,鸟雀架窝。
有的房甚至已经开始漏雨了。
要是不尽快翻修维护一下,恐怕就变成危房,成了聊斋一样的景致了。
而除此之外呢,可还有洪衍武后来陆陆续续添置的房产呢。
由于这小子从单先生那儿,大致懂得了宅邸样式等级的区别和特点。
他购房又重地段,专好京城核心区位置的房产,以独门独院为最爱。
所以他买房是一门儿灵。
那眼睛贼得很,只是碰上有来历的院落就绝不会错过。
不说别的,他“光明胡同”那个拿来办“人和车厂”的两进院子。
就是因为他看中了“金柱门”,知道不是一般人住的,才肯花大价钱买下来的。
后来他曾特意查证了一下。
果不其然,那居然是荣禄叔父奎俊的一处别院,最终送与荣禄供其养外室用。
而他在“金鱼胡同”又买下的一套小偏院儿呢。
看着虽然不起眼,只是个三合院。
可他的父亲却能很笃定做出判断,说过去整个金鱼胡同都是那桐的,这房毫无疑问是曾经属于“那家花园”的一部分。
此外,他还买下了一套前海西街的院子。
别看只是“如意门”,里面还住满了杂七杂八的人,成了大杂院。
可单先生听说里面带花园子,不少地方还有石雕和字迹,曾特意去过一趟。
看过了又回去查了资料,最后居然告诉他说,这里曾是乾隆十一子永瑆,正福晋富察氏的陪嫁。
而且后来易手,这里还曾住过未曾发迹的两江总督曾国荃。
想想吧,与这些足够算得上“区级文保单位”房子相比,就连南锣鼓巷的门面房和什刹海“卿云楼”都不算什么了。
绝对不能草率对待啊。对不对
可话又说回来了,所有这些房加在一起,要统统动工修葺,这工程量又有多大
没有自己的古建队,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愿望啊。
说完了房,还得再说说钱。
这东西好是好,可多了一样的让人为难。
就因为受了“风暴”的影响。
这一年来,洪衍武是谨小慎微。
不但几乎把买房的事儿都放下了,古董古画也有意避讳着,唯恐招惹来麻烦。
唯一还敢碰碰的,也就那点玉器厂、牙雕厂、料器厂的工艺品还有友谊商店卖的文玩玉石了。
但是,买这些东西同样要低调点。
他可不敢再像过去那么见着好东西就走不动道,成批成量的大买特买了。
所以他为了把手里的钱尽可能的处理掉,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购买精品。
一次弄个一两样,最多不超过三件,还就要最好的、最贵的。
但这么买也赶不上进钱的速度。
得,生生看着,钱就多得有点“淤”了。
现在来说,大概他手里积存了得有一百六七十万现金。
是既不敢存进银行,也不敢随处乱放,只能分散藏于老宅之中。
这还得担心被耗子咬了呢,实在是让人头疼得很啊。
当然,如今风头过了,还是可以大张旗鼓的买些东西的。
只是经过他这些年来的大买特买的搜刮,再加上对外展销会的增加,和日本人、香港人、海外华侨,来京人数急速增加的原因。
京城的好东西还真是迅速减少,甚至把价儿都带上来了。
他要闭着眼扔钱吧,还真觉得亏得慌。
所以说,这么一看,除了跑到外地去花钱买东西,也就办一个古建队把钱花在修房上才是办法了。
至于综合起来说呢,他个人当然更倾向于古建队了。
因为东西买回来还得有地方放啊,那不还得要房子嘛。
而房子不修却是耽误不起的,会塌的。
房只要一塌,地契也就废了。
何况他今后还会继续买房。
再拖下去,这哪儿是事儿啊
同时呢,买东西对资金量也没什么要求,但办古建队这个资金量需求就比较大。
以他现在的条件正合适。
要是他把这一百多万处理掉,那以后再办,兴许还没这么方便了呢。
再说了,没有比趁着老匠人们还健在,还能干的动,给自己培养点古建人才更划算的了。
真要能让老师傅们的手艺有了传承,带出了接班人,未来他也就不愁了。
可要过了这村没这个店了,他后悔不后悔
总之,时不我待,越快越好。
就这样,经过一番琢磨与权衡,洪衍武终于决定要办这事儿了。
虽然政策的限制,目前还没什么变化。
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活人总不至于让尿憋死。
对于公司的执照,洪衍武就想了个暂时的办法。
打算先借用允泰的名儿,挂靠在龙口村底下。
这样怎么也算是有了正式的名分了。
尽可以招揽人才,购买、囤积材料了。
虽然村办企业差点意思,很难用这样的公司名义承揽工程。
但好在他压根不在乎,实际目标已经降低到了满足自我需求就行,不再指望这个古建队能给他挣钱了。
反正他注定了今后是要继续囤房的,这些房子他也要派上大用场。
只要这些房子修得精美绝伦,那么这钱花了就等于是在赚,一点不冤枉。
何况不挣钱也就免了纠纷,这样的亏本买卖永远不招人眼红。
没人惦记你,也是好的一面。
不过执照好办,人才难求啊。
单家那边,就得纯粹靠碰运气了。
洪衍武成功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打着不为牟利,保护古建传统工艺,培养接班人的名义,忽悠单家父女一把。
说真的,即使这事人家答应。
他也没指望单香筠真能辞了故宫的工作,一心一意的帮他撑起这摊儿来。
最多的念想,也不过是单香筠愿意兼任这个差事,单先生再帮他当个顾问。
随后父女俩帮他介绍几位愿意挣外快的老师傅。
雇佣几个全职徒弟,顶上基本的修缮工作再说。
反正能先干起来就行啊,有这么一个架子了,总比没有强,慢慢再图发展呗。
可没想到嘿,跑这一趟真走了狗屎运了。
他的收获远比一开始的预想的要多得多,居然真让他心想事成了。t21902181t21902181
第971章 飞来横福
这刚一进了“陟山门街”单家住的院子,洪衍武就碰上个新鲜事。
只见单香筠手抡铁锤,正动手拆自家的小厨房呢。
而单先生六十多的人了,也弄辆小车在一边往车上扔砖呢。
但见那一地的碎砖破瓦,动静大了去了。
见此情景,洪衍武当然也得上手帮忙啊。
他把带来的礼物往旁边一放,就自觉捋胳膊挽袖子过去了。
直接抢过单香筠手里的家伙,耍上力气了。
可跟着他就奇怪了,这厨房好好的,干嘛要拆了啊今后吃饭怎么办啊
而且父女俩这脸色也是不好看,见他就点点头也没话。
还有左邻右舍怎么都不见来帮忙啊,只见隔着玻璃偷望的
这怎么了这是
等到墙一彻底推到,顶子都弄下来了,一脑袋灰的洪衍武再一打听怎么着
嘿,鲁莽了
合着单家是让人给欺负了
这事儿起因啊,是因为单家小厨房挨着的房子里,新搬来个故宫工程管理处提拔上来的副处长。
这位爷纯属小人得志。
新官上任,又得了房,有点美得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别看官儿没多大,可那小官僚的习气大了去了。
他嫌单家的小厨房上头老有猫来,后窗户闹腾,还说有油烟味。
就为了这个,他就让单家拆房。
那单家人怎么可能轻易答应啊
单先生就客客气气跟他商量,说自己家有实际困难。既然没碍着您的采光,何必呢
可这小子仗着自己是单香筠的领导,不听啊。
先是利用手里的权利给单香筠“穿小鞋”,压着她那就差一哆嗦的转正关系不给办。
后来见单香筠不肯低头,他又把这事儿捅到了故宫房管科。
说单家的房是违章私建的,让房管科处理。
房管科怎么解决
一个退休的营造专家和一个在职的副处长,不用问也知道他们向着谁。
当然是照样下令让单家拆房了。
好在单家这院里住了三十来年了,老邻居们也是故宫的人。
大家都看不过眼,也知道以单先生那种“雨打梨花深闭门”的孤寂与清高。
靠他自己的人脉关系度过这一关,是门儿也没有的
于是有人就主动去找了院里领导反映,替单家的事儿说项,想让领导出面协调。
可没想到嘿,这副处长消息还真灵通。很快他就知道了。
而这小子简直是个搞强拆的人才。
他真有绝的,为了抢在领导开口之前达到目的。
他居然拿着房管科的大令,自己召集了工程队里的人。
搞突然袭击似的,带着人来拆单家的小厨房。
虽然应卯的人不多吧,可那也都是单香筠的同事啊。
这下单香筠真是伤心了。
眼瞅着平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都上门逼她来了,这心里真跟刀子割似的。
她是个要强的人,眼见此情此景,索性也不假别人之手了。
当时跟父亲一商量,拆
结果就是这么巧,正拆到一半的时候正被洪衍武赶上了
嘿,听完了这些话。
洪衍武当时是既悔又怒啊。
心下一个劲儿埋怨自己。怎么没问问,就直接上手了
这火儿也腾一下起来了。
心说单家这亏吃大了啊这哪儿行啊
要依着他的性子,接下来即便不演绎一出“鲁提辖怒打镇关西”。
恐怕也得黄宏附体,论起大锤,给那副处长的家也砸喽不可
可问题是,几乎一瞬间,他又动了另一个念头。
单家确实憋屈,可对他而言,这却是一场飞来横福啊。
他要不懂得抓住这个良机,好好的撺掇撺掇,那才“傻波依”了呢。
就这样,这小子的义愤填膺全下去了,反倒很不厚道的装聋作哑上了。
他闷头也不说话,嘁嗤咔嚓,干得格外欢实。
以极高的效率,很快就给一地狼藉收拾利索了。
剩下的事儿自不用说啊。
回屋一关上门,单香筠情不自禁的哭了一鼻子。
单先生同样怒气难耐,拿着茶杯的手抖个不停,根本没法给洪衍武倒水。
当然,洪衍武这时也顾不上喝了。
他的精神头全放在怎么装好人上了。
一边,是好言好语劝慰单家父女不值得为小人生气。
另一边,是咒骂隔壁的副处长仗势欺人,忒不是东西。
同时呢,他还摇头咂嘴的继续拱暗火。
说真没想到啊,单姐回来这么多年,居然还是临时工。这也太不重视专业人才了
跟着再故意哀叹,说这不又跟头几年一样,成王八当道了吗
碰上这样的领导真是倒霉。那以后还能待啊,玻璃小鞋不得天天穿着啊
好,这就算铺垫到位了,眼瞅着情绪挑动得差不多了,单家父女均显露出忧虑。
洪衍武这才赶紧把自己的来意说了,抛出了橄榄枝来招揽。
到这会儿他的态度可就大逆转了,一举转为热情和真诚。
不但故作高尚,慷慨激昂的把成立古建队的必要性倾诉了一番。
他还拍胸脯保证资金充足,绝对放权。
最后为了表示诚意,他甚至想让单先生父女搬进他金鱼胡同的小偏院去,以解决他们眼下的实际困难。
好嘛,这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堪比“刘备摔子”的精彩表演,真是够拿奥斯卡的水平了。
反过来再说单先生父女俩。
那可都是只知道低头做事、不争不抢的老实人啊。
他们的这种纯真又有点死板的性格,原本就很难看出洪衍武“包藏祸心”的虚伪。
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