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家子终于承受不了了。
只能屈服于新的天灾,自认倒霉,以搬家来惨淡收场了。
说真的,洪衍武作为此事的获益者,对这位成全了他的副处长还真有点不大好意思的。
不过他没让人守在副处长上班的路上,从房上往下淋他一头一脸的屎尿,也算是很讲良心了。重返1977
t21902181t21902181
第973章 运气使然
别人的不幸,居然成为了自己最大的幸运。
这样的事儿,洪衍武事后思量起来,连他自己都不能不摇头叹息。
人的命运实在是太神奇了,真是福祸相依。
真实的生活里,谁也说不好什么事儿后面藏着什么,又会如何演变。
至于他,通过这件事,也似乎明悟了一种道理。
那就是太过自私功利的人,恐怕是难有好运的。
说实在话,在他的记忆里,他打小就跟运气无缘。
倒是霉运对他无比青睐,几乎纠缠了他上辈子的一生。
这让他无论怎么拼了命的想活出个人样来,也是处处磕碰,到处撞墙。
最后只能落个镜花水月,孑然一身。
现在回头看,他就发现自己前世所参与的事儿,无论干什么都是一场空。
即使开局不错,让他觉得一时很顺当,美滋滋的抱有无限希望。
可到了最后的关头,也照样要往坏处转。
老天爷从来也没有让他真正拥有过什么,到处是跟他作对的人。
说白了,他简直是“墨菲定律”在人世间最真实的写照。
可这辈子他就不一样了。
开局虽然同样一穷二白,他一醒来就惹来了不少麻烦,处处遭人白眼。
可后面却出乎意料的,越过越好了。
连他都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克服那么多的困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走到今天。
父亲的病,至亲间的感情,邻里的关系,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弥补当年对常老师的亏欠,拿回洪家的老宅,养活那么多的兄弟,找着了失散多年的舅舅
这一件件,一桩桩,他不但全做到了,而且过程和结果均近似于完美。
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他唯一的收获。
他还在这个过程里交了不少真朋友,成了家,有了体面的工作。
人缘更是变得空前的好。
现在他周围的人,再没有人看不起他,全都是发自内心的笑脸相迎。
甚至他还于不知不觉间,就成了京城首富。
邮票、古董、字画、玉器、珠宝、家具、房产,他已经多得数不胜数。
就连洪家的老宅和老铺,加在一起,都快装不下了。
你要说他是仗着重活一回的先见之明刻意聚敛吧,也不尽然。
像筒子河里的那些好东西,可绝对是他带着孩子出去玩,替晓影去水里捞帽子,意外发现的。
钢琴厂的“神木”,和“古典家具厂”里那么多的精品紫檀家具呢。
又是老木匠王汉平主动送到他手里的,死切白赖非求着他买下。
他既得了人情,也落了实惠。
还有啊,他要不跟单先生交好,那他就不会了解古建的相关知识。
也肯定会错过“卿云楼”,买不下那么多够区级文保单位级别的上好院落。
这些难道算不得运气
最关键的是他干的那些买卖,居然干一样成一样。
可哪一样,他也不是亲手死死把着的,更没有去抠饬分毫利润的算计。
他永远是本利益均沾,让大伙儿都能挣着踏实钱的原则,来定下分配比例和规矩的。
然后就把权力放给下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就是这种近似于不当回事的轻松,使得金钱和人心都归了他。
无论替他支应哪一摊儿的人,都是诚心服他。
哪怕偶尔有人不满足,有什么想头了,也会有别人先来提醒他。
这今世前生的一对比,里外里差哪儿去了
他怎么就转了运道了呢真是蹊跷至极啊
这事儿吧,乍一想起来,连他自己也犯糊涂。
后来没多久他想明白了,像这种似偶然非偶然,似瞎碰非瞎碰的运气,还是有逻辑性的。
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运气,而是一种处事哲学的必然。
这就像他刚刚领悟的生意经一样。
正因为他变得不那么功利了,能替别人着想了,对身边的人,乐于主动伸手帮忙。
他在做人上符合了“和为贵”的道理,才会得来这些看似歪打正着的福报。
要知道,在当下这种信息闭塞,大多数人都是白手起家,艰难的朝太平盛世前进的年代里。
人和,才是成事的第一要素,比什么天时和地利都重要。
只要朋友多,人缘好,别人就愿意相信他,他的消息就通畅。
只要不计较,肯于先行付出,别人就愿意想着他,帮着他,服气他。
这要再加上他乐于分享,说话算话,让别人肯于为他下真力气,自然就能办成看似困难重重的事。
甚至以后,他恐怕都很难有什么敌人。
因为出于利益的一致性。
到时候真有竞争对手出现的时候,他那广泛的盟友就会主动替他把障碍搬掉。
说白了,今天他所积累下的所有善因,都将会是明天收获的善果。
绝对不会是枉做圣人,白白的付出。
这大概就叫吃亏是福吧也是一种因果循环。
那毫无疑问,这种运气的本质就是与人为善。
只有好人才会交好运。
若不是如此若不是靠感情和情分。
单先生和单香筠这样的人,怎么会凭他花的几个钱,肯屈就在他的麾下呢。
其实反过来看,就连单先生因他的帮助转祸为福也是一样。
如果单先生的人品和学识,不是让他出自内心的敬仰和钦佩。
他们压根就不会有深接触。
那这样的闲事,他连知道都不会知道,就别提伸出援手了。
所以谁说做好人吃亏的
那是短视者为自私的开脱。
那是蠢人偏激的狭隘。
即使是再自私的上位者,哪怕是不合本性的伪善,也是要装出来,博取别人好感的。
从没见着靠刀子能维持太平统治的,更没听说吝啬鬼能把企业发展壮大的。
教父里的黑手党头子,一代教父唐维拓科里奥尼,在制造谋杀和巧取豪夺的时候。
还要扮演救世主,对身边人的苦难毫无条件的施以援手呢。
人和,这两个字,已经不应被简单视为一种经商之道了。
这甚至可以看做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
可以说,政治的本质就是为了创造和维护人和。
有了这个前提,资金、技术、军事实力才能发挥效果。
否则,一切外物都是样子货。
别说很难再得到发展,从内部就会自行腐朽瓦解。
有意思的是,就在洪衍武把“和气生财”的道理,上升到“好人好运”乃至“国之大运”的时候。
现实中又一个情况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属实。
别人的不幸再次把一桩好事送到了洪衍武的面前。
这次的不幸者是肖和平。
就在九月初,他破天荒的开口跟洪衍武借了五百块钱。
当然,别说这位大设计每次为洪衍武画图出设计方案都尽心尽力。
就是凭他们俩的私交不错,凭他们是一块进厂的这点缘分,洪衍武也不可能拒绝啊。
于是二话没说,连借条都没让打,洪衍武就痛痛快快把钱给他了。
可谁承想啊,没过几天,肖和平就把钱送还给他了,说用不着了。
当时呢,洪衍武手里正有活儿,也没太在意,让肖和平把钱放桌上就行了。
可后来肖和平人一走,他慢慢觉出不对劲来了。
因为肖和平这人虽然不爱多说话,有点木讷。
可对他却不见外,俩人也能有说有笑聊在一起。
肖和平这人又客气,前些天借钱的时候是满面羞色,一个劲的道谢,还说有空要请他喝酒。
可今天还钱来,居然把钱放下直接就走了。
这种失礼,对他而言简直太奇怪了,这样的态度实在是反常的厉害。
如若再考虑一下借钱的行为,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呀
这样,下班的时候,洪衍武就去设计室去找肖和平。
没想到,一去听说肖和平请病假了,这就更不对劲了。
这小子可是工作狂啊,还钱的时候没觉得他有什么啊怎么连班儿都不上了呢。
洪衍武就转头又奔了“北极熊”职工楼,他借给肖和平住的房子。
结果把门叫开了,居然发现肖和平小脸红扑扑的,眼睛里全是血丝,嘴里还有酒气。
再一看屋里,这小子一个人在家就着一盘花生米喝闷酒呢。
虽说他压根不会喝吧,那一瓶二锅头也让他捏着鼻子灌进去二两了。
这时候,状态不对已经确定无疑了。
洪衍武唯一的疑问就是肖和平到底遭遇了什么。
脑子里想得就是怎么把话给他套出来了。
还别说,酒后吐真言这条真不错。
在洪衍武假模三道坐下喝酒,还没使什么招数呢。
在酒精的作用下,肖和平憋着的心里话全吐露出来了,一下子倒了个干净。
敢情这事儿啊,得从肖和平的父亲肖丛云说起。
肖丛云是五十年代留苏的大学生,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的油画系。
回国之后呢,一直在国家美术学院油画系当老师。
后来凭借现实主义题材的几张油画在全国美展中一夕成名。
不但因此被吸收进了美术家协会,还被提拔成了副教授。
他的个人情感也很完美,娶了一个美术杂志的美术编辑当妻子。
既情投意合,专业上又能互相帮助。
而且他们的儿子肖和平,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天分很高。
这也让夫妻二人潜心教授的时候,倍感欣慰。
但偏偏为这个家庭引来不幸的,也是美术。重返1977
t21902181t21902181
第974章 晨雾
肖丛云专业上的态度太严谨了,他走的是标准的“白专路线”。
而且在政治风向敏感和国际形势突变的特殊时期,他依然我行我素。
招生考试,他对学生只做专业要求,不考虑任何政治因素。
授课时,又口口声声说列宾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多么优秀。
要求学生仿效大师的创作理念,追求事物本质,一定做到先理解再绘画。
还坚持把人体写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结果他就倒霉了,有的帽子非他莫属啊。
很快,他就被剥夺了授课的权力,还被勒令去“干校”劳动。
但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仍旧执迷不悟。
他执拗的认为自己没错,在家根本不动笔写一个字的检讨,也不打算去劳动。
只是潜心画画不管外务。
最终他这种不配合的高傲姿态,让他遭到了没顶之灾。
到他家里催要检查,督促他上路的负责人,见他始终不识时务。
一怒之下,把他刚刚画完,那副名为晨雾的油画来作为罪证举报,使他锒铛入狱。
而他的妻子甚至也因为写稿替他分辨,成了从犯。
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家,散了
其实要说实话,那副画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描绘的只是大清早雾中鼓楼前街市的景象。
但唯独被人家死抓不放的是,肖丛云的创作动机。
为什么要用雾来遮挡阳光太阳又为什么要画成白色的
于是家庭悲剧无可挽回,几年后,肖和平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
也正因为如此,肖和平的心被撕了一个大口子,有了几乎永远都难以释怀的隐痛。
直到去年,“北极熊”的设计室主任康平,把“第六届美术作品展”开始征集参赛作品的消息告诉了肖和平,想让他也去试试。
肖和平才在考虑创作的时候,一下触动了心怀。
他似乎找到了一个能够缅怀他的父母,弥补心灵创痛的最好办法。
那就是他要仿效父亲当年的画作,自己再画一幅晨雾送去参赛。
如果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都能选中这幅作品,哪怕只评一个优秀奖呢。
那不就能证明他的父亲的艺术思想无罪,从根本上给他的父母全都拨乱反正了吗
这么一来,肖和平就焕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灵感,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