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又过了两天,安书记和兆庆耳闻收粮的事儿越闹越大。
干脆就给乡政府打去电话,请示这批粮食能否由他们自己内部消化。
结果这样的表态不但得到了乡里领导表扬,很快还引来了县里林书记的问询电话。
要说就是形势比人强,这通电话,林书记就换了口风了。
虽然表扬了龙口村,为他们的农业成绩而惊叹,可他不再坚持以农为本了。
反倒问起龙口村怎么打算处理手里积存的粮食。
有没有实际困难,会不会让农民们产生失望和不满。
兆庆这么一听就明白了,恐怕就是因为全县都面临这种问题,林书记是唯恐他亲自抓的先进典型也出事,特意来加以关照的。
于是为了回报林书记一直以来的提携和帮助,就很坦白的回复。
说因为龙口村的农业形式还保留了集体制,不卖粮,村民们没人会有意见。
至于消化办法,龙口村有工艺品厂并不缺钱,所以他们想开烧锅自己酿土酒喝。
还建议县里不如开办酒厂,来化解收粮难题。
别说,这个主意出的好啊。
这一下提醒了林书记,解了他的愁事。
甚至要是干好了,兴许还多个创收项目呢。
电话里,林书记当场就开怀大笑起来。
然后没两天,好事儿就来了。
在乡政府的努力争取下,林书记力排众议下。
县里终于正式批准了龙口通过乡里递交上去很久的请示报告。
不但同意“龙口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允许他们在“石花洞”景区开放后,在景区设销售点和餐饮服务点。
还把“龙口村工艺品厂”定为了为“石花洞”生产专项旅游工艺品的定点儿厂家。
这大概就是林书记和乡政府对龙口村的回报吧。
不过,天下肯定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么一来,也相应的给工艺品厂加码了。
县里和乡里还有个相应要求,那就是希望兆庆能帮着化解一下附近几个村儿的剩余劳动力。
兆庆没法推却,只能答应。
结果没想到一来,就给安排来了一百多口子啊。
这还亏得兆庆提前留了个心眼儿,一开始就宣称工艺品还是技术活得搞培训,只能接受年轻人呢。
否则男女老幼都给弄来,那更受不了了。
不过这仍旧够兆庆犯愁的了,一下养这么多闲人,增加了经济负担不说。
教他们技术也需要人手,真是耽误生产创收啊。
后来他一琢磨,洪衍武不是用他的名字注册了一个古建公司吗
所以也就打电话过来了,想问问洪衍武那儿用不用人,希望他能帮自己分担点。
依着他的看法,这些人搞建筑也不是全无基础。
农村也盖瓦房啊,至少晒沙子,和泥,垒砖的活儿是可以的。
何况这帮人里,不少也都会点石匠的活儿,多少也沾点边不是
绕了半天,兆庆说到了最后,原来还是有事相求啊。
洪衍武这一听明白了,立刻忍不住笑了。
“表哥,够有心眼的你。你这是自己娶媳妇请客,却要让我替你掏钱办事啊。不过,我还得真得说,你这人确实有福气,这通电话,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
“不瞒你说。国庆节,我们老爷子刚跟家里人宣布,他老人家要开酒馆儿了。偏巧你们村就要开烧锅,这多合适啊。你们不如多买点粮食,多酿点。自己喝不了,直接弄过来,我们就帮你们卖了。”
“另外呢,我这古建公司也确实在招人。而且可以包吃住,工资给的也比国营单位高一倍呢。目前多了不敢说,五六十人,我还能担下。唯一的条件就是需要吃苦耐劳,爱学手艺的年轻人,最好是有心在城里安家落户的主儿。”
“还有,古建公司下一步打算要动的工程,就是修我们老宅后院的石头小楼。而紧跟着就是你们家的半亩园了。这两处石头活儿都不少,你那儿的人如果有石匠的基础当然是好事,想这样的,你最好多给我安排一些。”
这样的回答可是大大超乎兆庆预计,听了他当然喜出望外啊。
他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巧,就跟天造地设的安排似的。
于是他也乐了,他的回应更有意思。
“这敢情好。可小武啊,你也甭光说我。这难道不是你的福气啊难道你就不美啊这叫什么呀这就叫你想睡觉我给你送枕头来了。这叫算计高不如运气好,咱们一好变两好,整了个哥儿俩好。”
嘿,真是没错这可不哥儿俩好吗
一下子,电话里俩人全乐了。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与大环境相比,京城这点变化,仍旧算不得什么。
因为全国范围内,更多外出务工的农民所以做出的选择都是涌向深圳。
这里多不胜数的外资工厂造成了巨大的用人缺口。
可他们又没办法录用到体制内的这些户籍人口,便只能录用农民工。
于是深圳便成为了真正的打工圣地。
相较内地,特区带有标志性的特点是。
在这里工厂流水线上工作的人群,并没有获得传统的称呼“工人”。
而是被统称为“打工仔”、“打工妹”。
另外,传统的劳动力价值观也受到了颠覆。
力大如牛的男人远没有心细如发的女人受欢迎。
同时,这些女性所要承受的高强度、高效率,也是前所未有的。
她们哪怕连上厕所,都要按秒计算。
毫无疑问,就是从这时起,巨大的人口流动和迁徙开始自觉的产生。
城市对农民不再是禁区,为他们打开了一道门缝。
我们国家一直实行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从坚决排斥农民的“红灯区”,步入了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的“黄灯区”。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珍惜这样的机会,懂得抓住时代机遇去改变命运的。
像李福在河北饶阳老家就遇到了哭笑不得的事儿。
他回到李家村之后,肯定是首先把洪家用人的事儿告诉家里人。
希望自己的孙辈能跟着他去京城啊。
可偏偏他的亲孙子,已经二十岁的李柱,却呐呐地说不去。
李福特别不解地问为什么。
说那儿吃得好,住的好,能挣钱,还能见世面,学东西,怎么不比待家里种地好
可问紧了,李柱脸憋得红红地只甩出了一句。
“爷,凭凭啥让俺去伺候京城人呀咱是堂堂男子汉,伺候人的事儿不干。再说了,爹该给俺说亲了”
得,这一句,给李福噎得直咽唾沫。
倒是十八岁的外孙子方丙生还算懂事,没多久就想好了。
“姥爷,带俺去吧。俺肯定听话,好好学,好好干”
t21902181t21902181
第981章 开张准备
自打李福从老家把几个愿意来京务工的小伙子领到了京城。
洪禄承和洪衍武就分作两头忙和了起来。
老爷子这边,是要和李福先把小伙子们安置下来。
然后还得去医院体检,给他们剃头、洗澡、买衣裳、买生活用品。
跟着就是带他们收拾店面,添置家伙儿什儿。
随后安灶、进货、买酒、定菜单儿。
同时还得给这些楞小子们教规矩,忙得是不亦乐乎。
洪衍武呢,他不但得为肖和平继续拉票,还在登门求购复选评委的画作,也开始为“北极熊餐厅”开业做起了准备。
在经营内容上,这小子是充分利用了背靠大树的优势,给规划的特别好。
敢情他全是跟着大食堂走的,早餐、午餐、晚餐、夜宵全都有。
每天大食堂做什么,他就让餐厅卖什么。
他以后天天会让人把当日大食堂的菜单内容,照单抄写在餐厅正面墙上和收款台后墙悬挂的两块黑板上。
还美其名曰,“当日特价菜”。
这是因为别看他定的价钱要比大食堂卖给内部职工贵上两三倍。
但也仍旧比普通饭馆的价钱要低两三成呢。
而像这样干,好处可就太多了。
一是省事儿省力,拿东西过来就卖,卖不了也不会造成浪费。
跟主食厨房似的,直接就大食堂回收了,下顿卖给职工。
二是大食堂是批量进货,综合成本低啊。
这样就能用物美价廉来吸引顾客。
三是还能让“大食堂”跟着分成,落点实惠。
要是干好了,挣得多了,甚至还能抵消一部分厂里在职工伙食上的补贴。
但最关键的还是,只有像这样干,洪衍武才能满足“张大勺”那不打折扣的要求,保持住厨房不让外人进的现状。
否则,再怎么样,就凭张大勺”、华英、他和陈力泉四个人。
就是每人四只手,也没法满足三百个包间,一百多个散座的需求。
说白了吧,整个大食堂,其实就是“北极熊餐厅”的中央厨房。
百分之八十的大众消费的需求,将会由庞师傅的红案和苟师傅的白案来承担的。
而餐厅的厨房这么一比,实效性就差多了。
除了满足厂领导的需要,就只负责精品小炒。
说白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给洪衍武和陈力泉练手用的。
练刀工,练火候,图得就是一个真刀实枪的上阵经验。
是为他们日后重张“衍美楼”打底子呢。
至于“小炒儿”的菜单,那可都是“张大勺”亲自给订的。
菜色并不复杂,冷荤加热炒,仅有二十五道。
其中的缘故很简单,“张大勺”的意思是,这二十五个菜是不分时令的常见大众菜。
基本覆盖了所有顾客最爱吃的种类,是馆子里点菜率最高的。
对于洪衍武和陈力泉来说,总是做这二十五个菜,自然熟能生巧。
不仅炒出来的味道更好,上菜的速度也更快。
他们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把这些基础菜先练出来,才有能力把更高级的菜做好。
而对顾客来说,菜单的花样再多没有用,好吃才是第一位的。
何况这二十五个菜都是些用料廉价的菜品,档次划一,价格就不会太离谱。
这才能让大多数的顾客负担得起,愿意品尝。
对此,洪衍武和陈力泉都是深以为然,认为“张大勺”考虑的相当周全。
厨房的大事儿小情儿解决了,餐厅的人手就更宽绰了。
像九月底“冰河时代”关张歇业之后,为了酬谢“音乐茶座”的这帮小子几个月来的辛苦。
洪衍武给这些合同工们补了足足十天的假,每人还多开了一月工资。
这样,只要等这二三十人一歇好了,直接精神抖擞到餐厅上班就行。
说白了,跟“音乐茶座”是差不多的工作流程,无非把点饮料换成点菜罢了。
到时候这些合同工熟悉熟悉环境和各种家伙什在哪儿就行了,几乎直接就能当熟手用。
另外,水清也一直在抓商店内部干部选拔的事儿,餐厅正副经理的人选大概很快就会有结果。
这样一来,加上朱震凡和段刚他们俩,餐厅开业的时候,也就有了四个中层干部。
按洪衍武的设想,到时候让一个人上“两头班儿”,专门负责三个包间的顾客。
另外一个人上早班负责大堂散客的早点和午餐。
再有一个人上晚班负责大堂散客的晚餐和夜宵。
最后一个流动岗,负责轮换休息的。
这样,无论职工还是管理者,餐厅几乎都能做到专人专岗,面面俱到了。
要说洪衍武琢磨得还真是挺不错的
可世界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
到了到了,就因为时代的特性,他一个疏忽,还是碰到了一个棘手难题。
敢情厕所的专职保洁员找不着啊。
虽然为了方便顾客,早在设计之初,他就按照当今的标准,给餐厅安置了厕所和洗手池。
但真到需要人值岗了,他却发现这活儿谁也不爱干。
还别说利诱了,威逼都没戏。
尽管这帮“音乐茶座”招来的小伙子,都是合同工。
可他们面对加薪的许诺高昂着头,面对辞退的威胁宁折不弯。
为什么
除了脏臭以外,关键是丢人啊。
谁都怕干上这个,回头一说工作是看厕所的,找不着对象。
这年头就这样,特讲究工作性质。
殡葬业挣不挣钱没人去。
所以说,看起来好像除了让经理带头强制轮换值日。
每个月每人都得顶上一天,就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