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确实都是让人不舒服的现实状况。

    可赵延平他们是搞传媒的,又属团系统,在太原本地那交际网太广了。

    帮洪衍武办牵线找几个关系不在话下。

    而洪衍武呢,又不是为了省钱才托人的。

    他就要一样,得把货平平安安送到,怎么都行。

    所以吃吃喝喝,送烟送酒,他根本不在乎。

    除了许给派单的,和司机每人二百的好处费。

    这对长途运输公司的人来说,那真是肥活一桩啊。

    那怎么走还不由着他来啊

    要五车给五辆车,要几时走就几时走。

    司机也答应不拉外客,装私货了。

    可以说,洪衍武恐怕是这个年头唯一能唤醒长途运输公司服务意识的人了。

    但整整五辆大货车所装载的两千件的古玩字画和数百件红木家具。

    以及签下的百万大单,和郑元洁、赵延平惺惺相惜的交情,还不是洪衍武此行全部的收获。

    这小子搂草打兔子,还往京城倒腾回去几个活宝贝呢。

    什么啊

    当然是厨师啦。

    是人,他就得吃饭吧

    尤其是洪衍武这样牙口好、肠胃好、年轻力壮、兜里不差钱,本身会吃又会做的“吃主儿”。

    那不但要吃,还得吃好的。

    但先得说清楚了,他要的“好”,并不是单纯的山珍海味。

    说实在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里游的。

    外加上什么松茸、松露、大蜗牛、鹅肝酱、鱼子酱、蓝龙虾、神户牛,那些玩意他几乎都见识过。

    好些东西名不符实,好些东西名过其实。

    好些东西确实名符其实,但现在偏又够不上。

    所以他说的好,其实是专指厨艺水平造就的美妙味道。

    本着要吃就吃当地特色的原则,这一个月,他算是把太原老号给吃遍了。

    什么清和元的头脑,认一力的蒸饺,林香斋的过油肉,老鼠窟的麻团儿,六味斋的卤味。

    全都寻味儿闻名而去,大快朵颐啊。

    但要说最让他爱的,那就是鼓楼羊杂割和太原面食店的面食了。

    北方地区的羊杂汤,其实就像“达子营”、“达官营”这样,可以反映出少数民族军官军队驻扎情况的地名一样。

    都属于同源派生,始于蒙、回这样的少数民族。

    像京城的羊杂汤就执掌于清真厨师之手。

    但可惜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国以后,京城牛羊肉供应趋紧。

    能找到的,几乎都是肉联厂供应的冻肉。

    就这些东西,除了得先紧着回族同胞,还得紧着名家老号呢。

    所以京城的羊杂汤一直在走下坡路,商家很难再用新鲜的生料烹制。

    要有好材料,还留着做爆肚儿、涮羊肉、烧羊肉用呢,对不对

    于是京城的传统白汤杂碎也就逐渐消失了。

    真真正正变成了低层次的玩意。

    汤色不白,也吃不出羊杂的香味和绵软。

    最后,就变成了跟喝豆泡儿汤似的,必须加芝麻酱、辣椒油、韭菜花和酱豆腐来调味。

    说到这儿就得问一句了,豆泡儿汤为什么要这么喝

    不就因为太素,滋味寡淡嘛。

    可见这样的杂碎汤味同嚼蜡啊。

    唯一的好处,也只剩下价钱便宜了。

    而相对的,太原的羊杂割就不一样了。

    当地用羊肉做主料的大菜没京城多,本身又产羊。

    这样,太原就保持了最正宗最香醇最绵软的羊杂割做法。

    这里的羊杂割,口感香嫩,羊汤鲜美,不但汤里有粉丝,还可放羊肉,并不全是杂碎。

    那吃起来,再配上个葱油饼,当然过瘾了

    别看是炎炎夏日,太原人也依然趋之若鹜。

    说白了,凡备有早餐的饭店,都有羊杂割,这就是太原餐饮业特点。

    他们对羊杂割的酷爱,真就跟郑州人吃胡辣汤似的,没有不行。

    至于山西的面食水平就更不用说了。

    不有句老话嘛,“天下面食,尽在三晋”啊。

    太原面食店,别看是1976年创办的,历史短了点,但确实牛啊。

    人家隶属国营系统,是为了服务省会创办的,。

    成立之初把最好的师傅给调动来了。

    经营品种那叫一个多不胜数。

    涵盖烧麦、土豆片栲栳栳、莜面鱼鱼、碗托、猫耳朵、不烂子、桃花面、包皮面、剔尖、炝锅面、打卤面,还有各种烧饼

    天下闻名的刀削面只是其中之一。

    要论营业红火的程度,更了不得。

    这家面食店一天就能用掉35袋面,相当于5100碗面

    所以凡是外地人来太原,一般都会被推荐到这家店来品尝正宗太原面食。

    想想吧,这是什么光景

    说真的,洪衍武在太原一个月,基本上每天早起得喝羊杂割或是头脑。

    晚饭也多是太原面食店来解决。

    那越吃越爱吃,能不动心思吗

    一琢磨,要能把人给拐走多好啊

    无论单位的大食堂,“北极熊”餐厅,还是家里的“大酒缸”,这都用得上啊。

    所以他就跟开始给人下饵了,非要以重金把人家挖走不可。

    可人家国营老厨师,岂能轻易动心啊

    只有在家乡混不住的,才会背井离乡讨生活呢。

    这样大半拉月过去,洪衍武没挖到一个人。

    唯一的收获,也就是跟在花城弄太爷鸡秘方似的。

    花钱交学费,顺手把林香斋的“过油肉”和“糖醋丸子”给学会了。

    但羊汤师傅和面食师傅的巧妙,却都不在炒锅上。

    兹要人家不肯去,他可就没辙了。

    好在不甘心下,他倒懂得变通。

    觉着你们本人无欲无求,但总有家里人吧

    他就拿着“北极熊”科长的身份又跟人家谈。

    说您几位谁家亲戚有没工作的,去京城吧。

    到了京城我给解决工作,包吃包住,月薪至少一百块。

    看干得好赖而定,连户口、住房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唯一的条件老师傅们也得跟去,花俩仨月的时间把我的人教会了才能回来。

    但绝不白去,除了管吃管住,一人五千块,重金酬谢。

    还甭说,这么一来,可真管用了。

    这不,一个羊汤师傅,俩面食师傅就被说动了,每个人都各想各的法子给弄了假来。

    一人带着一个自家或是亲戚的孩子,决定跟着洪衍武跑一趟看看。

    所以真到动身回京的那天,洪衍武的队伍绝对浩浩荡荡啊。

    五辆拉满了货物的大卡车不算,还有拉人拉行李,洪衍武自己包的两辆面包车跟着呢。

    不能不说,这小子一走,太原的地都露了土坷垃了。

    而且后面,还有“菜刀”、“三蹦子”带人继续替他猛刨哧呢。

    聚敛到这种程度,难道还能叫“铲地皮”吗

    不,这是在挖矿啊。t21902181



    第三百一十三章 八月乱象

    

回京之后,亲眼看着五辆卡车的东西安全卸下,放进了“半亩园”刚刚修缮完成的一个偏院里。

    跟着把几位山西客人安排在了“北极熊”职工宿舍里。

    洪衍武终于松了口气。

    等到洗了个澡,他和水清和泉子见了面,聊起来是越说越美啊。

    因为这次太原之行绝地是历史性机遇,无论他办妥的哪一件事儿,都是属于错过了就没有了。

    岂能不让他志得意满

    不过,也正因为处处都伸手,他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回到京里他根本歇不住,后面可有的忙了。

    比如说,带去的款子已经花出去了一百多万,如果支付给郑元洁他们二期的十万元。

    “菜刀”和“三蹦子”手里就没几个子儿了。

    所以当务之急,是洪衍武得赶紧从“香港引航”的账上,给太原那边办好的银行户头再汇一百万。

    这年头转账要等的时间也不短,如此才能接的上。

    还有这些文玩家具每月恐怕都得从太原送回来一大批,买回来也不能不管啊

    总得妥善安置,得登记造册吧

    而且他出差是打着办公事的由头。

    无论是童话大王给“北极熊”做广告的结果。

    又或是他代表“香港引航商贸投资”,想授权给水清开发儿童系列食品的好意。

    都需要跟杨厂长做个汇报。

    更别忘了,对这帮山西师傅,他也得完成许诺啊。

    一是给人家孩子们在厂里或服务公司谋个称心职位。

    二就是带几位师傅去大食堂去和庞师傅、苟师傅见面,安排好工作环境和时间。

    三他还得把“大酒缸”的人也安排到这儿来学艺。

    此外,还有人情上的事儿一样要周全呢

    他让二哥洪衍文帮他撒谎的事儿不可能就这么完了

    那边还等着让他解释呢。

    “张大勺”这老头儿对他一走这么长时间也生了气。

    他也得想办法给哄好喽。

    孩子们呢这一暑假都快过去了。

    无论对侄子们,还是水晓影这闺女,他都没顾上,也得带着好好玩玩。

    至于爹妈和老丈杆子那边,同样也得拍拍马屁啊

    总之,家里家外一堆事儿,都需要他亲自来办。

    这就叫上有老下有小。还能不累吗

    当然,话说回来了,上辈子他最缺的也就是这个。

    有这么多人和事他可以惦念着,又有这么多人和事儿在等着他忙和。

    总比他前世一回家,就独自坐在冰冷的别墅里打电话强多了。

    从这点儿说,他又是幸福的。

    所以日子怎么样,还真得看心气儿。

    关键得看你得到的,你拥有的,到底是不是你最想要的。

    若是,苦亦不苦。

    若非,甜也不甜。

    而就在洪衍武于忙忙叨叨、心甘情愿中,品尝着如同黑巧克力一样丰富美妙的生活滋味时。

    八月里的京城,同样是热闹非常。

    甚至简直如同这个季节的温度一样,都快沸腾了。

    这一年夏季的流行风,其实是由英国伸出的友谊之手扇乎起来的。

    本月,英国乌邦寺公园赠送的22只麇鹿空运到京城,其中20只送往南海子麋鹿园。

    这一事件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好奇心。

    就因为听说这玩意是姜子牙坐骑“四不像”。

    随后好多人都不惜冒着炎炎夏日,远赴京城南郊,力求一睹为快。

    另外,由于英国威猛乐队在华演出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在这场演唱会中担任嘉宾,弹着吉他演唱童年的成方圆也因此开始走红。

    再加上电影路边吉他队最近在全国热映,就导致“吉他热”再次风靡起来。

    但不得不说,此时的琴声,已经不再似往日那样清澈宁静了。

    首先,外国名歌二百首的曲目已经不再,几乎全都换成了外国和港台流行歌儿的曲调。

    其次,还与时俱进,涉足到了经济范畴。

    比如说,商店里的红棉吉他开始脱销。

    再比如说,大街小巷的砖墙上,贴上了吉他培训班的招生广告。

    于是伴随着许多人怀着热情加入浩浩荡荡的学吉他行列。

    往日单纯的音乐爱好,也从此摇身一变,开始成为一种经济产业。

    而与此同时,另一项体育运动也开始受到公众视线的关注。

    第三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在京举行,并加入女子项目。

    虽然暂时女子项目只作为非正式比赛,但女运动员第一次按照国际健美比赛规则的规定穿比基尼泳装参加,却是一件轰动的事情。

    于是哪怕票价炒到二十元,座位众多的体育馆仍场场爆满。

    望远镜卖出上千架,报道比赛的记者近千名,盛况空前。

    更有媒体称,这次比赛的意义就像原子弹爆炸那样,极为深远。

    当然,与花边儿新闻和娱乐性的消息相比。

    经济领域方面的情况,显然更能引起社会全方位的震荡。

    一方面,是国家上层针对资金快速消耗,经济乱象横生等问题,发出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通知。

    报纸上也大量开始刊登处理经济犯罪的资料。

    这让不少违规操作和走擦边球的人开始发愁和急眼。

    他们出自本能的感到自己的好日子似乎有点悬了。

    情不自禁为自己某些行为开始心里打鼓,并尽力采取补救措施。

    而这个心惊胆战的范畴,是整条线上的蚂蚱。

    另一方面,是京城市政府批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