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水晓影来说,她入学正当其实。

    这天的记忆相当浪漫完美。

    那一天清早起来,她是自己穿衣、洗漱、吃早点、收拾书包的。

    从小把她看大的水婶只负责给她梳辫子。

    而新书、新包、新铅笔盒,一切都是新的。

    白衣、牛仔裙、白球鞋,衣服更是干净又漂亮。

    去学校时,还是水清亲自领着她的手去送她的。

    母女俩是带着极为愉快的心情,一同走在幽长的胡同里,走在斑斓的树荫下。

    直至到了校园门口,水清的手才将水晓影松开。

    这时,水晓影有点不舍了,背着书包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水清。

    而她美丽的妈妈就站在早晨柔和的阳光里凝视着她。

    浑身就像散发着光芒一样,微笑着向她挥手,鼓励她自己走进去。

    这时在蓝天白云下,一群鸽子盘旋着正好掠过

    虽然没有照相机可以把此情此景拍摄下来。

    但这美好,很有意境的画面还是成了永恒的一瞬,永远的深深嵌在水晓影的脑海里。

    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她只要想起第一次上学的这天。

    都回想到一个堪称神圣的一幕,想起母亲一个很清晰很美好的形象。

    可是反过来,洪镒上学的第一天简直就算是一场闹剧了。

    这孩子有点杵窝子,对学校怕得很。

    所以从大清早起床就开始耍赖。

    不起床,不穿衣服,不吃早点,不乐意上学。

    他是被他爸教训过几脖儿拐,又在妈妈用“糖油饼”外加“糖耳朵”的诱惑下,才委委屈屈的勉强从命的。

    而且出了门儿之后,因为耽误了时间,也只能是把吃食拿在手里,便吃边走。

    这样不但不雅观,也显得埋汰,到了学校门口,这小子是满嘴满手都是油。

    徐曼丽只能一边嘱咐儿子进学校要听老实话,别丢东西,一边给他擦手擦嘴。

    可这时候,洪镒怕了,他没见过这么多孩子,死活不让妈走。

    而且嚷嚷着要上厕所。

    徐曼丽就说你在家不是尿过了吗

    他说尿过了还想尿。

    于是徐曼丽就带着他进学校找厕所。

    越找他越急,急得直跺脚,好像一泡尿立马就要装到裤子里了。

    徐曼丽比他还急,好不容易找着了。

    可因为需要他自己一人进去,他又说没尿了。

    天知道他肚里那泡等不及的尿,这儿功夫都化到哪儿去了。

    当妈的自然是又窝火又担心,只能带着洪镒硬着头皮去找顾凌烨托付。

    临走的时候,她把儿子的裤子往上提了提,充满了担心。

    不为别的,这孩子动手能力很差,都这么大了。

    还不会系裤带,不会系鞋带。

    还要穿松紧带的裤子,小孩子没有胯,裤子就老爱往下掉。

    就怕他上课的时候想尿,又不敢言语的硬憋着,那可就

    徐曼丽的忧虑不是白担心。

    这天洪镒果然在第三节课尿了裤子,是顾凌烨给他换下来清理的,还去家给取了裤子。

    这也是一种上学。

    但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显然都与美好不沾边了。

    至于学业上的差距就更大了。

    水晓影因为水清督促的原因,从五岁起就开始识数、认字、背诗了。

    洪衍武和陈力泉还时不时教她咕噜几句英语。

    那一年级的课程对她简直是小菜儿啊。

    这丫头还真不愧姓水,完全秉承了水家女孩儿心灵手巧的优良传统。

    功课门门优秀,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连小测验都不带错的。

    可反观洪镒呢,认字就是简单的几十个,数数勉强从一到三十。

    说实话,连笔还拿不利索呢,天天写作业慢得跟猫爬爬似的。

    要说他跟洪钧也不愧是哥儿俩,也是在汉语拼音上直接就“触礁”了。

    可区别又在于,当初洪钧纯是不用心学,脑子和理解能力不差,后来只要他用心就能学会。

    但洪镒可不是不认真,他是心智压根混沌未开,学着实在太吃力啊。

    在班里,他是个儿头最矮的一个,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嘛。

    所以即使是他没偷懒,也难达到什么理想的学习效果,及时弥补上这种差距。

    像9月8日,开学的第一个周末,徐曼丽就发了这个问题相当严重。

    那天她看见洪镒正在卖力地写作业,本来很欣慰。

    可当她翻开第一页语文书,想考考洪镒的本事,指着那个大大的拼音字母q让他读。

    没想到他居然不认识。

    跟着问他后面的o、e、i、u、v也都读不出。

    于是徐曼丽当场就火了,一拍桌子。

    “你上课都干吗去了”

    哪知洪镒却愣愣地看着她,好像也在问她呢,“是啊,我干吗去了”

    徐曼丽从儿子的迷糊里这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开始了全盘性的检查。

    好嘛,而这一下更难过了。

    因为他的儿子不但不认识字母,也不知道四声。

    一个最简单的a的四声,让他开口,竟如哑巴一样,发出了含混不清的“啊啊啊”

    教了七八遍四声还是不会。

    徐曼丽逐渐的耐心全无,一拍桌子吼了他。

    “你又不是外国种,自己的话还不会说吗”

    洪镒委屈地哭了,他说“话我会说,可四声我不会。”

    “不会说也得说,跟着我学念错一次,我打一下手板儿。”

    当妈的有自己的理,所以接下来便是洪镒带着哭腔的,战战兢兢的发声。

    没有什么悬念,自然是错的多,对的少,“啪啪”的手巴掌声相间其中。

    可一会儿不到,就连徐曼丽自己个也扛不住了。

    “不成,打你,我手还疼呢。”

    而这时候,洪镒智商不足的弱点,也就显露得更明白了。

    他居然主动给递上了刑具。

    “妈,您用尺子吧。”

    不过错有错着,徐曼丽竟有点不落忍了。

    只摇摇头,叹了口气。

    但没想到啊,后面的事儿更让人恼火。

    洪镒的这份孝心算是白饶,一顿更严重的惩罚终究没逃过。

    “我说,你这个e的发音怎么老“饿、饿”的”

    “老师就是这么教的。”

    “胡说,你们语文老师又不是陕西人,还能把我说成饿”。

    “我们老师嘿嘿,她是是山西人。”

    “山西人”

    “对啊。您老家也是山西人。我姥姥和姥爷都不会发e,他们管e就叫饿。您也老叫饿”

    “我,我”

    训斥的高潮终止是因为厨房里飘来一阵黑黑的呛人烟雾。

    这直接引发了徐曼丽惊慌失措和恍然大悟。

    “净他妈训你了,我火上的一锅肉可都糊啦臭小子待会咱再说的”

    文学馆t21902181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不适应

    

洪镒的下场相当悲惨。

    因为在这个年代,对于学习吃力的问题。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通常只有一种极为残忍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勤能补拙”,又或是“笨鸟先飞”。

    于是他受到了“惨无人道”的对待,每天放学先要去找顾凌烨补课。

    然后回家吃饭,饭后写作业。

    写完作业得等父母检查,纠正。

    最后过关之后,才算是真正完成这一天的任务。

    这样一来可算完喽。

    洪镒几乎彻底丧失了全部的课余时间。

    别说玩儿了,连每天看晚六点的动画世界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于是日子过得没滋没味,学习的心情更是全无啊。

    对于学业,他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痛恨了。

    这样一来还能有好啊

    最后也只能造就出“快鞭打牛牛不走,人看牛哭更发愁”的结果来。

    而这事儿当然也不单孩子痛苦,当爹妈的也累也愁。

    可他们错就错在没想过自己是否拔苗助长,竟然怀疑起了儿子的智商。

    所以洪衍争千方百计的,托关系请了一个儿研所的专家来给儿子做智商测试。

    结果不查还好,一查他更郁闷。

    因为洪镒的智商一点没事儿。

    倒是作为参考数据,专家顺手给水晓影一查,查出了一个分数一百六的“天才儿童”来。

    而反过来,专家对洪镒身上的症结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啊

    居然说这孩子太乖,太老实了,不好。

    说他就是不爱运动,也不淘气,老爱屋里待着看小人书,才导致大脑刺激不充分。

    建议今后一定让孩子多在不同的环境下运动,寻找多种多样的刺激,才是对脑力开发的真正帮助。

    最可气的就是举的一个的例子。

    这位专家居然说小孩吃面条,比看书还对大脑有益。

    给出的解释是因为看书只用眼睛和大脑,而吃馄饨还用到了手。

    天哪岂有这样狗屁不通的道理

    淘的孩子居然比乖的更聪明

    难道像国家的未来都得让他们家老三这样的人肩负不成

    他是有点小聪明,可能干大事的还得是老二、小茹、水清这样品学兼优的人。

    吃面条都长智商也太荒唐了。

    那拉屎是不是也比看书还有益大脑啊

    那可是全身性的运动。

    于是乎,洪衍争就对这位专家的能力起了本质上的怀疑。

    但偏偏洪镒还因此得着理了,他咬死了专家的话,不许父母再拿他跟水晓影这样的天才比了。

    而洪衍武更故意显摆似的,哪怕知道水晓影智商超常,居然只是置之一笑,根本不当回事。

    更不肯听专家的建议给水晓影开小灶,让孩子跳级。

    这真应了那句话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眼瞅着儿子找着了自暴自弃的理由,要看电视,要玩儿。

    洪衍争也不知是该去羡慕人家的孩子,还是该恨儿子的不争气,内心充满了悲凉。

    哎,幸好是俩儿子,还有个考上了重点中学的洪钧算是争气的。

    确实,洪钧在学业上是挺让他的爸妈骄傲的。

    小升初的考试,他居然考了满分。

    毫无意外的考进了玄武区范围里最好的中学“时达附中”。

    而假如他高中还能照样留在这里继续念书的话。

    那么到时候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跨入大学校门了。

    只是洪衍争丝毫也不知道,其实这样的机会洪钧本人一点也不稀罕。

    甚至他本人正在后悔呢。

    后悔自己实在不该为了贪图赚取三叔开出的一千块奖金。

    考进了这个几乎每个家长都挖空心思想把孩子送进来的市重点。

    因为首先最让洪钧别扭的是孤单。

    这里是精英的聚集地,半步桥小学三个班的毕业生,连他在内只有两个人考上这儿的。

    那个人还是个他不认识的女生。

    而学习成绩一直与他不相上下的丁玲,却因一分之差,去了排名稍差一点的“十五中”。

    所以他在这儿连一个认识的朋友也没有,十分怀念小学里的那些同学们。

    其次呢,是这儿的课程非常紧张。

    名校嘛,哪儿能和普通学校的学习标准一个样。

    早上七点十分上早自习,晚上加课到五点半才正式放学,回家还有一大堆作业。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做不完的习题和卷子。

    而且人人都是尖子生,无论洪钧怎么努力,成绩再也不可能名列前茅了。

    要是不松懈呢,他兴许能争取到班里前五名。

    只要稍一松劲儿就得落到十几名去。

    所以到了新环境里,他就感觉活着特别累,比他弟弟洪镒也强不了哪儿去。

    总觉得老师就像资本家的监工一样,恨不得用鞭子抽人了。

    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他恐怕连做人的时间都没了。

    最后还有一条他最适应不了的,就是这里几乎已成成人社会的缩影。

    要知道,作为历史悠久的名校,“时达附中”设施、环境、师资力量,毫无疑问在整个京城都拔尖儿。

    所以因此,哪怕隔着区的,分数不够的,家长们也是各显神通、不择手段也要往这弄。

    这一是导致了生源分外复杂。

    学生按照家长社会地位物以类聚,兽以群分,自成泾渭分明的圈子。

    二是导致这里的人自觉不自觉的变得现实和势力眼了。

    无论师生几乎都习惯了以分数货家庭背景来决定对人的态度。

    进而更导致了老师对学生的区别对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