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知,易儿你准备将国号和年号,改成什么?”
秦易摇摇头,口中道;
“国号和年号,父亲和三叔祖几位,商量便是。”
“我继续说第三步。”
“这第三步,我称之为名位之争。”
“乃是三大步骤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秦易说着,脸色一正,声音都变得沉厚了一些:“首先,是三宗四家。”
“四大门阀,往日里,裂土封王,甚至能在各自的封地之内,制定法律、任免官员、收取税赋。”
“这等于是国中之国。”
“这一点,我秦氏新朝,决不允许。”
“所以,我们就需要,将四大门阀,统统剥夺王爵,贬其为国公,收回其采邑。”
“而三大上宗,往日里,不听号令,不尊皇权,乃是典型的草头王。”
“这种情况,我秦氏新朝,亦是决不接受。”
“所以,在新朝建立之后,三大上宗的每一代宗主,都需要由我新朝皇帝,亲自加封爵位,以示其臣服。”
“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门阀的存在,对皇权危害极大,必须要根除,没得商量。
但宗门方面,影响就小了许多。
况且,秦易也答应过陈天双,不干涉三宗内务。
所以,只要三大上宗,能保持名义上的臣服,属于皇帝的臣子,哪怕听调不听宣,他也能容忍。
“这……”
听到秦易的话,秦震天先是和秦务道,交换了一下眼色,才担忧道:
“易儿,咱们这么做的话,恐怕会引起激烈反弹吧?”
“尤其是各家采邑,等于门阀的命根子啊。”
“万一三宗四家,被压迫的有了造反的心。”
“或者,不再支持我们秦家登临皇位,那该如何是好?”
秦易不由得哑然失笑:“父亲,三叔祖,你们想多了。”
“便是借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绝不敢反抗咱们秦家。”
开玩笑,真当他一人镇压一国的实力,是摆设?
只要他秦易,还活着一日,秦家的皇位,就永远稳如泰山。
也就是秦震天和秦务道,碍于见识,对他的真正实力,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罢了。
否则,断不可能,有此疑惑。
“除了三宗四家之外,其余上京大小公候贵胄,甚至那些宗室,也要处理。”
秦易继续说着,声音开始透出一丝冷意:“前皇室赵家的宗室成员,全部剥夺爵位,财产充公,贬为平民。”
“前朝留下的那些公候,除了灵侯府有功,可以擢升为国公。”
“其余的,一律贬谪两级;一等伯之下,所有爵位,作废。”
爵位在身,每年便都能有大笔的年金,俸禄。
哪怕上京城中,大部分的贵胄,都不能世袭罔替,爵位会代代递减。
但三千年来,总共发给这些贵胄的俸禄,年金,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
这些人,爵位又不是秦家封赏的,还要白白养着?
没有全部废除,已经是给了脸面了。
“嗯,我明白了。”
秦震天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显然,秦易之前的一番话,让他打消了疑虑。
既然秦家的皇位,稳如泰山,那随意削减爵位,自然也不怕有人敢反抗。
“剩下的,就没有什么了。”
秦易说着,看向了秦震天:“只要这三步做完,父亲就会名震新朝,威权巩固,让百亿民众都将知道,大晋换了新的主人。”
“剩下的事情,父亲放手施为便是,先当当皇帝,积累经验呗。”
秦震天苦笑道:“当当皇帝,积累经验?”
“皇帝哪有那么好当啊,就算诸事理顺,但如何细致着手,却也让我头疼呢。”
秦易道:“父亲放宽心。”
“新朝鼎立,本该就有新气象,您怎么折腾都行。”
“况且,或许您还没有意识到,但实际上……”
他指着秦震天手中,闪着微光的龙纹印章,意有所指:
“天下,已尽在父亲掌中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暗流汹涌
在秦震天一行人,抵达上京城之后。
新皇的祭天登基大典,也开始紧罗密布的筹办起来。
由秦家掌总,三宗四家牵头,上京城中,几乎所有势力,都出人、出钱、出力。
初步预定,会在一个月后,择黄道吉日,于上京城外,登坛祭天,宣告改朝建制,即皇帝位。
与此同时:
却有一条条消息流传,竟让整个上京,变得暗流涌动起来。
“你们听说了吗?秦家准备削减我等的爵位?”
“当然听说了啊,这件事,据说是那位世子殿下,亲口提出来的。”
“太过分了!我等为他秦家即位,辛苦出力,却落得这么个下场?”
“就算卸磨杀驴,这也太早了吧?大典都还没开始呢。”
随着这些消息,越传越广。
上京城中,诸多公候世家,大量的贵胄爵府,便是越发的人人自危。
不少小贵族,结社自保。
更有诸多公候,开始秘密的联络,举行会议,共商对策。
此刻:
在上京城,某位国公的府邸深处,一间地底密室之中。
足足二十几位,在整个上京,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汇聚在一起,群情激奋。
“秦家,真是太霸道了。”
一个鹤发苍颜的老者,愤愤不平的开口道:“我们张家的「嘉国公」之爵位,从开国到现在,可是足足传承了三千年啊。”
“结果,他秦家一来,就直接从国公,削成了一等伯?”
“这也冷血,太夸张了!”
“不错……”
一个穿着紫色袍子的中年人,也是脸色难看:“就算新朝鼎立,新皇登基,这天下,从姓赵,变成姓秦。”
“却也不至于这么狠吧?”
“削减一等爵位,我还能勉强接受。”
“但一口气,要将爵位,直接削减两等。”
“一等伯之下,甚至要变为平民。”
“谁能接受的了?!”
“反正我接受不了!”
一个面孔微黑的老者,冷哼一声,怨愤道:“从赵家覆灭,秦家进京开始算起。”
“我等自问恭恭敬敬,送礼奉承,上下活动,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挑不出半点错处。”
“结果,他秦家,居然半点情面都不讲,真是,真是……”
他本还想要咒骂两句。
但话到嘴边,却是硬生生的不敢开口。
他终究是没忘,那位秦家世子,还在上京之中,坐镇。
传说中,那一位,可是能横压武宗的恐怖强者。
其神通广大,镇压一国,乃是真真正正的盖代天骄。
他不敢确定,自己这边刚骂出口,那一位,会不会立刻就生出感应。
万一会……
那他们就全完了。
这时候,角落里一个老者,缓缓开口,脸上露出一丝讥讽:
“秦家就是这么霸道,就是这么不讲情面,我们能怎么办?”
“造反吗?”
“在座各位,有这个胆子吗?”
他的话音落下,一时间,场中一片沉默。
众多公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没有一个,敢开口。
谁都不是傻子。
正面对抗秦家,那是一百颗脑袋,也不够砍。
甚至,他们都不敢在祭天大典上,偷工减量,照样得是诚惶诚恐,任劳任怨。
只敢在这里,偷偷抱怨两句而已。
“要不……”
一位侯爷,迟疑了一下,才开口道:“我们等秦王登基之后,抢在他下旨之前,联名上表,请他酌情考虑,不要对咱们这么狠?”
“你觉得可能么?”
角落里的那名老者,再度冷笑一声,慢条斯理的开口道:
“往日里,前皇室赵家,实力不够,顾忌太多,便只能平衡各方势力。”
“因此,我们的劝谏,还能有点用。”
“但如今的秦家,可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你自己去看看,连四大门阀,其王爵,都被降成了国公,采邑被废。”
“三大上宗的宗主,甚至破天荒的,要被迫接受皇帝封赏的爵位。”
“但就算如此,他们三宗四家,可有一家,敢抱怨什么?”
“你以为秦家的皇位,是靠嘴皮子说来的?”
“真以为秦家,不敢杀人么?”
一个大胖子模样的侯爷,顿时瘫在椅子上,哭丧着脸:
“那我们岂不是完了?”
“我堂堂侯爷,如果被降到了一等伯之下。”
“那到时候,每年的年金,恐怕连一家老小,上千口人,都养不活了。”
一时间,场中的气氛,沉默压抑。
各个公候,脸色都极为难看。
“那也未必。”
这时候,忽的有一位国公,再度开口。
他鹤发苍颜,赫然便是那位,最先说话的嘉国公。
只见这位嘉国公,先是目光环视一圈,才淡声道:
“秦家固然强横无匹,但也不是没有漏洞。”
“毕竟,秦家能得到皇位,能镇压天下,全是靠了那为世子殿下的威势而已。”
“但秦家本身,却根本没有什么力量。”
“本族之中,别说没有武皇,甚至连武王,都只有寥寥数位。”
“如果不算那位世子殿下,在座哪一位,府中不比秦家强盛?”
“有那位世子殿下在,秦家的皇位,当然坐得稳,不可撼动。”
“但,秦家的人手太少、力量太弱,他们的权势能覆盖多远,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此言一出……
诸多公候,顿时纷纷露出一丝思索之色。
更有一些人,反应过来后,便是双目放光。
要知道,大晋南北三十七州,十数万里的山河,这是多么巨大的疆域?
前皇室赵家,光是本族之中,就有九位武皇,上百位武王。
其麾下投靠的供奉客卿、暗中掌控的组织势力等等,更是难以计数。
可这么庞大的力量,却只能掌控中央五州罢了。
再远的地方,例如云州这种边疆地带,便是没有三宗五家的势力,赵家也鞭长莫及,难以管控。
赵家尚且如此,何况区区的秦家?
说穿了:
秦家本身,根本没有坐上皇位的资格,全靠那位秦易世子,一手推动。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至少数百年内,秦家都无法,将自己的权威,推行到大晋上下,每一个角落。
而这其中,就给了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大肆窃取权力,从而贪腐的空间了。
这么一算:
或许秦家坐皇位,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大好事。
第一百九十六章 域外天宫,即将再度登场
“哈哈哈……”
一位国公,回过味来,不禁哈哈大笑道:“嘉国公这番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仔细想一想:
秦家坐稳皇位,却无力管控这么庞大的国度。
那他们上下其手,能从中获得的好处,就要远远比一个爵位,超出太多倍了。
一时间:
场中气氛,开始慢慢变得活跃起来。
诸多公候的脸上,笑意盈盈,相互攀谈。
不多时,这次的秘密聚会,就散场了。
诸多公候,悄悄通过各种隐秘的小门小路,乘坐没有标记的马车,离开了此处。
那名嘉国公,同样上了一辆漆黑的马车。
马车中,一个坐立不安的年轻人,看到他回来,顿时眼前一亮,凑上前去,小声道:
“父亲,如何?”
嘉国公淡然一笑,开口道:“为父亲自出马,还能有问题?自然是办成了。”
说着,他露出一丝不屑之色:“这些公候贵胄,传承千载,早就腐朽不堪,只抓着那点利益不放,说动起来,简直没有半点难度。”
年轻人闻言,长出一口气,笑着道:“如此就好。”
“秦家底蕴浅薄,无力掌控大晋。”
“三宗四家实力大损,诸多贵胄世家,又贪腐成性,欺上瞒下。”
“这样一来,纵然大晋有那位世子殿下,但短时间内,却也无法对外开拓了。”
“我们家,答应大魏的事情,就算做成了。”
“那他们答应的好处,也跑不了了。”
嘉国公闻言,顿时眉头皱起,深深的瞥了他一眼:
“慎言……”
“这里,还是大晋皇都,我们和大魏的联系,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年轻人闻言,顿时心中一凛,低下头道:“父亲教训的是,我失言了。”
嘉国公淡淡开口道;
“大晋之中,赵家灭亡,秦家崛起,尤其是出了一位,传说中能力压武宗的盖代天骄。”
“大晋周遭,大魏、大楚、大韩等等,都是连武宗都没有的国家,哪个不惶恐害怕?”
“这些天,我看偌大的上京城中,各国早就安插着的、潜伏多年的、新涌进来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