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之类监察官及司法官的专用制帽,所以又称“法冠”。
  法冠通常是以铁制成那根冠柱,寓意戴冠的执法者坚定不移、威武不屈,因此也被称为“铁冠”。
  显然魏忠贤如此打扮,是觉得自己是为大明秉公执法、监察百官的执法者,是朱明皇家的好奴婢。不然他完全可以做生前爵位封号的公爵打扮。
  这种自我站位自然也很得朱明皇帝的认可,所以魏忠贤别看只是天启帝身边的大伴,可在整个大明龙庭宦官之中的地位,那也是仅次于太祖身边人以及郑和这位名传千古的三宝太监。
  还要强于刘瑾、张永等八虎一筹。
  想想高景飞也是明白,毕竟大明龙庭可不是某一位皇帝当政,而是朱明诸多帝君共治,阴司龙庭之中固然也免不了亲疏远近,但与人间不同,因为伟力归于自身,那么背叛的代价就很高,故上位者用人首先考虑的就是要以能力来论高下,自然魏忠贤这位曾经把持朝政还做的不算差的大太监就超越一众同辈走上了台前。
  也就是当年的崇祯皇帝没经过帝王教育,被东林党们给忽悠懵比了,才会一上来就自断一臂,对魏忠贤这个皇家最强打手动手,却没有扶植起属于自己的打手,以至于整个大明朝堂开始逐渐失去控制。
  要是先用魏忠贤几年,先把局面稳住了,然后再找个由头打发其去给天启皇帝守陵,岂不是既掌握了大权,还能再为大明续命几十年?
  要知道无论历史如何抹黑,也无关个人道德高下,起码魏某人把持朝政那几年,可是将东林党这些个嘴炮强者们摆弄的明明白白,同时虽然局势不好,朝廷也尚在掌控之中。
  换做是他当皇帝,肯定也是要启用这种对自己忠心又不缺能力手腕的手下人!
  可惜魏忠贤倒台后,袁崇焕这些个大忽悠便先后上位,能力不及嘴炮十一,最终忽悠垮了大明江山。
  所以高景飞虽然不是明粉,但对这位九千岁的印象却是挺好的。
  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顿时让因为身体缺陷而对别人情绪态度很敏感的魏忠贤大为亲近,只是第二次见面,就恨不得将高景飞这个丹阳侯引为知己。
  两人叙话之后,高景飞便直奔主题说道:
  “魏公,辽东之事,还请回禀诸位帝君耐心等候,待我斩了那恶蛟,便马上动身北上出关。”
  魏忠贤摇头笑道:
  “丹阳侯不必急着北上,这许多年都等了,我等鬼神也不差这点时日,魏某前来是受武宗与陛下所托,特来送上一件宝物,以助丹阳侯一臂之力!”
  武宗说的就是正德,也是大明朝除了前面两位最擅长打仗的皇帝,可惜跟天启帝一样,能力越好,反而死的越快。
  对于正德与天启这种任务还没完成就先送宝贝的热情,高景飞着实有些招架不住,只能保证必然会尽心完成任务,为大明清除后金龙庭这个大患!
  魏忠贤也是取过一方三尺多长的锦盒,打开盖子,却见里面是一支大概三尺长的干枯树枝,树皮紫黑,触之如碰铁石,冰冷而坚硬,而高景飞可以观察到一股浓郁的先天甲乙青木之气孕育其中。
  “这是?”
  魏忠贤指着盒中之物道:
  “此乃降龙木,传说为先天灵种,与话本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那宝物降龙木类似,有镇压驱散瘟疫毒素之妙用,对那鞑子萨满巫医手段较为克制,是我大明龙庭花费数百年才收集到的宝物,为的就是驱除鞑虏之用!”
  高景飞心中惊喜,很满意的点头说道:
  “此物也正合我意!多谢诸位帝君与魏公,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魏忠贤满意的笑道:
  “如此魏某任务完成,就在此预祝丹阳侯斩蛟大盛,届时我等便在阴世相会,共商斩奴大计……”
  说完这位九千岁就长身一礼率众离去。
  高景飞回礼目送魏忠贤离开,等到对方的身影穿过邙山鬼国的阴阳屏障消失不见,才转身看向暂避一旁的两位后主。
  “两位国主,高某这里事毕,孟国主可是已将东西取到?”


第613章 天命之宝天帝符敕
  听到高景飞的问话,见到周围已无他人,性格不善言辞的后蜀国主孟昶此时也是忍不住满面红光,语带兴奋的长身一礼说道:
  “幸不辱命,过程虽是有所波折,但小王却还是换到了这件宝物,还请丹阳侯过目!”
  说罢,他便从怀中取出一只看起来就是经过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过还上了不知多少层彩漆的木匣。
  似乎是因为这东西对作为鬼神的祂也有所妨碍,所以孟昶将东西取出之后,也是神情放松了许多,赶紧将匣子递了出去。
  高景飞接过这匣子不免有些惊讶,因为光只这一只匣子,放到现代社会,那就是了不得的国宝级漆器,因为这种漆面坚硬如铁木、清透如玛瑙的多层彩漆技艺在现代世界那边早已失传多年。
  再者这匣子本身也透出一丝丝的灵性,显然也不是普通材料打造。
  高景飞接过这匣子推开盖子,就见到里面以黄绸包裹的物件。
  揭开黄绸,一道耀眼的宝光直冲上天,似乎是多年未见天日的缘故,让这件宝物突然爆发。
  等到宝光收敛,却见匣中放置的是一面六边形的奇特铜镜,镜面光亮如银镜,比最好的磨镜师父打磨的铜镜还要清晰。
  同时高景飞也能感觉出这面铜镜有一股灼热的阳火气息,以及一道懵懂的意识存在。
  “果然是法宝级别!”
  高景飞心中不出意外,毕竟这可是传说中神霄派二祖之一的玉真教主林灵素随身宝物,不论那位后世评价如何,这镜子至少也得是法宝才说得过去吧?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也修炼了神霄金火天丁大法这门神霄派传承秘法的关系,高景飞觉得这面宝镜似乎对自己而言十分的亲切,仿佛多年随身之物失而复得一样的感受。
  相对于模糊不清的上中下三品法器的划分,法宝当然也是有等级的,而且划分的比法器更严格。
  因为本质上未成法宝之前的都属于法器,无非是按其威力、灵性大小和未来潜力进行划分而已。
  但法宝就不同了,就好像由凡人蜕变为仙人一样。
  按照高景飞结合诸天祭坛和各世界玄门修行体系进行的划分,法宝的境界被他分为虚灵、真灵、纯阳以及先天四大层次。
  法宝之所以称为法宝,便是因为于规则之中诞生了灵智,不过初生的法宝灵智尚显懵懂,所以便称为“虚灵法宝”。
  虚灵成长起来之后有了稳固的灵智,可以按照对应的规则行动,便称为“真灵法宝”。这里的“真灵”与生命灵魂最本源的真灵属于同一种存在,也就是说,真灵法宝的真灵同样可以跟人类修士一样,进行转世投胎的行为。
  虚灵法宝和真灵法宝就类似于修士在元神人仙的层次,可长生却无法保证不死。
  真灵法宝之上便是纯阳法宝,这一层次的法宝真灵等同于纯阳真仙,方属于真正不死的存在。
  至于先天法宝,或者按照某些里的设定称为“先天灵宝”,便是有着超越一般规则之上的高等法则权柄的宝物,那一层次已经是隐隐超过天仙、地仙的层次,与传说中的先天神灵那等古神类似。
  眼前的这面镜子就是一件虚灵法宝。
  高景飞手指轻触,一点法力注入镜缘,似乎是多年未得到法力祭炼温养,这铜镜竟然如饥似渴般就将他法力吸取了去,没有半点排斥,然后内中法宝之灵传来一股欢喜和亲近之意,同时也将自身的功能效用传递到他的心灵之中。
  “这么容易就认主了吗?”
  高景飞对此有些诧异,因为他从法宝之灵传输过来的信息了解到,这面神霄宝镜又名“六阳神火鉴”,乃是仿照上古宝物炼制的法宝。
  “这神霄宝镜的作用竟然是聚拢阳火、镇压鬼物,估计赵宋龙庭诸位鬼神收藏这东西也是舍不得仍,还心里膈应吧?”
  “而且按说以其属性应该是脾性火爆难以驯服的一件法宝才是,怎么到了我这里这么容易就认主了呢?”
  思索了下不得其解,只是心中隐隐再次有了那个猜测,高景飞也就没再去想,抬首对眼前面带渴望的后蜀后主孟昶道:
  “宝镜很合我意,国主且稍待片刻!”
  孟昶连忙道:
  “不忙不忙!”
  显然这位鬼神对于这场交易也是极为紧张。
  说来也是,这毕竟是关乎祂是否可以摆脱赵宋龙庭控制的关键,能不能摆脱这无奈又可悲的命运,就看今天这一遭了!便是旁边的李煜也是感同身受的一起紧张的看着高景飞。
  高景飞对此也是郑重其事,只见他当场在岸上摆下法坛香案,为太上玉晨大道君上了三柱清香,默默祷告一番,然后才取过一份来自异界阴司的特制帖子,辅以阴司神墨和法器灵笔,动用自己开挂的大日金刚三圣神王化身的阴神法力,在帖子上书写起来。
  因为元阳精舍这件奇物而带有纯阳气息的阴神法力灌注笔墨,使得每一个字都散发金红光辉,如此方为神书仙文。
  高景飞也想到了若是自己书写时往文字中灌注一些浩然正大的意念,就是单单几个字装裱放到家里那便可鬼神辟易。
  “这便是古时传说有高官大儒书写的文章能够辟邪镇宅的原因之所在吧?”
  随着一个一个金红光辉的楷书写于帖子上,高景飞写完之后,检查了一遍这份敕书。
  开头便是“皇天大命,执世之运,敕曰……”这显然是一份用来封神的敕书。
  也不枉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练习书法,不说真草隶篆四大书体全掌握,依靠他修行人的体质和精气神,起码现在一手正楷写的颇有馆阁体的精髓了,而且因为时常研究修行方面,对篆书也有涉猎,进步速度远比普通人学习书法要快百倍。
  确认诏书无误之后,高景飞脸色庄重的取出一方青光金印,将大印盖在敕书后面。
  没有使用印泥,但这方金印却是神光闪动,在敕书留白处印下四方的印文,正是“天命之宝”四个篆字。
  宝印能够册封天神地祇与人道鬼神,自然称得上天命二字。
  印文之上赤金二色与青光辉映,内中隐含复杂的符文变换不定。在印落又起之后,整篇敕书光明大放,即使在场两位鬼神也不敢直视。
  只是一份印文,竟然就蕴含着强大的大道权柄,视之如神祇当面。
  敕书已成,天地顿时也显出异象,一时间无数霞光落下,仿佛在庆贺一尊神位的诞生,同时一股威严而神圣的气息覆盖到方圆百里,所有生灵都不禁为之俯首。
  “这是,天帝符敕!”
  李煜惊叫道。
  心中大为震动。
  莫非眼前这位丹阳侯是哪位古之天帝、大能转世不成?
  天帝符敕又称天道符敕,是因古人喜欢将天道拟人称为“天帝”“上帝”而得名,一般是指上古时掌握了大道的神祇和仙人所书册封神职的凭证,而另有一种天地自然孕育的神职符箓,也可以称为“天帝符敕”。
  这二种封神的凭证远不是后来各家道派和历代朝廷所封的神灵权柄可以相比的,前者可以册封真正的天神地祇之位,而后者只能局限于鬼神之范围。
  想到这些,一时之间看向欣喜若狂的孟昶,李煜也不禁对自己这位难兄感到羡慕和嫉妒,同时也有止不住的欢喜。


第614章 香火神灵合道之秘
  见到孟昶、李煜两位后主的神色,高景飞也大致猜到了原因,在孟昶千恩万谢的收下这份敕书后,他也收起神霄宝镜,对李煜说道:
  “国主与我交易隋侯之珠,之前那份符诏似乎不足分量,不如由我再书一份如何?”
  李煜闻言顿时大喜拜谢。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都已经眼见钱货两清了,对方还会给自己补差价,这就跟某宝买东西遇到了良心卖家一样,怎么能不让他心喜?
  而且此前那张“敕封蒋山神符诏”严格来说应该跟方才那天帝符敕一样,以敕曰起头,都是“敕书”,而不是“诏书”,符诏不过是修行人的俗称而已。
  诏书是用来昭告天下的,敕书才是敕封或谕告官员与外藩的,“敕曰”有告诫的意思。例如帝王给官员加官进爵之时,便会告诫其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得骄傲自满,恃宠而骄,故才会用敕曰。
  册封神灵就相当于人间皇帝册封一方诸侯、外藩,自然要用敕书而非诏书。
  作为曾经的江南国主,李煜当然对这里面的门道十分清楚。
  当日他也看过,那敕封蒋山神符诏是东吴大帝孙权所书,但如何比得上天帝符敕?
  东吴王朝国祚短暂,虽然孙家的气运却是不凡,而且因为三国系列作品传颂千年,近代夏国加上周边国家近乎几亿人都差不多对此耳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