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淡水造船厂储备的船木,足够建造35艘咆哮级,而且船木储备正在源源不断的增加着。
虽然木船非常消耗大树,但短时间内是不用担心大树资源被消耗殆尽的。
而且人革联也仅仅是那木船作为过渡,未来的造船主材,是水泥和钢材。
咆哮级应该是最后一级的木船了。
毕竟木船排水量超过两千吨之后,由于材料性能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巨木,结构会变得臃肿,建造工期也会进一步增加。
根据木材的综合性能,排水量3500吨左右,基本就是木船的极限了。
当然,中式的楼船是可以建造得更加大一些,极限在5000吨左右。
问题是楼船的航速太低,只能在内河、近海航行,性价比太过于低了。
与其浪费木材打造大木船,还不如建造一大批内河近海的水泥船,然后安装上蒸汽机,300吨以下的水泥船,在内河可以航行的航道非常多。
比如未来要进入云贵高原,最适合的路线,不是走长江水道,也不是走汉中的栈道,而是走珠江—西江、红河—元江的水路。
从性价比来看,内河运输的综合成本、运输效率,都是最好的。
哪怕是有了铁路,水运的性价比仍然是最高的。
现在南方水网密布,发展水运比铁路更具备优势。
安装了大马力蒸汽机后,可以利用蒸汽船作为拖船,拖拉6艘288吨的水泥船,形成类似于水上列车的运输体系。
而隋朝大运河的宽度,是足够蒸汽船航行的。
特别江南、江淮这几段运河,河面宽度常年在40~50米起步,一部分有天然河道和湖泊的航线,甚至可以通行排水量上千吨的平底沙船。
不将这些运河利用起来,简直是暴殄天物。
蜈蚣式蒸汽水泥运输船,完全可以利用火车头的方案,拉着一连串船只前进。
反正现在的船只航速不快,不用担心出现撞船之类,只要设计运输船的时候,多准备防撞推杆、刹车船锚,水上列车方案完全是可行的。
……
龙莎、宋缺低调的来到基隆港。
这个人革联重工业城市,是目前人革联境内最大的煤炭、冶铜、冶锰、硝酸、水泥制造基地。
虽然龙莎非常重视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但不断喷吐的烟雾中,仍然存在少量的有害成分。
幸好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之类,会被用于提炼硫酸和硝酸,基隆才没有下酸雨。
而且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基隆工业区周围是不允许进行农业生产的,而是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都是可以净化空气、耐污染的品种。
这就是官营工业的好处之一,在很多事情上是可以不考虑成本的,不像唯利是图的私人企业。
例如现在的石棉开采场,由于人革联很多重工业需要火浣布(即防火布)作为工人的防护服,现阶段又很难找到石棉的替代品,因此不得不开采石棉。
尽管龙莎是用危害最小的温石棉,但这种东西对于人体的危害,仍然是极其恐怖的。
因此开采石棉的矿场,不仅仅采用全方位的封闭式作业,矿工的防护也是极其全面的,不仅仅有过滤防毒面具,还有全身的鲸鱼皮防护服,矿场还不停的洒水降尘。
工人开采完成之后,还要穿着防护服和防护面具,经过淋浴室的全面清洗。
紧接着进入特殊的更衣室,专门脱下防护服,防护服会被送去二次清洁,矿工则会进行二次洗澡。
而石棉加工厂那边,也是相类似的防护管理。
这就是官营工厂的好处,可以做到不计成本,要是私人企业开采石棉和制造防火布,他们才不管工人的死活。
要不是实在是没有替代材料,龙莎也不会用石棉。
对于制造出来的防火布,管理上也是异常严格的,会在防火布老化之前,将这些防火布回收,然后集中销毁(高温熔炼)。
在治理工业污染上,人革联可是竭尽全力的处理,从一开始就严格管理,加上在技术上的处理,现在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工业污染问题。
毕竟如果现在放任不管,到时候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成百上千倍,而且将对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龙莎和郑森等人又不是初代化学家,而是有丰富经验的超级人类,可不会犯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
比如钢铁厂的排气,会回收废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之类,废渣可以送去造水泥,废液会通过化学沉降和多重过滤。
人革联的条件,其实比二十世纪的华国更好,而且外部条件也不一样。
现在就人革联一家在进行工业化,本身又有丰富的工业建设经验,自然可以避开很多大坑。
……
宋缺穿着防护服,看着铜包陶瓷缸中,那一大缸微微冒烟的液体。
“这是浓硝酸,就是制造炸药的原材料之一。”
“化学果然奥妙无比。”
龙莎解释道:“这东西也是可以做化肥。”
“化肥?”宋缺不解。
“可以让农作物增产的东西,类似于粪肥,不过效果更加高效快速,一亩占城稻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增加一帮倍的产量。”
“一倍产量?”宋缺又被刷新了世界观。
龙莎提议道:“要不要去基隆附近的移民新村看看,应该有刚要收获的占城稻。”
“好。”
离开了化工厂,马车一路向西。
路过河谷村,宋缺掀开窗帘布,看着田野上一片片大豆,杆子上已经结满了硕果累累的豆荚。
“这里是去年年初建立的乡村,下一个村子才是去年九月份移民过来的,他们的占城稻差不多可以收割了。”
不知不觉又走了三公里路,马车停在了河谷西村的村门口。
民兵队长李光宗等人正带着民兵,在农田上收割着占城稻。
龙莎并没有惊扰其他人,只是派人让该村的宣讲官一切照常,她带着宋缺来到一片稻田。
二月份的基隆温度已经非常高了,中午有26摄氏度左右,这个时代的东亚,零度等温线在黄河一线。
流求几乎90%的区域处于热带,也就基隆处于亚热带,而且是不明显的亚热带,冬季和后世的岭南差不多。
因此流求各地全年可以种植占城稻。
看着金灿灿的稻穗,宋缺不用称量,都知道这一片占城稻亩产非常不错。
宋缺笑着摇摇头:
“怪不得你们愿意先占领流求和建安等地,占城稻在南地可以一年三熟,又有化肥增产,只要南地开发好了,一亩地生产的粮食,相当于北地六亩之粮,天下何愁不定。”
龙莎没有否认,她说了一下去年的一些情况:
“流求去年的粮食生产确实不错,115万亩稻田,一共生产了325万石稻米、96万石豆子。”
“官库有多少?”宋缺关心的问道。
龙莎换算了一下单位:“稻米大概在127万石,豆子有52万石。”
宋缺默然了,他知道这些粮食,如果没有人革联,就会被地主豪强吃下,而且农民别想温饱。
来到村子里面,他看着村民修建的水泥库房,一些已经晒干的稻谷,堆积如山的囤积在仓库里面。
以往这种景象,只能出现在地主的家里面。
龙莎难得文邹邹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听到这句诗,宋缺先一愣,然后仰天大笑:“哈哈哈……这就是天下大同,我认同你们了。”
龙莎摇了摇头:“人道伟业尚未成功,还不能称为天下大同。”
“能够见证此等伟业的来临,我宋缺不枉此生了,就让我为出出一份力吧!”宋缺已经决定加入了。
“欢迎,以后我们可以互称同志了。”
“同志……志同道合吗?”宋缺顿时明了这个称呼的含义。
随着宋缺正式决定加盟人革联,他在基隆参观了两天,又搭乘蒸汽船去建安府,见到了坐镇东南州的唐菲林。
俩人迅速完成了沟通。
对于宋缺的主动投靠,以及他的配合,唐菲林也投桃报李。
宋缺被任命为军部副部长,宋智为广南州州长,宋鲁为岭南州副州长。
广南州就是现在的桂地、越北。
岭南州则是除粤东之外的粤地,加上琼州岛。
这个改制工作,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初步改造,宋缺暂时负责岭南、广南两地的军事。
为了保证岭南安全稳定的过渡,郑森将郝建调过去,加上宋缺,两个大宗师和一大堆科道武者,以及流求分舰队助阵,基本可以万无一失了。
如果岭南各地还可以翻起浪花,那郑森就要怀疑郑森和郝建的能力了。
秘而不宣的宋缺,和南下的郝建汇合之后,又感受到人革联可怕,又一个大宗师级别的高手。
而且那三百多黑衣卫,每一个都是二流高手起步,配合上火器,凭借这支力量,人革联都可以重创岭南了。
宋缺为自己的现在感到无比庆幸。
俩人汇合之后,便带着流求分舰队迅速返回番禺。
一回到番禺,宋缺就收到了宋智的信件。
“看来,宋智同志的效率非常高呀!”郝建笑着打趣起来。
宋智的速度确实非常快,宋离开岭南也才十几天,他就在郁林郡召开了岭南会盟,然后凭借手上的两万兵力,将十几万部落兵丁压制住。
岭南各地35家大土司,被宋智当场杀了23家,剩下的12家已经被押送到番禺软禁。
而土司带来的兵丁,则被宋智初步控制住了。
毕竟分田和亩斤税,这个制度对于封建时代的普通人而言,就是一个巨大诱惑。
土司的部下绝大部分都是穷鬼,古代各地都一个鸟样,好男不当兵可不是中原的专利,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
在部落里面,这些底层兵丁就是土司贵族的私人物品,不是穷人是不会去当大头兵的。
宋智的策略非常精确,以雷霆手段处理了贵族和地主出身的军官,剩下的大头兵只要宣传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拉拢很大一部分。
而随着更加专业的郝建到来,岭南各地的土司,进入了毁灭倒计时。
宋缺亲自坐镇番禺,稳定岭南的整体。
郝建、宋智带着部下,对于土司比较多的广南州进行大清洗。
至于琼州岛的琼人土司,是这一次最怂的,因此琼州岛并没有被大清洗,只是软禁了当地的5个土司。
反正琼州闹起来也不用担心,毕竟这地方四面环海,面对海军实力强大的人革联,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岭南被人革联兼并的事情,由于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加上江南各地的混乱,直到一个月后,才传到江南各地。
而此时岭南的局势,已经被郝建和宋缺控制住了。
江南群雄也没有办法趁火打劫,更何况此时江南出现了另一件大事,引发了江南的进一步动乱。
第五百八十四章 群雄并起
大业14年,3月16日。
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自杀在行宫之中。
这件事的爆发,让整个江南地区越发风雨飘摇起来。
而成功兵变的宇文化及,此时并没有太过于得意忘形,因为扬州城现在处于人革联眼皮底下。
一旦人革联出兵北伐,扬州城首当其冲。
加上禁卫军很多关中士卒人心惶惶; 一刻都不想留在扬州城,宇文化及也是利用这一点,才成功完成兵变,自然不会忽略这一点。
终于在兵变发生之后的一个月之后,宇文化及带着4万禁卫军、2万扬州守军,加上大批金银珠宝和豪强地主,一共18万人口; 浩浩荡荡向洛阳方向而去。
就在此时; 一直没有动作的白玉楼; 突然带着长江分舰队,和一个陆军兵团,出现在宇文化及的东南方向。
宇文化及的中军中。
两匹快马迅速逼近。
“报!后方急报!”
宇文化及策马看向两个夜不收:“什么事?”
其中一个夜不收急忙拉住战马,气喘吁吁的说道:“呼呼……髡……髡贼出现在后军不到12里的河面上。”
“可恶!”宇文化及脸色阴沉又凝重。
位立左右的宇文智及、司马德戬、令狐行达等人,也是脸色大变,如果是其他起义军,他们凭借手上的六万兵力,足以击溃对方。
但是面对人革联,他们实在是没有勇气正面硬抗。
就在宇文化及等人焦头烂额的时候。
本来就不想离开的扬州守军,以及禁卫军中的一部分江南人,在黑衣卫的策动下,爆发了难以控制的营啸。
后军几乎都是扬州兵,负责扬州军的元让; 被十几个黑衣卫袭击; 元让和六七个军官被乱刀砍死。
“杀豪强,分土地!”
“人革联; 亩斤税!”
一部分已经投靠人革联的普通士兵; 迅速带着自己的同乡、好友;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