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辽东州在冬季的交流条件,反而可以高于夏季。
  毕竟此时的辽东三大平原之中,存在大量的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冬天都会被冻得硬邦邦,完全可以稍微改造一下,变成冰路交通网。
  而夏季的时候,这些沼泽地反而不好通过,船只怕触礁、水草缠绕,马车又怕陷入泥潭。
  陈信很快就制定了一份辽东州交通规划方案。
  该计划中,他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辽东运河项目、辽东冰路项目。
  要挖通辽水、松花江,疏通黑水、鸭绿水,同时建设覆盖辽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北平原冰路交通网。
  看起来工程量非常庞大,实际上冰路的建设是一举两得,一方面作为夏季的水稻田先开发,等到冬天就引水冰冻。
  只需要在开垦水稻田的时候,提前规划好路线,就不会有大问题。
  甚至陈信还沿着辽水,用压路机压出一条简易的道路,然后利用蒸汽抽水机,在辽水冰层下抽水,形成了一条实验性质的冰路。
  然后安排了马拉雪橇货车、狗拉雪橇车、驯鹿雪橇车,在这一条简易冰路上运行。
  运行效果非常不错,其中马和驯鹿的拉力最好,特别是东北驯鹿,两头驯鹿就可以拉动800公斤的总重,它们还非常适应寒冷的气候。
  这个时代东北驯鹿的活动范围,还没有彻底退出辽南平原。
  另外在中鲜卑利亚附近,林中诸部之中还有使鹿部存在,他们就是使用驯鹿雪橇车的。
  为了避免这些驯鹿被猎杀,陈信立刻成立东北驯鹿养殖场,将附近发现的一百多头驯鹿圈养起来。
  除此之外,华北平原也有建造人工冰路的条件。
  不过东北驯鹿不适合华北的气候,最好是使用麋鹿。
  麋鹿是东亚特有的物种,后世还要从国外重新引入,也是一种非常无奈的现实。
  现在人革联对于各地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已经变得越来越全面起来,此时淮河、长江流域的麋鹿,还有大约6000~7000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
  如果可以将一部分麋鹿,改造成为运输工具,那是非常有利于这个种群发展的。
  特别是对于运输力非常需要的山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
  人革联在辽东迅速站稳脚跟。
  而这个冬天,对于辽东各个部落而言,却是一个非常难熬的日子。
  以前他们之所以可以击退中原王朝,主要是靠这里恶劣的气候,苦寒之地说的就是辽东、漠南、漠北。
  可是人革联的人,却似乎比他们更加适应辽东的气候,这简直让他们怀疑人生。
  其实辽东的气候,和河套平原差不多。
  而且早有准备的人革联,自然研究过如何应对北方的恶劣天气。
  羽绒服、皮衣、棉甲、暖气炉、高热量食物,保障了辽东州的人员。
  哪怕是编入赎罪营的俘虏,他们都有一套加厚的棉衣。
  加上辽东州有露天煤矿,其中3000名俘虏,就在挖掘煤矿,供应整个辽东州使用。
  而特别是随着雪橇车、冰河机车的大量使用,辽东州的运输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
  流求州和广南州的白糖、江东州的鱼肉罐头、徐州的棉衣和羽绒服,以及一些耐运输的蔬菜水果,源源不断的供应着辽东州、乐浪州、漠南州。
  很多俘虏甚至有一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其实这也非常正常,草原部落不存在普通牧民,他们只有贵族和奴隶这两个阶层,牧奴日常的食物是可食用的草本植物和一些谷物、奶制品。
  吃肉那是贵族的专利。
  而赎罪营里面的俘虏,如果是工作日,一般是一日三餐。
  这一日三餐可不是猪食,而是大米饭、咸鱼干、野菜或者冬瓜,偶尔还有鲜鱼和烤馍之类。
  毕竟这是干繁重的体力活,伙食跟不上,那是这些俘虏的寿命会迅速减短,这对于人革联而言,反而得不偿失。
  能被编入赎罪营的俘虏,其实是具备改造资格,但本身又有不严重的犯罪记录。
  而恶贯满盈的俘虏,早就被一刀咔嚓了,免得浪费大米饭。
  在这么好的伙食下,加上减刑和一些日常奖励,这些俘虏干活非常卖力,甚至非常渴望加入人革联。
  至于本来的部落,作为牧奴或者普通士兵,基本是没有太多归属感的,毕竟很多部落整天抢来抢去。


第六百零八章 抵达
  南洋,婆罗洲。
  迅速征服南洋群岛之后,该区域被划分为六个州,分别是地火州、昆仑州、香料州、雨林州、金峡州、南锡州。
  其中雨林州,就是以婆罗洲为核心,加上附属的一些小岛。
  地火州则是以之前的诃陵岛(爪哇岛)为主,加上附属的岛屿。
  昆仑州则是以海昆仑岛(新几内亚岛)为主。
  香料州则是以香料群岛、厚土岛(苏拉威西岛)为主。
  金峡州则是以金洲岛(苏门答腊岛)为主。
  南锡州则是以南锡半岛(马来半岛)为主。
  13艘蒸汽船、19艘风帆木船;  从本土的东南沿海一路南下,带着6637名移民,以及大批的物资,来到了雨林州的婆罗洲岛北部沿海。
  在改名为新安的港口停泊休在。
  新安港就是之前婆罗洲婆露国的都城,也是后世的斯里巴加湾。
  当郝建踏入婆罗洲土地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新历5年1月12日。
  已经调整好心情的寇仲;  看着烈日炎炎的港湾;  他用轻快的语气感叹道:
  “漠北冰天雪地,南洋却宛如盛夏;  世界果然奇妙。”
  突然他看到迎面走来的短发女士,感觉有些眼熟,一旁被热成狗的拔锋寒,调侃道:
  “老仲,不会看上人家姑娘吧?”
  寇仲摇了摇头:“不是,只是感觉有点眼熟。”
  “好老套的搭讪借口。”拔锋寒一副我看透你了。
  走在前方的郝建,和那女子交谈了几句,便在对方的带领下,前往招待所。
  那女子似乎感觉到寇仲不自然的目光,转过头来问道:“这位同志,我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呃……”寇仲摆了摆手:“没有没有,就是觉得姑娘和一个人很像,在下并没有冒犯的意思。”
  郝建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婉晶和祝玉妍有一些关系,不用在那里胡思乱想。”
  寇仲顿时恍然大悟。
  而单婉晶则早已经知道了祝玉妍的事情;  对此也没有表示什么。
  如果按照原来的时间线;  双龙会在余杭和东溟派产生交集;  但是由于人革联出现,东溟派还没有来得及靠岸;  就被拿下了,双方自然没有了交集的机会。
  不过缘分这种东西,有时候也是妙不可言的。
  在流求学习了好几年的单婉晶,并没有和她母亲单美仙那样隐退,而是选择加入人革联。
  在新历3年,出任东南州漳州府的卫生所办事员,然后一路上升到现如今的雨林州北婆罗洲府的府长。
  雨林州一共有4府,分别是东婆罗洲府、西婆罗洲府、南婆罗洲府、北婆罗洲府。
  人口和发展程度上,北婆罗洲最繁华,也最重要,因为这里是婆罗洲岛上,土地相对比较好开发的地区,也是下南洋航线的补给中转站之一。
  港口出来后,一行人就坐上了水牛客运车。
  进入新安港的城区,众人看到一大片的石塔、佛像,这是婆露国遗留下来的。
  不过这个拥有36万人口的国度,此时已经被人革联消灭了;  人口更是被分散到南洋各地。
  此时雨林州的人口为23万人;  婆露人6万、达雅人4。3万、昆仑人3。6万、南岛人4。7万,剩下的都是北方移民。
  当然,所谓的北方移民,其实也不完全是汉民,还有琼州岛、广南州等地的黎人、越人。
  但是在人革联境内,是不允许搞特殊化的。
  特别是大规模的义务教育、宣传科普之后,这些本来就没有多少种族观念的部落人,迅速融入了人革联之中。
  在内部搞什么挑拨离间、制造对立,那是自寻死路,彻底同化才是王道。
  单婉晶在这边的策略,就是推行非常强硬的同化,之前在这里盘踞几百年的天竺婆罗门、天竺沙门,被迅速连根拔起。
  她向郝建介绍了婆罗洲各地情况之后,才说起巨蟒的事情。
  “我和西婆罗洲的张府长,讨论过调动海军陆战队进入婆罗洲内陆的事情,但是那地方太过于深入了,海军陆战队一个月前试图进入过,但没有找到那些大蟒蛇的栖息地。”
  郝建看过情报,巨蟒出现的区域,是在西婆罗洲辖区。
  但是整个西婆罗洲的面积可不小,大概在13万平方公里左右,比两個通辽还大。
  而整个婆罗洲岛的面积,还是高达74万平方公里。
  现阶段人革联虽然在这里设立了州府,实际控制区却只有沿海地区,初步控制的区域不到10万平方公里。
  剩下的区域,是大片的热带雨林。
  而西婆罗洲的核心,同样是在沿海平原,以及沿着雨河(普阿斯河)向内陆延伸100公里左右。
  单婉晶继续解释道:“我们控制西婆罗洲的雨河三角洲后,之前盘踞这里的达雅人部落,绝大部分向我们投降了,但是仍然有小部分顽固分子,潜入了内陆的热带雨林之中。”
  “被袭击的位置,就是深入内陆的3个移民堡垒,都在雨河的中下游交界处,按道理来说,大型动物都是有固定栖息地的,我们开垦的区域,并没有蟒蛇喜欢的沼泽地。”
  郝建提醒道:“你忽略了一个问题。”
  “什么?”单婉晶不解。
  “我们没有侵占蟒蛇的栖息地,不代表别人没有。”
  单婉晶顿时恍然大悟:“您是说达雅人的残部深入雨林之后,在雨林放火烧荒?”
  “不然他们吃什么?”
  根据黑衣卫的数据,在西婆罗洲的达雅人大概在13~15万左右。
  而逃入内陆雨林之中的达雅人,大概有2~3万人。
  这些人放弃了开发相对成熟的雨河三角洲平原,本身生产力又比较低下,加上雨林土壤非常贫瘠,不放火烧荒是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的。
  如此一来,达雅人放火烧荒,必然影响到巨蟒的栖息地。
  就在此时,天空中乌云密布。
  不一会,大街小巷被暴雨覆盖,婆罗洲的雨季在农历10月~次年2月,到了6~7月才是旱季。
  郝建一行人来到招待所。
  马上在游泳池洗了一个澡,这地方实在是太热了。
  草原部落出身的拔锋寒,面对婆罗洲的热浪滚滚,整个人都不好了。
  倒是在江南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寇仲,勉强可以适应这里的气候。
  “寒哥儿,要不要来一瓶酸牛奶。”
  躺在游泳池里的拔锋寒,懒洋洋的说道:“有冰吗?”
  “有。”寇仲打开保温箱回道。
  “赶快给我来一瓶,加冰!”拔锋寒立刻从游泳池弹了起来。
  寇仲给他倒了一瓶酸牛奶,这是用水牛奶发酵的,至于冰块,并不是招待所才有的特供。
  这是单婉晶的功劳,她知道北方移民没有办法一下子适应婆罗洲气候,因此在新安港建设了一个制冰厂,一块30公斤的冰砖,售价才15元。
  对于1公斤大米12元的人革联而言,这个价格基本还是在赔本赚吆喝。
  但是有时候,官方的产业并不一定要赢利的。
  其实冰厂是有赢利的,因为冰厂还生产雪糕、冰棍、冰饮和酸牛奶,以及负责冷冻储存。
  南洋的其他州府也纷纷模仿,建设了不少制冰厂。
  其实南洋各地的新建房屋中,有一部分设置了屋顶水循环制冷系统,具体就是一个社区,建设一个大型的地下储水池,然后在各户的屋顶连接上循环水管。
  在白天气温超高的时候,通过投入硝石制冷桶,降低储水池的水温,然后利用蒸汽机抽水,给整个小区的室内,集中提供冷气。
  而硝石制冷桶中的硝酸钾,会用蒸汽机的余热进行烘干,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目前整个新安港,也只有5个小区,和临近的3个乡村,实现集中供冷。
  招待所并没有冷气室,因此拔锋寒只能抱着冰块睡觉了。
  幸好此时是雨季,充沛的降雨,给这里带来一丝清凉。
  不过拔锋寒还不知道,接下来深入热带雨林,那才是真正的环境恶劣。


第六百零九章 暂停
  暴雨倾盆,雨林水雾缭绕。
  迫不得已下,船队在新安港继续休整。
  婆罗洲是南洋各地之中,少数拥有大面积煤田的地区,而且这里的煤矿99%都是露天的。
  不过婆罗洲的煤矿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新安港这边的北部,并没有明显的煤矿。
  但是北部没有煤矿;  却拥有另一种能源,那就是石油。
  在新安港附近的地层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