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商部就是负责管理治下的工业和商业,怀远军治下由行省出钱建设的工厂,开发的矿产,造船厂,以及民间商业行为,工匠的管理,等等全部都是工商部来负责。
运输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道路桥梁、运河的建设,同时负责建立国家的运输驿站和水上运输体系,管理驿站,码头,马车、船只等。
财务部是管理全国赋税的地方,被刘明远单独拿了出来,只负责赋税的管理,全部征收钱粮的存储管理等。
刑部在刘明远心中就是后世的公安部,负责维持地方稳定,处理治安案件,抓捕犯罪分子、审问取证等,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
外事部相对简单一些,就是负责对外联络的,此时外事部的事情还非常少,但是刘明远知道未来随着他们走出去,外事部的事情和作用也将大大提升。
这样的改革下来,本来在历朝历代地位最高的礼部,此时竟然变的无关紧要了,礼部最重要的一个赋税被独立出来了,这让之前一直地位不高,但是非常重要的赋税被摆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上,而且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来管理,任何人也别想插手里面了。
同时刘明远的改革还没有完成,随后刘明远就成立了独立在中枢和枢密院之外的监察院和法院。
这两个独立机构的建立,让刘明远身边的人顿时大为惊讶,监察院也就是之前的御史台,是一个检查部门,此时就是改了一个名字,众人还能接受。
但是法院就让很多人无法理解了,同时众人也知道,之前刘明远设置的刑部已经变了味,只是维持治安,抓捕罪犯,取证的部门,但是没有了审判的权利,此时成立法院,就是为了弥补这样的空位。
此时,众人已经再明白不过了,现在他们知道了,刘明远这是要将司法权也从地方行政中分离出来。
想明白之后,众人不免一阵震撼,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的制度,此时如果地方官员的司法审判权利也被收走了,那么这些官员还有什么权利。
刘明远之前已经明确地将文武分离开了,此时又将司法权独立出来,地方的权利被大大削弱,只剩下一些简单的行政之权。
但是众人也清楚,这样的制度直接斩断了地方权利过大的局面,暴元施行行省制度,行政权利巨大,集合了军事,司法,行政三权于一身,甚至人事权利也可以插手。
此时看到刘明远设计的制度,众人不免一阵感叹,他们知道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一手遮天了。
之前的宰相可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手遮天,但是此时就是首席大学士李善长,也无法做到,首先军队大权牢牢地控制在枢密院和皇帝手中,文臣根本无法进入。
然后就是独立的监察院和法院,这两个一个是监察百官,一个是司法大权,也和中枢独立出来了,中枢重臣中任何人也无法插手进入了,所以历朝历代中枢的权利在刘明远手中被彻底拆分了。
此时不仅是中枢,众人都清楚,眼下地方也是如此,军事、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同时加上监察院,地方的一把手官员手中的权利大大被削弱,甚至可以说什么权利都没有,只有民政权。
刘明远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将军事、行政、司法、监察全部分离出来,各自独立,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人做大,也可以减少腐败的发生。
虽然再好的制度都会有腐败,但是司法和监察的独立,让腐败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刘明远准备完善监督制度,杜绝官员的腐败。
军事现在也从行政中分离出来了,从中枢到地方,官员根本无法插手军事,这是维持刘明远权利的方法,也是后世通用的做法,刘明远早早就分离出来了。
如果说腐败还可以慢慢治理,但是军权就绝对不能含糊了,刘明远对军队的管理和改革,都是围绕着怀远军效忠自己,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原则执行的,同时军队的改革也是最先进行的,优先于一切。
刘明远在金陵城建立了中央法院,设置最高法院院长,同时开始在地方建立法院,最基层的法院为县一级,开始渐渐地将行政和地方权利分开。
同时在金陵城建立中央监察院,也是设置监察院院长,在地方也推行监察院的建设,最基层的监察院在县一级。
同时刘明远也开始立法确定各个部门和机构的权利,这也是保证制度执行,不越权的保障。
尤其是法院和监察院这两个部门,刘明远很快就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法令,明确了各部门和机构权利,任何人不得逾越。
暴元也有御史台,在行省也设置御史大夫,但是因为权利规范不明确,于是最后演变成御史大夫甚至成为地方行政的一把手,任何政令都要得到御史们的同意才可以,监察过度,直接干预了地方行政,所以刘明远明确规定了监察院的权利。
监察院就是检查百官的作风和清廉情况,检查官员和他们家人的收入,不得干预官员施政,施政的好坏由吏部考核,和监察院没有关系。
法院的权利也被限制了,他们只是进行公正的司法审判,通过刑部提供的证据进行判断定罪,也不得干预刑部的查案。
刘明远也开始落实责任制度,那就是任何施政和决策都要对应文件和署名,落实追究制度,对官员的权利进行明确规定,并且官员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官员管理非常明确。
同时刘明远还制定了制度办事,废除个人主义的习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百姓伸冤,这也是一切司法问题的核心,百姓的冤屈能不能得到伸张,尤其是遇到恶霸或者官员作恶这种行为,百姓该该怎么办。
其实这也是刘明远建立这一套司法最终的目的,刘明远明确规定了百姓伸冤直接向刑部的各级机构报案,刑部开始立案侦查,如果是一些官员作恶,如果百姓畏惧刑部可能和官员是一起的,那么直接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给监察院。
刘明远知道,制定再多的制度,其实都是为了保证百姓的利益,同时他也清楚,让民智开化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每个百姓都知道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敬畏官员,愚昧无知,那时社会才会得到进步,腐败和官威就可以得到遏制。
所以刘明远知道,教化百姓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绝对不是历朝历代那种愚昧百姓,而是开化民智,让社会进步,这样才可以让国家强盛。
随着中枢的改革,刘明远也制定了大量的法令,治吏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税法、人权法。
其中治吏法是对于官吏管理的一部法令,之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了,此时刘明远经过整合之后,制定成为法律,正式签署。
行政法是对治下各级官员和机构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规范,也是保证不越权行事,也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的事情,更好地规范政府行政的法律。
刑法和民法是对之前新法的拆分,将其中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分离开来,杀人放火这类的规定到刑法里面,民间事情,百姓杂事,这些规定在民法里面,也是为了清晰判断。
商法和税法都是以前也有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之后,然后开始编制成法律。
最新颖的当属人权法了,这也是刘明远的一个创新,就是保证公民的权利,其中尤其是人身自由权,这也是废除奴隶制的一部法律,同时也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最重要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保护等。
刘明远制定人权法就是为了提升百姓的认识和权利,开化民治,让社会进步,以免一些官员或者是权贵们一手遮天。
同时为了保证法律的执行,刘明远在金陵学院开设了法学科,普及法律。
第204章 封王大典
随着文官行政的改革开始,刘明远先后认命了五位大学士,同时又任命杨璟为中央法院的院长,开始推行司法改革。同时任命陶安为中央监察院的院长,开始进行监察制度的建设。
随后刘明远又认命了李习为礼部尚书、汪广洋为吏部尚书、夏煜为农林部尚书、李梦庚为运输部尚书、刘仁本为工商部尚书、朱升为刑部尚书、叶琛为外事部尚书。
同时任命的还有地方行政官员,相对于行省的改革,地方则是相对简单很多,依然需用之前的制度,那就是省最大,下面是州府,然后就是县。这些地方行政制度本来就有了,已经非常健全了,此时刘明远也就没有改动。此时刘明远控制的地方已经是十个省。
之意地方的变动,就是法院和监察院的建设开始出现,但是这也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个三五年是无法完成的。
至于官员的官阶,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二十个官阶,最高为正一品,然后是从一品,下面是正二品,然后是从二品最后为正十品,最下一阶为从十品。
随着人事任命的完成,刘明远也算对文官改革初步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推行各种法令和制度,渐渐地开始推行一个国家的治理。
同时随着各部门的运作开始了,刘明远也感受到了不同,之前行省那种自由的办公已经不存在了,行省这次来了一个大分家,然后各部门自立门户,开始各自的政务处理,同时随着礼部的工作开始,刘明远也不再是之前那种非常自由散漫的自己了,一切规矩和条条框框都出现了。
刘明远知道这是制度开始运作了,之前他一人的决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高效快速,但是现在的目的是为了平稳解决,不再是高效,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很多部门,也需要很多人,刘明远自己也不能例外,也要接受这些,开始融入这些规矩之中。
随着龙凤五年十月初十的到来,刘明远也算是正式晋升吴王位,此时一切事情都已经走上正轨,真正地像一个国家了,刘明远也开始感受到礼部在为他打造一个帝王的生活和处理政务的环境,而不是之前那种散漫自由的方式了。
龙凤五年十月初十、刘明远身穿玄衣、黄裳、黑纱中单,绯红遮膝,饰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图案的衮服。
这是礼部为刘明远准备的衮服,就是皇帝的服饰,在众人看来,刘明远虽然是称王,但是和称帝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服饰是应该的。
刘明远也没有拒绝,他知道华丽隆重一点也是一种激发士气的方式,同时刘明远也只秉着充分发挥治下官员才能的原则,很多事情上不会去干涉官员的行事,如果一件衣服君王都要指点,那么这个皇帝可要累死了,和后世的老朱差不多了,这样的国家虽然可以强盛,但是没有活力,也无法长久。
清晨,刘明远领着一众文武百官一同来到了金陵城外的祭坛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吴国上下国泰民安。
刘明远身边是李善长和冯国用、陶安、杨璟,李善长和冯国用也是文武官员之首,此时站在刘明远身后,但是陶安和杨璟的出现,让众人知道现在天下是四份,不再是简单的文武之分了,而且众人的衣服完全不同,一眼就看出来是不同体系里面的人。
冯国用和一众武将全部都是身着怀远军的新式军服,整齐划一,带着长筒帽,简单明了,笔直的军装,精美的配饰,最重要是肩膀上面善良的军衔,这些都让怀远军将领们显得格外精神。
以李善长为首的一种中枢官员则是以红色为主的官服,和这个时代的差不多,身上也都是带着明确的配饰,表明官阶。
以陶安为首的监察管官员则是以淡白色为主的官服,凸显监察部门的清廉,杨璟的法院系统则是以黑色为主,也是刘明远沿用后世风格方式,同时也是为了凸显法律的庄重。
此时四排人站在刘明远身后,完全不同的服饰,也是明确了各自的系统,不单单是文武分家了,此时文官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体系了。
随后刘明远按照礼部的流程,开始祭拜天地,仪式非常简单,献上祭品之后,就是宣读祭文,然后一个简单的祭拜仪式,祈求上苍保佑吴国风调雨顺。
礼部知道刘明远喜欢简单,于是整个仪式设计的就非常简单,然后刘明远就开始祭拜太庙,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太庙是皇家圣地,也就是供奉皇室去世成员的地方,但是刘明远知道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是也不能向身边的人说,于是只能说自己孤身一人,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
于是礼部经过多方考察,最后给刘明远确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