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到了回回人之中,区分不开了。
所以刘明远也不用担心这些,在和纳穆勒一番攀谈之后,刘明远对纳穆勒有了一定了解,然后之言提出可以让犹太人来到东方。
“纳穆勒,你的数学怎么样会不会使用阿拉伯数字”
刘明远直接朝着纳穆勒说道,此时刘明远已经开始着手使用阿拉伯数字,这样可以让数学更加明了和简单。
纳穆勒随后朝着刘明远说道:“我大大将军,我不擅长数学,但是会使用阿拉伯数字,我在行商的时候都是使用阿拉伯数字的。”
纳穆勒也不知道刘明远为什么为这些,但是他的回答已经让刘明远满意了,刘明远知道犹太人善于学习,而且他们的商业思维更加开放,完全可以和中国商人融合在一起,促进中国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未来刘明远渴望开启大航海时代,那是必然将利益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于是就需要更多的商人出现,为中国赚会更多的财富,所以让此时中国的商人开拓思想,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随后刘明远说道:“纳穆勒,你可以让你们那些逃难的同胞来到我的治下,我会为他们提供保护,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刘明远的话让纳穆勒顿时惊骇不已,但是他随后就是满身的激动,因为他在和刘明远的交谈中也可以感受到刘明远的睿智和豁达。
最重要的他知道东方世界是一个皇权至上的世界,百姓基本上没有信仰,他们崇拜的是自己的帝王,这对于他们犹太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地方,没有了宗教的冲突,那么他们就会省去很多麻烦。
刘明远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毕竟此时他需要人才,犹太人在经商和科学上面的成就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欧洲的科学体系更是此时他欠缺的。
中国历代都是重视儒家理学的思想,对于近代科学技术不是很重视,但是往往这些科学技术才是提升一个国家实力的基础。
刘明远也清楚,此时中华大地上的夷族不少了,这些都是蒙古人统治的结果,此时再多一些犹太人也不算什么,而且犹太人要比那些只知道屠杀掠夺的夷族好上很多,毕竟这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诞生了众多精英。
刘明远随后又和纳穆勒聊了一些欧洲的情况,此时刘明远从纳穆勒那里得知英法两国之间为了领土争夺已经打了十几年的战争,但是依然没有分出胜负,此时法国处于弱势。
同时以日耳曼人为主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开始崛起,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天主教宗的加冕,名义上成为罗马帝国的继任者。
谈话结束之后,刘明远非常欢喜,他至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一些了解,刘明远是要重点发展海军的,所以将来一定会和这些势力相遇的。
之后刘明远就没有再将迦巴和纳穆勒送回劳动营中,而是留在里金陵城,迦巴也成为了了一名语言教师,来传授汉人学生英语和阿拉伯语,纳穆勒则是被分配到了一座宅子,在金陵城落脚了。
然后刘明远令纳穆勒将他知道的西方商业学问进行整理,这也是刘明远出于实用考虑的,刘明远不想所有的学生都是学习儒家经典出来,他需要后世那样各方面的人才。
刘明远只是非常低调地安置了迦巴和纳穆勒,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是李善长都没有在意,他只是感觉刘明远对这两个人好奇而已。
同时从迦巴和纳穆勒那里刘明远也到了一些启示,那就是不能片面地全部处置了那些夷人,将他们全部编入劳动团中劳作,其中很多人都是有些才学的,这些人都是可以为自己多用的。
于是刘明远令杨宪出面,开始对编入劳动团中的阿拉伯人、色目人、回回人等进行筛查,挑选一些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些学识的人,然后将这些人放出来,集中安置到马鞍山,现从一些简单的工人做起,然后渐渐发觉他们的思想和才能。
马鞍山是刘明远的一处私产,外人根本插手不了,同时也是刘明远按照思想建造的,所以将这些带着西方思想的人放进去,说不定还能期待一些推进作用,即使不行,也没有什么损失,他们继续在马鞍山劳动就是了。
刘明远随后又在马鞍山建造了一个格物院,这个完全是以他个人名义组建的,里面的人员都是以工匠为主。
刘明远准备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格物院,然后和里面的中国工匠们结合,产生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
格物院也是刘明远设计的未来的科学院,但是此时只能以工匠营的名义组建,虽然在后世,科学院是最高学识和科技的地方,但是此时它不是,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只有儒家思想才有这样待遇。
刘明远非常低调处理这个格物院,在外人看来都是一些工匠在里面研究一些武器的制造,所以也没有什么新奇的。
经过杨宪的一番努力,加上刘明远派遣过去的侍卫营,在众人一番排查治下,经过半个月的搜寻,终于在十余万人夷人中找到了五百多有着特殊才能的人,这些人不是善于西方算数,就是熟知西方科技建造之人,他们擅长数学,通晓阿拉伯数字的运用。
刘明远也将这些全部编入马鞍山,甚至一些人编入了格物院,连同里面的上千名工人,一面生产一面研究,结合他们的经验,提升怀远军的制造水平。
而且有了这个格物院,刘明远的很多设计和想法都可以实现了,之前看到码头苦力搬运的疲惫,刘明远心中非常不忍。
在后世这些装运都是通过吊车完成的,但是这个时代没有吊车,于是刘明远设计了一个,没有电力装置提供动力,刘明远设计使用托马拖动转盘作为动力,同时通过齿轮和机械的结合传递动力,最后再通过绳索的伸缩调运货物。
刘明远将自己的想法和格物院的几个老工匠一说,这些人立刻就明白了,于是回去在一番人的研究之下,图纸很快就设计好了,刘明远看完之后,大为欢喜,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些老工匠设计的这个吊装机械更加精细,甚至还有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一个杠杆调控绳索的升降起落。
刘明远知道此时他还没有蒸汽机,所以动力装置都是一些托马和耕牛、毛驴,但是这些也可以大大提升劳动效率,一个吊装机器调运一次就可以顶替十名苦力搬运一天的成果,这就是效率的提升。
第112章 陈有定的野心
龙凤三年对于怀远军来说是一个相对平稳的一年,除了福建一带一直在打仗之外,怀远军治下则是一片祥和,并没有太大的战争。
此时怀远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将近四十万,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规模了,一个江浙供养起来也非常吃力,这还是刘明远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的结果。
而且此时福建局势也已经掌控在刘明远手中,所以刘明远放缓了扩张计划,全力准备科举,还有和陈友谅的作战。
眼下江浙和福建都已经被怀远军攻占,刘明远的战略是先南后北,所以此时江西和湖广就成为下一个目标。
江西实力最大的就是陈友谅,而且陈友谅穷步黩武,疯狂地扩军备战,兵力已经超过了怀远军,并且在鄱阳湖打造战船,摆明了就是朝着刘明远来的。
刘明远知道和陈友谅的大战直接决定怀远军在江南的地位,所以他必须要为这场大战准备,陈友谅可以穷兵黩武,耗尽治下的财力和民力,但是刘明远不能,他需要让治下稳定,不停地生产发展,所以刘明远只能用心经营,逐渐壮大。
于是刘明远在龙凤三年没有展开大战,北面的扬州已经在怀远军的控制之下了,加上淮东一带都在怀远军的掌控之中,刘明远也没有北上的打算,大力发展以扬州为中心的州府,恢复生产,安抚百姓。
而且随着北方战乱不断,也让大量逃难的百姓涌入到了扬州、高邮一带怀远军的地盘,刘明远也划拨出了大量的钱粮安置这些饥民百姓。
此时福建的战事也相对平稳,常遇春领着大军来到汀州城下,遇上了陈有定疯狂的抵抗,陈有定依托汀州坚固的城池,同时还有深沟高垒,加上护城河,决心让常遇春付出惨重的代价。
常遇春来带汀州之后,看到陈有定已经将汀州打造成铜墙铁壁,就知道汀州绝对不好攻克的,在试探进攻了一下,常遇春没有取得战果之后,常遇春于是放弃了猛攻,改为围困汀州的战术。
于是怀远军开始在汀州城外,也就是陈有定深沟高垒的外面,又建造起来了一道深沟高垒,甚至比陈有定的还要雄壮,防御更加严密,死死地将汀州围住了。
同时常遇春也不着急,一面加强防御工事,将汀州死死围住,一面令怀远军就地军屯,开挖水渠,这也是怀远军的传统,那就是每到一处就开垦耕地,兴修水利,为耕种准备。
一转眼过去了三个月,怀远军种下的粮食都快收割了,但是汀州城的围困依然没有放松,陈有定此时才知道着急了,当初他还妄想凭借汀州的铜墙铁壁让怀远军有来无回,但是此时看到怀远军比他还要阴狠,围死汀州之后,就没有发动任何攻击,摆出一副就是要饿死汀州的打算。
陈有定心中一阵愤恨,此时汀州已经被围困三个月了,他手中的粮食已经开始告急,并且百姓也开始断粮了,这是最要命的,民心不稳,很可能让百姓暴动,冲击守城的部队,况且元军中的很多士兵都是汀州当地子弟,如果他们得知自己的家人都吃不上饭了,那么会怎么想,会做什么。
而且最令陈有定愤怒的是这些饥饿的百姓和士兵没有将怒火发泄到怀远军身上,而是朝着他陈有定发泄,这才是令陈有定最愤怒的事情。
而且有将领向陈有定通报,那就是很多军士在私下里议论为什么不投降怀远军,此时汀州城的知州是陈有定,是汉人,达鲁花赤虽然是一个色目人,但是他和一众蒙古、色目人一样,在汀州都已经失去权势,只有陈有定想要投降,一定不会有任何阻拦。
但是陈有定心中可不是这样想的,他心中可是有更远大的想法,那就是独占福建,赶走怀远军,然后在福建称王。
眼下天下大乱,那个手中握着兵权的人没有想法,尤其是看到各方割据势力渐渐做大,北方的刘福通竟然开始北伐了,陈友谅也控制了江西,刘明远更是霸占了富庶的江浙。
看到这里,陈有定也燃起了野心,他虽然表面上还是元帝的官员,其实心中早就有自立的想法了,但是眼下的局面陈有定也非常清楚,怀远军是绝对不会让他在福建立足的。
刘明远是决心将福建收入麾下,此时就是饿的汀州不胜一下一个人,也绝对不会放过陈有定,况且陈有定也已经没有了退路,当初狠狠地鞭打了一顿怀远军的使者,已经让两家彻底结仇了,此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陈有定心中一阵苦闷,怀远军一向自诩仁义,但是竟然对汀州采取了围困的战法,眼睁睁地看着汀州粮草耗尽,饥饿而死,这那里还是仁义的表现。
但是最令陈有定愤怒的是,饥饿的百姓没有将原因归咎到刘明远身上,反倒是认为陈有定不识时务,继续为暴元效忠,这才招来汀州如今的下场。
陈有定那里会想到这些都是怀远军情报人员所为,在常遇春围攻汀州之前,怀远军的情报人员就已经潜入汀州城中呢,混入了市井之中,然后开始大肆制造谣言,动摇汀州军民人心,为怀远军攻城做准备。
但是随着常遇春采取了围困的战术,于是这些潜伏的情报人员就也改变了战法,开始制造谣言,大肆抨击陈有定不识时务,继续做暴元的重臣,连累汀州全城军民。
百姓对暴元本来就痛恨,于是听到这个谣言,加上眼下汀州马上就要断粮了,于是民愤开始涌起,一时间让陈有定措手不及,立刻处于被动之中,甚至军队中很多将士都开始议论纷纷,尤其是粮食不足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更是加剧了军心的动摇。
刘明远在看到汀州的战报之后,知道汀州应该不会有问题了,他此时最关心的还是治下的发展,刘明远给驻守在各地的怀远军都下了命令,那就是训练的同时,兴修水渠,开垦荒地,恢复生产,修通道路,搭建房屋。
这些在历朝历代都是百姓敢的事情,但此时都是由怀远军带头干,组织军士参加劳动。
此时的怀远军已经被刘明远灌输军民鱼水情,人民百姓子弟兵的思想,即使没有刘明远的命令,各地驻守的怀远军都是纷纷加入恢复生产的行列中。
就在刘明远大力恢复生产,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