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尚有阴晴圆缺,世间又岂有十全十美之事?
凡是追求完美,反而过犹不及。
当秦叶和张晓晓离开战神之境的时候,两道光团直射向二人。
他们各自将光团抓在手里,低头一看,秦叶手中的是主帅兵符,而张晓晓手中的则是副帅兵符。
……
半日后,两人冲出了战神峡谷最外围的光罩。
待看清外面的景象,他们顿时吃了一惊。
此时此刻,漫山遍野全是士兵。
这是一支雄壮的军队,士兵们军容严整,身姿挺拔,表情肃穆,仿佛正在迎接什么重要的人物。
待看清他们的盔甲特征,竟然是斩神军!
原来斩神军早已来到战神峡谷,就等待着迎接他们新任的主帅和副帅!
秦叶和张晓晓看着这支气势如虹的大军,内心震撼无比,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
其实,他们此次进入战神之境,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天罡宗死去的弟兄报仇。
但是没有料到,最后他们二人继承了战神传承,阴差阳错成了斩神军主帅和副帅。
现在手握兵符,当仁不让地接任了这支军队的帅位。
两人忽而觉得,战境中三年来发生的一切,像是做了一场很长的梦。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荒马乱
张晓晓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位女将军,穿上戎装征战沙场,这下子梦想成真了。
至于秦叶,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领兵打仗,内心深处甚至还有一些矛盾。
对于他个人来讲,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萧洛雪和赵飞虎现在生死不明,自己的身世之谜没有解开,而且他真正追求的天道长生,不容自己在司马帝国停下脚步。
他深深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这片故土,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去。
但是就眼下的情况,当责任压到他的肩头时,作为司马帝国人,他知道自己有义务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终于,秦叶重重甩了甩头,将脑中的纠结甩掉。
即便将来要离开这里,但是现在先做好这支斩神军的主帅吧!
秦叶和张晓晓将兵符高高举起,数以万计斩神军将士见到两枚兵符,立刻单膝跪地,齐呼:“恭迎主帅、副帅!”
声浪如排山倒海,连绵不绝。
两人检阅大军,心中满意之极。
秦叶环视四周,发现此处除了斩神军将士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
这倒是让他感到有些奇怪。
按照皇室的计划,今天太子应该会在这里迎接新任的斩神军统帅。
但是从战境中出来已有半个时辰,却没见到司马曌,甚至连皇室派来的代表都没有。
忽然,几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大汉来到两人面前。
他们单膝跪地,其中一人恭敬道:“二位手持兵符,便是我们斩神军新的统帅!我等是斩神军的偏将,恭迎两位大帅!”
秦叶和张晓晓立刻将地上的五名偏将扶起,一边抱拳还以礼数,一边说道:“五位将军不必多礼!”
随后,几位偏将把斩神军的大致情况向二人介绍了一番。
听完他们的诉说,秦叶和张晓晓才知道,斩神军全军上下共有一百万将士,此刻在这里的只有五万人,是专程来迎接新任大帅的。
其他的将士则在军营驻扎,等候大帅回营检阅。
“李将军,皇室没有来人吗?”秦叶对五个人中叫作李卫的偏将问道。
李卫恭敬道:“主帅,末将正有要事禀报,还请两位大帅定夺!”
秦叶眉毛一挑,问道:“李将军请讲!”
李卫神色凝重道:“就在七日前,陛下驾崩了!”
此言一出,秦叶和张晓晓面色一变,皆是感到了事情的重大。
接着,又听李卫道:“陛下驾崩一事颇有蹊跷,虽然天下皆知吾皇大限将至,但是此事发生的太过突然,毫无征兆!”
“甚至在陛下驾崩之前,都还没来得及留下临终遗言。”
“现在整个皇室乱作一团,打成一片,整个皇城血流成河。”
“二皇子联合东郡王和北郡王,率军杀到皇城,向太子逼宫!”
秦叶询问道:“太子是司马帝国的储君,陛下驾崩后,顺理成章由司马曌继位。”
“司马博这么做分明就是要造反,斩神军肩负帝国的安危,为何不出兵镇压?”
李卫面露难色,似乎有何难以启齿,斟酌良久,才开口道:“哎,如果真是顺理成章,我们斩神军将士自然护君平叛。但是……太子……她竟然是女儿之身!”
听到李卫的话,秦叶眼皮一跳。
虽然他早就知道真相,但是现在从李卫嘴里说出来,无异于全天下都知道了司马曌隐瞒了二十多年的秘密,而且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李卫没有注意秦叶表情的变化,继续说道:“此事实乃皇室的一桩丑闻!”
“陛下刚刚驾崩,太子正准备登基,但是哪里知道二皇子突然站出来,声称太子是女儿之身,并且当众请出太子当年的乳娘来对质,还拿出验容石,逼迫太子验容。”
“结果哪里知道,二皇子的话竟然是真的!”
“二十多年的国之储君,居然真的是女扮男装,用秘术隐瞒了真身!”
“按照惯例,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公主继承帝位,所以二皇子打着匡扶正义、重整朝纲的旗号,率大军攻打皇城!”
“所以在这等皇室秘辛曝光后,我等斩神军将士一旦出兵,反倒成了出师无名!”
秦叶闻言,微微颔首,理解他们的难处所在。
他目光沉凝,盯着面前五人询问道:“现在军中对这件事是何风评?”
李卫叹了口气,回答道:“究竟是继续帮助司马曌公主登基,还是支持别的皇子继位呢?这个问题在军中也炸开了锅,大体有四个不同的观点。”
“有的将士认为应该遵从祖制,既然太子是公主之身,那么就应该推举皇长子司马勋继位。”
“有的将士认为太子司马曌虽然身为公主,但是这些年治朝理政、革弊鼎新,不仅没有丝毫纰漏,而且功不可没,是一位贤德的储君,甚至有女将为之声援,说为何女子不能称帝?”
“也有的将士认为,既然当下皇位不明,那么二皇子司马博也有资格继承皇位,军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支持二皇子的。”
“还有的将士则认为,此乃皇权之争,属于皇室内政,我等斩神军只需保持中立,静等几位皇子公主打到最后,分出结果,新帝之位自然决出花落谁家。”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五位偏将左右为难,商议之下,决定等大帅继任,由大帅来定夺!”
秦叶听完李卫的话,心中暗道自己小看了司马博此人。
难怪在很久以前,皇室的党派之争,太子稳居储君之位,司马勋贵为皇长子,在这等情况之下,百里家族和司马丹琼却毅然决然地站在二皇子司马博这一边,原来是因为手上握着这张底牌!
想必那乳娘早就被司马博找到,一直雪藏在府上多年,就等时机成熟,一举揭穿司马曌。
而且这个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早不晚,既不让司马曌顺利登基,也不让司马勋坐收渔利。
现在回想起来,在战神之境中,难怪司马博在最后大战的时候,看似支援王炎大军,实则隔岸观火,表现出一副优柔寡断的样子,实际上是为了让别人对他的真实目的做出错误判断。
最后司马博和司马丹琼两人前后脚,率先离开了战境,想必也是事先谋划好的。
如此看来,这些从深宫大阀里长大的皇子公主,当真是耍阴谋诡计、擅于隐忍的行家里手!
秦叶沉思片刻,明白了斩神军的处境,转而问道:“现在外面的战况如何?”
李卫回禀道:“七天前陛下驾崩,还不待太子举行登基大典,二皇子就联合东郡王和北郡王的八十万军队杀到皇城!”
“所幸太子早有准备,暗中联络了西郡王,将西郡的五十万兵马调度到皇城,以抵抗二皇子的大军!”
秦叶惊讶道:“按照司马帝国的祖制,四大郡采取江湖式治理,不允许豢养军士,为何现在四郡会冒出来这么多军队?”
李卫叹了口气,道:“吾皇抱恙多年,缺乏对四大郡的监管。那些军士都是他们私下豢养的,但是没想到这些年竟然豢养出整整一支军队!”
“哦,对了,半日前大皇子从战境中出来,他好像早已知道此事,火急火燎地回府了。”
“他临走前还想要唆使我们,说主帅兵符被宇文龙获得,让我们去帮他争夺皇位。”
“但是被我们拒绝了,只有见到兵符,我们才会听命行事!”
秦叶心道还好没有让战神兵符被宇文龙和宇文吉得到,否则司马勋有斩神军的支持,司马曌的皇位十有八九就保不住了。
“现在兵符在我们手里,我们有权调度斩神军吗?”秦叶直截了当问道。
李卫郑重道:“在新帝没有登基的情况下,我们斩神军只听命于大帅!”
“我们在此恭候二位,就是为了请大帅定夺,此次皇城争战,我们斩神军如何自处?”
“是继续保持中立,还是力保哪位皇子登基?”
“即便眼下军中有人议论,但是军令如山,帅令一出,斩神军将士必然无有不从!”
“请大帅下令!”其他四位偏将也异口同声道。
秦叶面色一肃,朗声道:“太子司马曌虽为女儿身,但却是一位贤德的帝王之才!”
“司马勋和司马博虽为皇子,却刚愎自用,品行不端!”
“与其如此,不如推陈出新,力保太子继位!”
“只要能让黎明百姓过上好日子,女皇又有何妨?!”
“传我将令,斩神军力保太子登基!五位将军随我领兵平叛,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
再说司马曌这边,现在是焦头烂额,诸事不顺。
虽然她早有准备应对皇室的夺位大战,但是当这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司马勋和司马博这些年扶植的势力。
司马勋有南郡的宇文家族支持,虽然南郡王府被秦叶一锅端了,但是多年来在南郡豢养的军队尤在。
作为四大郡实力最强的南郡,其军队已达到六十万规模。
第三百章 兵临城下
司马博有北郡的百里家族支持,再加上东郡的白家也选择了站队在他一边,其联军已达到八十万之多。
虽然司马曌有西郡长孙家族的五十万大军支持,还有都城的二十万皇宫禁军,但是加起来也只有七十万军队,比起一百四十万叛军来说,还是显得势单力孤。
不过,她现在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一百四十万叛军。
即便眼下兵力处于劣势,但是还不足以彻底奠定战局。
毕竟司马勋和司马博各有各的算盘,都想自己做皇帝,不可能真正联合到一起。
司马曌现在真正的担心的,是一直保持中立的斩神军!
作为司马帝国威名赫赫的军队,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战斗力极强。
他们现在按兵不动,是因为还没有出现新任的统帅。
一旦战境关闭,战神兵符重见天日,斩神军就迎来了他们新的大帅。
那么大帅究竟会是谁,这个结果直接关系着斩神军的立场。
“秦叶能够得到一枚战神兵符吗?如果他没有得到,而是宇文吉重获兵符,那么面对兵戎相向的一百万斩神军,我能够抵挡得下来吗?”
司马曌这几天不止一次在心中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让她垂头丧气的是,若寄希望秦叶能够得到兵符,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是其他人得到兵符,她想不到任何办法来抵挡这支威名赫赫的斩神军!
直到战事打到第五天,西郡王率领的五十万兵马不敌叛军,战败而走。
司马曌唯有亲自率领二十万皇宫禁军负隅顽抗。
……
三天后,皇城外围彻底失守,叛军成合围之势将偌大的皇宫团团围住,不断向皇宫发起最后的冲锋。
司马曌站在城头,早已变回了真容。
她身穿铠甲,手握宝剑,显得英姿飒爽。
看到摇摇欲坠的城墙,司马曌面色灰白,没有一丝血色。
她知道,不出意外的话,叛军今日便会破城而入。
长孙明月来到司马曌的身边,与她一起站在城头,看着城下惨烈厮杀的景况,眼中默默流下了泪水。
可是过去两个时辰后,不知道是何故,叛军突然撤走,如潮水般向城外涌去。
司马曌心中升起一丝希望,连忙重整皇宫禁军,重新布置皇宫防御,尽量做好准备,迎接下一波的冲锋。
可是等了一整天,叛军都没有重新发起冲锋,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司马曌猜测,或许是司马勋和司马博打算先休整军队,为最后一次猛攻做好充分准备。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