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木忆荣看到那小厮露出袖子外面的一节皓腕时,身体不由得踉跄了一下,心道柳师承莫不是失心疯了!
大理寺前往临潼县侦案的队伍再次出发,问事数量再次填补为二十人,只是大家的面色都十分阴郁。
这一次,柳师承没再学那上磨懒驴一般磨磨蹭蹭,也没屁事儿一大堆的找茬儿。只是在行到半路时,听到十九亲王要从上次出现一片怪雾的那段路行进时,忍不住跳出来反对。
他道那袭击他们的野兽还未捕捉到,再次从此处通过,十分冒险。
万一,若是再次遇到那隐秘于怪雾之中的野兽该如何?
第188章 一路顺遂
十九亲王欲从上次出现怪雾的地方重温旧路,柳师承忍不住跳出来反对,道万一再次遇到那妖怪怎么办
坐在马车里面的十九亲王轻摇折扇,吃着他自制的荔枝冰酪。荔枝是皇上前两日赏的,冰块儿就是司农寺冰窖里面的贡冰。
十九亲王看着满头大汗的柳师承,好心邀请他一起用些荔枝冰酪,柳师承差点儿没晕过去,急忙婉拒,道他肠胃不好,不易饮食寒凉之物。
他那日,可就在含元殿前,看过那冰鉴中的尸体,怎么可能吃得下这用贡冰制成的冰酪。
十九亲王道了一句可惜,举起装冰酪的水晶盏,微笑朝骑在马上的瑞草示意道:“瑞草亭长怎么样,本王的手艺不错吧”
瑞草一手端着盛满各式水果冰酪的铜鉴,一手朝十九亲王竖起大拇指:“王爷好手艺。”
柳师承拭去头上的汗珠,苦着脸再次提醒十九亲王,前方路段危险,最好还是绕道而行。
十九亲王让柳师承不必惊慌,他就是想要看看那传闻之中的怪雾是个什么样子,并没说要走进去。
柳师承这才松了一口气,侯虎见柳师承这个样子,想起那日柳师承坚持要连夜穿过那片怪雾,撇撇嘴,压低声音对身侧的木弟弟侯猴等人抱怨,若是前几日柳师承也是这般好说话,不坚持进入那迷雾当中,大理寺那十名好兄弟就不会惨死丧命。希望柳师承乃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莫再胡乱瞎指挥,而不是因为畏惧十九亲王,暂时表现出阳奉阴违,然后到时又开始对他们瞎指挥。
一旁脾气暴躁的问事大川听见,道若是柳师承日后再明明知晓有危险还让他们上,他到时一定把柳师承按在蓝田县的灞河里面淹死了。
木忆荣扭头看向对十九亲王点头哈腰献殷勤的柳师承,悠悠开口:“大理寺官差追寻真相,不畏生死。但是,没人可以让大理寺差官白白牺牲。无论,杀害大理寺差官的是人、是猛兽,或是妖怪,都必须血债血偿。”
侯猴说木忆荣最后一句话太过江湖,但是他喜欢。大理寺兄弟们的性命不能白丢,这仇,他们一定得报。
没能令十九亲王改变主意的柳师承,吩咐队伍继续上路,领路的侯虎、侯猴看向木忆荣,见他点头,这才一招手,招呼众人继续行进。
柳师承看在眼中,立刻向十九亲王告状:“王爷你快看看,这大理寺都被木敬忠教导成了什么样子,简直都成了木府的私兵,安全无视本官这个上级长官的话,真是太不像话了。”
朝臣可不敢豢养私兵,那可是等同谋逆,柳师承这顶帽子扣的有点儿大,若是被那有心之人听了去,木敬忠可就要倒大霉了。
十九亲王不以为意的表示,大理寺上下同心,这样做事儿效率才会快。要不像一些衙门里面上下级不睦,平日里只会勾心斗角,根本不办正事儿。跟养了一群只会抢食儿吃,不知道看门捉贼的狗一般,有何用处
面上一烫的柳师承,觉得十九亲王这话听上去就像是在指桑骂槐,难掩尴尬的点头,道十九亲王说得有理。
但感觉就好像被人用鞋底抽了一耳光,还得赞扬人家鞋底纳得好一般,心里十分不是个滋味儿。
从上京城到蓝田县,紧赶慢赶,还是用了两天的时间。
一是因为十九亲王的马车行进速度比较慢,二是食餐住宿花费了一些时间。但还好一路平安顺遂,没有遇到任何意外。
只是,十九亲王对于没能见到那片诡谲怪雾感到十分遗憾,说他带的四名王府侍卫,都是个顶个的武林高手。
想要将那迷雾当中的妖怪抓住,养在府上,供人欣赏,也顺便帮圣上解除一件儿烦心事儿。
结果那片怪雾,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从不错过奉承机会的柳师承,立刻表示定是那雾里妖怪畏惧十九亲王身上的皇族贵气,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了。
十九亲王似乎对与柳师承的阿谀奉承十分受用,称赞柳师承颖悟绝伦,不愧是国之栋梁。
柳师承急忙感谢十九亲王谬赞,惭愧不敢当,他所有成就,都乃是仰仗陛下熏陶赏识。若论聪慧与对燕周贡献,不及十九亲王万分之一。
轻摇折扇,满面笑容的十九亲王,与弯腰拱手,一脸谄媚的柳师承二人,一顿互相捧臭脚,吹了好一阵子的彩虹屁。听得侯虎一阵恶心,道这二人脸皮真是厚,他在一旁听着,都不禁替二人感到脸红。
侯猴撇撇嘴,让侯虎学学,这才是当官之道儿
侯虎哼了一声,说学这个,还不如让他去学老母猪叫。
就在侯猴让侯虎学个老母猪叫声的时候,队伍终于行到了蓝田县城门口,远远就见有一大群人,乌泱泱涌上来,跪倒便拜。
“蓝田县县令程元祥,携众人迎接十九亲王大驾光临。”
轻摇折扇的十九亲王,笑呵呵的被个小宦官,从马车上面扶下,让蓝田县令程元祥等人平身。
蓝田县县令程元祥,对十九亲王混世魔王的事迹有所耳闻,当听到混世魔王要来蓝田县,他早早就候在了城门口,一直忐忑不安的等待。
没想到,坊间传闻的混世魔王十九亲王真人非常随和,就是穿衣太过夸张了。大晚上的,城门口的火灯照在十九亲王的衣服上,反射出闪瞎眼的银色光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身穿了一整套的银色盔甲。
县令程元祥向十九亲王跪拜问安后,又急忙向刑部尚书柳师承行礼,接着又朝木忆荣拱手拜了拜。
只是他看木忆荣的眼神儿,不太友善,感觉好似家门里面来了一位瘟神。
蓝田县与临潼县相邻,距离很近,他自然听说了木忆荣等大理寺官差之前去临潼县那里办案的事情。
临潼县县尉刘景山被抓,现如今就被关押在大理寺死牢当中,临潼县县令齐克诚因此被罚半年薪俸减半儿,险些就丢了官位。
如今,大理寺木忆荣这几位活阎王一般的爷来到他的地界,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的事端
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的官位与脑袋不保
第189章 月中霜里斗婵娟
蓝田县县令程元祥,盯着木忆荣思绪百转千回,不免发呆。
十九亲王笑着将扇子在手心上一敲,对程元祥道:“当年本王第一次见到忆荣的时候,也是看他这张脸看痴了。所以程县令可以想象,上京城有多少大家闺秀恋慕侍郎大人。”
说着,竟然还当起了红娘,道他保证木忆荣的人品。若是程元祥家中有待嫁女,不如毛遂自荐,木忆荣一定是这全天下最疼老婆的夫君,最佳的乘龙快婿人选。
程元祥忽然眼睛一亮,他家中确实有好几个女儿,看来这事有门儿!
木忆荣瞪了十九亲王一眼,请程元祥带他们前往县衙门歇息,程元祥立刻紧张的摆手,道衙门居处小,他已经在府上为十九亲王与柳尚书等人预备好了客房,请十九亲王等人不要嫌弃。
木忆荣道不必如此麻烦,程元祥急忙道不麻烦,能够迎接十九亲王到他府上居住,万分荣幸。
十九亲王对于程元祥的安排十分满意,尚书柳师承也道衙门只有杂役,若是居住在那里,日常起居用饭都十分不方便,领了程元祥的好意。
程元祥立刻笑着将十九亲王等人引进城,前往他府上。
蓝田县城外有灞河,河道很宽,如江。
灞河周边生态很好,渔产丰富,从前蓝田县渔业十分昌盛,当地居民的日子都过得还算富饶。
后来,蓝田县出了沈家和卫家两大为朝廷进贡贡冰的冰户之后,一下子带动了整个县城的经济,引来了不少外来户。还因此,蓝田县城的城郭,在前些年时扩充了一次。无论是人口、经济、城防与建筑,都要比临潼县好上太多。
程元祥的府宅是与衙门分开的,在县城内正中央的位置,十分宽阔,不比上京城坊内朝官居住的高堂广宅差。难怪程元祥一点儿都不担心,十九亲王等人会住不下。
不过,大理寺的侯虎、侯猴两兄弟,以及二十名问事和仵作老李,还是住在了衙门里面。这是木忆荣的吩咐,为的是以防万一,鸡蛋可没有都装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道理。
程元祥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蓝田县冰户沈家是他夫人的娘家。卫家是他仙逝母亲的娘家,也是他的舅家。
当初,是他领头带动县城人民发展经济,后来百姓富起来之后,皆感念他的恩惠,便将他原先居住的府宅进行了扩建。
当时他也没有想到,会变成这般规模,但百姓的好意他不能不领情,便搬来居住。
只是不少屋子都空着,且府宅只是外表看着华丽,但里面家具少得可怜,多乃是从前老旧之物,希望十九亲王不要介意。若是感觉缺少什么不方便,立刻告知于他,他着人去添。
十九亲王坐在宽大的厅堂内,环视四周,见家具确实都正如程元祥所说一般十分老旧,笑着摇扇:“程县令费心了,本王不是那娇惯之人。曾经南下游历时,因为被个男子误会我向他家娘子抛媚眼儿,还被追到猪圈里面躲藏了一晚。”
程元祥看着穿金戴银,吃东西都用金盏琉璃盘的十九亲王,觉得他讲的这个故事不太有说服性。
县令程元祥在府上设宴,宴请十九亲王与刑部尚书柳师承,以及木忆荣等大理寺官差一干人。
席间,他请来了沈家的家主,也就是他的小舅子沈亮亮,以及卫家的家主,他的舅舅卫陵前来陪坐,并唤来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四个女儿过来打招呼。
程元祥外貌长得不突出,就是那种掉进人群当中记不住的普通大众脸,两个儿子都像他,五官不突出,个头也不高,听说学问也不咋地,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般小伙子。
程元祥道自己没有野心,不图孩子考取功名,只要一辈子健康平安就好。
不过他的四个女儿倒是长得都不错,大概随了母亲,一个个娇柔好似等人采摘的花骨朵。
程元祥着重为四位女儿引荐了英年才俊的十九亲王与木忆荣,意图十分明显,四个女子也都含羞带怯的弯腰行礼,水波一般的眼神儿一直飘向二人。
木忆荣与四人见礼完毕之后便目不斜视,沉默得像块儿黑色石墨,十九亲王也是一副兴致缺缺,提不起精神的样子。
程元祥觉得自己四个女儿是没戏了,且气氛有些尴尬,急忙给他小舅子沈亮亮递了一个眼神儿。
沈亮亮会意的一招手,后面候着的下人立刻上前,沈亮亮在他耳边低语了两句,下人转身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一个头戴星官,腰间坠着鸳鸯玉佩,身着羽衣霞裳的女道人,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莲步轻移,带着一阵香风走了进来。
程元祥立刻起身,向十九亲王等人笑着引荐:“这位坤道姑号玉华仙,乃是前朝鱼玄机道姑之徒孙,最善琵琶曲。听闻十九亲王与几位大人登临卑职府宅,特意前来献曲助兴。”
“坤道姑玉华仙给各位大人请安。”
玉华仙声音温婉透着清亮,像是山间清泉拍击石头的声音,她盈盈福身,微微低头,光亮打在她洁白的皮肤上,映着睫毛浓密的阴影,看上去引人遐想。
玉华仙身上绮罗轻薄,行走间如凌云御风,令人不禁想起那句“月中霜里斗婵娟”。
燕周文化受前唐遗留影响,女道人仍旧十分盛行,一些不愿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女子,皆头戴黄冠,自称出家。
彼时,一些权门贵家,于初一为家中供奉神仙牌位上香上供时,时常会邀请这些坤道姑上门设坛。
“霓轩入洞齐初月,羽节升坛拜七星”,成了贵族人家月初常态。
然而,这些坤道姑大多乃是半娼之流,游走在高门大户,因多娴文墨,能解词章,谈吐风雅,应酬圆熟而为不少官宦子弟与文人墨客红袖添香。
十九亲王看到玉华仙,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将扇子往桌上一丢,笑着命人给玉华仙赐座。
玉华仙浅笑答谢,腰肢一摆,轻轻坐在凳子上,以琵琶半遮面,声音婉转似百灵鸟轻吟。
“玉华才艺浅薄,献丑了。”
说完,洁白皓腕一转,纤纤玉指温柔的拨动琵琶弦。
第190章 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