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得发出一声惊叫招宝,丢掉手中的篮子,朝着山下的方向飞奔。
结果他跑得整个人都虚脱吐了,也没能跑下山,这才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不过还好,那个蘑菇精怪并没有追上来。
山林内到了入夜,便会有凶禽猛兽出来觅食,为了安全,招宝躲在了树上,待白日里的时候再下山。
但是,他左等右等,也不见天亮,知晓自己可能被什么东西迷住了眼睛。
于是越想越害怕的招宝,便不顾危险,摸黑在山上转悠了起来。
转悠了数日的招宝是又渴又饿,最后双眼一番,昏死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得时候,发现人已经身处在山脚下的树林内了,便挣扎着爬回了秋浦县。
这事儿就发生在十年前,招宝现在还在村子里面生活,木忆荣二人若是不相信,可以去打听一下。
不过,自从经历了那件事情之后,招宝就变得有些疯癫,有时无法同人正常对话,还有时会像受到刺激一般突然暴起伤人。
酒馆掌柜道招宝实在是可怜,现在别说吃蘑菇了,就是听到与蘑菇相近的词儿,都会立刻发疯。
第546章 可疑的秋浦县七
谈起疯掉了的招宝,酒馆掌柜唏嘘不已,道招宝原先也是个伶俐的人,可惜去了一趟青神山,结果变成了这副模样。
而道像招宝这样在青神山上遇到邪乎事儿的人,秋浦县内还有不少。
之前,有猎户在青神山上打猎的时候,一直听到有人在他耳边同他小声说话,但周围却是没有半个人影。
且那声音窸窸窣窣,像是虫子在树叶上爬来爬去的声音,听得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等到那猎户好不容易听清楚耳边响起的声音,结果吓个半死。
酒馆掌柜说着,压低声音,用一种十分古怪的音调道,那猎户听到有人在问他,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头?
讲了半天鬼故事的酒馆掌柜,眼见木忆荣二人似乎不太相信,再次道青神山绝对有山精鬼魅,他小的时候,就曾经亲身经历过。
那时候快入冬了,为了储备柴火,他随同父亲一起上山砍材,因为尿急,就在一颗大树下撒尿,结果有什么东西,拿石子儿丢他。
一开始,他以为是树上的松鼠或是小动物,但是他环视了周围一圈,也没有看到有小松鼠或是人影。而那丢他的石子儿,仍旧胡乱无章法的从四面八方朝他丢来。
他当时吓坏了,裤子都忘了提上,没寻到自己父亲,就一边跑、一边哭着直接跑下了山,跑回了村子。
之后的事情他就都不记得了,是他娘亲事后告诉他,他当时跑下山的时候,他父亲有看到他一边哭一边跑,曾大声喊他,但他好似撞邪了一般完全没有听见,像是一头被老虎咬了屁股的獐子一般,一路尖叫着跑下了山。
从山上跑回家之后,酒馆掌柜一头栽倒在床上,足足昏迷了十多天,高烧烧得都能在额头上面煎鸡蛋了。
当时很多人都说他活不成了,后来是村里一个赤脚大夫,上山采了草药熬成药汤给他灌下,才把烧退了,保住了他一条小命。
提起往事儿,酒馆掌柜不胜唏嘘,道他其实后来想起了很多事情。
他在青神山上之所以会被吓到,是因为看到了他当时撒尿的那颗树下长着的一圈蘑菇,忽然变成了一群小人儿,不停的朝他丢石子儿,这才吓得他裤子都忘了提。他敢肯定,自己一定是遇到了山精草妖。
反正,那座青神山邪乎的狠,几乎每个人上山都会遭遇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若是有人藏匿在上山,用不了几天,就得发疯。
无论是酒馆掌柜,还是长寿和县令段麟瑞,有关青神山的说法都如出一辙。
反正就是山上有山精邪魅作祟,不管是一只耳青水龙那活儿山贼,还是其他的什么人,都不可能躲藏在青神山上。
木忆荣看向瑞草,不知秋浦县民所遭遇的那些事情,是否真的与山精妖类有关?
不去山上看看,瑞草也无法肯定,眼下只能先回去休息,等天亮之后,先在村内查看一圈儿,若是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便得去青神山上走一趟了。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酒馆掌柜希望木忆荣二人听别人的劝说,不要上山,以免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意外。
抓捕山贼,为民除害是好事儿,但二人若是因受到惊吓儿发疯发癫还算好的,万一不幸丢掉了一条小命,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木忆荣道这是官差分内之事儿,若是所有当差的,都因为畏惧这些虚无缥缈的鬼怪,那么,谁来帮忙老百姓伸张冤屈?
酒馆掌柜不以为然的表示,他只是好心提醒,至于该如何选择,那是木忆荣二人自己的事儿,言尽于此!
说完,他一把将瘫软在地上的长寿拉起,嘴里还嘟嘟囔囔的道什么“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他尽力了,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情,可不要怪他。
这话听上去十分不中听,有些刺耳,但木忆荣二人并未与之计较,迎着夜晚的凉风,走出小酒馆。
将长寿抗在肩头的酒馆掌柜,一边关上酒馆大门,一边还状似好心的提醒木忆荣二人,秋浦县周围都是荒郊野地和大山,一到了一晚上,有些黄皮子或是山狸子会偷偷跑进村内偷鸡。
尤其是冬天,山上没有什么吃的,饿急了的黄皮子、山狸子,见到人也不怕,甚至还会咬人。
木忆荣二人若是没有什么事情,就早点儿回到驿站休息,小心被那些动物给咬了,就算是被吓一跳,也是不划算。
啰啰嗦嗦叮嘱一番的酒馆掌柜,最后还不忘提醒二人,二人虽然披着大氅穿得多,但乡下寒风刺骨,小心着凉感冒。
万一不小心受了伤,或是得了伤寒,这里的赤脚大夫可没有什么大本事,救不活人是常事儿!
酒馆掌柜嘴里念叨着的好心提醒,不知为何听上去好似恐吓。
微微眯起眼睛的木忆荣,笑着向酒馆掌柜表示了感谢,道驿站离得远,正好走回去醒醒酒,说着,牵起瑞草的手讫去。
酒馆掌柜站在酒馆门缝透出的昏暗光亮当中,双眼闪烁幽光,轻轻的道了一句:“别拿别人的好心提醒当驴肝肺!”
已经走出很远的瑞草,扭回头,看向站在微弱光亮中的酒馆掌柜。
酒馆掌柜的脸上,勾起一个看上去有些诡异的微笑,朝瑞草挥了挥手。
木忆荣也扭回头,见酒馆掌柜扛着长寿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之中,不由得问瑞草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个村子的人,都十分奇怪。”
秋浦县的村民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是不知为何,全都隐隐透着一丝的不寻常。就像是,所有人都披着一层人皮,但里面具体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清楚。
木忆荣与瑞草的感觉差不多,这个秋浦县看上去就是一个人口少的普通偏僻小县城,但是这里的居民,都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古怪感觉。
先不管这里的县民如何,木忆荣提起一只耳青水龙那伙儿山贼,是否与这个秋浦县有关系?
镖队是在这里被劫的,而一只耳青水龙山贼原来居住的山寨空着,那么换了阵地之后的山贼们,有极大的可能仍旧盘踞在秋浦县境内。
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秋浦县成城,或是旁边的那座青神山。
说不定就是一只耳青水龙等山贼为了躲藏在山上不被发现,从而装神弄鬼,吓走试图上山的人。
不过,方才听酒馆掌柜的一番话,他似乎怀疑那伙儿劫镖的人,并非是一只耳青水龙那伙山贼,而是有人冒充。
之前镖队被劫,阿宇寻求池州城刺史帮忙捉贼的时候,秋浦县令段麟瑞也是不相信劫镖的人乃是一只耳青水龙。
根据这种说法来推测,要么是有人假冒一只耳青水龙劫镖,要么是秋浦县的人在说谎。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秋浦县的人不仅说了谎,还假冒一只耳青水龙劫了镖。
听到瑞草冒出这样的想法,木忆荣陷入沉思。
一只耳青水龙那伙山贼曾经时常出入秋浦县,秋浦县想要冒充这伙儿山贼并不难。
若是秋浦县冒充一只耳青水龙山贼进行劫镖,那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
劫镖案发生在秋浦县境内,若是县民所为,放跑漏网之鱼后,一定会引得官兵到县内进行搜捕调查,到时候,假冒山贼的县民,很有可能就会被指认出来。
所以,假的山贼一登场,就是奔着将所有人全都杀掉的目的出手。而在发现有漏网之鱼后,才会不竭余力的追杀到上京城,以免事发,牵连到整个村子。
这也能够解释清楚,为何发生劫镖惨案的三棵松那里会了无痕迹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阿宇命大,不仅搬来了池州刺史这个救兵,还逃回了上京城,将此事儿告知了木忆荣二人。
想到这里,木忆荣立刻警惕的望向黑漆漆的四周。
第547章 可疑的秋浦县八
若是秋浦县的县民,就是冒充一只耳青水龙山贼的真正凶手,那么心狠手辣干出杀人越货勾当的县民,在知晓大理寺官差前来调查此案,会无动于衷,坐视不理吗?
此时身处在秋浦县内的木忆荣与瑞草二人,等同于羊入虎口,身处虎穴,极有可能会被杀人灭口,必须得提高警觉,越加小心行事才行。
瑞草道大理寺已经知晓此处发生的事情,也知晓他们二人前来秋浦县开展调查,若是他们两个在这里出了事情,一定会引来更多人对此进行调查。
所以,即使秋浦县的县民与杀人越货的劫镖案有关,也不会轻举妄动!
木忆荣道不管怎么说,都得小心行事儿,之前他们两个在池州驿站的时候,就曾中了迷药。若是这里的人想要算计他们,还不知会使出什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手段?
瑞草对于村民的手段倒是不怎么害怕,她十分在意的是在他们二人身后出发的木忆星与阿宇等人。
当初镖队被劫的时候,阿宇曾经亲眼见过劫镖的那些人,若是那些人就是秋浦县的村民,阿宇几人在到达池州城时,就会立马被盯上。
为了不被阿宇进行指认,盯上他们的人一定会杀人灭口。而木忆星那四个人,就阿宇一个人懂些拳脚功夫,却还受了伤。到时还不得被人给一锅端了!
为今之计,最好是能在阿宇四人到来之前,尽快抓到劫镖杀人的凶手,结束此案,才能保证他们四人的安全。
点头表示认同的木忆荣,再次环视漆黑一片的四周,眼神微凝。
镖队被劫,数人殒命,火大叔不知下落,不能再让阿宇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了。否则,难向地下有知的火大叔,和在上京城苦苦盼望自己丈夫和孩儿的火夫人交代。
秋浦县的驿站,在秋浦县城外六七里地之外的地方,浓浓的马粪味儿挤走了这一片区域的所有空气,像是一个隐形的罩子,笼罩住整个驿站。
只有三间房屋的驿站,后面是一个养马场,据说驿站的马匹,和村民家的马,全都养在那里。
提着灯笼的驿夫有些驼背,他不好意思的表示,驿站的三间房,他和更夫住了一间,另外一间住着三个马夫,只能委屈木忆荣与瑞草二人同住一间房休息。
一整个夏天都在树上睡觉的瑞草,一向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惯了,无论在哪里,都可栖身一宿。就算不睡觉熬一整晚的夜,她也是没问题。
且之前她与木忆荣又不是没有住过同一个房间,对这些并不避讳计较。
木忆荣倒是蹙起了眉头,但他在意的并不是住处的问题,而是秋浦县为何会饲养这么多的马匹?
隔壁池州城的马场,似乎也没有养这么多的马匹,而秋浦县一个人口稀少的小县城,为何会饲养这么多的马匹,这点儿实在是奇怪。
昨夜酒醉,今日一早还要起大早来配合大理寺查案的长寿,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听到木忆荣心中这个疑惑,道秋浦县从很早以前就建设马场了。
那时候,池州城的上一任刺史嫌马场臭气熏天,放在城内影响市容市貌,污染空气,就要将驿站的马场迁到郊外。
但在郊外建设马场,不仅要从新盖房建马场,还要派驻守官兵,以防马贼偷马。同时还要让居住在池州城内的马夫,迁到城外照看马匹,不仅费时费力,条件也受到诸多限制。
这个消息后来被秋浦县令段麟瑞得知了,他脑瓜子灵活,觉得这是一个带动秋浦县富裕的好机会。
秋浦县周围都是良田,若是在县内建起马场,以后从田地收粮食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没有马车拉货了。
而且,秋浦县临山,林中全是草地,喂马放马完全不成问题。
朝廷每年都会拨款给州府的马场,这笔钱即使只有一半儿落到秋浦县,那也是一大笔不菲的收入。
且圈养马匹之后,这些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