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后来,似乎发生了极为恐怖的大动荡,在那之后,源界的至强者,纷纷消失不见,原本的修行之道,也彻底断绝,无数大势力,如诸夏古国一般覆灭,化为残墟,因此,如今这个时代,也被称为‘道崩时代’。”
牧龙听闻这些,久久不语。
他知道,石灵所说的源界之下诸界,大概便是界海之中的无数宇宙了,而他在灾厄深处所看到的影子,大概便是道崩时代之前,界海的飞升者,他们全都进入了源界。
原来,这里便是他想要寻找的诸道源头,万族的起源,大概也是岁月长河的起源。
他也总算知道,界海之中,无数宇宙为何只灭不生,为何所有的道都断了。
原来是源界出了问题。
道崩时代,连源界的道都断了,何况是源界之下的界海?
可如此一来,便当真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恒界归于崩灭,那些亲人故友,悉数归于空无么?
他记得离开恒界前,激励自己的儿女,激励恒界的生灵,让他大胆去探寻,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如此令人绝望。
而如今的他,也不知在灾厄洪流深处,到底经历了什么,又为何来到源界?
如石灵所说,道崩时代,界海之中的道断绝了,界海诸界与源界,便彻底隔绝,想要回去,谈何容易?
更何况他一身力量悉数消失,想要再回恒界,见到亲人故友,只怕也是一种奢望。
他还有父母,有妻儿子女,亲朋故旧,如今也不知过去多少岁月,恒界是否还存在?
倘若恒界还未崩灭,他们一定还在等待着自己回去。
可如今,他进入源界,与凡人无异,这般下去,不消百年,他便会在源界之中,苍老逝去,化作一抔黄土,天人永隔!从某种意义来讲,他的确寻到了答案,但这答案却是如此的残酷,这不是他想要的结局。
许久的沉默之后,他又渐渐归于平静,如今的他,一身力量虽然已经消失,但却依旧拥有从前的心性。
不就是凡人么,曾经的他,又何尝不是,不也依旧从寒江城一直走到界海之中。
想要寻找答案,便必须付出代价。
与被灾厄彻底侵蚀,身躯化为怪物相比,活着,且依旧是他,这便是最大的幸运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道虽崩乾坤尚存
至于在灾厄洪流深处,看到黑瓦罐,精神意念被灾厄完全侵蚀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身力量为何消失,这一切对于如今的牧龙而言,都如同一个诡异的谜!此刻,他打量着自己的身躯,果真与当年寒江城时,一模一样,虽然虚弱,却也朝气蓬勃,难怪他们会将自己当做一个少年。
至于天妖之体,早在恒界之时,便已然被他斩去,即便依旧在,也毫无作用了。
因为牧龙尝试着修行,发现从前的一切功法,秘诀,悉数无效,连同天地间的道,也感悟不到一丝,从前的一切,似乎全都消失了。
“道崩时代……”牧龙呢喃着这四个字,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源界乃万界之源,万道之源,连这源界的道都已经崩塌,曾经的修行之道,悉数断绝,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界海宇宙无数,生灵无尽,道法无穷,却也不过出自源界,形同其支流罢了。
如一江水,源头枯竭之后,便是无源之死水,消弭殆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但牧龙不甘心如此,终老异界他乡。
想要看清一切因果迷雾,回归恒界,大概只有一种方式,那便是修行。
于是,他问石灵道:“敢问前辈,这道崩时代,世间可还有修行之法。”
石灵苍老的声音中,透尽沧桑,叹息道:“我这一生,从未出过夏墟,如今夏墟之外的世界,是何模样,也一概不知。”
“不过,那些传承的古老记忆之中,倒是记载着关于世间修行之事。”
牧龙听闻,眼中当即露出一抹亮光。
石灵道:“道崩时代,天地间的道,与上古修行之法,悉数崩灭了,后世的生灵,并无完整的修炼体系,皆如长夜的独行者,摸索前行,或许,那些能够在道崩时代延续下来的巨族,亦或是古老道统之中,会摸索出一些修行的法门。”
“不过,后世对于修行法门的摸索,大都是依赖上古流传下来的奇物,吸收残存的许多神秘且强大的力量,亦或是倚仗自身的血脉,朝着更强大的方向去进化,相比之下,人族曾因道法而兴盛,也因道崩而衰末,沦为万族之奴仆,血食,只能躲在世间的一切残墟之中,勉强生存。”
“如此么?”
牧龙听闻,亦是一阵悠长的叹息。
道崩时代,修行竟是如此不易,而对于人族而言,能够活着,便十分不易了。
这一刻,他竟是有些迷惘。
曾经少年时,尽管微末,却好歹是身怀天妖之体,有妖神塔,有“天妖造化经”,知晓收集妖神血脉,去不断变强,纵然艰难,但毕竟知晓前行的方向。
试问如今,道在何方?
牧龙陷入了沉默。
石灵觉得这个身怀祖图腾的少年,十分不凡,因此不再打扰他,悄然离去。
牧石川父子二人也离开了。
老村长牧清风中年丧子,老年丧妻,孤寂凄清,牧龙留在家中,他十分欣慰。
转眼,十日过去。
村中精壮,白天会进山打猎,牧石川与牧虎父子,每日都会送些野物过来。
牧石川每次看到牧龙,总在不停的念叨着:“这娃太瘦了,得多吃,多吃才能长肉。”
老村长则每日都会煮些肉粥,在其中加入一些滋补草药,十日之后,牧龙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尽管牧石川父子依旧觉得他很瘦。
而牧龙在这十日之中,则是每日都在思考着相同的问题。
终于,他渐渐从迷惘中走出来。
从前的道,天妖也好,造化也罢,终究是前人的道,起于源界,如今也崩灭于源界。
既然崩灭,且由它崩灭。
这道崩的时代,世间万族,都是长夜的独行者,都在迷惘中摸索,自己同样可以摸索。
即便曾经的道断了,那又如何?
他坚信,世间的一切,都该有个源头,那些已经崩灭的道,同样如此,最初的道,又从何而来?
究竟,什么才是道?
牧龙在思考,这也是他想摸索修行,必须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和方向。
这等问题,若是放在下界,大概会有无数种答案,因为一切生灵,各有其道,但一个问题,越是接近其源头,答案也便不断趋近于唯一,只因大道至简。
仙佛神魔人鬼妖,万物皆有其道,但这些终究是从前的道,是道的分支,已经崩灭,断绝,走不通了。
想要再度踏上修行,便要摒弃这些,找到新的源头。
所以,道,究竟是什么?
牧龙再度面见石灵,想要请教这个问题的答案,但石灵听闻,却在一声苍老的叹息之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样的问题,它未曾想过,他的力量,也不过是上古的残存,即便回答,也不过是上古的道,已经崩灭的道,在这道崩时代,百无一用,反而会误导牧龙。
所以,不如沉默,让这个身怀祖图腾的少年,自己去领悟。
长夜再度笼罩夏墟,漆黑无比的夜空,灰绿色的幽雾,弥漫一切。
牧龙坐在村头,望着无尽的灾厄,依旧在沉思。
他终日少言寡语,有时走在村中,有人与他打招呼,竟也毫无察觉,村里的男女老少知道,他也姓牧,但叫他牧龙,不见答应,久而久之,竟多了个“牧桩”的名字,毕竟他整日与木头桩子差不多。
只有牧村的图腾石灵知晓牧龙的心思,他也知道,这个身怀祖图腾的少年,与村里人不一样,因此叫村里人不要轻易打扰他。
一晃,三个月过去,牧龙依旧没有想通。
石灵觉得,不论是曾经的道也好,亦或是他所想的道,皆不是冥思苦想便能想出来的。
因此,这一日,石灵告诉牧龙道:“你都不曾走出过牧村,去真正了解这世间,看清破败的残墟,眼界认知困于一心,又岂能有所领悟?”
“我的确不知何为道,但我知晓,上古先贤,欲知天者,当仰观天文,欲识地者,则俯察地理,善领悟者,是以乾坤万物为师,这大概无关乎道,只是一种方式。”
牧龙听闻之后,忽然茅塞顿开,于是问石灵道:“前辈可知,道崩时代之后,有世间的种族,因道法的崩灭,而彻底毁灭么?”
石灵虽不知牧龙何出此言,但还是告诉他道:“道崩之后,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族,可如今,人族纵然衰微,却也依旧未曾断绝,可以繁衍生息。”
“那便是了……”牧龙叹息一声。
“可见世间万物,并非源于道,而是世间之道,源于万物。”
“或许是我将源界想得太深,道崩时代,所崩灭的,只是上古旧时的道,但这世间万物,却依旧存在,繁衍生息,向前发展,不是么?”
“既然乾坤与万物皆在,前行的方向便也在,明日,我打算跟着他们,走出牧村,去深山大泽中看一看。”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黑瓦罐再现
第二日,黎明的晨曦,驱散灰绿色幽雾,破败的夏墟,一如既往。
村里的精壮带着长矛弓箭,准备启程,去山中打猎。
牧村民风淳朴,世代皆以狩猎为生,趁着清晨出发,方可在夜幕降临,幽雾笼罩夏墟时归来。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要在老村长的带领下,先祭祀牧村的图腾,祈求石灵保佑,令他们逢凶化吉,满载而归。
“今日打猎,将牧龙也带上吧,这孩子来到牧村许久,也该出去看看。”
老村长道,这也是石灵默许之事。
牧石川一听,顿时走过来捏一捏牧龙的手臂,道:“这娃倒是壮实了不少,但还是有点瘦……”“既然想去,那便跟着吧,我们牧村的男娃,迟早都要进山的。
不过,进入山中,不可乱跑,那山中除了猛兽之外,还有许多诡异的地方,若是不慎进去可就出不来了。”
牧石川认真叮嘱道。
一旁,牧虎的身躯,愈发地健壮,听闻这话,也道:“真的,有些地方,连山中的猛兽都不敢踏足,还总是发生些邪门的事,大白天都觉得渗人。”
牧龙闻言,点头道:“主要是出去长长见识。”
随后,牧龙也便跟着牧村的精壮们出发了。
那山中的猛兽,一般极少选择在人族村落附近栖息,毕竟每个村落之中,都有图腾守护,除了驱赶幽雾之外,对山中猛兽,也有极强的威慑力。
它们大都藏在幽深的山林之中,其中有一些上古残存的遗迹,同样可以庇护它们在夜幕降临之后,不被幽雾侵袭。
因此,牧村的人想要狩猎,每次都要走上数十里的山路,来回一趟,颇为不易。
一路上,牧虎不断给牧龙讲着老辈人在山中遭遇的种种“诡异”,其中一些是真的,一些是瞎编的,用来吓唬后辈,以免他们进入山中,肆意妄为,丢了性命。
牧虎小时候,经常听村里人老人讲这些,比如某个山洞里,有个赤发的千年女鬼,最喜欢抓走独自乱跑的孩童。
还有一方深潭中,藏着个手握锈剑的骨头架子,专挑尿炕的娃娃割耳朵。
牧虎小时候经常被吓得哇哇大哭,如今也想用这些怪事来吓唬牧龙,让他在山中小心些。
岂料牧龙听闻这些,不但不惧,反而十分感兴趣,还会不时向牧虎询问其中原因。
这都是听村中的长者们说的,牧虎哪里知道原因,他的身上,有一种牧村人与生俱来的憨厚,被牧龙问得涨红了脸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牧石川则是依旧纠结着牧龙太瘦,并尝试着从一种颇为玄乎的角度,去解释这件事。
“牧龙,牧虎……听到倒像是两兄弟,可是,娃啊,你这牧得太大了,怕是压不住啊。”
“咱们牧村的后生起名,都是缺什么起什么,像我,当年出生的时候,正好村里修房子,缺石料,所以叫个牧石川。”
“虎子他堂叔,那是出生的时候,家里门板坏了,叫本来要叫‘牧门板’的,后来一想,门板是山林里的木头做的,所以叫‘牧长林’。”
“再像虎子,这小子一生下来就比其他孩子壮,就盼着他长大,能在山里擒一头猛虎回来,但估计还差得远。”
“你说你这孩子,不长肉,还叫个牧龙,龙那种东西,不见首尾的,山里可没有,连见都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