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世妖神-第6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天下,国运自是昌盛。

    牧龙等人到大周国都西岐时,虽未曾显露丝毫踪迹,但退隐的周文王姬昌却已然知晓,但他能算到人族五位先师降临西岐,却唯独算不得牧龙的来历。

    伏羲氏告诉他道:“此乃我人族的至圣先师,即便是当年的天宫之主,酆都大帝,也只是他的晚辈,这等高人行踪,你纵使穷尽世间卦象,却也难以推演出分毫。”

    周文王也曾听过远古人族微末之时,有一位至圣先师屡次庇护,传授大道,方才使得人族血脉不灭,而今见到,当即三拜九叩。

    牧龙受得他这般大礼时,笑道:“莫要听伏羲乱说,我这一世,化身变数,不会出现在任何的规则与卦象之中,你自然是推演不得。”

    “不过,你这《周易》一书,倒是颇为精妙,一个易字,便是人族从微末到如今的缩影,但你这《周易》只能算是小易,可证天地时空,万物生灵,可趋吉避凶,推演祸福,却证不得万古之变迁,宇宙之沧桑,因果之穷极。”

    “罢了,今日得遇,也算有缘,我便赐你一物,助你领悟‘大易’。”

    文王姬昌听闻,当即跪地叩谢。

    伏羲氏等人族五位现世听闻,也颇为期待,毕竟以牧龙的身份,拿出来的,自然不是等闲之物。

    牧龙见此人,笑道:“你们只是以‘人皇鼎’分隔四方时空,化为四座天下,莫非就从来不知,这等力量源于何处么?”

    伏羲氏等人听闻,当即摇头道:“我等只是人皇鼎伟力通天,却从未有过一探究竟的想法,这毕竟是至圣先师之物!”

    牧龙听闻,又是一笑:“既是如此,今日也当为你们解惑。”

    “况且,也好让你们知晓,用来维持四方时空的力量,从来都不是源于人皇鼎本身,如此一来,即便我此番取走人皇鼎,这四方天下也不至于崩溃。”

    说罢,牧龙当即念动咒语,伸手对着虚空一抓,下一刻,便见有一卷古书出现在他手中。

    “这是……”人族五位先师见此,顿时目光巨震,这古书之中的气息,简直足以惊天动地。

    牧龙却笑而不语,只是将这古书递给文王姬昌,道:“你可静心翻阅,看看能否看出书中玄机来。”

    文王姬昌领命,当即席地而坐,开始翻阅古书。

    然而,这古书每打开一页,皆是空无一字,书页之上所显现的,乃是无边混沌之象,似是永恒不动,又似变化不息。

    “这……”文王有些茫然,不由得看向伏羲氏,伏羲氏也摇头,最终只能请教牧龙。

    牧龙笑道:“此为混沌天书,一共有九卷,是我当年在纪元之初于混沌深处所得之物,其中八卷已被我用去,最后一卷,便置于人皇鼎中,原想着留给天宫,但后来知道天宫破灭,也未曾用到此物。”

    “如此,此物当与你大周有缘,便送你了,此刻翻阅,入眼皆是混沌,那是时机未到。”

    “大周如此繁盛,是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小天宫之中的,或许用不了多久,你们便要踏出小天宫去,到了那时,你便会知晓这卷混沌天书真正的妙用。”

    周文王姬发听闻,当即手捧混沌天书,叩首拜谢。

    而伏羲氏等人所留意的,则是大周要踏出小天宫,他们借助人皇鼎,分隔四方时空,为的便是能有这一日,如今终于到了。

    “我等这些天宫遗民,踏出小天宫之日,为期不远矣。”

    将混沌天书赐予周文王之后,牧龙等人再度启程,来到大秦朝。

    秦皇嬴政乃人龙之姿,有绝世霸主之风,朝堂之上更是强者辈出,有白起、王翦、蒙恬、李信等诸多名将执掌大秦兵马,又有吕不韦、李斯、卫鞅、张仪等文臣、大秦之盛,当为四国之首!咸阳宫中,秦皇嬴政携大秦百官叩拜人族先师时,充斥霸气道:“我大秦兵锋已成,敢问列位先师,何时方可杀出小天宫,重铸上古荣光?”

    伏羲氏等人听闻,目光不约而同地望向牧龙。

    而此刻,牧龙则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秦皇嬴政,以及大秦百官,随即点头笑道:“大秦兵锋,的确不俗,但还不够锋利。”

    说罢,再度从人皇鼎中抓出一物,落在那咸阳外。

    众人看时,赫然见十二尊通天彻地的铜人,每一尊铜人的身躯之中,都充斥着毁灭性的气息。

    “我观嬴政有霸主之姿,这十二尊镇世铜人曾镇杀过无数强者,兵锋无双,留在人皇鼎中,原也是为镇守天宫,奈何当年未曾用得上,而今赐予大秦,其中玄机,要好生利用,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便要你大秦踏出小天宫,到那时,便要看你大秦锋芒,究竟有几何!”

    感受到十二尊镇世铜人所散发出的气息,大秦天下,瞬间为之。

    秦皇嬴政震喝道:“赳赳老秦,复我荣光,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他日出得小天宫,愿为至圣先师,荡灭世间一切敌!”

    牧龙点头,随后离去,伏羲氏等五位人族先师也看得出,牧龙这是打算将这四朝当做重器来培养,这又何尝不是对人族的认同。

    曾经微末无比,需要至圣先师庇佑的人族,终于崛起了,有资格在至圣先师麾下,被视为锋芒,这是人族的荣耀,也是天宫遗民的期盼!片刻之后,牧龙又来到大汉天下,汉皇刘彻率大汉百官相迎。

    牧龙见那萧何、张良、韩信、又见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东方朔等人,皆是大汉重臣,万古罕见的奇才,同样十分欣慰。

    于是将人皇鼎中,用来镇压大汉天下的宝物取来,赐予汉皇刘彻。

    那赫然是一方明黄色的玉印,刘彻不知此物,而伏羲氏等人见此印,却目光巨震。

    此印早在远古天宫之时,便听闻过它的名头,就连曾经的天宫之主也曾想将其作为印玺,但最后却未曾动用,想不到竟然会藏于人皇鼎中,其名为“崆峒”,堪称至宝!来到大唐天下时,牧龙眸中笑意顿时更甚。

    “好一个大唐盛世!”

    说罢,将人皇鼎中的最后一样宝物取出,乃是一座白玉天阙,共有十二重,其中显化种种远古法象,万古沧桑,因果幻灭,皆隐现其中。

    此物名为“白玉京”,十二重楼中,每一重都玄机无限。

    牧龙丝毫不曾吝啬,将其留于大唐,留给开创盛世的唐皇李世民。

    至此,人皇鼎中所藏四宝,皆被赐予人族四朝,作为其真正的底蕴,而牧龙也达到此番前来的目的。

    在他的掌中,赫然有一尊古鼎浮现,此物便是九大天鼎之一的人皇鼎,小天宫人族领悟其中的人皇奥义,方才开创皇道,铸就四个鼎盛至极的皇朝。

    片刻之后,人皇鼎便隐于体内,就像是从牧龙血肉之中生出的一般。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以鼎铸境

    取回人皇鼎之后,牧龙便准备带着褚无垢离开小天宫,对于先前允诺的机缘褚无垢不敢提及,因为在他看来,这小天宫的一番经历与见识,对他而言,已然算是一种机缘,能够让他走向更高的境界。

    但牧龙却不曾忘记,离开小天宫之前,对神农氏道:“我记得许多年前,你可炼出过许多功德金丹,可还有剩余么?”

    一听至圣先师讨药,神农氏当即取出一只药葫,道:“当年以大功德炼得金丹一百零八颗,而今只剩九颗,全在此处。”

    牧龙听闻,接过药葫,往掌心一倒,便见几颗紫金纹路的丹药出现,散发着至为神圣的光华,衍生阵阵祥云,颇为不凡。

    牧龙深知这功德金丹颇为不凡,因此只取了三颗,自己留了一颗,又将另外两颗赐予褚无垢道:“这丹药,乃是神农氏以教化人族之大功德所炼制,十分罕见,往后也无法再炼制。”

    “我见你虽有一些境界,但基础不够牢固,道法驳杂,服用一颗功德金丹,便可以功德之力,洗练自身,弥补不足,将来必能踏足更高的境界,至于另一颗,便留在逐鹿洞天,以后自能用到。”

    褚无垢身为人族后辈,能够亲眼得见传说中的人族先师,已然倍觉荣幸,如今又得到神农氏亲手炼制的功德金丹,用来弥补自身缺陷,这自是天大的造化。

    但他明白,他虽为逐鹿洞天的传人,但在人族列为先师面前,微不足道,能够得到这等造化,全凭牧龙看得起。

    于是当即跪地叩谢大恩,牧龙道:“无须多礼,这本就是我允诺给你的机缘,褚桓已逝,褚玄机那小子虽然醒悟,但只有他一人还不够,身为褚桓的后代,逐鹿洞天不可没落了。”

    “无垢,必当谨遵前辈教诲,生死不忘!”

    说罢,牧龙便要带他离开小天宫,踏出小天宫时,伏羲氏还不忘问道:“敢问至圣先师,我等何时才能踏出此地,跟随您征战?”

    牧龙听闻,笑了笑,只说了两个字:“快了。”

    即便依旧没有个确切的时间,但伏羲氏等人依旧十分激动,也不再多问,目送牧龙离开。

    随后,牧龙依旧是回到山海宗。

    秘殿之中,他伸出手掌时,人皇鼎便再度缓缓浮现。

    时隔许多岁月之后,牧龙再度取回人皇鼎,不免有些唏嘘,但这也只是九大天鼎之一。

    虽然这九大天鼎曾被借给远古天宫,但牧龙铸炼九大天鼎,却并非是为了远古天宫,因为早在远古天宫出现之前,九大天鼎便已然存在了。

    说起铸炼九大天鼎的缘由,大概也是牧龙前世,初次接触变数的存在。

    征战路尽头许多岁月,虽然牺牲巨大,但也并非一无所得,牧龙就曾貌似进入过路尽头的一处神秘之地,那是连路尽头那个恐怖生灵都忌惮无比,不敢踏足之地,而变数,也存在于那里。

    他们以“种子”的形式存在,一共有十颗,被盛装于一口棺材之中。

    牧龙参悟八万年后,终于领悟变数的意义,知晓这些种子的用处,奈何想要真正动用这些种子,便需要从头开始,而那时的他,已然是纪元共主,他的大帝,不会给他从头开始的机会。

    于是,从那时起,牧龙便有意无意的,开始布局。

    其中的九颗种子,被他用去,收集宇宙间不同的材质,铸炼成九尊天鼎。

    如此一来,这九尊天鼎之中,便也充斥的变数的力量。

    只是,在前世之时,牧龙从未曾动用过这等力量,而除了他,也无人再能真正动用九尊天鼎的力量。

    也正是九大天鼎之中,蕴含着变数的力量,因此在当初远古天宫破灭之时,在那等大劫之下,九尊天鼎却无一损毁,得以流传后世。

    或许,这就是牧龙布局的开始,只是在铸炼这九尊天鼎时,他并未想好,要转世重修。

    至于最后一颗变数的种子,牧龙一直都在保存着,当他决定转世重修时,便踏入界海,将之融合,得以在轮回路断的情况下,借助这颗种子,活出第二世,且彻底化身变数。

    准确来说,他与这九大天鼎,同为变数,但这九大天鼎,皆出于他手,当为他所用,如此一来,十颗变数的种子,才能融为一体,集变数之大成。

    而变数,代表着未知、不可预测、不可衡量,亦无法桎梏,拥有无限可能!唯有如此,才能让路尽头与隐藏于暗中的那些禁忌存在,皆无法掌控,制约他。

    也正是如此,他才能有希望,踏平路尽头,清算那些禁忌因果。

    “极界九域,因九大天鼎而得名,极界修行之道,亦是沾染了变数的气息……”呢喃之间,牧龙忽有所悟,这也决定了九大天鼎的真正用途。

    宇宙间的一切宝物,都可以视为身外之物,但唯有九大天鼎不一样,它们同为变数,可以与牧龙完美融为一体,造就他的强大。

    而牧龙的决定,则是以鼎铸境,即通过融合九大天鼎,来铸就九个大境界,因为变数可以打破一切桎梏与规则约束。

    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完美且达到极限的道基之上,否则断然难以承载九鼎所化的境界。

    但在这之前,牧龙依旧修成最为完美的道基。

    接下来,便只需融合九大天鼎,以鼎铸境了。

    离开极界许多岁月,其余八尊天鼎是否还在极界,牧龙也不知晓,但目前,他需要先将人皇鼎融合!他如今的修为,已然是第二道境“青灯境”的极限高度,而之后的第三道境,名为“补炼境”。

    补炼境的真意,在于吸收天地之力,弥补自身,修炼内壮,使其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鼎盛境界。

    而这等境界,同样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玉岳、灵河、金轮,三个阶段,对应人体的精气神,若要自行修炼,达到一种真正意义的圆满,且超乎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