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入梁祝-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夜思考,梁山决定还是从黑僵珠的修行入手。

    黑僵珠吸纳世间诸气,然后悬于白骨金刚莲下方,丝丝缕缕的世间诸气然后又进入白骨金刚莲,加速白骨金刚莲的转变。

    梁山隐隐有种感觉,一旦白骨金刚莲彻底转变成功,那对付三百多残典的诱惑,梁山就能彻底抗拒。

    一旦进阶白骨金刚莲,白骨神君会由从白骨金刚莲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如此白骨神君彻底塑成,金丹中阶也就完成。

    这是一条跟其他修士都不同的修行道路,想来想去,梁山惊奇地发现,还真唯有在世俗间才能完成这一步。

    梁山却不知,他弃之如毒蚁的三界蛊经若是让苗仙儿知道,她定会放下手头所有一切,不顾一切地赶来。

    苗仙儿身为梅山方圆三百里三十六洞寨的圣姑,修为堪比金丹期高阶圆满,就是因为她手头的有一部三界蛊经残典。

    而这部残典若是跟梁山所记忆的残典合起来,正好圆满无缺,试问苗仙儿若是知晓,如何得了。

    只是世间因缘就是如此奇妙,一分为二者,经无数岁月,冥冥之中就等着那合二为一的时刻。这是后文,暂且不提。且说元嘉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梁山已经过江夏郡,永安郡,江州,来到鄱阳湖东北角的彭泽县,而水月堂就在这彭泽县境内。

    彭泽县于汉高祖年间建县,隶属江州,以“彭蠡泽在西”得名。

    整个彭泽县并不大,四条街呈现井字形,县衙等政府机构都在城东,其西市却设置西门外的码头旁,直接靠着鄱阳湖。交易物品多以水货为主,有新鲜水货,也有干货,算是南来北往不小的集市。

    梁山注意到城内有陶公祠,祭祀的自然是陶渊明,看来三国之后虽然归吴,没有东西两晋,但接下来的总体格局以及出现的人物还是大致一样。

    不过陶公祠内并没有镌刻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句名言,那样终归太过堂而皇之,对现任的县令是个极大的讽刺。

    西市比邻码头,乘船约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到当地著名的九龙山。山上有一座龙王庙,是彭泽县求雨祈福的所在。

    然而自从刘宋立国以来,诸神未得人君敕令,地方上淫祠野庙更是被犁庭扫穴清理干净,此刻的江南大地的鬼神之道犹如风中烛火,九龙山上的龙王庙也就彻底萧条下来。

    梁山到彭泽县城时,头顶日头却是明晃晃,虽无夏日般的闷热,却也着实燥热。

    分明是深冬季节,却还是秋老虎一般的天气,透着几分诡异,梁山一脚踩上一条土路,鞋子立刻陷进去半寸。

    梁山当然可以做到落地无痕,只是行走俗世,不能太过惹人注意。

    这等灰尘,唯有久晴车马反复碾压过后才能积下,梁山抬眼望去,就看到整个小县城都笼罩在灰蒙蒙之中。

    梁山骑着马穿城而过。

    踏云高大英俊,这样的马走在一小县城里,该是惹人注意的,然而却少有人注意。

    这是一座缺乏好奇心的城市,或者说,眼前的冬旱消磨了人其他的情绪。

    梁山出了城,问了一位老者,就前往西市。

    西市码头也有客栈,梁山打算把踏云寄存在客栈里,然后租一艘渔船到附近岛屿去瞧瞧,明面上他要装作是一个外地的书生游览名胜古迹。

    等到了西市,梁山看到了不同县城的场景,这里却是要热闹多,并不是因为各地商贩,而是显然是某种类似祭祀的活动。

    梁山看了两眼,应该可以断定是祭祀,因为他看到了有五六百人统一的灰布衣裳,头包红头巾,腰扎也是红巾。

    五六百人有一百多号是乐队,两三百号是仪仗队,最前头是一巨大的用竹篾扎的龙头,威武狰狞。很可能是求雨。龙头后面是桌案,有不少祭品。梁山并未太留意,因为他视线中被另一番场景吸引住:西市码头只是横七竖八地陈着十来艘搁浅的渔船,从码头一直到九龙山居然都是陆地。

    说是陆地并不准确,因为视线中这一地带都是水生植物,因为缺水已经大面积消退,裸露出一块块龟裂的湖床。

    这是一片干涸的湖床,袒露、丑陋,荒芜的有些无边无际。

    这是江南地带,却有了北方的荒芜,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干旱引起的鄱阳湖缩水,这等场景在二十一世纪并不罕见,梁山也不少听类似的新闻报道,但从眼前男女老少惶恐的表情却能看出,眼前情景估计是所谓的百年一遇。

    “这就是不信龙王的报应”一位老者突然高声大呼。

    梁山闻声看去,就看到那老者双手举天,悲呼道:“龙王,不要放弃你的子民”

    一声悲呼之后,人们立刻吹吹打打,一时间鼓乐喧天,老者在桌案前用力一掀,现出两个笼子。

    梁山不看则已,一看怒从心起,笼子里居然是一男一女两个童子,这是把这两个童子当祭品啊。

    龙头动了,整个队伍也就动,五六百号人身后还跟着一两千人,出了西市码头,人群蜿蜒如蛇,径直就朝那九龙山方向而去。

    梁山催马正要跟随,旁边一位大叔好心提醒道:“这位先生,若要观礼,还请下马前行。”

    梁山只好先到客栈里寄存好马,顺口问了店小二到底是怎么回事。

    店小二告诉梁山,连着一个月彭泽县是滴雨未下,不仅如此,整个鄱阳湖上空都没有下雨。之前也想了许多办法,请道士求雨都请了好几个结果半滴雨都没有求下来,徒耗钱财。

    带头的是彭泽县的姜老太公,是有名的忠孝人家,在这彭泽县内哪个不竖大拇指称赞

    那祭品一男一女的娃娃就是他孙子孙女,据说是一晚上老龙王托梦给他,说是看上他家两个娃娃,准备收到龙宫里去弟子,再大祭九龙庙,就能求得雨下。

    店小二说,若是就姜太公一人做了这个梦也就罢了,结果许多人都同时做了这个梦,姜老太公就没有办法了。

    梁山听到这心中一动,同时托梦,还真有可能是龙王,也有可能是其他妖兽。

    妖蛮山开了禁俗令,一些适应力比较强的妖兽已经开始进入人类世界,或许跟这个有关,但也不能确定。

    正想着,梁山就听到客栈外响起一记清脆的冷哼声,转过头去,就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娃娃,眼睛一亮,心中一赞:好一对粉啄玉雕的金童玉女。

    两个人大概也就六、七岁年纪,容貌俊俏,气质不凡,不过装扮都有些夸张。

    男童是一身道服,头上居然戴着道冠。这点就奇怪,这么小的年纪就加冠而且明显显大,倒是像偷得家中大人的,故意扮作大人模样。

    道服也绝不同寻常的道服,居然印有一副图画,梁山仔细一看,大大小小的分明都是五岳真形图。

    道门中道士行走山川江湖,身配五岳真形图,经行山川,百神群灵亲迎,属于护身符之类,但是多藏于内,像小道士这般一身道服都是印满五岳真形图实在是少见。

    道服散发出淡淡的辉光,显然还是一件法器。

    发出冷哼的就是男童。

    “许贤,他们要把那两个小孩烧死吗”女童开口说话,奶声奶气的,十分动听。

    女童的装束更夸张,赫然是一身吉服,分明是个小新娘子,好象是刚刚从婚礼现场逃出来一般。

    逃跑新娘梁山眼睛有些瞪大,这两个是何等怪异的组合。

    无论如何,这两个小家伙太古怪了,好在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被祭祀的队伍吸引了。

    “两位客官,那倒不会。九龙庙里有一座九龙井,据说那里通着龙宫”店小二最擅察言观色,自然看出这两个童子不凡来。

    梁山就见那叫许贤的男童勃然变色,怒声道:“那就是淹死他们,张静楚,这事我们要管”

    张静初梁山再看过去,这粉嘟嘟的女娃确实可爱,一看就是个美人胎子,更难得的是,根骨十分的不错,让人有上前摸一把的冲动,许贤就要差上许多。

    张静楚娇嗔:“你想管,哼,可是怎么管”

    许贤抓耳挠腮了一通,然后掷地有声道:“反正我不管,我太祖许真君擒孽龙,镇水患的,到我这不能弱了名声,不能不管”

    “哎呀,这位小道士可是许真君的后人”店小二立刻神色肃然。

    梁山心中一动,许真君,想起来了,江西一带崇奉许真君,就是由那小道士口中所说的“擒孽龙,镇水患”而来,后来江西人遍布全国各地,以修万寿宫祭祀许真君来团结乡人。

    阮玲,梁山想起来了,终于想起前考古女友的名字,禁不住一拍额头。

    “大叔,你为什么自己打自己”张静楚一双妙目望过来,好奇道。

    梁山嘴巴半张,不知道说什么,总不能告诉她终于想起前女友的名字。前女友太多了,一个月的恋情,说出去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操蛋。

    阮玲就来自江西,但并非江西籍人。其父辈原居住越南之类的国家,后因为那边战乱不断,作为华侨就回来了。他们一家,以及同样背景的人都被政府安置在华侨农场里。阮玲在农场长大,大学读得是历史专业,硕士博士读得是考古专业,其中一学位论文就是写许真君的。

    “哦,我只是想起一位故人来。”梁山讪讪一笑。

    张静楚小姑娘上下打量梁山一眼,目露警惕之色,转而对许贤道:“你想怎么管”

    许贤面色通红,憋了半天,道:“我听你的。”

    “你啊你,还整天说自己厉害哩。”

    “这位小哥可是西山许家营的人”梁山问道。

    许贤闻声抬头,胸脯一挺,道:“正是。”挺完后,面色却是一红。

    梁山记得阮玲曾经跟他说过,许真君世人又称许旌阳,做过官带过兵,修过道。旌阳就是四川的德阳,许真君在那当官十年,辞职不干之后回到江西洪州西山,当时好多人不肯,后来很多人跟着许真君一起落户西山,遂成了许家营,原来的姓也都弃了,改为许姓。

    梁山一看这小娃娃不好意思,就知道这小娃娃未必是许真人嫡出,很有可能是旁姓后改的。

    而据前女友阮玲的描述,许真君的信仰是经历由人到神话的过程的,这个时代离许真君去世并不长,信仰应该还未建立起来。

    至于所谓擒孽龙之事,阮玲的论文中自然要驳斥一番,否则不够唯物主义,表示许真君只是个善于治理水患的水利专家而言,由其功德所在,人们口口传颂,遂而神话。

    梁山后来也问过阮玲,那你到底信不信,梁山记得她当时神秘地一笑,说道:“我当然信了,因为我见过龙。”

    阮玲的这种神叨叨的言论,梁山当然不信。

    “大叔有什么指教”张静楚问道。

    还是女娃子靠谱,梁山心道,当下笑道:“小道士去求雨啊,若是现在下雨了,自然就不需要把人扔井了。”

    许贤一拍头,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说着,转身就跑。

    “啊喂”张静楚连忙走身后追,一边追一边小手招呼,喊道,“你这人怎么回事你会不会求雨。”

    “我刚刚学了求雨术,即使我不会,不还有你这个张天师的女儿吗”许贤一蹦多高。

    张天师的女儿梁山心道,这来头有些大,那应是来自龙虎山。

    梁山却不知道,天下道门派系良多,无论是天师道还是净明派,这个时节都声明不显。五十年前,更因南方天师道信众发动起义,被剿灭后更是长时间不振,此刻正是道门贤德重振道纲,退出政权之争,以适合世需,雄风再振那也是几十年后的光景。

    而北方,佛门再遭大难,道门虽独善,其发展却也受限制。梁山对历史不精,所学也是应付女友考察,因而知道得不过是一鳞半爪。与阮玲相处也就三个月,若是相处一年甚至三年,梁山相信自己会更有见识。

    梁山摇头苦笑一声,出了客栈。两个小家伙跑得倒是快,一溜烟却是没影了。

    这时,彭泽县西门却是大开,更多民众涌了出来。梁山夹杂在这些人之众,却是听到另外一番议论。

    “那姜老太公也够心狠的。”

    “谁说不是”

    “那有什么办法也是奇怪了,别人也都做了这个梦,传扬开去,一地生死他却顾着自家儿孙的性命,一世英名可就毁了。”

    “我呸若是老汉我,谁要动我的孙子孙女,我就跟他拼命。”

    “说的对,要一世的好名声干什么还不是荫庇子孙后代。子孙后代都没有了,这姜老太公,着实是不通情理。”

    梁山心中暗道,那老头若是听到这番言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