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对。”
苇鹏点点头,“人大,央财,北理工,北航,北邮……这都是好学校……”
王淑华却问:“黎妙语准备去哪?”
“她说想考北大,今天跟她爸妈已经去京城买房子了,这样上大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住。”
“……”
要不是他在开车,苇鹏和王淑华都想要把这个不肖子从车上踹下去。
王淑华提高嗓门骂道:“那李婉仪呢?现在弄成这样了,你又不想要了?”
“什么样啊?”
苇庆凡无奈道,“妈,你想太多了,人家也没说要嫁给我啊?再说了,我去京城一不是为了黎妙语,不是想创业嘛,京城的机会应该要更多一点。”
苇鹏点头赞道:“你这个思路很好,男人嘛,就是要事业为先……”
王淑华咳嗽一声,眼睛盯着他。
“……当然,俗话说了,成家立业,成家在前,这也不矛盾。”
苇鹏熟练而顺滑的拐了个弯,“婉仪这么好的姑娘,遇见了可不能错过,不然以后后悔都晚了。”
苇庆凡点头道:“我知道,你们放心吧,等学姐开学的时候,我跟她一起去。”
王淑华皱眉道:“到时候你都开学了,你跟着去干嘛?”
“不是你们让我抓紧,又说到大学那么多男生就没我的事了吗?”
苇庆凡来了个“斗转星移”,“再说,两个人一起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的,不是刚好可以增进感情吗?”
这个理由很充分,苇鹏和王淑华都有点犹豫。
王淑华问:“那你还得请假,老师能同意吗?”
“肯定同意,我平时这么乖,从来不请假不迟到,成绩还这么好,老师肯定同意。”
苇庆凡一点不脸红地道,“到时候趁着周末,早点过去,把学姐送过去我就回来。”
苇鹏咳嗽一声,道:“去都去了,也没这么着急,厦门是好地方,好风景,可以到逛逛,多陪两天也没什么。”
王淑华斜了眼丈夫,又问:“那黎妙语呢?”
苇庆凡奇道:“这跟黎妙语有什么关系?”
“你说什么关系?”
王淑华有点生气,“我警告你啊,你要是作出决定了,喜欢婉仪,就好好对她,跟黎妙语划清界限!
“你要是喜欢黎妙语,就跟婉仪保持距离,不要整天有的没的,勾勾搭搭!成什么样子!
“你要是敢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做出什么始乱终弃、负心薄幸的事情,到时候我打断你的腿!”
苇庆凡点着头,无奈地道:“妈你放心吧,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我心里有数……行了行了,前面就到了。”
吃饭的地方仍是银湖饭店,苇鹏和王淑华只顾着骂儿子,都没注意,才发现居然都马上到地方了。
苇鹏笑道:“这四个轮子的还是跑得快……”
王淑华叹了口气,也没再说什么。
苇鹏给苇正打了个电话,得知他们已经到了。
苇庆凡放缓车速,来到饭店门口,立即就有服务员殷勤的迎了出来,帮忙指点停车位置。
“这态度都不一样了……”
王淑华也感觉到了不同,以往也来这里吃过几次饭,但从没有见服务员如此热情过。
一家三口下了车,正好看到旁边一辆出租车停下,苇盛一家四口从里面下来。
两家人打了个照面,苇庆欢看到苇庆凡旁边的车子,眼睛发亮的小跑过来,惊奇而又难以置信的样子,“哥,这车真是你买的?”
苇庆凡先向小叔和婶婶打了招呼,然后向她点点头,很识趣的把刚锁上的车打开。
“你也太败家了!”
苇庆欢很嫌弃的白了他一眼,然后转头就满脸笑容,打开车门钻了进去。
苇庆寒没老姐这么不顾形象,但看着车子,表情也有掩不住的好奇。
苇庆凡干脆拉着他上车,几个长辈同样新奇,但要注意形象,而且好几个服务员看着呢,自然不好意思小孩子一样去车上显摆,先行进店。
“喜欢不?”车里面,苇庆凡笑着问苇庆寒。
苇庆寒还没反应,坐在前面的苇庆欢就转过头来,很惊喜地问:“哥,你要把车送给我们家吗?”
“你想得美!”
苇庆凡又气又笑,“我差点没被我爸妈打死……”
他对苇庆寒道:“你好好学习,不准出国,等大学毕业了,哥送你一辆。”
“为什么不送我啊?我也要!”
苇庆欢不满地道,“再说了,他能考上高中就不错了,还出国留学呢……”
“你就比我小一届,你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才刚毕业,送得起吗?”
苇庆凡瞪妹妹一眼,“当然要是到时候我送得起,那另说。”
“那就行。”
苇庆欢又开心起来,随后看到苇庆婵从店里出来,忙按下车窗,伸出窗外招手,“姐,这里,快来看。”
苇庆婵走过来,翻着白眼道:“我早看过了,我是来喊你们上去吃饭的……有什么好看的?”
“你早知道了都不跟我说?”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c
苇庆欢不满地噘噘嘴,不过车也看了,也就下了车,又催弟弟,“走啦走啦,你好好上学,不要整天看乱七八糟的书,到时候哥买不起,姐给你买车。”
“你还挺敢吹啊?”苇庆婵有点好笑地拨了拨她的头发。
苇庆欢道:“我这是鼓励他。”
姐妹俩走前面,苇庆婵又道:“他给我买了个电脑,回头你想玩的话去我家……”
“啊?”
苇庆欢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是谁,下意识地就要转身“我也要”。
苇庆婵在她脑袋上拍了一下,“你才高中呢,要什么……等你上大学再说!我给你买!”
“你有钱吗?”
苇庆欢捂着头咕哝,又回头小声道:“哥,等我上大学了啊,我一定会好好考大学的……”
“行。”
苇庆凡轻松答应,“不过你要是考不上可没有啊。”
“放心,我肯定能考上。”
苇庆欢信心满满,她成绩不算很好,但比以前的苇庆凡还是好很多,按照现在的情况,应该上个二本肯定没问题……二本也是大学啊!
到了楼上包厢,苇庆凡一进来,原本正在商量事情的几个长辈一下就停了下来,眼睛都盯着他。
苇庆凡干笑两声道:“钱已经给我爸妈了,你们盯着我也没用啊。”
“先坐,先坐。”
刚刚已经被哥嫂四人数落一顿的苇盛瞪了一眼苇庆凡,然后摆摆手,示意几个孩子先坐下来。
苇正已经点过了菜,李蘅笑着询问了一下苇庆凡买彩票的事情,随后苇正向苇庆凡道:
“你爸妈都已经说过了,我也跟你叔商量过了,这样的,现在我们两家也不缺钱,房子也住着好好的,就没必要买了。
“钱呢,我是建议,按你爸妈说的,存一部分到银行里面,死期,这样利息高一点,这个可以分两部分,接下来的一年你不是还要上学吗?
“可以存一年,然后活期再存一部分,或者到期之后取出来存活期,这样你大学真的想做什么,随时也可以用……”
苇庆凡问:“大爷,存一年的利率是多少?”
苇正道:“我今天特意问了一下,整存整取一年,利率是2。22,两年是2。7,三年是3。24,五年是3。6,你这钱多,利息也高。”
婶婶汪晴算了一下,有点吃惊地道:“那是,这一百多万呢,一年利息就有好几万了。”
苇庆凡道:“1998年开始,全国平均房价2063元,2003年2359,04年2713,去年2820,如果两千块钱的时候买房子,到现在涨了有快三分之一了。”
他之前就猜到了大爷和小叔大概率会这样选择,并不觉得意外,提前就开始搜集相关资料,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大爷跟黎妙语的妈妈认识,就不好用“黎妙语跟我说”这样的借口了,而且大爷并不盲从盲信,说服他没有说服爸妈这么容易,得摆事实讲道理。
“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城市化,按照欧美日韩的经验,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房价是一个加速上涨的过程,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几年,大概率会越长越快……”
房价上涨背后的逻辑很复杂,许多以他现在的身份不方便提,也不敢提,但是结论很明显:
“把这些钱全部都存银行,可能存五年的利息,都不够房价半年的涨幅!”
第152章 撤职
04年的时候全国房价就有一次“巨幅”上涨,平均每平米涨了八百块钱,在当时的消费水平下已不是小数目。
苇正对此是有了解的,但相信调控,不认为会继续上涨,但听苇庆凡拿着欧美日韩举例,并列举了重重数据之后,又有些动摇,觉得侄子说的也有道理。
苇庆婵、苇庆欢、苇庆寒见苇庆凡居然在给几个长辈上课讲道理,互相看看,表情都变得有些古怪。
“大爷,你不是一直想让我们姐弟四个好好上学,有出息吗?”
苇庆凡继续劝说,“您看的书多,肯定知道一个稳定的社会什么时候最容易阶层流动,改革开放是一个红利期,现在这个红利已经被吃的差不多了,你想想最开始下海做生意的那些人……如果以后房价涨到八九千、两三万,我们还能买得起吗?还能在城市里面定居吗?”
“到时候一套房子好几百万,得工作多少年才能买得起房子?
“我也没想过会中这么多钱,我感觉这就是老天爷在给我们一家人这个机会,您等了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这个机会吗?”
苇正愣了好半晌,仔细打量着这个侄子,甚至忘了原本在讨论什么问题,好一会儿才问:“这都是你在书上看出来的?”
苇庆凡点点头,又解释道:“我说的是其他国家的情况。”
苇正点点头,又叹息一声,脸上却露出笑容,道:“你这看书看得……很好,有思考,但是不要太极端,也不能什么都只自己想,走歪了自己也不知道,得经常跟人交流才行。”
“嗯。”苇庆凡又恢复了乖巧的样子,认真点头。
苇正又想了想,问苇盛:“你的意见呢?”
苇盛笑道:“我又不懂这些,咱们家不都是大哥你拿主意嘛……你怎么说,我听你的。”
苇正皱着眉头道:“庆凡说的确实也有道理,刚刚这些话……”
他顿了一下,坦然说道:“我也想不到,很有深度……这样吧,反正孩子大了,以后总要去大城市的,实在不行,房子以后还可以卖掉。
“我家里还有点积蓄,回头看看房价多少,差多少,你借我多少,等回头有钱了,我再还。”
苇盛跟汪晴相视一眼,苇盛道:“那我也一样。”
苇庆婵小声问:“不用我还吧?”
李蘅没好气瞪她道:“用得着你还吗?”
苇庆婵露齿一笑,“那就好。”
苇庆欢也小声道:“爸,妈,我们家买一套吗?那以后给我还是给我弟啊?”
几个大人都忍不住笑起来,苇盛笑道:“先买一套,以后挣钱了再买。”
苇庆寒小声咕哝道:“我才不稀罕,我自己买……”
“你买得起吗?”
苇庆欢瞪他一眼,“好好上你的学,不然长大了说不定还要我赚钱给你花,我可不管你啊。”
苇庆寒咕哝两声表达不满,没敢大声反驳。
对于“借钱”“还钱”的说法,苇鹏和王淑华都没有直接反对,因为兄弟三人都是要强的性子,直接说给很难被接受,这与帮忙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迟疑了一下之后,王淑华还是又强调了一遍,道:“这些年你们两家帮我跟苇鹏不是一次两次了,家里的地也都是我们在种,二老整天给我们帮忙,东西都是我们的,这些我都记在心里面。
“这钱你们说是借,我没意见,但是话我得先说在这里:以后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这钱本来就是天上掉的,我没想过再要回来的事情,不管赔了赚了,你们不还我都没意见,你们要还,我也收,就当是你们给我的。”
苇盛少年失怙,是苇庆凡的爷爷奶奶养大的,当时家里很穷,兄弟三人少年时经常是饱一顿饿一顿,到苇正考上公务员境况才真正好转起来。
兄弟三人互相扶持,各自成家之后,包括李蘅、王淑华、汪晴三人三家之间,固然在生活里面难免有各自的心思,但整体上来讲都是十分和睦齐心的。
类似的情况,这些年里面都有过,此时只是数额上更大,性质并无两样。
王淑华兄妹两人,打小生活也不算富裕,说着话,记起过去这些年的经历,尤其是刚生孩子后那几年,学校发不起工资,家里处处拮据的场景,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李蘅和汪晴忙出声安慰。
一家人说着话,这时菜已经上齐,苇鹏拍拍媳妇的手,跟苇正和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