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七八座烽火台已经好些年没有运作过,究竟能不能将警告带到,他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因此为了稳妥起见,最好还是由他们亲自跑上一趟。
何况这也是大大的功劳。
伍老大只希望太守大人能干点正事,把但凡还能用的人都调到西、南、北三面城墙上,实在不行守住一个也可以。如此一来等到申州军到了,便可以立刻进入城内剿寇,否则事情就麻烦了。
“那头儿你呢?”
“我家就在金霞,你说呢?”伍老大摆摆手,“放心,等我把家人安置好了就过去找你们。”
众人钻回甬道,打算顺着原路离开城墙。
然而走在最前面的潘猴子突然身子一软,栽倒在地。
接着是另外两人。
田石愣在原地。
“当心头顶上!”伍老大猛地推开他,自己就地一滚,拔出片刀。
只听到叮叮两声,脚边竟冒出火星来——从地上爬起来后,田石才注意到甬道石板上插着两把奇特的飞镖。
一个黑影从天花板上滑落下来。
此人个头不高,穿着草鞋,腰间别着一把几乎跟他人差不多长的弯刀。
“挡你爷爷的路,找死!”
伍老大恶吼一声,大跨步朝对方劈去。
对方同时拔刀出鞘,向上格开伍老大的劈砍,顺势双手握住剑柄,径直斩落——
随着皮肉被划开的声音,一团血淋淋的东西滑落下来,伍老大抽搐两下,无力地瘫倒在这团血肉之中。
田石颤抖着拿起武器,巨大的恐惧涌上心头。
他不想死。
至少不能死在这儿!
他还有老婆和未问世的孩子在等着他!
“啊——————————!”
田石大叫着冲向对方,朝敌人的面孔直刺而去!
矮个子将刀架于侧面,脑袋一晃,轻描淡写的推开了刺击。然后把刀尖下压,扫过了已经失去平衡的田石腹部。
力气顿时从他的体内流走了。
田石蹒跚着向前走出两步,再也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甬道的出口就在不远处,他甚至已能看到外面的阳光。
但这十余步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及。
“老婆……我……不想死……”
这……就是应验么。要是早点听了那古怪方士的话,就好了……
田石最后想到。
第143章 烽烟起
燃起来的烽火终究是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赵大海和李星便是其中之一。
那晃动的青色烟柱在朦胧的柴烟背景下显得分外突兀,很快就有侍卫将这一异常现象报告给了两人。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走出令部大堂,来到院外。
“唷,还真是狼烟。”赵大海掏了掏鼻孔道,“这是看哨塔的士兵喝过头了?那边是大海方向吧。”
“要不我派个人去东墙看看情况?”
“嗯,先确认下总不会错。”赵大海正准备回屋时,突然又停了下来,“等下……我说你今天有见到学部从事大人吗?”
“没有。怎么了?”李星疑惑道。
赵大海直接叫来门卫,“今天文大人来枢密府没?”
后者摇摇头,“没见着。”
“权大人呢?薛大人呢?”
门卫皱眉一沉思,“好像……都没来。他们会不会是去执行外务了?”
“妈的!”赵大海脏话直接喷出了口,“今天枢密府闭府,你先回家吧。”
“啊?”门卫愣在原地。
赵大海也懒得理他,直接转向李星,“不用派人去查看情况了,你赶紧叫令部成员出城,去凤阳山庄汇合。”
“你的意思是……其他几位从事没来不是偶然?但我看到学部的新晋方士都来了……”
“那就是他们被舍弃了。”赵大海琢磨了下,“这样,我单独通知他们一声,你先走。这事要尽快让我徒弟知道。”
学部的知微殿就在府中西侧,他一路小跑走进殿中,而十来名方士正自行温习着术法,讲台上并没有看到夫子的身影。
“喂,我说你们先别翻书了。”赵大海用力拍了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金霞城东边可能出了点麻烦,保险起见最好先离开枢密府,你们若是不知道去哪里暂避比较好,那就跟我来。”
方士们面面相觑,随后一名高个子站起来道,“请问你是……”
“令部除祟组的领队,赵大海。”
“令部?你们的从事就是那个向公主殿下出卖枢密府利益的同期生?”
“除祟组是什么玩意?不好意思,我没听说过。”
“你也是方士吧,跟着那样的人,就不会觉得羞愧吗?”
“什么麻烦,说不定他只是故意想把我们骗出府。”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但眼神和语气无不表现出了一致的轻蔑。
“这位……赵领队,”那名高个子耸耸肩,“你也看到了?学部并不欢迎你们令部的人,所以——”
“砰!”
赵大海一拳砸在墙壁上,将众人吓了一跳。
甚至有些方士手忙脚乱的摸起了药材。
“兔崽子,你们以为老子乐意跑这个腿?还不是看我徒弟的面子上,捞你们这群憨货一把!”赵大海破口大骂道。
“首先告诉你们,老子不是方士,乐意跟谁就跟谁。其次我徒弟又不傻,有公主大腿抱为什么不抱,一个个义正言辞的,腻歪!换你们能抱我就不信你们不伸手!”
“还学部不欢迎令部,可把你们能的!不去令部哪来的功绩?你们就当一辈子八品方士吧!”
说到这里,赵大海还顺势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反正我话是带到了,你们爱信不信,留在这里可以啊,等真遇到麻烦,可别指望有人来救你们!你们的从事大人,早就跑得连影都不见啦!”
随后他冷哼一声,掉头就往殿外走去。“比起你们这帮蠢货,我那徒弟简直可爱一百倍。”
方士大多都有不错的家底,通过考核后更是朝廷官员,哪见过这等粗俗的骂仗,一时都傻在当场。
“真、真是岂有此理!”好半天才有人反映过来。
“他这是故意来学部挑衅吗?”
“不过这做得未免太明显了点……会不会东边真出了什么问题?”也有方士怀疑道。
“呃,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反正夫子不在,我们先走一步,应该也不会被责怪吧?”
“谁先走我都会向夫子禀告。”最开始站出来的那名高个子再次发声道,“你们莫非忘了夫子平时的告诫么!向令部服软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枢密府的叛徒!”
……
烽烟升起的两刻钟后,夏凡和宁婉君收到了来自枢密府的消息。
公主立刻调集数支专业的斥候小队,前往金霞城进一步打探情况。
夏凡也派出黎和山晖这两位天生的侦察员,去东城墙附近确认烽火的源头。
很快,各式各样的情报通过口述或简信的方式陆续汇总到山庄内。
一场紧急会议随之在会客堂中召开。
“金霞城正在被人袭击?”此消息一经公布,便在众人之间引起了掀然大波。
也难怪大家讶异,申州并非什么战略要地,又位于启国腹地,和周边国家互不搭界,几乎算是最不可能被战火波及到的地方。
“敌人是乘船而来,而且数量不少。”统领卫队的徐三重凝声说道,“在此之前,东海面应该是一片禁区,这些人既然有能力突破邪祟的封锁,那么其身份也基本可以敲定——他们十有八九就是东海帮幕后的势力,来自海对岸的东升国。”
“东升国……这是想洗劫金霞城?”李公公眉头紧蹙。
“或者在谋求更多的东西。”参谋贺归才摇着鹅毛扇道,“但不管他们所谋的是何物,投入的手笔都不算小。”
“没错,据前方传回的消息,目前敌人正在登陆,并且先头部队已经攻占了东城墙。从船只数量来看,他们的人数绝不会少,想靠官府的那点人去守城无异于螳臂当车。更何况……”徐三重顿了顿,“斥候并未发现官府那边有任何动静。”
“他们疯了吗?”墨云难以置信道,“不敌归不敌,这就样将城防拱手相让,官府上下可都是要掉脑袋的!”
“老实说,这场袭击确实蹊跷得很,在未摸清楚敌人的虚实和意图之前,我建议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贺归才望向广平公主,“凤阳山庄地处高点,易守难攻,敌人不大可能来找您的麻烦。等到申州援军抵达,此事自然会有一个了结。”
“贺参谋说得是。卑职也认为这是最稳妥的做法。”徐三重拱手道,“对方实力不显,我方贸然行动难免会有损失。等到申州军一到,还有可能暴露这支奇兵的存在,处理不好只怕会留下隐患。”
其他人也纷纷露出赞同的神色。
公主却没有立刻拍板。
她沉吟片刻,偏头望向夏凡,“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第144章 “有支军队”
贺归才和徐三重不由得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他们知道这位夏公子博学多才、术法本领了得,但现在谈论的毕竟是军事问题,而且关系到公主的切身利益,一个方士又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来?
夏凡并没有立刻回答。
他先是反问道,“城中的百姓……你们打算怎么办?”
“夏大人无需太过担心,”徐三重回答道,“申州援军来金霞花不了多长时间,快则一天,迟则两天,到时候敌人无论是进还是撤,都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打劫百姓上。对于金霞城来说,一天的损失并不会伤筋动骨。”
“城市不会记得,但人有记忆。”夏凡平静的说道,“如此一来,公主殿下的形象就泯灭众人,和官府、枢密府无异了。”
“形象?”贺归才轻咳两声,“夏大人,我们谈论的是军事部署和应对方案……”
“我确实不懂作战指挥,但这世上并没有纯粹的战争——任何一次军事行动,都是政治的延伸,为什么而战斗,是其必须要明确的核心。若忘了这个核心,只是为战而战的军队,往往都走不了太远。”
“我们当然是为公主殿下而战——”
“你说的是个人目的,”夏凡打断了他的话,“而我说的是军队这个整体。公主殿下,你是想保全这三千人,还是想真正得到一个焕然一新的金霞城?”
宁婉君眨了眨眼,“你想让我进城拒敌,将他们消灭在城中,而不是等待申州军来援?”
“正是。”
“果然,你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宁婉君扬起嘴角,“不过光这几句话可不能说服我,你得解释得更详细一些——为什么我的形象会泯灭众人,焕然一新的金霞城又是什么意思?”
“我举个例子说明吧。曾经有一个地方……”夏凡吸了口气,“在短短的数十年里,更换过三届统治者。”
“数十年交替三个王朝……大陆上有这样的地方吗?”贺归才质疑道。
“安静!”宁婉君扫了参谋一眼,“听他说。”
“统治者频繁变更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到处都有劫匪、山贼,以及新的敌人。他们都做过同样的事情,比如征兵、收税、开发一地。但最终只有最后一届获得了成功。”夏凡说到这里顿了顿,“要说他们一开始实力有多么强大倒也称不上,甚至总体对比前面两届还颇有不如。但他们在短短几年里,就将劫匪、山贼扫荡一空,只因为这些人向当地百姓承诺过这点。”
“然后呢?”宁婉君兴致勃勃的问。
“没有然后了。他们得到了兵员、税收,以及当地人的全力支持,而其他统治者与敌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为什么?”墨云不解道,“劫匪和山贼威胁不到城镇里的人吧?倒是往来的商人感谢他们还差不多。”
“因为人们看到了变化。”夏凡笑了笑,“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傻子,前面两任统治者虽然装备、甲胄、称呼都不相同,但在人们眼里,这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唯独第三任带来了一个新鲜的变化,他们言出必行,吐沫成钉,只要是答应过的事,就一定能做到。于是人们意识到,这支部队与前两任截然不同,哪一边执行力更强,更具有统治者的面貌不言而喻,因此支持起来也更积极主动。甚至在某一段时期,他们只要凭借一张白条,就能借到大量粮食。因为百姓知道,这笔借债不会被故意拖赖,而是一定能换来回报。”
宁婉君听得心旷神怡,“这就是你之前所说的形象?”
“不错,官府做不到、或者不会去做的事,你能办到,就必然会给所有人带去一个全新的印象。这个印象不仅可以继承,还可以传播。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城市不会记得,但人有记忆。你改变了所有人的观念后,也就得到了一座焕然一新的金霞城。”
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