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家学生能改变历史-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一个弟弟,本来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一想到自己弟弟那些混账的后代,孙策却又想下药让自己弟弟无后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刘备也看完了新的史料,他长吁短叹道,

    “你说,我都说了让诸葛亮不要北伐,不要北伐,他怎么就是不听呢。如果不北伐,只要做好防御工事,那么最起码还能多坚持几年。这不断北伐,不仅损兵折将不说,而且还扰乱民生。真是想不通。”

    “这次你不是让庞统一直待在身边,避免了他被流矢射死吗”

    一旁的孙策看着想不通的刘备说道,

    “诸葛亮不行的话,下次你换庞统托孤试试呗,这次庞统不是没让流矢给射死吗,卧龙凤雏你都有了,哪个行就换哪个呗。你这情况又不像我,只有一个弟弟。”

    “庞统虽然才华不比孔明差,但是资历不够。”

    刘备否决了孙策的提议,

    “之前的历史上庞统之所以会被流矢射死,就是因为想要尽快的立功以此来在我这里站稳脚跟。

    但是孔明比他来太早了,所以他的资历始终比不上孔明。”

    “既然你这么嫌弃诸葛亮,不如在诸葛亮投效你的时候,将他介绍到我这里来。”

    曹操听到了刘备的抱怨,凑过来说道,

    “这样你不就能托孤庞统了。”

    “哪凉去哪儿待着去。”

    刘备冲着曹操喊道,

    “我还没和你计较你试图半路试图截走我大将赵云的事儿呢。你还有脸过来说话。”

    “良禽择木而息啊,赵云跟着你浪费了。这样的福将在我麾下征讨匈奴,羌人多好。

    再说,你别以为我没看史料。我只是试图招揽赵云,你却不仅试图招揽我的许诸,张辽,还试图劝荀彧,荀攸两人跟着你去复兴汉室。

    说起不要脸,我还是比不过你。不过你也不想想,这两人是颍川书院出来的人,老师同窗很多都在我的任下任职,怎么可能跟着你去流浪。”

第155章 叫寻泽的办法

    “去去去,这事儿是未来的我干的,和现在的我有何关系。

    刘备见到话题对自己稍稍有点不利,便赶紧扯开,然后对着两人说道,

    “大哥,三弟,我们兄弟三人既然已经结义。那么就应该互相帮扶,你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这事儿其实不难理解。”

    曹操倒丝毫不藏私。他见到刘备求助,便直接了当的说道,

    “你去世后,蜀中少主年幼,人心浮动。内外大局全靠诸葛亮一人支撑。

    诸葛亮要么把持朝政,将朝廷大权握在自己手中,维持蜀中上下一心的局面。

    要么就只能连年北伐。一方面是通过北伐来号令蜀中各地,看谁有不臣之心。另一方面这是利用北伐将全国的军队掌握在手里,避免你儿子因为听信了谗言对他下手。

    所以,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你刘备得益州的手段不仅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地方上很多官员都是刘璋的旧吏,中央本来就掌控的不甚牢固。如果诸葛亮不连年北伐,蜀中怕是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内部就会混乱起来。”

    “这样倒也说得通。”

    刘备想了想,觉得曹操这样说的倒也没错。

    蜀中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又没有经历过多少战火。各地的家族,官员都或多或少的有点儿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诸葛亮不连年北伐,借着北伐的大义统令地方,怕是蜀中的国力会消耗的更快。

    虽然刘备在占据益州以后,也曾说过要仿效汉高祖刘邦,出益州征伐天下。

    但其实从益州出兵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益州易守难攻的同时也代表着不易出兵。

    所以掌管荆州的关羽一北伐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战果,而诸葛亮却多次无功而返。

    但是在孙权背刺关羽之后,导致荆州丢失,蜀汉只剩下了益州这么一条北伐的路。再想北伐,自然只能是幻想了。

    至于传说中的魏延子午谷奇谋,看看就好。真要这么做了,无非就是两个结果。

    一个是成功了,几万没有后勤的军队真的攻克了城墙高大的长安。然后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曹魏势力的疯狂反扑。

    到时候孤悬在长安的这只军队,一方面要派出大量民夫从蜀中运粮,一方面还要撑过曹魏前期的反扑。

    就凭借蜀汉那点国力,很容易就被后勤耗死。

    当然,也可以选择就地征粮。然后一群原来准备投降的民众发现这帮打着复兴汉室的军队素质还不如曹魏呢,于是民心向背,更不容易站稳脚跟。

    当然,虽然困难是困难。这条计谋还是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的。

    不过,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失败的后果。

    假如这支奇袭部队的存在被泄露出去,曹魏提前设伏,将整支部队一网打尽。

    那么,等到消息传回蜀中,如此巨大的惨败必然会引起蜀中内部动荡不安,蜀汉王朝的统治权威将会削弱到一个极低的地步。

    而诸葛亮本人也要付出极大的政治代价。

    因为益州虽然粮食不缺,但是人口也不多,再加上刘备为了报仇,在东吴经历了一场惨败,使得可用之兵就更少了。

    诸葛亮虽然连年北伐,但是真的计算起来,却发现他宁可无功而返,也不愿过多的损兵折将。

    所谓的北伐,更像是一场伤亡有限的军事演练。目的就是为了让蜀中的军队一直保持战斗力。

    事实上事情也的确按照诸葛亮的设想发展了。

    虽然三国末期,蜀汉灭亡的最早,但是正面战场好歹能和北面打的有来有回。

    而且,蜀汉最后是亡于刘禅的投降,并不是正面战场的失败,在军事方面也算是输的有尊严了。

    反观东吴,同样是据守天险,但是被一鼓作气直接拿下,败忘的速度基本就和投降差不多。

    只能说,诸葛亮确实想尽办法的在为蜀汉续命。但很可惜的是,大势已去,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

    “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刘备两眼放光,看着曹操接着问。

    “很简单啊。”

    曹操回答道,

    “等你夺下益州之后,直接投降于我。我封你一个蜀王当。这样你就不是不用操心这个问题了吗”

    “你还是先解决清楚你老曹家被人篡位的问题以后再来让我投降吧。”

    刘备对着曹操翻了一个白眼。

    “我倒是也想啊。”

    曹操抱怨道。

    “灭了一个司马家,冒出来一个皇甫家。等我这次灭掉皇甫家,说不定还会冒出来一个上官家。

    老师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历史惯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意,但是却没说正面可以打破这种天意。”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你们三家的统治名不正,言不顺。”

    叫寻泽听完了三人的讨论,站起来说道,

    “曹操虽然凭借特色的君主立宪制度,让曹家对于北方的统治名正言顺。

    但是益州,东吴皆不承认曹家的这种说法,认为曹家篡夺了汉室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司马懿,皇甫顺这种权臣出现,曹家的统治就很容易易手。

    自秦朝以来,华夏的百姓就都希望天下能有一个稳固的王朝来统治。这样最起码不会有兵灾之祸。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统一天下,谁就有废汉自立的资格。

    人们根本不关心刘邦是不是真的是昊天的儿子,曹家是不是真的是昊天座下的童子,他们更关心谁能为天下带来长久的统一和繁荣。

    华夏人自古以来就是信自己多过信神明的种族。所以想要靠国外那一套来唬住百姓,维持统治是不切实际的。

    你们得拿出真东西来取信天下苍生。”

    “那什么是真东西”

    曹操,刘备,孙策三人一起转头看向了叫寻泽。

    “曹操那一套的君主立宪制。”

    叫寻泽开口说道。

    额,老师你是在逗我们吗

    三人听到了叫寻泽的话,一个个顿时无语。

    曹操手里有汉献帝,所以可以这么搞。他们想学也没法学啊。难不成让刘备自己君主立宪自己,让孙权找个皇室宗亲另立一个皇帝君主立宪

第156章 官员,贵族,百姓

    “你们三个人的志向,有互相冲突的地方,也有互相可以合作的地方。

    叫寻泽看着三个人说道,

    “冲突的地方在于,你们拥有三人都拥有自己的政治力量,自己的军队。大家都想当老大,但是谁又都无法彻底消灭对方。

    而你们可以合作的地方则是,大家都不想看着汉室就这么完蛋。

    或许你们本人在统一了天下以后,会有代汉自立的想法,但在天下一统之前,你们都愿意做汉臣,而不是篡位者。”

    “的确是这样。”

    曹操说道,

    “有王莽救汉的例子在前,汉室即便是失德,作为臣子的也应该将他带回正轨,而不是篡汉自立。”

    “没错。”孙策也点了点头赞成曹操的说法。

    孙策,刘备,孙权三人都是在大汉权威尚在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认知里,汉这个字,就代表了自己的国家,代表了强盛与繁荣。

    所以他们行事和司马懿,孙权,刘禅,曹丕这几人不同,除非是事情到了非废除汉室不可的地步,他们是不会轻易的改朝换代。

    大汉的强盛让他们对于汉人这个身份充满了认同感。

    “既然这样,那么我便说出我给你们君主立宪这个答案的理由。”

    叫寻泽看着三人说道,

    “洛阳无险可守,周围平原面积又小。作为国都比不上长安,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仅仅是将洛阳这一座城市单独划归出来,让他不被三家任何一家控制,那么谁也不会担心这会威胁到三家任何一家。

    所以我的主意是,君主立宪,但不是一家君主立宪,而是三家一起君主立宪。”

    “但曹操之前实行的君主立宪,不也是被人给篡夺了吗。”

    刘备听到叫寻泽的话,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可见君主立宪并不靠谱。”

    “之所以会有君主立宪这个制度出现,是因为有一股新兴的阶级能完美的克制君权,让他只能被法律束缚。”

    叫寻泽对着刘备说道,

    “曹操之前的君主立宪制度其实是走歪了。因为他并没有培养出一个阶级来克制君权,只不过是名义上限制了君权,实际上是用自己来代替了君主作用。

    而我要你们做的君主立宪,则是三家通过互相制衡,来保证君主权利始终被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

    “还是不懂。”

    曹操,孙策,刘备三人依然有点儿懵。

    “具体的道理你们可以自己去看书,我在这里主要说你们需要怎么做。”

    叫寻泽拿出了纸和笔,一边讲解,一边说出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这项计划实行起来很复杂,但是听起来却很简单。

    那就是让三家组建联合政府,然后以汉室的名义管理朝政。

    联合政府所在地在洛阳,同时皇室也居住在这里。洛阳是联合政府的直属城市,由三家共同派遣军队保护,任何武装力量在没有得到三家同意之前,不得擅自进入洛阳。

    联合政府由宰相和六部共同管理,人选三家不得直接任命,但是每家就每个职位都可以推荐两个人选。

    同时,为了保证联合政府不会偏向任何一家,国家需要组建上下议院。

    其中上议院有权选举宰相和六部官员,共九十九人,三家每家出三十三人,实行少数赞同多数原则。

    并且宰相和六部做出的有关于国家的重大决定,都需要经过上议院的同意方能实施。

    也就是说,上议院代表刘,曹,孙三家的意志,负责监督朝廷。

    下议院则由全国各地没有官职在身,但是有一定名望的人士组建,人数不限。

    下议院有对国家重大决定进行赞成和反对的投票权力,但是投票结果仅作为民意进行参考,不具有任何的实际效益。

    但下议院同时也具有建议权,即下议院的议员可以提出有关于国家政策方面的建议,在经过下议院的表决之后,如果该建议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赞成率,那么建议就会被送往上议院进行表决。

    如果上议院也以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赞成率通过了表决,那么这项建议就会送往联合政府,由联合政府进行实施。

    这样一来,联合政府,上议院,下议院三个权利部门就起到了一个互相牵扯的效果。

    上议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