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炼低头看着黎护,极有深意地道:
    “安王殿下,这幅新王袍冕冠,可要万分郑重啊。若无陛下点头,可是没有第三套了!”
    虽是黎护登临王位之日,但此时的他,却是双眼通红,满脸失落之色。双手颤颤地伸出,接过了王袍玉玺,上身低伏在地,双肩抖动不已,似是抑制不住地抽泣着。
    而就在黎护接过玉玺王袍之时,升龙府上空之中,天色顿时大变。
    乌云卷起,陡然笼罩天空。云层之上,有玄武嘶声,龙吼阵阵。
    有精通气运之术的人抬头望去,便见象征着黎朝气运的玄武异象,与云国国运金龙一道悬于空中,各持气势,相互对立。
    可任由玄武异象如何全力抵抗,凄厉嘶鸣,其周身缠绕着的黎朝国运之气,就一直宛若冰山消融,无可挽回地脱离,然后滔滔不绝地朝云国气运金龙涌去。
    金龙盘旋天空,吸取着来自黎朝的国运之力。原本气势就稳压玄武异象一头气运金龙,此时身躯越发庞大起来。
    玄武气势越发微弱,身形肉眼可见地萎靡下来,旋即来到国运金龙之下,发出代表着臣服之意的温顺低沉嘶声。
    于此同时,远在德江郡,被众人护送着前往江城府的黎卫宁,心中突然一悸。
    只听得一声清脆的碎裂之声,自他怀中传来。
    黎卫宁脸色大变,连忙自怀中取出黎朝玉玺。此前不过有裂纹的玉玺,现在已然碎裂开来。
    他怔怔地看着玉玺,满脸尽是慌张无措之色。
    金龙压玄武,黎朝附大云。
    天南局势,自此彻底稳定。若非天地再次大变,否则绝无翻身机会。


第五十四章 孤要你,悔不当初!
    夏国,江州城,西南招讨司衙门。
    一处偏厅之中,黎卫宁独自一人待着里面,愈发心绪不宁。
    黎朝传国玉玺的碎裂,就算是此前,也算得上不祥之兆。而去如今,天地大变,国运显化异象,玉玺就更是代表着一朝国运之气象了!
    无端碎裂,其中代表的含义,黎卫宁更是想都不敢细想。
    陈立言之前已经将他身边,以辟秽为首的死忠亲信,尽数带走,将他变相软禁。所以此时的黎卫宁,不光不知道外边现下的局势,甚至身边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这样一来,则更是加重了他的不安焦躁之心。
    也就是如今寄人篱下,尚且有求于夏国,黎卫宁这才一直强耐着性子,未曾发作。
    这个时候,偏厅之外,传来一阵脚步之声,让黎卫宁猛地站起身来。
    岐王领着几名心腹,快步走入偏厅之中,一眼便看到了厅中那浑身焦躁之气,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黎朝当代君王黎卫宁。
    岐王脚步一顿,又看了黎卫宁一眼,心中顿时有些惋叹失望。
    南盘江上那一败覆没的,除了黎朝的东路水师数万精锐,还有黎卫宁那满心的雄图壮志,君王威仪。连君王都心气已失,更别说黎朝的文武百姓了!
    日后朝廷,也别指望鼓动黎朝反抗,为大夏牵制云国了……
    被岐王略显锋锐的眼神打量,黎卫宁有些不太舒服地后退一步。
    到底是一国之主,岐王也没有什么喜欢折辱别人的恶趣味,当即收回了视线,对着他微微颔首便算做行礼,沉声道:
    “大夏皇十九子岐王,见过黎王!”
    黎卫宁见状,亦是点头还礼,用嘶哑的声音,开口道:
    “岐王殿下有礼了!”
    岐王点了点头,大大方方地落座,道:
    “此前听闻黎王失于乱军之中,本王为此忧心,还曾遣人追寻。如今看到黎王安然返回,心中倒是松了一口气呢!”
    黎卫宁此时心神不宁,实在没有心思和岐王客套,当即有些迫不及待地道:
    “孤这段时间有些狼狈,倒是不知如今战局如何,不知岐王殿下可能否告知一二?”
    听到这话,岐王也不避讳,当即道:
    “云军精锐骁勇,兼之各路主帅得力,是以占尽上风。除了在南盘江上,覆亡贵国水师之外,梧州邕州方向,仪仗大江作为屏障,勉力打了个不胜不败。但其余方向,则颓势尽显。云国北境大军,现已攻入我大夏西南江阳郡。容州方向,我大夏兵马接连败了数场,两万兵马便敢围困我十三万大军……”
    说到这里,岐王微微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黎卫宁的脸色。见他神态更是焦急,还故意顿住不言语,拿捏了一番。
    黎卫宁此时早已顾不得其他,神色紧张急切地问道:
    “那、那我国朝,战况如何?”
    “数日前我军密报,便提到云国秀山郡大营兵马蠢蠢欲动,安东将军杨大眼有出兵之迹象。如今掐指一算,只怕也差不多出兵了!”岐王回道。
    听到这话,黎卫宁心中当即一跳。
    秀山郡距离黎朝王都升龙府,中间除了安沛郡,剩余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之地。
    别看现在安沛郡之中,驻守着十数万兵马,看似绝非一朝一夕可拿下的。
    但黎卫宁却是清楚安沛郡驻军的战力、士气,在云国精锐的面前,只怕全军溃败而逃,也就那么一场仗的事情!
    再结合自己手中碎裂的黎朝传国玉玺,黎卫宁心中更是有了个可怕的猜测。
    或许现在,安沛郡已经失陷了?
    想到这里,黎卫宁心中更是急躁,当即看向岐王,急声道:
    “局势危急,还请岐王速速送孤归国,主持大局,以抗云军!”
    岐王闻言,却是一副不急不躁的模样,看向黎卫宁,摇头道:
    “云军入侵,局势危急,我大夏西南数郡有陷落之危,本王如今,却是没有精力,也没有人手,能够护送黎王归国了……反正我大夏这江州府足够安全,黎王不妨先于此处休憩一段时间,等本王有人手了,再派人送你回去吧!”
    黎卫宁闻言,如何能够答应,当即顾不得如今所处局势,高声反驳道:
    “岐王殿下,抵御云军少不得我大安上国出力,孤维系一国,绝对不能……”
    可还不等黎卫宁说完,岐王身后的冯处便当即嗤笑一声,开口打断道:
    “便是乡野之人进城采买,也知道带着些山货野味来换呢。黎王好歹是一国君王,难道这个道理也不明白?”
    这一句话,顿时将黎卫宁噎在那边。
    岐王眼眉低垂,只当没有听到冯处这失礼之言。
    自己现在寄人篱下,处境如此,怎么可能空口白牙地驱使夏国为他办事?
    其实在选择自夏国借道归国的时候,黎卫宁便已然猜到了如今面对的局面!
    黎卫宁强压下心中急躁暴戾情绪,咬牙道:
    “不知岐王殿下要什么!是全据邕州四州?或是想要孤割让几处郡府?”
    如今东路水师覆没,没有实力支撑,想要个夏国瓜分邕州四州是想也别想了。再行割让几处州郡,虽然代价有些大了些,但对于此时的黎卫宁来说,显然是能够接受的!
    岐王闻言,面色沉重地摇头拒绝,道:
    “虽然说出来未免有些丧气,但云国大军锋芒正盛,别说邕州四州了,只怕这次我大夏连西南数郡都不一定能够保住!”
    “那岐王你想要什么?”黎卫宁连忙问到。
    岐王看向黎卫宁,眼睛一厉,掷地有声道:
    “大军凝聚异象之法,换本王送你归国!”
    听闻此言,黎卫宁眉头一皱,喉咙上下滑动,久久不曾开口答应。
    此前他并非不是没有预料到,夏国想要的是这个东西。只是他心中,一直不愿接受,一想着这件事便可以去回避。
    毕竟这气运运用之法,本是他黎朝开国之祖黎醒开创,天下古今独有。更是他黎卫宁称雄天下,建立功业的底气与依仗。
    黎朝在三国之中本就势弱,数次国战失利,更是将数百年元气败得差不多了,根本无力与云、夏两国相争。
    云国劫走了黎醒,从而得到了气运之法。若是夏国也拿到了,那他黎朝更是永远都别想翻身了!
    想到这里,黎卫宁更是沉默着,不愿开口。
    岐王见此,眼睛微微朝身后的冯处瞥了一眼,旋即站起身来,冷声道:
    “既然如此,本王便不多费口舌了!冯处,你绣衣使的手段,可以让黎王见一见!”
    这大军异象凝聚之法,乃是夏国能否抵御云军进攻的关键,岐王必须要拿到手。哪怕不顾眼前之人黎朝之主的身份,严刑拷打,刑讯逼供,也要问出来!
    黎卫宁闻言,猛地一惊,抬头看向岐王,厉声喝道:
    “孤乃大安上国国君,岐王胆敢如此对孤?”
    冯处闻言,随和的笑容却透着一股子冷意,开口道:
    “黎王此言差矣!您失陷乱军之中,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的,贵国难道还会问责我大夏什么吗?说不定到时候,还得谢我大夏找回自家国君尸身呢!”
    黎卫宁看着抬腿就要离去的岐王,已经笑容越发狰狞的冯处,心中慌乱无比,满是畏惧害怕。
    失去了权位,他甚至连武功都不会多少……
    偏厅之中,沉默片刻之后,只见黎卫宁屈辱地低下了头,咬牙恨声道:
    “好,孤给你!”
    听闻此言,岐王眼睛一亮,转过身来,鼓掌笑道:
    “好,黎王深明大义,本王深感欣慰啊!”
    看着眼前露出笑容的岐王,以及一旁的冯处,黎卫宁恨得是牙根紧要。
    你岐王,既然如此逼迫于孤,孤便要你日后悔恨无比!还有那什么冯处,你既是夏国皇帝亲军绣衣使出身,便看看你接下来要如何自处!
    黎卫宁声音一高,喊道:
    “大军异象凝聚,实为借助一国气运之力,加持大军之法!除此之外,孤手中还有凭借国运,延寿君王的手段!长生不老不敢妄言,但再延寿百载,化身人瑞,亦是寻常!”
    此言一出,岐王眉头一皱,惊疑道:
    “还有这种手段?”
    大军异象凝聚,好歹是军中诸将亲眼所见。但这延寿数百载,听起来便实在有些夸张了些。
    黎卫宁此时,却是昂然道:
    “自然,我黎家老祖,自开国之时,一直存活至今,暗中操持权柄,执掌大权。当初我国都宗庙之战,你绣衣使不可能没有收到一点消息!”
    岐王闻言,下意识地扭头看向冯处。
    冯处面露凝重之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黎卫宁此时,注意看了冯处犹豫纠结,不太好看的脸色,心中陡然畅快一分,继续道:
    “若非当时想要借云国皇帝身边高手除去我家老不死的,却阴差阳错地让老不死落到了云国手中,云国何来此种秘法调度国运?”
    原来云国凝聚大军异象之法,是这样来的!
    岐王更露惊讶,却又不得不选择相信。
    “好,本王信了!请黎王,交出秘法,本王这就派人送你归国!”
    黎卫宁此时,却是冷笑一声,道:
    “好,但这秘法,孤只交给你夏国皇帝亲信手中!”


第五十五章 敲打百官,撤换户部尚书
    旭日初升,在有些凉意的晨风之中,中庆城中的百姓,便听到皇城四门城楼之上传来的厚重、清脆的钟典之声,立时惊起了一群栖息在皇城旁的飞鸟。
    宣政殿中,朝中百官俯身跪倒在地,口中山呼万岁。
    今日又逢大朝会,伴随着各处前线战事越发顺遂,朝堂之上百官的主要精力,也逐渐放到了国中政务之上。
    现任的户部尚书快步上前,手捧奏折,朗声道:
    “启奏陛下,时至今日,国中各地赋税已然收缴八成。地方官府简报,此前呈报户部整理,初步估算,今年赋税折合银钱,共计七百余万两白银。”
    要知道在萧承刚刚登基之初,整个云国一年赋税,不过五百多万两白银。只从数字上看,这赋税增长程度堪称恐怖了!
    龙椅之上,萧承垂旒覆面,未曾有表情流露,让一众朝臣看不清面貌,更添威仪神秘之感。
    不过他此时虽表面默不作声,心中却是颇有些感慨。
    这老老实实种田,还真没有抄家、赔款来得快……
    佛门六百年积攒、夏黎两国的赔款、还有当初抄了那个杂家弟子金堂峰的家产,让萧承大手大脚挥霍了这么久,结果到现在国库里还有一千三四百万两的白银。
    此时,这位户部尚书大人,当即面带激动之色,高呼道:
    “国中富裕,钱粮堆积如山,此全赖陛下施政得当,方有我大云国力日渐鼎盛之势!臣,为陛下贺,为大云贺!”
    听到此等生硬的马屁,萧承微微皱眉。沉吟半晌之后,突然开口问道:
    “赋几何,税几何?”
    赋、税收缴形式不同。赋为银钱,税则是金银、米粮、布帛等物,甚至连草料都能算进去。而且两者用途也不尽相同,虽并称一起,但统计之时多有区别。
    刚刚还满脸红光向萧承道贺户部尚书,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