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下,洞玄遍地,天骄处处。
各种老怪物,也都已入世。
变化缘何这般剧烈?
无他,禁法彻底碎裂,连残存的威力、痕迹都没了,只留下几根孤零零的天轨,屁用也无。
修行界与凡俗世界,几乎快要融合在一起。
更别说,大渊域外也在缓缓交融进来……此界之未来,怕是多宝这等擅推演、算计的,也瞧不真切。
见艳尸露出颓色,莲杀不由心生不忍。
他确是极为疼爱宠溺艳尸,连忙又接着出了个主意,传音道:
“好徒儿你莫要恼,常言道好事多磨。”
“那二人是【十世怨侣】,前九世已攒了极为磅礴的玄妙劫气,你若能得了二人帮助,日后要证菩萨果位便多一丝可能。”
“不过要介入这等多世怨侣之中,却不是一件易事。”
“这样,你且先与二人为友,待我回了本寺,耗些代价去请【大欢喜魔佛】赐一件宝贝,隔空给那二人下个孽缘秘咒,再将咒根种入你的牝户……如此你三人的命数劫气就将纠葛在一起,非要共参欢喜才能解咒。”
“事后你三人都有好处,想来如此做,清净老儿也说不得什么。”
……
莲杀说完,原本还有些颓丧的艳尸,顿时面上浮现出明艳之色。
殿内正暗自嘲笑,看她出丑的一众弟子长老,见此一幕,纷纷生出同一道心念来:不必说,莲杀罗汉出手了,只是不晓得出了什么主意,让艳尸自觉能得逞?
寻常弟子不知,身为莲杀罗汉师兄的空蝉罗汉,转瞬便猜了出来。
“要强行介入十世怨侣之中,除却请动【大欢喜魔佛】他老人家赐宝赐法,无有第二种可能。”
“只是谁不晓得,大欢喜魔佛胃口最是大,莲杀这回只怕要出大血了。”
这两道心念落下后,空蝉目光在师徒二人间扫了一眼。
而后,又看向自家弟子甄不痴,暗自笑道:
“欲度劫先入劫,同样是谋划挡劫,师弟手段与运道远不如我。”
“我能寻到甄不痴这等好苗子,他却没得选。”
“师弟道化劫的最大威胁是‘亲劫’,是以他认定艳尸是挡劫之人后,便将她当成是女儿在养。”
“这父女情真得不能再真,不过瞧这模样,日后劫数迸发,莲杀师弟只怕根本下不了手去杀女,反可能自我了断,以毕生修为成全了艳尸这女娃娃。”
“我晓得这点,尸毗师兄更是看得明白,只是恰巧都忘了去提醒莲杀师弟。”
“师弟虽注定要殒命,但也是这段时日他受用着天伦之乐、父女亲情的代价啊。”
第四百四十五章 陶大真人有来处,云华姑姑传音讯
却说上回,艳尸菩萨被夫妻二人当众戏耍,寻师尊告状得了一妙法,蠢蠢欲动,准备再来个第三者插足。
另一头陶潜借由郑隐的天轨秘法,去与一众秘党会面。
陶潜原以为,该是一处隐秘地。
毕竟是一群暗谋要坑杀魔佛寺钱塘分寺以及天南高家的逆党,当低调些才对。
可谁料到,下一刻陶潜再睁眼时,眸中赫然映出省城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景象。
环视周遭以及自己,这才明白身处何地。
魔佛寺将钱塘打造为地上佛国,尤其省城地界,诸多怪异魔佛之景,随处可见,已经与过往凡俗世界有了巨大差别。
就如那条贯穿全城的金色河流,实则有大名堂。
内里除了金光河水外,还充斥着大量生灵。
千奇百怪,各有滋味。
但凭空却是捞不起来的,必须用特制的钓竿,搭配从佛土下挖出来的欲虫,方有一定几率能钓起来。
魔佛寺在金河两岸设了大量租赁点,二物皆可租赁,用以招待八方来客。
为招揽生意,那些个或是清秀、或是凶恶的魔僧,也好似凡间小贩般,叫喊起来:
“诸位尊客,且来小僧处租赁佛竿欲虫,上回这里可是有前辈钓出来一条【金龙鱼】,乃是金刚寺的一个洞玄境秃子变化而成,烹饪后肉香飘荡数条街不说,更开出一颗金龙舍利,简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来啊来啊,就在一个时辰前,有道友在小僧处租了二物,从河中钓上来一头上古佛鳖,其背壳上负有一卷古经残卷,内有数种大神通,这般机缘谁愿错过?”
“哇!就是现在,此时此刻,小僧这里同时有三位道友钓到了鱼获,让小僧瞧瞧,啧啧,一条将要化龙的水蛟,一只佛奴鲛人,一头身具佛性的水火异猿……好运道,好修为,自忖钓法了得的客人,欢迎前来小僧处挑战。”
这些叫卖,响彻金河两岸。
那些个凡民百姓,无时无刻不投去羡慕目光。
每一人眸中,都是跃跃欲试之色。
不过他们都有自知之明,晓得凡民乃至于低阶佛修都受用不得这好事。
先不说那重量恐怖的魔佛钓竿,非蜕凡修士,连举起来都做不到,何况是甩竿钓鱼?
最危险的,实则是那些“欲虫”。
它们约莫婴儿臂长,人头虫身,吱哇乱叫,扭动不休。
被装在一个个佛缸之中,蠕动着,交缠着,令人看了不寒而栗。
饶是如此,金河两岸每一处钓点,都聚满了人。
都不敢发声,只是目不转睛盯着这些从四面八方来的贵客修士钓鱼,热闹极了。
……
便是此时,谁也不曾注意到。
河中,莫名多出了一条膘肥体壮,金鳞闪耀,很是灵动的大鱼。
而他周遭,已汇聚四条瞧来便都是异种的水兽。
瞧他们那一双双无比灵动的眼眸,陶潜瞬息明悟,这些便是郑隐认可的那几人了。
此地,正是会面地点。
不是什么隐秘洞府,深宫秘殿,赫然是省城内那条金光佛河之中。
两岸,何止百万人。
“好胆魄,好灵感。”
陶潜感叹的同时,忽然觉得眼前这景象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李万寿这个老贼,他那个仙鱼池塘的灵感源头,不会就是魔佛寺的这金河吧?或是大自在寺的功德池?”
一边动念,一边看向周遭那些鱼虫。
见陶潜好奇看来,其中一条极不起眼的黑色鲶鱼,口吐泡泡,顷刻炸裂,同时有声音钻入陶潜以及其余人耳中。
“真人,几位道友。”
“此河名为魔佛金汤,又唤作化生河。”
“河中诸多鱼虾水兽、异虫佛禽皆有来历,要么是魔佛寺的囚犯,要么是无法承受异化代价,又觉还有一线生机,便主动投入此河的修士……当然,只要入了这金汤,要脱离却是难了,纵使能走,出去后也只得投入魔佛寺去。”
“如今省城内太过热闹,根本寻不着隐秘、僻静之地,思来想去,此地最是方便。”
“大隐隐于市,任是谁也发觉不得我们。”
“我那天轨秘法,也恰好可无视这金汤束缚,不留隐患。”
显然,鲶鱼乃郑隐所化。
他刚一说完,身侧一头瞧来很是年迈,但体魄仍自精壮的老龟,忽而也吐出泡泡补充道:
“魔佛金汤我晓得!”
“河中鱼虫水兽,多是各类修士、妖魔、异类所化,被魔佛寺豢养。”
“半数死有余辜,半数却是冤的。”
“而真正最冤最惨的,是河底的淤泥,一捧一团,皆是凡民尸骸血肉所化。”
这几句吐出入耳,包括陶潜在内纷纷沉默。
但陶潜同时也看了个分明,包括这“老龟”在内,其余几位,眸中又愤怒,有杀意,却无一丝一毫的颓丧。
正相反的是,每一位眸中都充斥着一种压抑到极致,酝酿到深处,欲不惜一切改变现状的激荡神色。
郑隐在此时开口介绍,他一条胡须指了指老龟,道:“真人,此是赵公达前辈,擅主政治事,我等暗谋之事若是能成,钱塘省内的安定,便要倚仗赵前辈。”
说罢,另一条胡须指向一条通体金灿灿的异种螃蟹,道:“真人,此是孟道友,他有手段,可令钱塘省内外诸多修行势力都站在我等这边,虽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力量,但一旦我们顺风得势,便可免去内耗,以及应付外侵这二节,最快令万民喘息修养。”
话音落下,第三条胡须指向一条散发着凶煞气息的青蛟,开口道:“真人,此是郭道友,他麾下暗自炼了一支武神军,虽奈何不得那三尊罗汉,但在事后将遍布钱塘省的那些个魔僧清扫干净却是不难。”
介绍完,郑隐化作的鲶鱼掉转身躯,径直来到陶潜身边。
口吐泡泡,声音内蕴着兴奋之色道:
“三位道友!”
“灵宝宗陶真人之名,想来都已听过。”
“不瞒诸位,郑某原本的打算是趁着这次法会将程罗汉这个毒瘤剪除便算,郑某虽得了一条天轨垂青,却也有自知之明,这等注定只能躲藏在暗处的咒杀法,只能勉力修修补补秩序,对于万民生计、处境,并无太大帮助。”
“直至前不久遇上了陶真人。”
“郑某原以为,真人虽屡次行好事,更先后推动魔都事变、阳燧首义、新月起义等等大事,但有传闻,真人是来入世度劫的,行得这诸多事,为的倒不是此界蝼蚁似的凡民百姓,而是他自己的修为劫数。”
“虽然这也是极好的,但这般人,实则无法成为我郑隐的领袖,不适合也不会真正坠入凡尘,迟早是要走的……若全心全意不顾一切支持这等人,最后恐怕难免一场空。”
“直至前几日我与真人一问一答之时,暗自生了玄妙感应。”
“郑某也不知该如何言说,不若趁如今汇聚,也将那感应传给三位瞧瞧。”
这一番话吐出,不止三人,陶潜也很是疑惑。
不过很快就瞧见郑隐那三根触须,俱都发起光来,某种感知被共享了出去。
数息后,赵公达、孟守道、郭虎臣三人眸中同时泛起异色,惊讶看向陶潜,齐齐一拜,各自开口。
先是那赵公达,只第一句,便让陶潜眉头一挑,差点以为身上最大秘密泄了出去。
“古怪古怪,按说陶真人这般高高在上的天骄人物,纵使愿意度世度人,也该是站在神佛立场,对凡民多是悲悯施舍,可郑隐传来的天轨感应之中,竟明示真人是站在蝼蚁凡民立场之上的,这着实令人不解。”
“确是玄奇,凡是修士,哪怕修行之前再如何落魄,比蝼蚁还要卑贱,只要得了异力,必是要改换立场的,我等几人不过是异数,是怪胎,原以为郑隐那立场已是我们中最怪异最偏激的,却不想陶真人更加极端,须知你可是灵宝真传,甚至传闻你将是未来的灵宝宗主。”
“道门第一天骄,最大宗门的未来宗主,内心深处竟想着改了这天地规则,妄图让数十亿被视作灵材、资粮的凡民站起身来。好生荒唐,陶真人你这想法若教灵宝天尊晓得,只怕将来坐不上那宗主尊位了。”
“不过有如此解释,陶真人过往那些个不可思议的疯魔举动,倒是合理了。”
“也唯有这样的疯子,才愿崩了【山河社稷图】这等宝物,只为瓦解方士这吸血凡民数千年的毒瘤。”
“真人无需客气,这一拜你当得,当得的。”
……
这几人说着说着,陶潜渐渐安心。
显然郑隐和他们并没有洞悉陶潜身上最大秘密,只是因为【天轨】加上人道气运,被隐隐感知出了先天立场。
这东西,平素无人在意。
毕竟常理而言,一旦开始修行,立刻就会从人族蜕变为另一种生命体,因此而改换立场,乃是理所当然。
哪怕行善积德!
哪怕救世救国!
做出再大事业,救了再多的人,立场始终是神佛仙魔一类。
一旦有了事关根本的大变,好坏顷刻逆转。
甚至可以说,袁公、多宝在这方面也都会如此,无可置喙。
似陶大真人这样的,乃是实打实的异数。
也怪不得这几人,哪怕只是第一次见面,也如郑隐那样,纷纷拜服。
他们却不知晓,这变故,也让陶潜不由得一怔,心中下意识叹道:
“如果我也是此界之人,是个普通书生,成为修士后,立场也会渐渐转变的。”
“偏偏我不是,我若渐渐被同化,变作是这般,日后也必将忘却我是谁,忘却来处是何方……”
“嗯?”
蓦地的,陶潜神色一动,不由面露一抹异色。
因了此时的心魂异动,陶潜竟是隔着整整一个大境界,提前感知到了自己未来的劫数。
不多,也不真切,只些许碎片。
但确凿无疑,是道化大劫的劫数。
感知到这些陶潜不惧反喜,盖因袁公与多宝都说过:能感知到劫数,才有踏足道化的可能,越早感知到,破劫的可能性便越大。
多数修士,踏足极乐境之后才能渐渐感知劫数,进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