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界第一因-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图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不过上面所画的倒是极为详尽。
  甚至有着还没被大蛟帮挖出来的小半陵寝的路线图。
  “这些路线有些熟悉,是三笑散人的手笔……”
  杨狱心中一动,果断进了暴食之鼎。
  【墓葬图】
  【等级:劣(下)】
  【品质:劣(下)】
  【评价:黑背山羊皮,上书一副‘玄英墓葬图’】
  【炼化可得:玄英墓葬地宫的整体线图】
  【可以炼化】
  “居然可以炼化?”
  杨狱有些惊讶。
  他炼化十步一杀剑才不过半月,且因中间没有吞金,蓄能不足三分之一,这居然可以炼化?
  这墓葬图,可以说是杨狱所见过最劣的食材。
  甚至拉低了暴食之鼎炼化食材所需能量的底线……
  “那三笑散人,只怕是武圣级的绝顶强者,他留下这么一幅图,会不会有其他原因?”
  抚摸着这张羊皮图上的线条,杨狱心中又有些犯嘀咕。
  不是什么古物,都能被称之为食材的。
  暴食之鼎炼化的,是古物持有者的精神,随手画出的墓葬图,即便放个千百年,也不可能成为食材。
  这一点,杨狱很确定。
  念头闪过,杨狱还是狠了狠心,有这玄英珠在侧,这点蓄能,即便浪费了,也不过三天就可以补足了。
  “炼化!”


第161章 三笑散人的后手……
  嗡—
  心念一动间,流光在眼前扩散开来,勾勒出一副似虚似幻的画面来。
  杨狱神情微微一个恍惚,他的眼前仍是地宫,仍是大殿。
  只是不同的是,铁池之中只有滚动的岩浆却无铁水。
  岩浆涌动的火光之中,一身着宽松青衫的老者,正自伏棺书写,依稀可见,似是这张陵墓图。
  一略显稚嫩的小道童,跟在他的身边,好奇的询问他:“师父,你不是很是推崇‘武圣玄英’吗?怎么将他的陵墓图画了出来,这要是被其他人得到,他岂非死后也不得安宁?”
  “为师推崇的不是他陈玄英,而是他的‘斩龙三刀’。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老者落下笔墨,一抖手中的羊皮卷。
  “可斩龙三刀,不是陈玄英的武功吗?”
  小道童微微一怔,有些疑惑不解。
  “自然是不同的。”
  老者亚然一笑:“作为武者,陈玄英刀法绝顶,甚至能够与张元烛争锋,可作为王,他志大而智小,无谋也无断。
  以至于为王先驱,偌大基业一夕散去。若只如此,也就罢了。他生前富贵享尽,死后还修建地宫,要活人殉葬,这般人物,倒也不值得为师的敬意。”
  小道童似懂非懂:“可您这是……”
  “他为王先驱,气数未散就已陨身于张元烛的‘天罡拳’之下,却正好可借用他的气数,镇一镇那‘青女’!”
  老者说着,微微一叹:“见不到也就罢了,碰上了,终归是不忍心啊……”
  “镇青女?”
  小道童挠挠头:“您说要得那青女位阶,非要大旱三年,赤地千里不可。后世难不成还会有人会……”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谁又说得清楚?更何况,谁告诉你,只有人才能得到道果呢?”
  老者微微眯眼。
  小道童却是惊骇不已。
  “古老相传的神话中,可不止有仙魔神佛,也有魑魅魍魉啊……”
  说话之间,老者突然伸手,一枚珠子投入了滚滚岩浆之中:“希望不会有用到的一天吧……”
  呼!
  话音至此,眼前的光影旋即破碎。
  杨狱神情微微一恍惚,自暴食之鼎中退将出来,望向了铁池之中。
  四百年前,那三笑散人投入其间的珠子,不过小拇指肚大小,现下,大了何止万倍?
  “大旱三年,赤地千里……这青女,怎么和我前世听说过的‘旱魃’有些类似?”
  杨狱心中喃喃。
  石碑上提及了一句,他还不是很在意,现下,这三笑散人再度提及,他就不得不重视了。
  等等!
  突然,他的心头一震,想起了什么。
  “大旱三年,大旱三年……”
  杨狱的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虽然他无法理解人力能让一地千里大旱三年,但他似乎记得。
  德阳府已大旱两年,逃荒人数早已高达百万之众了。
  “该不会……”
  杨狱心头‘咯噔’一下。
  一念至此,杨狱有些坐不住了,拿来笔墨纸砚,匆匆写了些东西,就递给了小武,让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青州六扇门。
  “嘱咐铁开山,务必要将此信送往青州驿站……”
  “啊?”
  正在四处转悠的小武一个激灵,他还是首次看到杨狱如此凝重的神情,忙不迭的接下信件,转身向着木林府而去。
  “希望这位徐老大人不是徒有虚名……”
  杨狱心中喃喃。
  三笑散人必是武圣无疑,能让他如此郑重其事,三番两次提及且留下后手的东西,不必想也知道必是极为可怖的。
  以他此时的武功,纵是想要做些什么也力有未逮,只能寄希望于朝廷了。
  “呼!”
  压下心头悸动,杨狱缓缓闭目。
  ……
  ……
  日升日落,青州城一派祥和。
  随着春天的到来,来自诸府乃至于其他州的商队也都络绎不绝而来,整座城市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气。
  城外,流民仍在修建自己的安身之地,热火朝天。
  不远处,粥棚出炊烟袅袅,米粥的香气遥遥可闻,丘斩鱼匆匆而来,却又止住步子。
  偌大的粥棚内一片嘈杂,人来人往,很是忙碌,数万人的粥棚,可想多么巨大,上百人熬粥,都稍显忙不过来。
  “老大人!”
  一个锦衣卫缓步走进粥棚,换了一身短打的徐文纪,正在巡视粥棚,一锅锅的粥,都要一一查阅,严禁任何人中饱私囊。
  “四大家那里怎么说?”
  见得这锦衣卫,徐文纪问道。
  此人,名唤丘斩鱼,是青州锦衣卫指挥佥事,这些天一直跟着他。
  “明面上没有拒绝,但想让他们松口,没有那么简单。”
  丘斩鱼顿时摇头。
  流民安置比想象的还要麻烦的多,不可能一直施粥,终归还是要他们自给自足。
  哪怕有着以工代赈,可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落在土地上。
  可流民日增,青州能开垦的荒地到底有限,真要人人有地种,就得四大家松口。
  “意料之中。”
  徐文纪点点头:“此事急不来,德阳府的赈济,还用得着他们,真给逼急了,反而不美。”
  以他的手段,让四大家吐出土地未必不行,可德阳府的灾情太过严重,他也只能缓下手。
  “既然知道他们不答应,您又何必去问?等到清算之后,直接让他们吐出来岂非更好?”
  丘斩鱼心情很差。
  他哪里受过这般窝囊气。
  若非徐文纪不允,他早就直接动手了。
  非要让这群劣绅知道什么是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土地不拿出来,粮食,自然就得吐出来。”
  徐文纪将插在米粥里的筷子收起,神情冷淡:“可一不可二,他们不会接连拒绝。”
  “聂文洞,真真该死!”
  丘斩鱼脸色阴沉:“尸位素餐!聂文洞以下,青州所有官吏,都该杀!”
  朝廷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真要等朝廷商议好具体赈灾事宜,再来调度诸州银粮,已是来不及的。
  因为德阳府的灾情已持续了两年之久。
  可若是青州吏治清明,旱情之初就上报州衙,朝廷,怎么会酿成如此大祸?
  而他心中,更有着隐忧。
  如此之大的灾情,衙门的人不上报,六扇门也不曾有情报,这也就罢了,他们锦衣卫的暗子,居然也没有传回来只言片语。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该杀,可,不能杀。”
  徐文纪喟叹一声:“杀了他们,一时之间,又哪里去找那么多人去填补空缺?即便有这些人,清算、上任、熟悉政务又要多少时间?”
  青州糜烂太久,聂文洞的不作为,就让地方豪强做大,没了州衙做背书,县令、府主想要压倒本地豪强,可不是那么容易。
  德阳府的灾情束缚住了他的手脚,让他无法在第一时间整顿吏治,只能暂时以雷霆手段震慑。
  丘斩鱼神色木然。
  他何尝不懂这个道理?
  事实上,这两年里,锦衣卫不知缉拿了多少官员,可终归是治标不治本。
  “好了,不说这个了。德阳府可有信来?”
  徐文纪问道。
  “有。”
  丘斩鱼自怀里取出密信递上。
  徐文纪细看,不由的点头:“凤凰儿手下的人到底不差,那姓曹的年轻人也是个果决的,强行开了附近府县的粮仓,倒也可解燃眉之急。”
  “祁老大已带人前去,即便德阳府再有什么乱子,也抵不过他的大伏魔拳。加之裕指挥使已去寻怜生教的晦气,暂时不会有什么乱子才是。”
  丘斩鱼安慰了一句。
  大灾之后必是大乱,囤聚居奇者,拦路抢劫者,烧杀抢掠者,往往比灾情本身的危害更大。
  锦衣卫去,却比六扇门更合适。
  “定阳与德阳交壤,此次剿匪,倒也可顺便照应。”
  徐文纪说着,眉头突然皱起。
  就见得驿站留守的驿卒大呼小叫着冲将过来。
  “何事?”
  丘斩鱼身形一闪,已将那驿卒提了过来。
  “刚才,有一只翎鹰窜入驿站,带着一封书信,说是十万火急,必须尽快交给您。”
  那驿卒呼吸急促,显然跑的很急。
  “十万火急?”
  丘斩鱼眉头一皱,将那信件接过来,检查之后,递给徐文纪。
  “杨小子的信?”
  徐文纪打开一瞧,神色顿时凝重下来。
  丘斩鱼心头顿时一沉。
  不等他询问,徐文纪已将信件递给了他,他扫了一眼,瞳孔顿时就是一缩:“三笑散人……青女道果?!”
  信件很短,言辞简洁,却将前因后果悉数说明,只一眼扫过,丘斩鱼已看出此事的严重性。
  心中不由的一沉。
  若真有人在炼化道果,衙门、六扇门、锦衣卫都被蒙在鼓里的事情,就说得过去了。
  “果然不是天灾……”
  徐文纪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小丘,劳你将此事上报龙渊道了……”
  “卑职明白……”
  丘斩鱼满目凝重的点点头,转身就去安排。
  以他的地位,当然知道‘道果仪式’的可怖,他们,虽是人祸,可更盛于天灾了!
  “多事之秋啊……”
  徐文纪将信筏塞进炉火中,见其化作灰烬,才转过头来,望向那年轻的驿卒:“小李,麻烦你走一遭州衙,让聂文洞召集四大家。还有,刚才,你什么都没有听到。”
  那驿卒一个激灵,赶忙应下:“李闯明白!”


第162章 各方动作
  州衙之中,往日少见的聂文洞,坐于偏厢,与人弈棋。
  自徐文纪来到青州,他已再没去过他于闹市中修建的那间道观了,只是一身道袍却不离身。
  其人卖相极佳,若不知根知底,真以为他是个道家真修。
  与他对弈之人,面若冠玉,虽年岁已大,却自有一股饱读诗书的大儒之气,其面含淡笑,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
  淡淡的麝香萦绕下,数个清秀少女跪坐在一旁伺候。
  “楚兄似乎心不在焉?”
  聂文洞把玩着黑子,淡淡的望着对坐之人。
  他有三好,美女、修道以及弈棋,不过,青州有资格与他下棋的,没有几个。
  对坐的这位楚家家主,算是一个。
  “聂兄倒是真沉得住气,楚某人却是没有这般好心性了。”
  楚玄笑着落了一子,似有感叹:“徐文纪步步紧逼,粮仓之事已坑了我们十八万石粮,又借口流民要我等割舍四万亩良田,真真是当我们是泥人了……”
  “楚兄家大业大,还在乎区区一些粮食田亩?”
  聂文洞不以为意。
  楚家的家底,他是知道一些的,商铺金银之类不谈,单单是上好的良田,都不下万顷了,而这,还只是上好的良田。
  四万亩对于他们来说,虽肉痛,但也仅仅是肉疼罢了,远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区区?”
  楚玄苦笑摇头:“到底是祖辈辛苦攒下来的基业,若是聂兄需要,楚某人二话不说,双手奉上,可要给这些低贱的泥腿子,我如何能忍?”
  说着,他微微一顿:“若只如此也就罢了,可他若一而再,再而三,我等哪怕家业再大,只怕都要被吃干抹净了……”
  “这倒也是。”
  聂文洞点了点头,随手落了一子,佯作漫不经心的问起上次楚玄去求见徐文纪的事。
  “瞒不过聂兄,那一次,小弟是代表青州乡绅世家去求和,服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