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澄在知道自己来到大唐世界后,第一个目标就是想办法得到这门神功!如果先天功能和长生诀融合,定能把先天功推演到炼罡第九层,拥有踏上更高境界的法门。
窦氏说道:“玄霸有心了,不过长生诀号称四大奇书,却从未有人练成,起死回生和长生不老只是传言而已,不能当真!”
高澄笑了笑,没有再多说。她现在还不知道长生诀已经被寇仲和徐子陵练成,而自己有着命运之力推演,也能参悟这门神功。不过这些话不必和窦氏说。
说了会儿话,窦氏感觉到有些疲乏,就让高澄好好休息,自己则带着一众丫鬟仆人离开。
在众人走后,高澄悄然离开府邸,来到了太原城。此时天下大乱,到处是战乱厮杀,太原有着李阀的庇护,勉强保证着安稳。
街道上的行人稀少,有些不少为了生存卖儿卖女的百姓。高澄心中感叹,真是乱世之人不如狗。他当初来到三国世界不久,也体验过饿肚子的滋味。很不好受。
好在过不了多久,李阀就能兵进关中,不过数年间,就横扫天下剪灭群雄,到时候天下大定,这些百姓就能继续活下去。
第三章 差异
在这方世界李阀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先是得到太原重地,然后又趁着杨广南下江都,长安空虚的时候兵进关中。
关中从秦汉的时期就号称王霸之宅,得到关中再南下蜀中,就能成为当年的强秦之势,只要紧守潼关,关中八百里沃野就是最稳固的根基。
大业年间,天下乱民四起,为了逃避三征高丽和修筑大运河,河北中原一带的百姓尽数逃散,数百里无人烟,占据河北的窦建德和中原的王世充、李密等人,看似兵力浩荡强大无匹,实际上士卒大部分是强征的百姓,根基虚浮,这些诸侯只知道杀人,不知道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畜养民力。
这样的诸侯只要遭受一次大败,就会一落千丈再也无法翻身。而关中之地不用承担修筑运河的徭役,百姓勉强能够活下去,保留了不少元气。李阀得到关中这块宝地,很快就拉出数十万的大军,东征西讨,不断的开疆扩土。
“李世民最为强大的战法,就是坚守不战,等到敌人粮草即将耗尽,再找机会一击必杀!浅水原大战、柏壁之战,都是如此!这就是有稳固根基的好处!”
高澄心中感叹着,在太原城转了一圈,这座城池中除了寻常的百姓和官吏之外,还有一些江湖门派,他暗中观察,这些帮派当中有着几个实力出众的高手,大概有着练力六层左右的实力。
按照窦氏的说法,这样的人在江湖上,只能算是寻常的江湖好手,距离江湖一流有着极大的差距。在先天宗师面前,挡不住宗师强者的随手一招。
在查看了太原城的情况后,高澄对于这方世界的力量等级有了大概的概念。随后就悄悄的返回府邸。在前去寻找长生诀之前,他还需要详细的情报。李阀作为四大门阀之一,耳目遍布天下,天下各地发生的重要事情,很快就能传到太原。
书房中,丝丝缕缕的香气缭绕,提神醒脑,高澄坐在一个木案后面,木案上摆放着许多册子,这些册子上记载的就是最近天下发生的事情,他神色随意,不断的拿起书册翻看。
“寇仲和徐子陵从扬州逃出,还偷了东溟派的账簿、大儒王通准备在东平郡举行寿宴,还请来了名震天下的箫艺大家石青璇……”
在高澄观看情报的时候,身边还侍奉着一个青年,他是掌管李阀机密文书的人,是李渊的心腹手下。这青年神色有些狼狈,脸上带着一丝苦笑。
按照正常的情况,这个地方出了国公李渊和世子李建成之外,其他人不能踏足。而高澄仗着先天真气强横无匹,随手两招就把他打得狼狈不堪,强行闯入书房。
高澄现在的身份是国公府的三公子李玄霸,这青年也不好释放那些动辄要命的陷阱机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澄坐在他的位置上胡乱翻着情报。
半晌之后,高澄放下手中的册子,把记忆中的大唐世界和眼前的情况对比一番,脸上露出一丝惊异,在记忆中,这个时候李世民应该和李秀宁等人在江南之地,利用寇仲徐子陵偷取东溟派的账簿。想要用账簿的事情,来让李渊不得不起兵造反。
而现在根本不用寇仲的账簿,李阀就已经起兵南下。行军迅速,已经兵临霍邑城下。
“记得原来的时间线,李秀宁曾说过,要是母亲没有早逝,由她劝说李渊,很容易就能坚定李渊的起兵决心!如今窦氏没有早逝,李阀起兵迅速,自然不需要李世民前往彭城寻找东溟派!”
记忆中的事情和眼前的情况,稍微有些不同,或许是因为眼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在真正的世界中,万事万物千变万化,命运莫测,一件小事就有可能影响到以后的时间线。记忆中的事情只能参考,不能全信。
“三公子,最近发生的事情都在这了,这里还有国公送来的军报!”旁边的青年轻声说道。
高澄心中一动,接过对方送过来的情报,一目十行,很快就把上面的信息看完。
“天降暴雨、太原大军行军艰难,在霍邑城外已经停留了大半个月,现在士气低落,国公有了返回太原的念头?”
高澄沉吟一下,对青年问道:“母亲知道这条军报了吗?”
这个青年是李阀的青年俊杰李孝恭,是李渊侄儿,李阀最核心的成员之一。李孝恭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李阀起兵反隋争龙,绝对不能退缩,一退就再也没有成大事的希望,所以夫人已经写好了书信,准备送往前线,让国公绝对不能退兵!”
高澄听到这话,深深的看了李孝恭一眼,笑道:“堂兄对我说这话,是想让我亲自把书信送往霍邑吧?顺便帮助父亲攻打城池?”
李孝恭作为李阀的核心人员,当然知道高澄突破境界成为先天宗师,一位先天宗师在战场上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要是高澄前往霍邑,以宋老生的实力,绝对挡不住先天宗师的一击,到时候霍邑被攻下,南下关中的道路就再无雄关阻挡。
李阀已经决定争霸天下,所有李氏的人都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要是李渊败北,李孝恭这些李氏子弟也会受到牵连,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所以李孝恭在知道三公子李玄霸成为先天宗师后,就想着如何劝说他前往霍邑。
“玄霸所言不错,我的确有这个意思,如今国公起兵反隋,是整个李氏的大事,你身为国公嫡子,自然要为国公分忧解难!”李孝恭神色沉静,淡淡的回答道。
高澄心中念头闪过,李唐南下关中,也算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要是能参与其中,还能得到不少命运点数。反正长生诀已经被寇仲、徐子陵藏了起来,帮助李渊击败宋老生之后,再去寻找也不迟。
“好!这件事我答应了!”
高澄哈哈一笑,说道:“事情紧急,我马上出发,至于母亲那里,还请堂兄替我禀报一声!”
说罢,高澄从李孝恭手中接过书信,身形一纵,就从书房中瞬间消失。李孝恭见状,瞳孔急速收缩,良久之后才感叹道:“果然是先天宗师,这样的身法,真是前所未见!”
李孝恭的实力也达到了江湖一流,但是连高澄如何离开的都没有看清,如果高澄是敌人想要刺杀他,他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
……
等高澄再次显露身形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太原城外,他已经将螺旋九影这门绝顶身法修炼到巅峰,用先天罡气催动,快如幻影,凭虚御风。几乎察觉不到身影,一日间就能奔行数百里。速度超越骏马。
第四章 霍邑
一日之后,天空依旧阴云笼罩,雨水淅淅沥沥从天而降,地面上到处是泥泞。在雨水的浸泡下,山野中的道路变成了泥浆。
山野之中,一座城池屹立大地,城外十里之外,三万大军结成营寨,大雨落在营寨中,悬挂在旗杆上的主帅旗帜,也被雨水淋的紧紧的贴着旗杆,就像是萎靡不振的病人直不起身,一如营寨中的唐军。
原本士气高涨的南下关中,没想到刚来到霍邑城下,就遇到了连续十多天的大雨,大军的士气就在这雨水中不断降低。好在唐国公为人宽厚,麾下士卒暂时没有临阵逃走的念头。
唰!一道幻影在大雨中穿梭,在看到前方营寨的时候,这道身影才在一座小山坡上停下。露出高澄的身躯。
大雨哗哗,落在高澄身边的时候,就像是遇到了无形的屏障,被环绕周身的先天罡气震飞,连续在大雨中赶路,他的身上没有半点水迹。
不过一日的时间,高澄就从太原赶到了霍邑,可见螺旋九影这门身法的玄妙,即便是和这方世界的幻魔身法相比,也毫不逊色。
高澄望了望天色,感应到乌云中酝酿着丝丝雷电,暗道:“要是能施展电光遁,不到半日我就能赶到霍邑,速度比螺旋九影更快,不过可惜在这方世界,我根本不能施展法术!”
无论是天雷矛还是电光遁,都需要高澄用精神力量沟通天地,凝聚天地元气才能施展。要是在三国世界,高澄可以随便施展没有任何的问题。
而现在他所在的是大唐世界,对这方世界来说,高澄就是一个不速之客,只要发现他的踪迹,就会降下天罚雷击,将他的身躯和灵魂全部摧毁。
高澄能保证安全,是因为命运之门不断消耗着命运点化作一道屏障,掩饰了他身上的其他世界气息。
但他要是主动的将精神力和这方世界的天地融合,号令天地元气施展法术,瞬间就能暴露出自己的异常。大唐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江湖世界,出现法术的痕迹,就像是主动给天地意识指引道路。自己找死。
“看来以后通过命运之门前往其他世界,只能施展先天罡气和各种武功,除非有着倚天世界这样的意外,才能施展天雷矛、电光遁这些法术!”
高澄心中叹息一声,随后脚步一闪,来到了唐军营寨外面。
“什么人?”外面巡视的士卒发现高澄的身影,立即大叫一声,周围其余的士卒飞快的围过来,目光死死的盯着高澄。手中刀枪并举,只要他有丝毫的异动,这些士卒就会毫不犹豫的下手进攻。
这时候,不远处一个高手发现这里的动静,飞快的赶来,他看到高澄后,脸上神色一变,连忙恭声说道:“属下段志玄,拜见三公子!”
其他士卒听到这话,顿时一惊,眼前的青年竟然是唐国公的三公子李玄霸?他们都听过李玄霸的名声,只是一直没有见过真人,并不认识。
而段志玄是关中剑派的大师兄,投靠唐国公之后很是得到赏识和重用,他既然说眼前的青年是三公子,那绝对不会有错。
“嘶!三公子好深厚的真气,身上竟然滴水不沾!”
这时候士卒的有些老兵,对于江湖并不陌生,他们看到雨水滴在高澄身边就被弹开的异像,顿时心神震动,有些不敢想象三公子现在的实力。
高澄笑道:“段兄不必多礼,父亲和大哥可在营中?”
段志玄连忙说道:“国公和世子、二公子正在营帐议事!属下这就去禀报国公,还请三公子在这里稍等片刻!”
大军军法森严,段志玄这时候在大军中的地位不算太高,没有随便把人带入大营的资格。他说了一句之后,就连忙转身前去禀报。
很快,段志玄就和一个青年快步返回,这个青年方面大耳,眼似点漆,奕奕有神,仪态自若,一派渊停岳峙的气度,教人心折。尤其是在军营当中,他神色多了三分威严,那些唐军士卒看到他的身影,顿时精神一振,平添了三分力气。
“三弟!果然是你!刚才志玄说起,我还有点不相信!”这青年看到高澄后,脸上顿时挂上了笑容,连忙走了过来。
这青年的年龄不算太大,自然不是世子李建成。而是国公府的二公子,未来的太宗李世民。
高澄能够感应到,李世民的真气不弱,隐藏起来的气机比段志玄更强,达到了江湖一流高手的层次。
“二哥!”
高澄叫了一声,压制住心中的别扭感觉,淡淡说道:“母亲已经知道了大军的情况,写了一封书信让我送来!”
李世民神色猛地一震,惊喜道:“母亲写了亲笔书信?太好了,有母亲的亲笔书信,定能教父亲回心转意,不再撤军!”
他连忙拉住高澄的手臂,快步的朝着军营走去,边走边说:“走,我们这就去见父亲!”
两人脚步极快,掠过一个个帐篷,来到了中军大帐。这时天色有些昏暗,大帐的四周点着火把,将四方照的透亮。火把由牛油浸泡,雨水也无法熄灭。
大帐之中,灯火通明。
一个中年男子坐在上首,他神色略带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