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突破三阶神通境,对于吕岱来说还比较遥远。现在尽快的提升实力,才是对吕岱最大的帮助,要是命都没了哪还有未来?
……
一日之后,留在汝南的周泰、陈武、董袭三人接到命令,正在率领兵马乘船南下。吕岱在高泰的帮助下,开始调动兵马。准备先南下豫章。
高澄把剿灭山越的事情交给吕岱和戏志才之后,就不再关注,而是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九江、庐江、吴郡和丹阳境内。
绣衣卫的探子分布四郡所有城池,注意着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以防荆州的其他阴谋。
第四十四章 散仙于吉
时间流逝,周泰三人很快率兵回到寿春。这些天他们已经将汝南的大部分百姓和粮草军资运转到扬州,没有必要在汝南屯留大军,所以三人返回的时候,足足带回了二十万大军。
至于袁术大军的数十万俘虏,很早就被带回寿春,被看押在城外的军营,并从中选取了十万精锐。和二十万大军合并。组成了征讨山越的三十万主力。
……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三十万大军整装待发,高澄和张昭登上城墙,目送黑压压的大军向南而行。这次征讨山越,除了吕岱这个主帅外,高澄还让戏志才为军师以策万全。
“啧啧……三十万大军!当初高使君北上对付袁术的时候,也不过带了三十万兵马,眼下为了对付山中的那些野人,居然也出动了三十万人马,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听说除了三十万大军外,还有五位炼罡境界的大将呢!这样的组合,要是北上,说不定能攻下徐州,擒拿陶谦!”
“呵呵,你们想的太简单了,陶谦好歹也是徐州牧,镇东将军,再不济手下也有好几个炼罡武将。还有那些山越野人,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这位兄弟说的不错,我认识一位行商,曾路过豫章郡前往交州采买货物,在路上被山越劫掠,好不容易才侥幸脱身。据他所说,山越所居住的山林,瘴气纵横,每个山越部落都有一个祭司。这些祭司能炼制蛊虫,操纵瘴气,杀人于无形之中!”
“蛊虫、瘴气……的确能杀人于无形,不过要是于先生出马,他的符水,肯定能破除山越野人的巫术!”
城墙下方,有许多扬州的百姓和世家子弟观看大军南下,寿春和南方的扬州四郡隔了一条宽阔无比的大江。大部分百姓并没有太多紧张,一些士子还有心思指着大军议论说笑。
“于先生?难道是散仙于吉?”
高澄在城墙上听到下面几个士子的说话声,心中一动,汉末三仙都是神通广大之辈,其中南华老仙实力最强,曾收徒张角,传下太平天书。他行踪不定,没有缘分很难见到。排行第二的就是左慈。
左慈是庐江人氏,高澄在前几个世界看过各种史书和野史,上面记载左慈开创了道家的丹鼎派传承。在这方世界,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实力。不过从他后来掷杯戏曹操,并且安然无恙的脱身这件事,就能看出他的实力绝对在二阶之上。
三仙排行最末的就是于吉。他的实力无法与南华老仙、左慈相比。充其量和当初的张角差不多。
他和张角一样广收门徒,用符水治疗百姓,可是没有训练出用来护身的黄巾力士,被孙策带人一围,就只能束手就擒,最终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想到这里,高澄摆了摆手,从不远处走来一个相貌平平无奇的男子。他是绣衣卫的一个头领。
“于吉现在在什么地方?”
于吉身为太平青领道的道主,修为精深莫测,手下教徒信众数十万,在扬州也属于一个大人物,对于这样的人,绣衣卫当然不会放过,已经派出不少探子混入那些信徒当中,时刻关注于吉的动向。
绣衣卫头领恭敬的回答道:“禀主公,于吉正在吴郡的娄县讲道传法!根据探子的消息,他已经在娄县停留了十几天,还和吴郡的几个世家有过来往……”
这个绣衣卫头领把于吉的详细情况说了一遍,不过他得到的消息,基本上都是能探查到的东西,更深一些例如于吉秘密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就没办法打探出来。
毕竟于吉的修为太强,精神力量一扫,就能察觉方圆数里的细微动静,连探子都无法隐藏,只能借助信徒的身份,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
等这个头领说完,高澄挥挥手让对方离开。
“主公,你突然询问于吉,难道是想要招揽此人?”张昭在一旁听到这些,不由心中有些疑惑。
高澄哈哈一笑,说道:“是有这个打算!于吉的修为高深,并且制作的符水能医治大量的百姓,如果能招揽此人,我们就掌握了治疗符水,到时候我军再和其他实力大战,伤亡的比例一定会大幅度下降!”
他在说话的时候,心中也想起了原本历史上于吉的死因。于吉制作出来的符水活人无数,不仅是寻常的百姓,就连扬州的文武官吏,也对他无比的敬仰。
不过声望太大,也有弊端。孙策在城墙聚集文武议事,文武官吏听到于吉的名字,竟然不顾他这个主公,纷纷下去拜见于吉。只要是人主,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心生杀意。
于吉的声望很高,并且实力极强。要是平白无故的斩杀,很容易遭到反噬。高澄想到这点,所以想要将对方和太平青领道控制在自己手中。
别的不说,于吉制作符水的本领,就抵得上百万大军。
“于吉的符水……的确是治疗伤势的利器,用的好了,我军每次厮杀过后的伤兵,就能瞬间愈合,并且经过厮杀之后,新兵变老兵,士卒的战斗力也能上升三成!”
张昭乃是这方世界最顶级的智者,高澄说了一句,他就瞬间明白了于吉身上的价值,不过他还是迟疑一下,说道:“主公,于吉的太平青领道,据说和张角的太平道出自一源,目的都是实现中黄太乙,铸造道国,尤其是于吉现在已经有了数十万的信众,一旦学习张角起事,扬州就会糜烂千里。”
“太平青领道的危害太大,应该及早铲除才是,我已经暗中下令,正在对付于吉。要是现在突然把他招揽过来,以后必然有着祸患,他制作符水的本领再强,好处再多,也不能让他有机会威胁到主公的大业啊!”
高澄心中一动,要是张昭不说,自己还不知道对方已经开始着手对付太平青领道呢,不过这也能看出来,张昭已经彻底归心,为了他的大业不惜生死。不然的话只要是聪明人,就不会主动的和一个传闻中的神仙中人为敌。
“子布!这些年真是让你费心了!”
高澄拍了拍张昭的肩膀,忍不住感叹一声,“不过你放心,我有把握收服于吉此人,绝对不会让他有机会作乱!”
第四十五章 吴郡
道家追求的是什么?在这方世界,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有人会说追求是庄子一样逍遥自在,有人会说像道家祖师老子一样参悟大道玄机,领悟宇宙至理。还有人说建造太平世界,让道家理念传播天下。
而在高澄看来,这些都是虚的,道家有入世和出世之法,但无论是哪种,最终的目的都是得到成仙,长生久视。
高澄在得到于吉的资料后,略微看了一遍,就知道此人的大致性格。和张角不一样,于吉的数十万教众的组织并不严密,比较松散。就像是简单聚拢起来的松散势力一样,要不然绣衣卫的探子也没办法轻易的在里面打探消息。
他的数十万教众,更像是有意无意的收拢而成。并且教众里面,混杂了不少从中原而来的黄巾余孽。这些人也是数十万教众的中坚分子。
“经常闭关修炼……出关的时候才广施符水!这位三仙之末的道家高人,看来并不是野心勃勃之辈,而是一心修道成仙的修炼者!”
高澄经过这几个世界的磨炼,眼光变得十分精准,感觉基本上没有错误,至于于吉为什么在原本时间线被孙策想办法斩杀,只能说他制作出来的符水效果太好,把扬州上下的人心收揽大半。
再加上数十万教众当中的黄巾余孽,很是遭人忌惮啊!
送走了南下的大军,高澄在府邸内查看关于于吉和太平青领道的详细情报。至于于吉和吴郡的几个世家相互来往,这不算什么。毕竟一个传闻中的神仙中人,谁都想要结交。
如果他们两方有什么阴谋,高澄也没有丝毫的担心。只要他还在扬州坐镇,就有足够的把握镇压所有牛鬼蛇神。
随后,高澄走出房门,看了外面持刀而立的许褚一眼,笑道:“仲康,你去吩咐一声,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前往吴郡,见见那位散仙于吉!”
许褚现在的官职是校尉,是高澄的亲兵统领。一个炼罡九层的绝世猛将充当护卫,如今也只有高澄这么奢侈。
不过许褚也没有什么不满,他知道就算自己的实力再强,刚刚投靠扬州军,不可能一步登天的执掌大军,成为高澄的心腹大将。
大汉的习俗是无功无以封侯,没有立下功劳就登上高位,就算有着极大的本领,也不会让麾下士卒和同僚心服。
许褚有着绝强的实力,有着极强的信心,只要扬州军发生大战,他就有士足的信心立下大功。到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在扬州军立足并登上高位。现在担任高澄的亲兵统领,也是和主公近距离接触相互了解的一个过程。
许褚脸色木讷,嗯了一声,就叫来一个手下让他去准备大船,前往吴郡最快的办法,就是乘船进入巢湖,然后经过一道道大江支脉,顺着长江行驶。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达吴郡。
……
大江之上,波浪起伏。数艘大船形成一个简单的阵型朝着东方顺水行驶,高澄和许褚没有呆在船舱内,而是在甲板上吹风。
江风清爽,吹走了空中的一丝燥热之气。在江面上,偶尔能看到一艘艘商船经过,扬州南部山越作乱,并没有引起那些商人的惊慌,反而成了他们发财的一个机会。
大量的商人运送治疗瘴气的药材还有各种军中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长江运往丹阳、豫章。从扬州军手中赚取了不少利润。
对于这些商人的行为,高澄没有禁止,反而任命糜竺为扬州户曹从事,重操旧业组建起一支庞大的商队,通过扬州军的关系和以前糜氏的商队网络,成了扬州第一豪商。这支商队每天都给扬州赚了不少钱财。
没过多长时间,前面出现一个巨大的码头,码头上人流不少,码头的四周隐隐能看到军营的轮廓。这是当初为了对付屯驻在广陵的徐州军而修建起来的秣陵大营。如今广陵大部已经落入扬州之手。这座大营就改成了码头。
在军营的远处,能看到一座大山的轮廓,高澄站在甲板上,动用千里眼神通向前扫视,将秣陵附近的地形收入眼中。
“龙蹯虎踞,果然是帝王之宅!可惜……”高澄暗自叹口气,这个地方是南朝立都的首选,后世有六朝古都之称,不过在这个时候,原本雄伟巨大的城池,还只是一个小县城。没有任何让人关注的地方。
高澄也没有经营此地,建造城池的念头,将来他要攻占荆州、益州,争霸天下。重心在北方。要是在秣陵建城,岂不是向所有人宣称自己没有北上夺取天下的野心?这样的话,扬州军如何招揽有志于天下的人才?
吴郡、娄县。
娄县位于吴郡郡治的东方,距离东海不远。这里经常有修炼者乘船入海求仙的传说,东海当中岛屿无数,不知道隐藏着多少奇珍异宝,还有各种修炼的资源。于吉停留在娄县之后,就不断派遣麾下的教众出海,似乎在采摘打捞着什么东西。
“主公,于吉就在对面的宅院闭关!”一个衣衫寻常的男子低声的禀报道。
高澄微微点头,他和许褚站在娄县的一个酒楼上面,在酒楼的三层,能看到娄县的大部分建筑。说话的男子就是绣衣卫安插在青领道的探子。
在酒楼的对面,是一处面积广阔的宅院,宅院里面,种着巨大的树木,树冠遮挡了外面的视线,让人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况。
就在探子准备说出于吉最近几天行踪的时候,高澄突然脸色一动,摆了摆手,止住了探子的动作。说道:“不用再说了,对方已经发现我们了!”
许褚身躯微震,旁边的探子也忍不住长大嘴巴,露出惊愕之色。
高澄转身下楼,许褚连忙跟在后面,一行三人朝着宅院的大门走去,这时候大门的护卫像是得到了什么吩咐,打开大门,从中走出一个仙风道骨,手持木杖的老者。
散仙于吉!高澄、许褚在看到对方的时候,下意识的就确定了他的身份。
老者身穿葛袍,神色温和,浑身一股虚无缥缈的气息,他看到高澄之后,脸上立即挂着一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