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收集参数,再到输出法术,整个过程就会成为他的本能。
别人施法是回忆,算算算。
林奇施法是念头,眨眼。
而理论关键便是这个正在脉动的龙蛋化身。
巨龙,天生亲和秘能粒子。
比起人类,它们能够实时感应那十七个参数,甚至人类感知尺度之外的另外七个参数。
问题的第一步,他要怎么通过这枚龙蛋,拿到实时参数?
第55章 对数之虎,拦路挑战
正午钟声“咚咚咚”荡出音浪,响彻城堡最为寂寥的回廊。
林奇等新生都陆陆续续出现在环形餐厅里,众人优先挑选靠窗位置,为了能够观赏城堡外廊雾气缭绕下森林郁郁葱葱的景观。
法师学徒们的一日三餐,都是特意调制的药膳,本身强化了精力提振与记忆提升效果,所以再节食的人都不会轻易错过。
然而,整个装饰风格古朴典雅餐厅,作为一个休憩场所,却出现了堪比高三最终大决战的一幕。
无数学徒们一边咀嚼着淋着咖喱酱掩盖药草气味的拌饭,一边观看着木桌上的厚重典籍,口中念念有词。
这部比现代汉语词典还厚实的教材,细细看去,却是一页页excel数值表格——
“常用对数表”。
最后还有附录的三角函数表。
在《秘能场论》课程结束后,法师学徒们面色苦逼地从讲师手里,一人一本领走。
对数,一个比起加减乘除这种四则运算而言,并不太直观的运算法则。
它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出现时,颠覆过学霸的思维,也弄翻过学渣的友谊小船,第一次此对数学失去直观。
但曾经的地球上,对数却曾经被人赞誉为与解析几何、微积分并称的17世纪三大成就。
甚至那位颇有名气的拉普拉斯同学,还夸奖它“极大地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
没错,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以精确测量为目的的天文学,在以亘古盘垣的银河为尺度时,遇到了一系列庞大而复杂的天文数字。
计算一个简单的行星位置便可能消耗掉一位“天文学家”一年半载的时间。
仅仅用来计算。
直到“对数”的出现。
它能够将“复杂的乘除法”变成“基本的加减法”,源自于lg(ab)=lg(a)+lg(b)这条公式。
例如求8。134x4。252。
查对数表lg(8。134)=0。9103,lg(4。252)=0。6286,两者相加为1。5389。
查反查表10的1。5389次幂为34。5859,这便是结果。
而实际上8。134x4。252=34。585768。差距不过0。00038%。
整个过程便是查对数、作加法、反查对数,三步。
若是十几个数相乘,那便是十几次相加,这里才是自然对数表真正发威的地方。
所以一个lg(0。0000)到lg(9。9999)的对数表,便解决了计算机出现之前,千百年来难以处理的超大数字复杂乘除问题。
“这可怎么背呀?”看着咖喱汁撒到对数表上,学徒莫一飞赶紧擦干净。
他马上忍不住揪起自己已经日渐不多的头发,普通家庭出身的他很想证明自己,却又无能为力。
学徒刘凯摇摇头,“别纠结了,赶紧背吧,然后今晚靠提神封油拼一把。不然《秘能场论》从此和我们再见了。”
“没错,我刚刚打听了,整个学年都这样,这就是秘能场论的第一道拦路虎。”陈士坤补充。
顿时餐厅一整排的学员们都忍不住摇头苦笑。
在他们领到这本《常用对数表》的下一刻,还收到一个令人难忘的通知。
接下来这段时间,北区的“基础图书馆”一层大厅都会开放“对数计算测试”,每个自然月可以挑战10次。
通过标准则是1分钟里,将12道复杂计算题回答出90%的正确率,从而有资格进修接下来的《秘能场论》课程。
这一道测试,无论是天生计算出色还是记忆出色的,都各占据优势,所以不少自忖天赋的天之骄子都摩拳擦掌地等待今晚八点正式测试开始。
要是一个月内无法完成的话,那真是在学院里没有脸面待下去。
更别说学期结束前没有通过的话,也会被遣返回原籍,成为前法师学徒。
而看着既纠结又期待的林奇则是心态微妙。
一方面,当他翻完整本《常用对数表》的那一刻,它便安安静静地躺在林奇的记忆宫殿里。
可问题的关键是,他确实可以不用辛辛苦苦背诵,节省了普通人经年累月的工夫。
因为着对数表纯粹一系列数值,课文背诵起码还有前后文,这压根没有任何记忆诀窍,比背诵圆周率的百位数值还要枯燥。
林奇头疼在具体调阅时,所需要浪费的固有时间。
1分钟12题,每题平均5秒。
对于记忆强者来说,便是要在5秒内用对数表完成一系列加法。
对于计算强者而言,在对数表记不全甚至数字有误差的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计算进行弥补,诸如饶几个圈来得出具体的对数值,相当于5秒内完成系列加法,以及难以预估的复杂计算,包括一些回忆时间。
而林奇,则是记忆宫殿里《对数表记忆》翻阅出结果,加法计算,反查结果。
关键是他要从那个密密麻麻的对数表格里找到自己要的数值,起码也得花上一秒。
更别说而他的加减法还不占优势。
真的几十位相加,他哪能几秒内口算出来,在宫殿里打草稿时间都用完了。
3分钟,他肯定妥妥通过。
1分钟,他就有点麻烦了。
林奇头疼,连带着探究龙蛋,钻研如何利用其作为传感器的心思都淡薄了几分。
刚刚他试着牙咬,风吹,晃动,蛋体依旧保持平静,仿佛等待着他主动投喂符文。
这时二年生舍长张泉也到了上午课程结束时间,端着餐盘特意过来找他们这群新丁菜鸟关怀。
看到众人愁眉苦脸的神色,他当场哈哈大笑,“我都差点忘了这回事,当时我卡了一个多月才过的测试,差点吓死我了。”
“舍长,那你岂不是没有拿到奖励?”刘凯马上接着话茬道。
这场测试如果一个月内通过,都会奖励一定积分。
第一天通过奖励10分最高,后面慢慢下降,到最后一周都只有1分。
张泉脸色尴尬数分,这才压低声音道,“得了,你们还以为学院真的这么慷慨?我实话实说,起码一半以上的学徒,都是一个月后没有积分才通过的。”
“因为那些测试题目,是随着时间推移依次下降的。”张泉说着推了推自己的为了斯文气质而佩戴的平面镜框。
“每年整个北区上万名学徒,能第一天通过的,不超过两掌之数,那题目的复杂与恶心程度,超过你们的想象。”
“所以我们普通人,就老老实实等后面难度低了再去。不然开头都是炮灰的命,单纯被打击一番,当然,你们要是有计算天才能今天把对数表背完,那当我没说。”
听到这话,隐隐有过一丝担心自己会挂在这科的刘凯,也放心地拍了拍胸口,顿时餐盘的饭都香了不少,同桌的舍友们这也才喜笑颜开。
倒是郭思飞、张野等奋斗派,继续咬牙看着这对数表,死死地记忆下来。
忽然,另一伙宿舍的人走了过来,为首高壮男子说道,“请问谁是林奇同学?”
看着来者不善,周遭的舍友顿时站起来。在学院里走课制度并没有分班,所以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更多是来自于同宿舍的轻易。
高壮男子嗤笑一声,“没什么,就是我们北十二宿舍老大张齐,想就这次的测试和你赌一把。”
“嗯?”林奇默默挑眉。
“赌注很简单,自然是先通过者胜利。”高壮学徒一脸得意。
“至于输的那位,接下来这个月,都不准参加测试。”
第56章 降维打击的计算工具
林奇顿时一脸茫然地望着这骤然出现,便出言替别人挑战他的高壮学徒。
这是哪来的智障?
星界岛没听说有精神病院呀?
瞬间舍友陈世坤站起来,不服气道,“凭什么啊,我们林哥本来是推理计算天才,又不是什么记忆天才。对背诵表格本来就不占优势。但给林哥几天时间,他肯定妥妥背完,到时候直接吊打你们。”
林奇这一刻终于明白,为何主角身边总是要跟一群小弟。
毕竟有些话,主角亲口来说比较掉价,得小弟出马。
测试是一棵树的话,《常用对数表》便是砍树的斧头。
计算天才力气大,那也得先把斧头磨出来再说。
此刻餐厅不少人吃完后,都驻足围观这一幕,听后纷纷点头。
本来一周时间必然通过的事情,要是真的耽搁了一个月,还没有彩头,完全不偿失。
“哦,那你说一句你怕了不敢比,我掉头就走。”高壮学徒撇撇嘴。
刷刷刷。
听到这句话,顿时又是几位同宿舍舍友站起身来,一脸恶狠狠地望着前来挑衅的几人。
郭思飞甚至当场站出来,“虽然我也不服林奇,但我们北47不是你们北12可以欺负的对象,这个挑战我接了。”
emm。
林奇听完,内心有些懵懂,不知道自己该感动还是吐槽。
而高壮学徒也是有些纳闷,没好气道,“你算什么垃圾?”
“我们北十二老大,出身大名鼎鼎的紫荆花家族,是你这能比的?”
众人这也才想起,印象里北十二分配的大多是法师后裔,难怪对方同龄人却已经成宿舍长。
看着众人有些群情激涌,林奇也站起来,右手横伸,拦着身后同伴。
他看着记忆宫殿里新检索到的强大工具,内心有些不好意思欺负小朋友,低笑道。
“耽搁一个月就没必要了。谁输了直接去南片区宿舍大喊几句我发情了,谁救救我就行了。”
对方宿舍的高壮男子,一时间也有些懵逼。
没想到林奇上的这副猛药更狠。
南片区是清一色女学徒居住的区域。
要真按照林奇说的做了。未来几年可就抬不起了,无论哪方面。
除了可能被管理员抓起来教育通报精神问题,还板上钉钉的一直单身。
说着林奇便挽起法袍的袖口,端起餐盘,他仿佛视对方为空气般,直接擦着肩膀走过。
而高壮学徒,此刻身体微微颤抖。
同宿舍过来壮胆的几人也一脸尴尬,大家都不敢替宿舍老大赵齐应下。
顿时身后林奇的舍友们,都暗自鼓掌叫好。
对方敢这么信誓旦旦地来挑战林奇,说不准手里便握有龌龊的作弊手段。
而林奇享受S级待遇,是作为第五类计算天才,考虑到那名声远扬的250分基础分,记忆里比在座绝大多数都不如。
现在来这么一招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直接把对方将死。
日后这一幕传出去,别人也不会说林奇懦弱不敢应战。
然而,就在林奇即将走出餐厅时,高壮男子忽然中气十足大喊道,“我们应下,今夜无月,八点北图,不见不散。”
“哇!”
顿时周遭围观的法师学徒,都发出看热闹的激动声响。
本来打算等过一天再测试的人员,也是无比激动,这群原本一个月十次挑战机会都要留到后面的老油条,也打算今晚一同去凑热闹。
而林奇这时也骤然回头。
这是哪来的憨憨?
他明摆着不想惹事,都有人硬要凑上来?
林奇只能够无奈地摇摇头。
既然如此,也干脆杀鸡儆猴得了。
此刻他的记忆宫殿里,正在播放着前世蓝星的《原子弹纪录片》。
其中,正好讲到,在那个六七十年代里,整个团队为了原子弹计算而付出的心血代价。
当时整个国家仅有的104电子管计算机都被征用做原子弹研究。
但整个计算量的庞大依旧是繁复得难以想象。
要知道原子弹计算的多维偏微分方程,只能靠着线性方程矩阵用递归方式求近似解,也就是靠着一遍遍循环,收敛结果变得精确一丢丢。
但最终,还是靠着计算机加人力克服了。
但这个人力,并非是人工口算草稿笔算,而是——
算盘。
计算尺。
手摇计算机。
一件比一件还要恐怖的大杀器。
算盘这种小学基础能够速算大数字加减法的神器就不说了,直接把对数计算针对得死死的。
甚至结合《数值分析》这门课后,拿它来算微积分也不是不行。
而计算尺,本身像是尺子并起来,中间有个透明浮标可供移动,通过它便能够处理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双曲函数、开方求幂等计算,缺点是准确度受限于尺子规模。
40年代时物理学家费米,便制作了一把两米的计算尺给学生李政道,让他来计算太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