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人短兵相接的他来说实在是很没有安全感。而他的弓也只是一张村中铁匠打制的普通猎弓,对于现在的吴浩来说感觉实在是有些软,射程也太近,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是他已经是拉断俩根弓弦了,为此两只狐狸都侥幸的逃走了。这一次一定要买一张趁手的强弓。经过一天的实战,吴浩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弓箭被称为百兵之首。在自己分毫无损的情况下,杀敌于百米之外。这样的战果当然是令人喜悦的。
    很快,吴浩如愿以偿的买到了一张三十石的强弓,老板说这可是上木所所制,坚实无比,非大力士不能使用。虽说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但是三十石的弓已经是相当罕见的了。结果,吴浩也不说话,随随便便就把弓拉成了满月(实际上是早已运足了真气),老板是看得目瞪口呆,连说“神力、神力”,以至于吴浩一开口买了三千支箭,老板还打了个折扣。可惜的是店铺里没有什么吴浩看得上眼的好刀。不过,吴浩把他“芥子空间”里的那些剑通通的都卖给了老板。价钱虽然不高,但是吴浩必须把“芥子空间”里腾出空来。至于钱,吴浩倒是不很在乎,因为他对于那些强盗也没有客气,钱袋自然是不会放过的。虽然拿出了一些还给那些苦主,但是留下来的还有百两之多。
    买完弓之后,吴浩不得不在老板的推荐下,先找了家附近的客栈住下。因为三千支箭无论体积还是重量都不是个小数目。就算“芥子空间”里装得满满的,也只能装下撑死了两千只。更何况他还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箭装进“芥子空间”。难道剩下的日子里自己要背着一千支箭到处走吗?吴浩坐在客房里看着剩下的一千支,一共二十捆箭发愁。要丢掉,实在有些可惜,这可都是钱买的。再加上,这箭越多,吴浩的心里才越有底。这时候,吴浩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学骑马呢?否则的话,买上一匹马,这一千支箭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大不了我雇辆马车。
    吴浩想到这里也就坦然了。梳洗后到街上为自己买了两套换洗衣服,外加一件能御寒的背心和棉袄,因为冬天很快就要来了。这才慢悠悠的挑了家规模不小的酒家用饭。可惜的是座位很空,冷冷清清的。幸而几名食客在大声谈论近来的时局。什么李密功高盖主和瞿让矛盾日深啊,什么最早起义的王薄如今是渐渐日薄西山,河北的窦建德势力日强啊。当然谈的最多的还是不久前杜伏威和隋军的历阳之战。有些事情吴浩模模糊糊的也有些印象,但是具体细节却不得而知。虽然这些人的话明显是道听途说,有很多演义的成分,但是吴浩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这时,门口突然走进一个人来。此人脸孔跟他身形般窄长无肉,脸颊瘦得凹陷下去,鼻长唇薄,眉毛和眼睛间的距离比常人大,容色阴冷,似乎自出娘胎后就从未笑过,本该像吊死鬼多个像人,不知如何五官配合起来又另有一种丑陋的美感魅力,形成一种孤高冷傲的气概,令人印象深刻。他约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却予人一种饱历沧桑的苍老味道。
    此人不怒而威,仿佛夹带着一股冷气,几位正说的摇头晃脑的食客顿时住了口。整个店里的人都把目光注视着他。
    
第十六章燕燕于飞
          这人对于众人的目光视而不见,走到酒店一角,叫了酒菜自斟自酌起来。没多久,几位食客重新又开始高谈阔论。不一会儿甚至谈论起刚刚发生在历阳附近村镇的绿巾军被人打谷歼灭的事情,只是着数量已经被夸张到了三千余人,从这几人的语气可以明显听出他们对杜伏威的绿巾军没有什么好感,似乎还有点幸灾乐祸、大快人心的意味。
    吴浩也只是笑笑,却再没有什么兴趣听下去了。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刚刚那个人的身上。倒不是说那人冷面的造型有多酷,二十一世纪影视作品中大量的一看就是温室里的小白脸的奶油小生却一个个装酷每每扮做历经沧桑的黑道大哥,让吴浩时常感叹莫非他的社团中都是那些十几岁的无知少女。最让吴浩不能忍受的是不少人竟然还时常伸出个优美的兰花指,以至于吴浩每每恶意的联想:这些家伙难道是修炼了葵花宝典吗?否则就这种娘娘腔的货色也能作龙头大哥?但是这个人的冷酷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这也是表演的话,那么由他出演的悲情电影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拿下奥斯卡大奖了。因为他的冷漠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尤其是他的眼睛在入店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留意任何一个人,只是漫不经心那么扫视了全场一眼,但是吴浩没来由的感觉到一阵畏惧。他那孤傲的眼神分明是不把所有人放在眼中。
    吴浩半日多的厮杀,早已激发了内心中的血气。他这样无礼的举止却没有激起吴浩心中的任何不满,反而一阵阵的畏惧,心跳也不由自主得自动加速。虽然吴浩来到这个世界见过的所谓高手也只有傅君倬那么一个而已,但是吴浩认为这个人绝对是一个高手,而且最少不会比傅君倬要差。
    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佐证这一点。因为此人除了冷漠和右手拿着一把剑外就没有任何的异常了。在这个世界,稍有点钱财的公子哥们出门的时候几乎都是人手一把剑,似乎这是一种风俗传统或者身份的炫耀。而且乱世之中,出门在外手持刀剑的人几乎是比比皆是。本来这也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吴浩就是觉得此人绝对不简单。他心想:这难道就是所谓的高手的气势,原以为不过是作家们的杜撰附会,如今看来是真有其事了。只是这个人是谁?仅凭外貌好还真地想不出来和书中的哪位人物对得上号?自己本就记得不太清晰,而《大唐双龙传》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又是多如牛毛,而且这毕竟不是书,而是活生生的世界,寂寂无名的人物未必就不是顶尖的高手。
    吴浩饶有兴趣的观察着那个人。那人酒要来了一小坛,菜却只点了一小碟花生米。虽然现在客人不多,但是显然小二不怎么愿意招待象他这种客人。这酒并非这酒楼自家酿造的,利润可是微薄的很,这家酒楼兴旺全靠的是本楼的厨师做菜做得地道。虽然说这几天历阳刚换了主人,食客少了一些,但是酒楼还是不怎么欢迎象这种人一样的酒客。
    一会儿工夫,吴浩看见他只吃了那么两三粒花生米,那小坛酒就见了底。那人招手又让小儿送去两坛。吴浩看了看自己桌上放着的香椿鲜虾、豆豉蒸排骨  、麻油鸡丝、卤牛肉、羊肉冬瓜汤,满满当当的四菜一汤,自己也入乡随俗、附庸风雅的要了半壶酒。结果,菜下去了大半。这酒嘛,只喝了一小盅。自己能不能喝酒,吴浩倒是不关心,但是那人显然就是一个酒鬼,这让吴浩的兴趣就更大了。因为在吴浩的记忆中似乎所有的武侠小说中那些酒鬼们不是游戏风尘的超级大侠,就是在某些领域中有突出才能的大师级人物。(譬如说什么医、毒、机关、暗器等等)。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吴浩仰慕已久的人物。
    机会终于来了。也许是饭点到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总之来酒楼用饭的人一下多了起来。很快就没有了空余的酒桌了,可是还是有不少人往酒楼里走。店家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将要到手的买卖,毕竟前几天的生意一直冷淡,已是让店家很是惆怅了一阵。于是连忙让小二们规劝着那些单个的客人们并桌,而只点了一小碟花生米的酷哥自然就是头一号了。
    只是酷哥恍若未闻,根本就没有搭理小二。这机会吴浩可是不会放过,他连忙把小二招呼过去,说是自己愿意和酷哥并成一桌。待到小二把吴浩的酒菜都搬了过去,酷哥也没有出口反对,依然在那里自斟自饮。吴浩心想:看他自得其乐的样子,难道酒中自有黄金屋,酒中自有颜如玉不成?
    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吴浩当然是不会放过这个自己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接近酷哥的机会。想了一下,吴浩指点着桌上的酒菜说道:“同在天涯为异客,见面即是缘分,兄台不必客气,尽管取用!”
    酷哥还是没有说话,不过冲吴浩翻了一下白眼,然后继续饮酒。
    吴浩想了一下,不禁恍然大悟。人家可是高人,自己却拿这些残餐剩汤来招待,也不怪酷哥给自己翻白眼。
    于是,吴浩赶忙叫过小二,把那四菜一汤撤下,然后看了看菜谱说道:“来个小炒鱼、三元蒸鸡、葱爆羊肉、盐水河虾、木瓜排骨汤,兄台,您看还要点什么?”
    酷哥这一次不但翻了白眼,还冷哼了一声:“我自己没钱吗?”
    一句话,顿时把吴浩愣在当场,臊的脸红耳赤。一旁的小二也气的不行,不过看着酷哥一幅老子天下第一的嚣张的样子没敢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对年轻的男女走入了酒楼内卖唱。只是与众不同的是,拉二胡的是那年轻的女子,唱歌的却是那男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歌声一起,倒是遮蔽了吴浩的羞愧和难堪,他轻声吩咐店小二照刚才所说的上就得了。心里却早就骂开了花:高手就了不起啊?你以为这世界就你一个高手啊?拽的二五八万的样子,你以为你是三大宗师啊?不识好人心的东西!你不理我我还懒的理你呢?
    吴浩侧过身去看那卖唱的男女,虽然说吴浩的语文实在不怎么样,但是对于这首《诗经》里的《关雎》还是知道的。想当初在读初中的时候,在他给初恋情人的小纸条上还转载过这首诗呢?这个男人的嗓子一般,唱的也很平常,但是却非常投入,始终含情脉脉的看着他的同伴。看来这多半是一对冲破封建礼教的阻扰私奔的年轻男女,而且时间尚短,刚刚尝到生活的艰辛。
    歌声一停,食客们应者寥寥。
    酷哥却冲那男人把手一招,从怀里拿出二两银子往桌上一放。“给我把《燕燕》唱五遍,银子就是你的了!”
    那男人眉开眼笑的接过银子,“客官放心,《燕燕》我熟得很,我给您唱十遍!”
    而此时两小坛子的酒也已告底,酷哥把手一招,叫来小二,这次要的是一大坛。小二看他刚才出手大方,倒也不敢怠慢了,风风火火的就抬来一大坛酒。
    此时那男人唱了起来: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吴浩本就没有多少文学细胞,再加上那男人歌喉也就平常,听他唱完一遍之后,不禁心中想到: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这有什么好听的!
    听得歌完,那酷哥的双眼射出沉痛的神色,仿佛瞬间就苍老了几年,嘴里小声地念念有词,也不知在说些什么。忽然,他端起大酒坛“咕咚咕咚”的就这样大喝起来。
    恰在这时,一边的桌子上有一个老儒生带着他七、八岁的小孙子。小孙子缠着爷爷问歌词的意思。老儒生捋着稀疏的白胡子说道:“这《燕燕》乃是《诗经》里的名句。相传乃是卫君送妹妹远嫁他方时的临别赠诗……”
    只听得这一句,吴浩又看了看酷哥,猛然间想起一个人物。
    
第十七章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人应该是“蝶公子”阴显鹤。对于这个配角,吴浩只记得他性情孤僻,是小鹤儿的哥哥,其他就没什么印象了。这个人不是应该在东北一带活动嘛,怎么跑到历阳来了?至于这个人的武功嘛?比之后来的双龙当然是比不上,但是物以类聚,估计应该不会太差,最起码和一流高手傅君倬只高不低吧?
    吴浩的脑子飞快运转,如果他真是阴显鹤那就太好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和他的妹妹小鹤儿团聚。自己别的可能记不清,小鹤儿嘛?还是记得的,她应该是在襄阳做着小扒手呢?“这真是天助我也,在我创业初期就送了一个好帮手给我。”吴浩心里可真是高兴坏了。
    自己刚出山的时候,就反复扪心自问: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窝窝囊囊地过一辈子显然不是自己的心愿,而且待到杨广一死,这天下就会变得更乱。就怕自己想找一个平安的世外桃源恐怕也不可能。所以怎么也要奋起一搏,而且不管怎么样,自己如今也算是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