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浩站在云车上点了点头。 说道:‘开始吧!"一旁的传令官于是连忙挥动手中的杏黄旗。
此时正是午时,少帅军开始了行动。
拽手们喊着号子,不停的拽下,又拉起,拽下又拉起。 四十多台巨型投石车不断的把百十斤的石弹向着回洛仓 投掷。 不求伤敌,而是在猛轰城墙。 四十多台投石车地威势的确惊人,城墙上不时得碎石横飞。 而五十架巨型床弩则不断地射向那些敢于露头的城上得隋军士兵。 不是有隋军从城墙上掉落下城。 回洛仓里也有三、四十台轻型的投石车,此时有一半集中在了北城。 时不时也有石弹和弩箭飞射了出来。 但是很快就没有动静了。 即使是居高临下,但是这些投石车发出的石弹,离少帅军的投石车也差着起码六、七十步的距离。 而那些弩箭也是一样的够不着。 所以,城内隋军眼见地是在做无用功。 于是干脆也不还击了。 吴浩在云车上看的清清楚楚。 隋军的士兵除了留下了少量的哨兵外,其余兵将都退到了离城墙起码近十步的地方。 许多士兵手上都拿着盾牌,没有盾牌的则是三、四个人合扛着一块块大木板 ,看那个样子应该是门板。 更有甚者。 还有不少的棺材板。 这么滑稽的动作,如果是电影,吴浩一定会捧腹大笑,可是如今一点也笑不出来。 很明显,隋军也是早有准备。
场面不激烈也就算了。 但是吴浩看地分明,这些投石车声势吓人,但是威力并不怎么样,因为吴浩希望把伤亡尽量减的最低。 而且这一次各师的将领们来了一大批。 实际上也有观摩学习的意思。 因为毕竟少帅军的将领们,原江湖人物占了一大半。 对于打仗实际上多半都是外行,这样激烈的攻城战就更不行了,吴浩有意让杨公卿打出一个经典得攻城战例出来,也让其他地将领们学一学。 不要只是一味的蛮干,不要只知道靠着人海战术取胜。 打仗当然免不了有牺牲。 可是却要避免那些无畏的牺牲。
于是杨公卿就把所有的巨型投石车全部集中到了南面。 因为其他地中型和轻型地投石车以及普通的床弩射程太近。 如果要对城墙发起有效的攻击,那只能移动到两百余步的地方,可是那同样也是呈上的投石车和床弩的攻击范围。 隋军居高临下,必将给少帅军的士兵以重创。 所以这第一轮地打击,杨公卿只安排了巨型地投石车,还有那些巨型床弩。 然后,派了三千多士兵在一旁保护。
巨型投石车,发射投掷时的场面倒是气势磅礴。 二百五十余人同时拉拽,才能把石弹投掷注去。 可是这百多斤地石弹撞击到了城墙上。 除了激溅起一些石屑外,并没有太大的战果。 垛口还是垛口、城楼还是城楼。 只是城墙上到处拍飘散着石屑的粉尘而已。 而且投掷的准确度也实在让吴浩大跌眼镜。 当然如果吴浩有眼镜的话。
在原来的计划中。 所有的投石车的目标只有一个——城墙,力图要把城墙轰出一个缺口来。
吴浩连续观察了三十余辆投石车。 其中准确度最高的十次也只有四次击中城墙。 而且每次击中的地方之间也都有不少的距离,有四次飞过城墙砸到了城头上,更有两次连城墙的边都没有碰上,还差着一段距离,就直接落在了城外。 这与吴浩的想象的差距实在太大。 在吴浩的脑海里一直就认为投石车可是冷兵器作战中,威力最强大的兵器了。 四十多架巨型投石车如果砸向敌军,那必定是鬼哭狼嚎。 如果砸在城墙上纵然不能在短时间内把城墙砸开一个缺口,起码也应该把垛口给砸塌了吧?想不到竟然是这样得一份景象。 这让吴浩觉得索然无
期间,吴浩一直在想自己如果有几门大炮的话,那攻城还不是小菜一碟。 不过这显然不现实,退而求次,如果有烈性炸药的话,估计这城墙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于是在他脑海中一直想着这炸药的配方是什么呢?记得中学的化学课上倒是依稀学过。 好像还有好几种。 现在记得的也只有硝酸甘油和TNT了,可是TNT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如何制作,自己是一点映像也没有了,光记着个名字了。 而硝酸甘油如何制作倒是模模糊糊的记得。 原料有碳酸钠(苏打),浓硝酸、浓硫酸和甘油,可是老天爷,这里没有化学品商店,让自己到哪里去买碳酸钠(苏打),浓硝酸、浓硫酸和甘油?吴浩垂头丧气的下了滑车。
鲁妙子一脸兴奋的拽着吴浩的手说道:“少帅,我这巨型投石车如何?威力惊人吧?”
吴浩没好气地看了一眼:“不怎么样?如果发挥铁棒磨成针、愚公移山的精神,连轰他一个月,也许能把城墙个轰塌一个缺口吧?只是隋军也不是傻子,肯定会不断的修补,而且连轰一个月,这样得投掷多少石头出去?我估计到时候洛阳一带,都很难找到石头了。 说不定,隋兵用这些石头再造一座回洛仓,只怕也够了。 ”
鲁妙子张大嘴巴,笑容僵硬的看着吴浩。
吴浩摇了摇头:“看来只能强攻了!”
杨公卿在一旁有些奇怪的看了看吴浩,这的确是他见过和据他所知威力最强大的投石车了,可是没想到,吴浩一脸的不以为然。
他连忙说道:“少帅,您不用急。 咱们白天可以一直用这些巨型的投石车轰击。 到了晚上,再派出五千士兵手握破城锤、铁钎子,推上轒輼车作掩护,去挖掘城墙角。 这样白天轰、晚上挖,依我看,用不了三天。 回洛仓的北城墙非给咱们弄出个大缺口来不可!”
“挖墙脚。 嗯,是个好办法。 不过这投石车的确是中看不中用。 每架投石车竟然需要两百五是多人同时操作。 四十架,总共耗费了一万人,而它需要的石头也必须上百匹骡马来回不停的拉运。 可是老实说。 它的威力的却不怎么样?这真的是最厉害的投石车吗?”吴浩忍不住问道。
他真正对于投石车有直观的理解,那还是来源于《帝国时代》。 那里面的投石车的确是威风八面。 耗费了无数财力建造起来的城堡要不了几下就给重型投石车轰了个稀烂。 而到了这个时空,吴浩才发现这投石车的确是威风八面,不过那是看起来的,因为即使是一架轻型的投石车也需要至少二十余名拽手,可是它们的威力嘛。 吴浩实在是不愿意想起。 只能说,完全不能和它投掷地壮观场面成正比。
“你……你小子说什么?”鲁妙子气急,根根白发倒竖起来。 他也算得上是历经沧桑了。 生死荣辱对于他来说已经看开了,而且对于吴浩这个未来的女婿总的来说,他还是满意的。 他如今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别人轻视他的成果。 郝孝德把他自认为是人间首屈一指的佳酿——六果酒,当成水一般,牛饮。 就让他很不舒服了。 现在吴浩竟然当面诋毁他的得意制作的投石车,这简直让他气得快发疯了。 尽管这个人是少帅军的统帅,是他的未来女婿,也不行。 鲁妙子一把揪住了吴浩的胸前的衣服:“你今天如果不说出个道道来,老夫跟你拼了!”
杨公卿和一旁的亲兵都有些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他们自然知道鲁妙子不但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前辈高人,而且是吴浩的未来岳父。
吴浩也不挣扎,脱口就说道:“你以为这是什么高科技呀!不过就是个跷跷板吗?”
"什么?跷跷板?”鲁妙子一愣。
“就是!”吴浩说到跷跷板,也是一愣。 脑子中忽然灵光一闪,然后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大叫起来:“哈哈,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第四十七章第一利器
第四十七章第一利器
鲁妙子一脸愕然的看着他。
“前辈,依你看你这巨型的投石车有什么缺点?”吴浩问道。
“这个,缺点当然有。 它所耗费的人力的确是不小。 可是你竟然说我的投石车中看不中用,真正是岂有此理。 我倒要问你,还有什么武器能和我这种投石车的威力相比?” 鲁妙子气呼呼的反问。
“前辈不要生气,这投石车的原理其实得确很简单,不过就是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拽手们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去。 这和我们家乡的一种游戏的玩具翘翘板原理其实是一样的。 你这巨型投石车说白了也不过是杠杆更长一些,短端的一头需要的拽手更多而已!”
鲁妙子打断了吴浩的话:“你说得倒也不错,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
“前辈你想:如果我们在短端的一头固定上重物,你看会如何?”吴浩微笑:“例如说我们在短端一头固定上一个三、四百斤甚至更重的铁砣。 那么平时的时候,必定是长端一处高高的翘起。 使用投石车时,我们先就要把长端拉下来。 由于杠杆的原理我们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把长端拽下,然后装上石弹。 而发射时,由于短端一处已经加载了铁砣的重量,那么需要地拽手的数量就势必可以大大的减少了。 铁砣越重。 那么需要的拽手的数量就越少,虽然投石车的杀伤力不能增加,但是拽手的数量可以大规模减少地话,我们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投石车了。 ”
鲁妙子呆呆地看着吴浩。
吴浩心里一阵的发虚:“前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对,对。 太对了!”鲁妙子忽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太好了。 太好了!” 鲁妙子激动地抱着吴浩晃了起来。 然后紧紧地攥着拳头。 乐颠颠的跑了。
杨公卿站在一旁也是激动万分。 即使投石车的杀伤力没有增加,但是所需拽手可以大幅的减少的话。 意味着什么。 他当然清楚得很。 虽然他并没有具体动手制造过投石车,但是还是很清楚制造一台投石车只要人手充足,材料齐备,时间所需很短。 而它所需材料无非就是木材、上好地皮质以及绳索,这些东西少帅军可是充足的很。 所以不到半个多月时间鲁妙子带领着手下就制造了四百多台重型投石车。 如果要更多,那也是一点问题没有。 可是要同时开动四百台重型投石车需要十万人才能操作,少帅军总共还不到六十万人。 再制造的话。 总不可能让所有的士兵都来拉拽投石车吧?
仅仅这一次使用这四十台重型投石车,还硬是从郝孝德的水军中支援了五千人,否则的话,统共两万人的部队,调出一万人去拽拉投石车。 那其他几个城门的兵力显然就不够用了。 可是如果每台投石车所需拽手地人数可以大大的减少了,那重型的投石车的数量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了。 倒时候如果一个师可以配备上几百台的重型投石车,那给敌人地杀伤必定是惊人的,而且在攻城时守军的士气会瞬间低落。
当然吴浩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这一下突发奇想。 使得本来在中国历史上五百年后才出现的对重式投石车提前诞生了。 很快,它也成了少帅军中的远程进攻的第一利器。
半个时辰之后,第一台对重式投石车改装成功了。 短端一方捆绑上了一块上千斤的大铁砣。 同样投掷百十斤的石弹,现在只需要身体强壮地士兵四十人就足够了。 一时间少帅军地将领们人人都是喜笑颜开。 杨公卿马上就提出了把所有的投石车迅速改装。 而且从围困洛阳地其他各师再调集两百台投石车来。 郝孝德也很高兴。 因为这样一改装,那他的蒙冲和头舰上就都能安置这种巨型投石车。 不但这次水军可以摆脱配角的角色。 而且从此以后少帅水军的战斗力将会有大大的提高。 只有鲁妙子还在那里皱着眉,自言自语地说:如果给他充足的时间。 重新设计,制作、安装的话,那么估计拽手能够减少到十五至二十名,而投掷地石弹在射程不变的情况下,重量至少可以增加到三百斤甚至更重。
吴浩是既开心又担心。 有了这种新式的投石车,就意味着少帅军的总体战斗力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可是这种投石车虽然是一个创新,但是如果需要仿造却也并不太复杂,毕竟说白了他只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意而已。 相信少帅军一旦大规模使用这种投石车,要不了几个月。 其他的势力也很快能够制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