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楼上和城门洞里到处都站着隋军,各门都有得力的军官坐镇。    在通门的是丘瑞,上东门的是张镇周,而段达更是亲自坐镇建春门。    人群中士兵的亲属不在少数。    可是杨侗还没有最后下令开门的命令。    他们也只能坐等了。    对于是否开门,洛阳的官员基本上是分三种意见。    以民部尚书韦津为首的是坚决主张即刻打开城门,放百姓出城。    一来妇孺老幼出城。    可以减轻城里缺粮地压力。    二来这样一来,城里就只剩下精壮男子了,大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和少帅军决一死战了。    而以洛阳皇城禁卫统领、独狐阀主独孤峰为首的独狐阀地一派势力则是坚决反对开城门。    理由是少帅军怎么会有这样的好心?只接受妇孺老幼,而不要男子,这里面必定有阴谋。    这些妇孺老幼一放出城,就等于把几十万人质拱手送到了少帅军的手上。    有这些人质在手。    还有什么军心可言?到时候少帅军让这些妇孺老幼在外面一喊,这士兵还不得十个反了九个。
    韦津则反言相讥。    如果不打开城门,恐怕要不了多久城里就会民变。    而守城的士兵基本上家属也都在洛阳。    这一来恐怕洛阳现在就守不住了。    既然城内没有粮,还不放百姓一条生路,难道让几十万全部活活饿死吗?这实在是没有道理。    独孤峰被他说得哑口无言,于是反过来说韦津已经被少帅军收买了,如今他就是少帅军的奸细,其言不可信。
    而主政的元文都则一声不发。    既不说同意。    也不说不同意。    另一个主政者段达干脆到建春门来坐镇,实际上就是躲避。    从洛阳一被围,他们早就慌得六神无主了,根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唯一的希望也就是扬广能够发兵来救,否则就死定了。    所以一大部分官员也和他们一样,成了闷嘴葫芦。
    而少年地杨侗更是一脸痴呆坐在那里听着底下韦津和独孤峰的唇枪舌剑,茫然不知所措。
    忽然城外又射来一阵没有箭头,箭尾绑着信件地箭。    段达只当没看见,依旧站在城楼上一幅悠闲的样子,似乎在看风景。
    两名小校手持着一封信。    慌慌张张的跑了上来,把信递给段达。    段达以为还是说放百姓出城的事,所以也就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    他一下子象被蝎子蜇了一下,手中紧紧地抓着信。    飞快的跑下楼,上马向宫城撤马狂奔,才到新中桥上,就看见杨侗身边的内侍正飞马来找他。
    原来张成和李虎还带来了宇文化及贴在扬州城内地安民告示。    他自称为大丞相,总百揆。    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    吴浩自然是立刻然军中抄写了上万份,从各门射进城去。    此时的杨侗等人当然也得到了内容一样的信件。
    虽然大多数的官员都还是半信半疑,但是所有人都已经慌了神。    因为在宇文化及的布告后,吴浩还加上了一段“告洛阳城民书”和“给杨侗的一封信”主要内容就是祖君彦所写的内容。    只是后面加了一句:少帅军将在五日后展开攻城。
    小半个时辰后。    杨侗终于决定打开城门。    独孤峰也没有再行反对了。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没有援军是肯定守不住的。    有不少人甚至在想。    与其这样慢慢被折磨死,不如来个痛快地好。    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快要到来的时候。    所有人都心情压抑。    此外还有一个不知道究竟是真还是假的杨广死讯的消息,更是让群臣们一个个如丧考妣。    倒不是他们对杨广有多么的崇敬,而是人人都知道这消息如果是真地,那洛阳就彻底完了,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即便是假的,可是五天后攻城,扬州的隋军也是鞭长莫及。
    消息传到三座城门的时候,离酉时已经不到半个时辰了。    按照少帅军的规定,酉时一到,就不允许百姓再出城了。    于是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终于城门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不过只是开了一条缝,一次只能过去一个人。    吊桥已经放下来了。    却没有全部放倒地。    距离地面上还有一尺左右的距离。    各城门专门有二、三十人在城头上紧张的拉着着绞吊桥,准备万一情况不对,就立刻把吊桥拉起。
    饥民们开始陆续出城,城门虽然一次只能过一人,但是城门口并不拥挤。    因为是第一天放人出城,大家都小心谨慎,很不放心。    走在前面的基本上都是老头子、老太婆拄着拐杖,提着小包袱。    大多数后面还跟着小孩。    至于那些年轻的妇女,大都不敢出来。    最后随着人流出了城,她们地脸上还用泥巴、锅灰涂抹着毫无血色地脸,一个个披头散发,总之怎么丑怎么来。    离开城门的时候,所有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三步一回头,此时的心情:这一别当真是生死两茫茫。
    吴浩骑着马在城外的小坡上瞭望。    在三座城门大约两、三里的地方都有五、六千名少帅军的士兵全副武装、面无表情的盯着越走越近、抖抖索索的饥民。    在他们后面不远则有一百多口大锅一字排开正在冒着滚滚的热气,那里都在煮着菜粥。    倒不是少帅军小气,而是他们救助灾民早就有经验了,对于这些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最好的食物就是菜粥了。
    “看来今天的人不多啊!”吴浩自言自语。    “希望明天会好些。    更希望洛阳可以和平解决,要不然,不但毁了一座千古名城,而且又要添多少冤魂。    ”
    “少帅果然是有菩萨心肠,这真是天下百姓之福啊!”一个声音缓缓的传了过来,紧随着就是“当!”的一声响。
    这人的声音一听就绝不是熟悉的声音,站在吴浩身旁的裴行俨和七、八名亲兵全都是立刻拔出了兵器。    整个山坡上有三百余名亲兵,几乎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虽然洛阳附近有少帅军近二十万人,而吴浩本身的功夫也已经非比寻常,但是亲兵们对于吴浩外出的警戒从来不敢怠慢。    世上想要吴浩出意外的人现在可是着实不少,而且派出来的决不会是普通人。    虽然说亲兵们大多数并不是高手,但是大白天在这样严密的警戒下没有丝毫的惊动,这绝不是一般的高手办得到的。
    吴浩听到声音,头也不回,说道:“大师来的倒是真快!”
    来者乃是一个身穿白色僧衣看上去三十余岁的僧人,他右手托着金光灿灿的小钟,慢慢地走过来。
    亲兵们立刻围了上去。
    僧人仿佛恍若未见,步伐不变,一步步慢慢走来,此时太阳已偏西,有些发红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分外的庄严肃穆。    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似乎他就是一座移动的佛像。
    “了空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定然不会做什么鸡鸣狗盗之事。    你们让开吧!”吴浩还是没有回头,只是冲着亲兵们挥了挥手。
    来者正是净念禅院的主持了空,他双手合十:“了空参见少帅。    少帅的本事真正是了得。    原来早就发现了老衲。    惭愧!惭愧!”
    “大师的轻功才真是了得,能够轻易得避开如此严密的警戒。    如果不是你落地的时候踩上了一条干枯的树枝,发出了轻响。    我还真是没有发现你呢。    有机会,我还要向大师请教,希望大师要不吝赐教才好!”吴浩转过头来,一脸微笑。
    边上的亲兵一个个脸上尽是羞愧之色。    裴行俨的脸也是阴沉沉的。
    了空刚才就要落地的时候忽然发现,那里有一条小小的蚯蚓,于是连忙快速移动,这才踩到了树枝上。    不过尽管是这样,他对于吴浩的功夫还是大为惊叹。    至少就内功来说,吴浩决不在他之下。
    “是你?”  了空看着吴浩忽然说道。    一个月前他已经知道了是少帅军当日在禅院中抢夺了和氏璧。    线索自然是那麒麟软筋烟,很快就把线索集中在了唐守礼的身上。    而且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查到了唐守礼和他的大部分弟子都已投奔了少帅军。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初的独孤天校尉就是吴浩假扮的。
    “大师真是厉害。    我当时可是遮着半边脸的,您竟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    佩服、佩服!”吴浩拱手笑道。
第六十一章悲天悯人
          第六十一章悲天悯人
    了空发出了一阵感叹:“少帅这样的人物,站在千万人中,老衲也是一眼认得。    当时我就在想如此俊朗的人物,怎会是一名小小的校尉?后来,方知原来如此。    只是想不到的是竟然是少帅本人,老衲真是眼拙了。    更想不到的是不到半年时间,少帅的功夫已经到达了如此地步,进步之神速真正是世间第一了!”
    “大师真会开玩笑,出家人可是不打诳语的。    大师说的我这么开心,难道是想让我归还和氏璧或者让我放了师妃暄,这可真是让我为难啊。    ”吴浩苦笑:“和氏璧如今已然成了一堆粉末,纵然还给大师,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至于师妃暄嘛……”
    “什么?和氏璧如今已然成了一堆粉末。    难道你已经吸收了它的能量?”原本从容的了空激动起来。
    “正是,要不然。    我怎么可能内功进步神速呢?正是拜和氏璧所赐。    说起来我还欠大师一个人情。    大师乃是出家人,追求的就是无欲无求,想来也不会要我还这份人情,可是我这个人有个毛病,欠不得债。    别人如果欠我的,我倒是时常忘记。    可是如果我欠了别人的东西,那真是睡觉也不安稳,尤其是那些没有办法返还的债务。    和氏璧乃是无价之宝,我就是给大师再多的钱财估计也是抵不了的,这样吧?我就把净念禅院附近方圆二百亩山地全部送给净念禅院,您看如何?”吴浩笑的样子看起来分外地真诚。
    “和氏璧乃是千年神物。    老衲等费尽心机亦不能参透其中之万一,但已经深得裨益,获益良多。    但神物冥冥中自有神佛作主,非是由凡人决定。    少帅能够吸收它的能量,那也是天意如此!上天不过是借老衲之手把和氏璧转交给少帅罢了,少帅不必介怀。    ”了空重又恢复了平静,淡淡的看着吴浩:“何况和氏璧本非老衲所有。    老衲不过是代妃暄保管而已,如果少帅实在过意不去。    不如……”
    “对不起!”吴浩未待了空说完就抢先一口回绝了:“大师恕罪。    妃暄我是不会放的。    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放。    不过,请大师放心,最多三年我一定让妃暄完整无缺,安然返回慈航静斋。    ”
    “三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了空左手轮着念珠,不断的念着佛号。    好一阵青筋暴露的额头才逐渐恢复正常。
    吴浩心里暗暗的念叨:罪过、罪过。    我竟然把佛也激怒了。
    “少帅。    慈航静斋和妃暄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就算她乔装前往去见你也算不得什么多大地罪过吧?你竟然要关她三年。    你拿了和氏璧去,我们可以不予计较。    但是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霸道了!”  了空神情如常,但是语气却重了许多。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
    “也许吧!这个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    鸟儿生来就会飞,鱼儿生来就会游,马儿生来就跑得快,而有一种生物叫做螃蟹。    它有八条腿,生来就是横着走。    于是其他生物就嚷嚷:螃蟹、螃蟹,你太霸道了。    其实螃蟹冤枉得很。    站在螃蟹地角度。    横着走,是最正常不过的走法了。    之所以霸道,那是因为其他的陆地上的生物都是竖着走而已。    如果反过来,世界上所有的陆地生物都是横着走,而唯有螃蟹是竖着走,相信其他生物也会说:螃蟹、螃蟹。    你太霸道了。    ”吴浩呼了口气,慢慢地说道:“大师说我霸道。    其实只是咱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罢了!”
    “原来如此,那少帅为何不从我们的角度看一看这个世界呢?”  了空说道。
    “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个弱肉强食地世界,所以体现的总是强者的意志。    尽管也许大师并不承认,但是这是客观存在的。    ”
    “少帅的意思,因为你强大,所以就可以任意妄为吗?”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的的确就是这样,当然我也并不是任意妄为,之所以关养了挡住我前进的老虎。    只是因为我站得比较高。    而且视力比较好,所以看得比较远。    也许这只老虎现在还没有挡着我地路。    甚至很有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将横在我路中间。    可是如果我不把她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