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亡了近万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第三十章镇南王
          第三十章镇南王
    薛举和刘武周退兵之后。    无论城上再怎么**,甚至已经开始编造到薛举爷爷一辈的丑事了,但是城下却再也没有了动静。    直到一天之后,联军趁着夜色,开始向北撤军。
    城外的举动很快就被王君廓等人发现了,于是王君廓等人也全军出动,尾随其后,始终保持着距离其后队大约六、七里的样子。
    此时各路人马呈无数箭头都在向临汾挺进。
    除了李靖率领的三万轻骑不时袭扰突厥军以外,各路军队都基本上保持着一定的克制,大家都只管埋头奋进,似乎到了临汾,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而此时孟得功正在临汾城里加固城墙,临汾城虽然并不是很大,但是还算坚固。    两日他率五千人马赶到临汾之时,城里只有李世民留下段志玄的不过五百余人。    仓促之下城门位的关闭,孟得功一马当先就冲进了城内。    段志玄想要抵抗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只得迅速从西门逃走。城内来不及逃走的一百多李阀军和五、六十民突厥兵大部分成了刀下之鬼,小部分则举手投降。    联军在临汾城内驻军不多,但是却还是留下了八千多石粮食,也算小有收获了。
    ……
    吴浩率军刚到扶风。    沈落雁和商秀珣赶了上来,随同他们来的还有两人,让吴浩惊喜万分。    一个乃是天刀宋缺,另一个则是石青旋。
    吴浩真是惊喜万分。    宋缺能够亲自驾到,那就说明和谈可以说是彻底的成功了。
    问过沈落雁才知道这次和谈可以说是顺利地让人不可思议。    宋缺和杜伏威一口保证:遵守协议绝不主动向少帅军开战,并且宋缺自己提出要北上和吴浩一叙,沈落雁和商秀珣自然是满口答应。    虽然宋缺武功盖世,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如今少帅军帐下武功高绝的也有不少了。    要是想对付宋缺。    他想要脱身只怕不易。    而且作为一军统帅,他依然决定亲自前来谈判。    这份诚意自然是很足的。    至于石青旋,那是宋缺送给吴浩的一份大礼。
    原来宋阀入了巴蜀之后,宋缺亲自带队,找到了石青旋的隐居之所。    一番激战后,就把石青旋擒获了。    此次一并带了过来。
    ……
    如果不是那两鬓白发,宋缺看上最多只有三十余岁。    一个货真价实的帅哥,虽然吴浩讨厌帅哥。    尤其是老帅哥,但是对于宋缺他还是打心底里有一份尊重。    因为天下群雄之中,可以说只有宋缺一个人是有真正的理想。    其余地人不是实在活不下去,逼上梁山,就是趁乱而起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而宋缺虽然也有政治野心,但是他却还有一颗强烈地民族责任感。    老实说原来的吴浩就不是一个奋青,但是对于那些用实际行动去捍卫民族尊严的奋青们,他还是很有几分敬意。    所以面对着宋缺这位老奋青。吴浩一见面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
    宋缺毫不避让,泰然受之:“自晋愍帝被匈奴刘曜俘虏,西晋覆亡,天下陷於四分五裂之局。    五胡乱我中华,各方蛮夷纷纷大举侵入我中华大地,大肆的对汉人进行着屠杀和奴役。    北地沧凉。    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北方汉人数量锐减,只剩下最多不过四百万人,而入侵的胡人人数却达到了五六百万,这是一个何等可怕之局。    如果不是冉闵起义,歼灭数十万后赵军团,推翻万恶的羯族后赵王朝,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疯狂屠杀胡人复仇。    恐怕如今中原之地已不再有汉人了!”
    “镇南王说地是。    当日汉儿冉闵立誓扫中原。    恢复中华河山。    一朝得机起兵,旦夕间尽灭羯胡。    后又以扫清中原为号召。    杀胡令,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则将其统统杀绝。    如果不是有冉闵的起义,恐怕中原的汉人已无法立足。    冉闵虽然失败了但是他消灭了羯胡、匈奴,重创了羌、氐、鲜卑。    虽然最后他失败了,但是由于冉闵的起义,鲜卑的国主们再不敢大肆的肆意杀害汉人,而是改变了策略。    开始把公主嫁给汉族门阀、士族势力以拉拢他们。    并在朝中开始大范围的任用汉官,征用汉军。    而这些汉军的起用为后来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创造了条件。    ”吴浩一脸微笑。
    “是啊,我常恨我自己晚生了两百年,要不然也可以提刀杀地胡儿千百万。    当年我之所以受封于杨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杨坚结束了鲜卑人统治中原的历史。    虽然杨氏一族和胡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经他之手,汉人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宋缺摇着头说道:“可惜杨坚一代人杰开创的杨隋盛世只持续了短短地三十七年。    中土大地重新又战火纷飞。    如果不快速解决内战,那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一点元气,又要在杀伐中耗费的干干净净。    这只能让突厥人占了便宜。    所以我这次来的目的很明确。    我和杜伏威已经决定加入少帅军。    虽然如今我二人的军队不能北上,但是一旦消灭了萧铣之后,军队可以即刻北上。    而且如果少帅同意而且又需要的话,在泸州的宋法亮部可以随时进入关中。    ”
    “镇南王为国为民,当受吴某一拜!”吴浩恭恭敬敬的又行了一个礼。
    “杨隋已亡,这镇南王,少帅就不必再说了吧?”
    “如果镇南王不介意的话,镇南王爵宋家世世代代都可以传承下去!”吴浩连忙说道:“那石青旋……”
    “我听说前次石之轩欲在少帅大婚之时图谋不轨,所以我特地赶往巴蜀把这石青旋擒获。    虽然她和静斋关系密切,虽然她有些无辜,但是我却顾不了这许多了。    石之轩此人文武双全,才华横溢,但是为人太过偏激,所思所想与世人皆不同。    而且此人又野心勃勃,他想有所得,唯一地机会就是趁乱取胜。    只有中土越乱,他才越有机会,这是我决不能容忍地。    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了。    为了千万人的性命,一个石青旋又何足惜?”宋缺淡然自若地说道。
第三十一章东进
          第三十一章东进
    吴浩刚要说话,贾闰甫一头撞了进来。
    “出什么事了?”吴浩知道如果不是出了天大的事情,贾闰甫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冲撞进来:“镇南王不是外人,有什么话直说不妨!”
    贾闰甫看了宋缺一眼,虽然有些迟疑,不过还是迅速地说道:“少帅。    出大事了。    药师派人飞马来报,突厥军突然转向往东,看样子是直奔洛阳而去了!”
    “什么?”吴浩一下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转了两圈,问道“洛阳方面有消息吗?”
    贾闰甫摇摇头。
    “这下糟了!”吴浩狠狠地跺了一脚:“按照婠婠的速度,三天前她肯定已经到了洛阳。    洛阳部队轻装前进的话,现在恐怕已经快进入临汾郡了。    这样一来洛阳可就空了。    ”
    贾闰甫也是一头的汗:“突厥军留下了三万余人断后,挡住药师。    不过药师已经派人飞马通知洛阳、临汾和王君廓部,洛阳会有所防备,其余各部都会迅速的往洛阳靠拢的。    ”
    “恐怕是来不及了!”吴浩摆了摆手:“洛阳附近原有九万人。    除了罗士信、程咬金的两个师四万人以外,就是洛阳城防军四万人以及独孤峰亲兵三师的一万人。    我开始就命令行之派遣不少于六万人的部队进军临汾,后来又让婠婠转告行之,除了必要的留守部队以外,其余部队全部向临汾进军。    我猜想行之肯定是除了亲兵三师外。    其他军队都开拔了。    天,也就是说洛阳只有一万人。    而且洛阳直到潼关附近都没有部队驻扎,这……”
    吴浩闭了一下眼睛:“杨公提醒过我的,可惜,我当时头脑一热,没有听进去啊!如果最后地两万城防军不调走,突厥人想要攻下洛阳肯定也不会容易。    说不定还坚持得住,可是现在……咳!”
    吴浩连连的唉声叹气。    显然已经有些乱了方寸。
    “少帅,你不要急。    我已经让各师把所有的骑兵迅速集中起来,加上亲兵一、二两个师,估计最少也有六万人。    我建议由裴行俨率领这六万人直趋洛阳。    一路轻骑的话,最多两天时间就能赶到洛阳城下。    突厥军出兵时不到二十万人,中途连续受阻击最少折损了五、六千人,在河东折损了万余人。    在汾阴折损了四万余人,被屈突通夜袭折损近万,留下阻击李靖的军队有三万余,再加上历次重伤不能上战场者估计最少也有五、六千人吧?这样算起来,突厥军赶往洛阳的部队不会超过九万人。    只要裴行俨能赶到,虽不能胜,但是决不至于在短时间内败。    ”贾闰甫倒是显得很镇定:“三天的时间内我临汾地尽十万人马就能够赶到洛阳,杨公的十万军最晚也能在这个时候赶到。    而王君廓地部队一直死死的咬着刘武周、薛举部。    所以我认为这场战事只要洛阳的部队能够挺过一天。    那剩下的就是一场混战。    而且我军各方部队会相继赶赴战场,敌人的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
    “一天?怕是一天也守不住啊!现在我只能盼望裴仁基部已经赶到洛阳了,哪怕是先头部队也好!”吴浩一脸的沮丧。    没想到眼看着联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却忽然来了这么一手,虽然即使联军夺取了洛阳,也会在两三天之内被最少两倍与他们地少帅军团团包围。    被歼灭肯定是不可逆转的。    可是洛阳城高墙厚,含嘉仓城里面又存满了从永丰仓调运过去的粮食。    联军三十余万人可谓兵多粮足,要是据城死守,这一场大战下来,少帅军的伤亡只怕不会少于十万人。    这时候吴浩真是后悔把永丰仓一大半的粮食耗费大量的人力运到洛阳去,这不等于给联军送粮吗?而且联军要是来个垂死之前的疯狂,那洛阳城里的几十万百姓可就遭了殃了。
    一直没有说话地宋缺慢慢的踱着方步走了过来:“少帅不要太着急了。    这个世界没有谁不会犯错。    依我之见,突厥人倒未必就是冲着洛阳去的。    说不定是他们是发现了临汾已然被我军占领,北进这条路行不通,逼与无奈才转而向东。    他们很可能是想过黄河进入河北。    然后再绕回太原或者雁门。    甚至直接回东突厥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窦建德和突厥人、刘武周、薛举、李阀平素都没有什么来往,可是也没有什么交恶。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    如果联军在,那么即使窦建德不与他们联盟,他也会安全的多。    如果联军这次被消灭了。    那窦建德不投降地话,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    只要窦建德不想投靠少帅军,那么他最少会让开一条路来。    所以我看联军就是在赌窦建德没有投靠少帅军的打算!”
    “不过,突厥人素来贪婪,虽在逃命之际,如果知道洛阳空虚,也说不定会纵兵抢劫一番。    ”宋缺沉声道:“其实就现在而言,如果联军占领了洛阳那无异于自掘坟墓。    可是如果他们舍洛阳而去,倒是更为麻烦。    如果能用一座洛阳能够换得北疆从此以后的安宁,还是值得的。    ”
    吴浩知道宋缺的话其实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可是内心一阵寒。    原来这个老奋青还是一个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的人,一个地地道道的政客。    还好,他站到了自己一边,否则的话,绝对是个很让人头痛的人物。
    “郎君!”沈落雁走了进来:“  我听说突厥军转往洛阳而去了!”
    “是啊!”吴浩一脸地无奈。
    “郎君,你不用担心!”沈落雁微微一笑:“你忘了,当初离开洛阳地时候,你曾经对行之说过,万一遇到什么军事上的疑难尽可以去问徐世绩。    ”
    “我说过吗?”吴浩抬头望着屋梁:“好像是吧?不过大军西进,行之多半是会随军跟进,说了也等于没说。    ”
    “郎君,你放心好了。    我离开洛阳之前,特地去见了徐世绩一面,和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我也把你对他地看法往往整整的告诉了他。    他的心态已经平和下来了。    正准备好好的利用这段时间写本兵书作将来军事学院的教材。    而且临来之时,我特地去找了行之。    向他建议如果窦建德攻打洛阳,那徐世绩只能做谋士,因为他未必百分之一百可靠,可是如果是突厥人来犯,那就可以委任他统率军队。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