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吴浩快步来到士兵身前:“他们在哪?”
快一个多月了,南阳方面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 只是从隋军方面得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知道如今南阳八县已经完全在少帅军控制之下了。 虽然无论是忠诚还是能力,虚行之都很让吴浩放心,再加上还有尤俊达在一旁协助,而且南阳附近也没有大的敌人,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但是吴浩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心。 如果不是中间隔的太远,而自从伏击了李密之后,几乎一件事情紧挨着一件, 他早就派遣阴显鹤回南阳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在十几天前,接连派出了三批人回南阳。 把这里的情况告知虚行之,想不到南阳方面终于来人了。
吴浩快步来到厅前。
“ 拜见少帅!”厅中三人连忙行礼。 吴浩认得其中一位是亲兵营中的亲兵,唤作王强的,虽然变得面黄肌瘦,但是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另有两位二十余岁的青年却是生面孔。 不过吴浩看得出二人都是身具内功,而且功夫在年轻人中算得上是不错的,尤其是那个年纪大些的高个子看起来至少比尤俊达还要强一些。
“王强误事了,请少帅责罚!”王强“扑”的跪倒在地。
“王强起来。 快起来!两个多月未见,你怎么变成了这幅模样 ?难道南阳闹了饥荒不成?”吴浩心里大致已经猜出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干脆调侃起来。
王强结结巴巴的叙述起来,果然和吴浩猜得没有太大的差别。 原来一个多月前,王强就奉虚行之之命,来吴浩处传递消息。 主要就是在杨镇的率领下,三派四帮一会已经投奔了少帅军,如今南阳八县已经一统了。 王强为了掩饰身份, 一路上扮的就是难民。 路过汝南郡倒是顺顺利利。 可谁知道走到金墉城的时候,正赶上募兵。 募兵的人看见王强看起来还算强 壮,结果强行把他征集入伍。 王强虽然有些功夫,但是知道要抵抗的话,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没办法只能随他们去了。 结果整整训练了一个月,那简直就是监狱,日夜都有人看着。 训练基本结束后,他终于逮着个机会逃了出来。
第一百零三章关照
第一百零三章关照
说来也巧,他刚出金墉城就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因为这次金墉城名意上是募兵,实际上就是强行从灾民中抓来青年男子,一个月来逃兵时有发生,因此这一个月城防特别严。 王强虽然有些功夫,但是毕竟势单力薄,好在这时候遇上了虚行之派来的应羽、谢显庭师兄弟,把他救下了,于是一路结伴而来。
应羽和谢显庭同时再次行礼:“ 见过少帅!”
“你们是否三派四帮一会的弟子?”吴浩问道。
“回少帅,我们兄弟乃是天魁派门下,家师吕重。 ”二人同时回答:“不过如今江湖上已经没了三派四帮一会。 ”
“哦?”吴浩愣了一下。
本来关于此事,虚行之让王强带给吴浩的信中写得很清楚。 不过王强一被强行征兵,他害怕信被搜去,于是把信给毁了。
接着三人把事情经过,陆陆续续的介绍了一番。 原来这三派四帮一会原本既是南阳郡内最大的江湖组织也是最大的财团。 盟主一职由势力最大的南阳帮的帮主‘偃月刀’杨镇担任,可是这两年季亦农的阳兴会渐渐壮大,于是和杨镇起了争执。 最终八个帮会分成了三派。 以季亦农为首的阳兴会联合了湍江派、朝水帮和灰衣帮与以杨镇为首的南阳帮、天魁派由争吵变成了全面开打。 而荆山派和镇阳帮原本是两不相帮,结果最后也卷入了进来。 最后各方都是元气大伤。 在争斗之前整个组织再加上依附于他们的小帮会差不多也有近两万人,打斗之后不但八个门派都是伤亡惨重,而且那些小帮会也纷纷趁机脱离了他们。 这个时候又传来瓦岗军占了荥阳并杀死了张须佗。 很快南阳境内纷纷传闻瓦岗军不日就要向南阳进军。 一时间打着瓦岗军地小帮会在南阳比比皆是。 三派四帮一会不但已经分裂,而且就算重新融合在一起,也只有不过六、七千人了,更何况打成了这个样子他们也已经是势如水火。 于是杨镇为首的南阳帮、天魁派、荆山派退到了顺阳县,而以季亦农为首的阳兴会、湍江派、朝水帮和灰衣帮、镇阳帮则退到了新城县。
本开双方虽然彼此怨恨。 但是毕竟都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而且双方都明白谁也灭不了谁。 于是在吴浩刚入南阳的时候,他们安稳了一个月,小打不断,但是没有大规模的行动。 可是到了一月初,李渊的三公子李元吉去飞马牧场买马,路过新城县的时候,和季亦农相谈甚欢。 季亦农脑子一动就想:现在双方势均力敌。 但是如果能得到李阀地支持,那杨镇一方就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而李元吉也是满口答应,回去之后将会派遣一批高手过来。 季亦农又觉得把宝压在一家上不保险,他又想方设法希望能够和阴癸派搭上关系。 这事情被杨镇方面获知了,一时间愁云惨淡。 天魁派地吕重就出主意干脆投了吴浩,杨镇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可是荆山派本就实力不强,现在看见杨镇势危,于是赶忙去和季亦农联络。 事又不巧被杨镇获知了。 于是他终于决定了投奔吴浩。
令他没想不到的是,虚行之待他非常热情,而且当即拍板先下手为强。 在杨镇和少帅军总共八千人的突然袭击之下,新城被克。 季亦农、罗荣太、夏治平等全部战死,至此南阳八县尽归了少帅军。 而当初的三派四帮一会也只剩下了吕重的天魁派和杨镇的南阳帮。
应羽乃是吕重的大徒弟,此次虚行之派他们兄弟来见吴浩倒不是知道了王强没有把信送到。 也不是吴浩派过去地人到了南阳,事实上此刻吴浩派出的信使一路急赶,才刚到南阳。 而是虚行之另有重要的消息汇报。 这重大的消息就是李元吉托人送信给季亦农,结果被少帅军的士兵看到那信使鬼鬼祟祟的,于是上前盘问,逮了个正着。 虚行之由信中获悉,大约两个月后,李阀还会再派人前往飞马牧场购买马匹,希望季亦农在他们路过南阳时给予关照。 并且信中写道:如果季亦农如果确实希望李阀派遣一批高手相助的话,希望他或者罗荣太能够前往太原走一遭。 和李渊面谈此事。
吴浩看完信后哈哈大笑:“会的。 会地。 我一定会好好的关照你们的!”
吴浩知道虚行之之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出兵,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季亦农搭上了李阀。 在南阳的时候。 吴浩多次和李靖、虚行之谈论时势地时候,都强调未来少帅军最大的敌人就是李阀。 所以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即使是对李阀再小的打击也千万不要不屑,也许就是这一点点打击,很有可能就压制住了李阀发展壮大的势头。
而对于飞马牧场,吴浩一向是垂涎欲滴,当初之所以谋夺南阳郡,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那里离飞马牧场不太远。 以前没有行动是势力不够,现在势力强大了不少,可惜人却被无奈的滞留在了偃师。 看来还是早一点解决这边的事情,赶回南阳才是。
吴浩心中又想:李渊这么短的时间内连买两次马。 再加上他本就驻扎在边境,那里的胡马也是不少。 可以想象他应该已经开始筹划反隋了。 不知道下一次来买马的会是谁呢?最好不要是李元吉或者是李建成。 这两个家伙自己可是舍不得杀。 有他们在,李世民地日子就好过不了。 吴浩最希望当然来地是李世民,“卡擦”一声后,虽然说也许将来争霸的过程少了几分精彩,但是人生可不是小说,自然是越简单,自己越安全越好。 如果来地是李孝恭也不错,他是李渊手下唯一和李世民并驾齐驱、独当一面的大将。 杀了他,等于砍断了李渊的另一支臂膀。 当然最差也要来个李秀宁吧??如果再能顺便捎带个柴绍也不错。 怎么说也是凌烟阁上有名的人物。 这对李渊也绝对是个不小的打击。
第一百零四章邙山首战(上)
第一百零四章邙山首战(上)
一切都在按步就般地进行。
三天后,有探子回报,杨侗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崱率领步骑共三万人已出洛阳。
而在此之前孟让、祖君彦、贾闰甫早已率领七千人在邙山恭候多时了。
这俩天吴浩都沉醉在爱情之中。 婠婠两天前就从兴洛仓回来了。 本来是来准备和吴浩告别的,可是听到隋军就要大举压境,又决定陪着吴浩打完了这一仗再走。 吴浩把弓箭营的事务都委托给了房彦藻、王德仁二人。 军中的将领除了李靖的骑兵营和孟让的步兵第五营,都在紧张的抓紧时间练兵,他倒反而闲了下来,和婠婠简直是如胶似漆过了两天。
军中探子来报隋军已然出动了,婠婠顿时露出了魔女的本性。 吵吵嚷嚷着要打第一仗。 恋爱的人是盲目的,吴浩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在他想象中也不过就是带着阴显鹤和两、三百名亲兵去邙山逛一圈而已,谁知道引起了轩然大*。 首先是秦琼、裴行俨二人联袂找上门来强烈抗议吴浩不一视同仁。 三支亲兵营都是亲兵,吴浩现在只带第一营上前线,让他们想不通。 因为就战斗力来说,第一营是最差的。 这分明是歧视他们。
吴浩想想也是。 阴显鹤的第一营虽然个个当初入选的时候都是百个里挑一,论单打独斗和第二营、第三营倒也相差不了多少。 可是那战斗经验可就差的远了,彼此之间地配合就更不用说了。 再加上装备之间的差距更是天差地远。 虽然吴浩原来基本上的武器和马匹、铠甲等都是尽量满足阴显鹤的亲兵营。 但是条件太差。 再怎么弄,和二营、三营一比就只能说是游击队了。 一营一共一千人,只有不到六百人配备了马匹,只有不到一百人穿上了铠甲。 至于武器那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十八版武器外还有不少的奇门兵器。
而裴行俨率领的二营是从裴仁基的四千精兵中挑出来地。 裴仁基虽然官运不亨通,但是元文都等人还是知道他打仗还是有一手的,要不然早就把他更换了。 而他地军队又战斗在与瓦岗军的第一线。 所以武器、铠甲那都是齐整的很,四千人中有三千人不但是骑兵。 而且是重骑兵,真正是人穿铠,马披甲。 不要说开仗,单是两营往那一站,第一营的亲兵士气就先矮了半截。 虽然吴浩知道到了隋朝以后,重骑兵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还是不得不承认就单兵而言,重骑兵绝对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兵种。 光是那装束就足以让人侧目。 他们简直就是微型坦克。 而裴行俨率领的二营又都是从三千重骑兵中择优录取,所以就战斗力来说,无疑亲兵二营稳坐第一把交椅。
秦琼的第三营只有七百余人。 虽然不能和第二营相比,但是他地部下要不就是原来他的亲兵,要么就是原来沈落雁的亲兵,那可都是大浪淘沙出来的精锐。 如果单论单兵的作战能力,他们是最强悍的。 而且他们一色的都是骑兵,虽然只是轻骑兵。 但是最起码人人都身披铠甲。 而且他们的马匹也和第二营一样清一色地都是西域的高头大马。 而不是像第一营一样六百匹马中是什么货色都有、高高矮矮、参差不齐。
吴浩左思右想,最后一咬牙,决定干脆所有的亲兵只要是骑兵的全部随他去邙山。 这一来可把阴显鹤忙坏了。 为了平息手下四百余名步兵的怨言,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去女营,半威胁的借来了三百匹马,一百匹骡子。 不管怎么样好歹也算是骑兵了。
之后。 弓箭营地王德仁也找上门来。 死磨硬泡的说弓箭营也要去邙山。 即使去不了全部,去一部分也行,因为吴浩还兼着弓箭营的主官呢。 吴浩最后没办法,答应可以去三百人,条件是必须有马匹。 王德仁于是连夜向偃师各大富户四处筹借,一晚上终于借到了一百八十三匹骡子和一百一十七头驴。 当然借据上的落款人都是吴浩的大名。
于是吴浩率领这三千骑兵直奔邙山。
邙山又名名郏山,位于黄河南岸,横卧于洛阳东北侧,是崤山的支脉。 东西绵亘约四百里,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 处在金墉城的正北、少帅军的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