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化诸天从红楼开始-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日他们亲眼看见那三个人直接变成一团碎肉,后来的那个被当场打爆,现在或许只能是找到一点残骸,拿着这玩意去说是某个侯爷,想想那个画面他就不由打了个颤,这是多么看不起明康帝的智商?这不是在打明康帝的脸吗?

    这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正着说是通的,但是反着说就是歧义,就如同四边形包含着正方形,但是正方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四边形。

    不过没有物证,他们是有人证的,但是当日所见之人除了贾敬无一不是他们一脉的人,关系太过亲密,似乎也不能当作证据。

    就在柳虎在想对策的时候,又一位官员站了出来,有些兴奋地说道:“启奏圣上,当日贾无殇行凶之时,臣也在场,臣可以为孙大人作证!”

    当日的人见到这种情况,纷纷出来指正贾理行凶的事实,一时间贾理成了众人喊打喊杀的过街老鼠。

    勋贵之中,几乎九成九的人都在等着看明康帝的好戏,唯独一人脸色微微一变。

    此人正是沈放,隐在宽大的袍袖之中的手在他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握了起来,手心都开始出汗了,因为他发现了一处比较致命的漏洞。

    朝堂之上不是他们勋贵的一言堂,就算是内阁,现在已经算是五五开了,虽然他们勋臣还是占大多数,但是战斗力除了自己,都远远不及庄定国和林如海,这两人心思一个比一个缜密。

    有时他都有些后悔,当日为什么不全力阻止林如海今入内阁之中,现在反而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他在担心这个破绽很可能会被林如海或者庄定国看出来,上一次有太上皇救场,他们才能逃脱一劫,现在太上皇刚去了城外的暖阁修养,可不一定来的急。

    突然林如海站了出来,沈放眼色一变,暗自苦笑,他果然还是看了出来了嘛!

    “启奏圣上,臣怀疑诸位大人做假证,一本正经的说着欺瞒圣上的假话,臣请治他们欺君之罪!”

    明康帝看到是林如海站了出来,依旧事面无表情,不过语气却缓和了几分,“说!”

    林如海看了一眼站出来的几位官员,嘴角划过一丝讥笑,随后开口说道:“冠军侯贾理血战沙场练就一身万人敌的本事,若是真的杀人,几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大人怎么会幸免于难,这与常理不服,此其一!”

    言外之意无外是在说他们除了遛狗斗鸡,一点本事都没有,要是真的激怒了贾理,他们不可能会活着走出宁国公府,这其实是赤裸裸的嘲讽了。

    看了一眼面色突变的勋臣,林如海继续说道:“在神京谁不知诸位大人同气连枝,情同骨肉,又都与贾理有冲突,故诸位大人的指正实在是做不得数,此其二!”

    沉吟一下林如海继续说道:“当日除了你们几位大人,前去宁国公府祝寿的其他所有人,包括府内的下人和小厮们,均没有看到过贾理!此其三!”

    第一位上奏的那位官员,老脸憋得通红,听到信口雌黄,歪曲事实的林如海在大放厥词,终于是忍无可忍了。

    “你放屁!”

    林如海呵呵一笑,“这位大人,圣人面前请注意言辞,若是冲撞了圣颜,那可是要治罪的!”

    看着底下沉稳大气的林如海,明康帝脸上终于是缓和了几分。

    就在这时,后再门外的一个小太监,慌慌忙忙地跑了进来,在戴权耳边低吟了几句,戴权脸色微变,快步来到明康帝身边,和明康帝汇报起事情来。

    明康帝听完后,眼神阴沉地看向底下八风不动的几位带兵大将的勋臣,怒极反笑,“好!真好!”

 第九十五章狼烟四起是事实还是虚张声势

    就在方才,明康帝接到了一条线报,西北、江浙、东北,各地狼烟四起。

    时至凛冬,正是一年之中最为酷寒之时,就算是北地边境最混乱的瓦剌,现在也都是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躲上了暖炕。

    在古代冬夏之际不动兵戈,也算是一个常识了,夏天天气炎热,将士披着战甲,在炎炎烈日之下极易中暑,在古代可不比现代,那时条件极为艰苦,一场头疼脑热就可能要了一个人的小命,可况是大热天中暑呢!

    当初刘皇叔伐吴,就是不分时宜,在烈日炎炎之下,尽起西蜀兵马,因为寻找水源以及为了避开酷热扎营于深山密林,被东吴的陆逊巧施火攻,火烧连营,葬送了西蜀统一全国的底蕴。

    冬天也是同理,气候寒冷,不宜行军,当将士们活动出汗后,被凉风一吹,极易受寒,甚至情况严重的会直接被活活冻死,在世界大战史上也有这样的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最为经典的闪电战,在一开始就取得的辉煌的战绩,当初的苏联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德国人就已经将坦克开进了莫斯科。

    当然这也是转折的开始,俄罗斯国土面积太大,德国的战线拖得太长,补给跟不上,这是其一,其二便是莫斯科的气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对习惯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德国人,那简直是惨无人道的折磨,最惨的时候甚至连哈气都是亮晶晶的。

    若是异地而处,或许我们会除了那句“见上帝去吧!”还会加上句,“卧槽,日了狗!见鬼去吧!”

    当然明康帝不可能知道莫斯科阻击战,但是绝对了解冬季动兵的危害,所以他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次各地发生的战乱是底下的人在搞鬼,甚至说就是他们一手操控的,看着勋贵中几位领头之人不慌不忙的模样,他更加确信了这件事情!

    一想到这里,明康帝怒发上冲冠,恨不得将眼下的乱臣贼子千刀万剐,但是形势所迫,他不能这么干。

    朝廷之上,军旅之中,他并没有几个可用之将,除了贾理现在独当一面,其他的人都是纸上谈兵之辈,用那些人去打仗,他不是赵襄王,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好多方面,一方面泰康帝不放权,军权依旧死死的拿在手里,就算是再有天赋的人,没经历过实战,也终究是个花架子。

    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康已经算是久不经战火,奉行的又是儒家的那一套,重轻武,所以大康很少有人喜欢去沙场建立功名,沙场之上一不小心就是命丧当场,哪有科举来的舒服,当然只是论危险程度,不是其中付出的艰辛。

    “行了,这件事到这儿吧!”

    林如海丝毫没有意外,勋贵的动作他也提前知道了,所以听到明康帝的话,也没反驳,躬身退回队伍中,勋贵一脉不禁舒了一口气,他们可没有林如海那么好的嘴皮子,一件事可以说出花来。

    方才他们是站在了劣势,他们也没料到明康帝会饶了他们。

    “方才朕得到消息,九边之地,有人联合外族,意欲犯上作乱!”

    朝中部分大臣脸色一变,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底细,还以为明康帝说的话是真的呢!

    牛辅这个时候突然站了出来,嗡声说道:“启奏陛下,臣昨夜也接到了急报,还没来得及向陛下奏报,不过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而是北地兀良哈部,朝我等九边发动突然袭击,邙山大营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后三十里,再图其他。”

    柳虎在牛辅回答完之后,随即也站了出来,面带愤怒之色说道:“江浙地区实则是沿海倭寇作乱,他们趁年关将近,装扮成我大康百姓,骗过了我们的守卫,进入到内地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是他们习惯都是以游兵的方式作战,当秦将军带兵赶过去时,就做鸟兽散,根本不与我们交战,所以当地百姓才会误以为是秦将军在兴兵作乱!”

    石怀礼亦出列说道:“西北地区的察合台后王诸部作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日前臣也接到了李将军传书,正想向陛下汇报,察合台后王诸部因为王位之争,将战火燃到了我大康西北边境,他们已经应付不过来了,请皇上派兵增援呢!”

    明康帝冷冷一笑,“诸位国公倒是消息灵通,怎么朕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三人连忙躬身请罪,“不过是忠于王事,想多为陛下排忧解难,就对朝中战事多上了几分心,知道的快了些,想必那些急报应该也快到了!”

    明康帝看着几人十分得瑟的模样,怒火已经掩盖不住,就要发作出来了,谁料一道一道八百里加急奏折递进了金銮殿中。

    “报东北边境兀良哈兴兵犯境,目前铁山关失守,边境告急!”

    接着又是一道,“报江浙倭寇横行,秦将军率兵追击之时,遭到倭寇伏击,身受重伤,大河镇失守,两淮总督黄世忍上奏告急,请求支援!”

    “报西北地区的察合台后王诸部尽起三十万大军犯境,目前哈密卫死伤惨重,龙门镇失守,李将军在乱战中被敌人偷袭,一箭贯胸,生死不知,边境告急!”

    听着这三道八百里加急书,明康帝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晕过去。

    “冬季藏兵,春秋动,这是才是兵家之道,也是古代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今三方边境同时战火重燃,还来的这么巧,这里面有什么猫腻,明康帝是一清二楚,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敢这么做!”

    明康帝眼神变得极为阴沉,盯着他们,若是目光可以杀人,这几位怕是已经被乱刀分尸了。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沈放刚缓和几分的脸色猛然一边,这次不像方才,而是一张脸变得惨白无比。

    作为泰康帝的心腹中的心腹,自然是知道泰康帝的底线是在哪里,就是那些得之不易的疆土,北境的那些疆土可是当年他亲率将士打下来的。

    若不是那样,他们这些勋贵一系怎么可能在那几个地方驻扎,这也是泰康帝信任他们才会这样做的。

    如今几人为了跟明康帝分庭抗礼,竟然重燃此地战火,这何异于亲手扇他的脸!

 第九十六章? 贾理在行动悲催的三人组

    “怎么样?”

    贾理打完一趟拳,活动了一下身体,似有所觉,出声问道。

    “皇上倒是没什么动作,不过太上皇却发话了,让理国公,镇国公,缮国公他们三个自己去收拾烂摊子!”

    “他们就这么心甘情愿?”

    “呵呵,他们本来是想和皇上谈条件来着,不料太上皇突然插了一脚,让他们算计落了空!”

    “太上皇原话是怎么说的?”

    稍微一顿,子羽清了一下嗓子,“你们他妈的脑子让驴踢了?那里是当年老子带着你们的老子打下来的,还求救?让你们老子从棺材里跳出来带着兵去救吗?你们要是个带把的,他们怎么打的,你们就给朕怎么打回来,要是做不到,朕去找你们老子算账!”

    贾理听到子羽唯妙唯俏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惊诧,这是一位皇帝说的话?

    “什么意思?”

    贾理似乎是有些不太理解,问了句。

    子羽也是迟钝了片刻,才说道:“据属下所知,几位老国公都已经仙逝了,太上皇的意思可能是在说他们要是平复不了自己惹出的事情来,大概会宰了他们,甚至连几位老国公都不会幸免遇难,会被他挫骨扬灰!”

    贾理想了想,又接着问道:“他们真的去灭火了?这么听说听道?”

    “大人,你是没见到,今日金銮殿上那几位在太上皇面前简直就像是孙子一样,面对太上皇甚至连屁都不敢多放一个!”

    “就像那天再宁国府一样?”

    “感觉上不太像,要是说起来,当日他们是恐惧大于敬畏,但是今天他们是尊敬大于害怕,这位老圣人在军中的威望实在是有些高了!”

    “那咱们皇上就没说点什么?”

    “没有!只字未提!甚至在太上皇出现之时,他起身扶着太上皇坐到了龙椅上,自己却站在一旁!”

    听到子羽的话,贾理不禁为明康帝竖起了大拇指,“这孙子真是能忍,忍常人所不能忍,看来我还是有点低估了他!”

    他还记得有这么一段话,“真的英雄,何必气短,善始善终,方为不败!忍能保身,忍能成事,忍是大智,大勇,更是大福!忍是厚,忍是黑,忍小人,忍豪强,忍天下难忍之事,不做性情中人,成常人难成之事!”

    突然贾理又问道:“太上皇从哪得到的消息?”

    子羽突然一愣,是啊,太上皇久居泰和宫,对边境战事多长时间都没过问了,这次怎么来的这么巧?

    看着贾理脸上意味深长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有些苦笑地说道:“不会吧?”

    贾理嘿嘿一笑,“怎么不可能,太上皇可是大康的皇帝,虽然不知道他现在和皇上是什么关系,但是有一样是相同的,大康的江山是他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