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理接过明康帝递过来的密报,刚刚看完开头,神情就是猛地一滞。
“怎么会这样?”
“是啊!朕也没想到情况会如此,北地那些人都疯了,仅一日就拼掉了大康十万人,对方损失比我大康竟只多千数人!这简直让朕都无法相信!”
“瓦剌诸部联合还有五六十万人,破关之事已成定局,可是关隘之后便是一望无际地平原之地,不肖五日,大军就可直逼神京。”
说到这里明康帝猛地一拍御案,脸上露出狰狞之色。
“皇上的意思是?”
贾理过了许久,慎重地问道。
“你可愿接下这个重担?保我大康万千子民,保我大康江山社稷,保我汉人血脉绵延不绝!”
明康帝此刻就像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平静的表面下是歇斯底里的疯狂。
贾理顿时默然,虽然最后也像自己预料的一般,等到了明康帝让他出征的圣旨,但是代价却有些沉重了。
北地的惨状贾理是知道的,外族诸族过境,寸草不生,他们根本就没想带俘虏,所以但凡他们经过的地方,留下的只有满地的尸体。
贾理眸中透出一种坚定,带起满腔的热血,激荡而起被他压抑许久的煞气,他躬身向明康帝一拜。
次日贾理一身戎装,西出神京,奔驰而去,带走的只有府里的一甘亲卫还有京外的亲兵。那面黑龙旗再次在大康飘荡而起。
“大人,不去山海吗?”
“去帮他们守关?就算是再添上我们这千人之力,面对诸族的千军万马,不过是杯水车薪,与其当一个靶子,不如当一颗钉子!”
“救援的方式不只是一种!”
“那我们去哪里?”
“先去接上人,二虎他们一早就被我派去居庸关了,咱们绕后,老子要给玛哈暮一个惊喜!”
一旁的徐二听到贾理的话,心脏猛地跳了两下,随即眼中蒙上了一层血色。
贾理的想法绝对是疯狂至极的,这些亲卫们闻言不由得吞了两口唾沫。
在敌军背后搞那些小动作,一个不慎就是插翅难逃。
可以说贾理这一次是打算在钢丝绳上跳舞,不过以眼下的情况,贾理的选择的确是一个极佳的策略。
“誓死追随将军!”
“干他娘的瓦剌狗!”
第一百一十章釜底抽薪
“将军!破阵营已全部集结完毕!”
居庸关地处塞外,此处可谓是地广人稀,校场格外的大,贾理来到此处,和收关的将领打了个招呼。
正是之前跟着他的李安珉,在那次泰康帝找过他,他就将人送了出来。
居庸关远离了神京,泰康帝的探子一般也不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所以泰康帝之后再也没有为这件事找过他。
凭着李安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快就爬到了如今的位置,当然这里面也少不得贾理的帮衬。
九边重镇零星分布在长城附近,邶卫和邙山是泰康帝登基后新打下来的,位于长城之外,此时已经被瓦剌人占据了,充当临时的补给站。
贾理这次的目标就是那里,境外诸族号称五六十万大军,每日的嚼用都是一个天数字,若是粮草出了问题,诸族等于是断了后路。
诸族联合内部就不会是一条心,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私心,当一件事牵扯到他们个人的利益之时,矛盾就会产生。
贾理站在校场的高台上,看着底下站的像标杆一般的三千亲卫,不禁豪气冲天。
古代打仗之时,一般都会有站前动员,激励士气,贾理这次也不例外。
“弟兄们,瓦剌人犯我边境,戮我子民,邶卫城与邙山城已经被他们攻破,当年太上皇迁过去的二十万大康子民无一人幸免!”
“你们都是跟着我从南疆一路走来的同袍,去年的落云城就是今日的邶卫与邙山,不要奢望敌人对我们心存仁慈!”
“如今瓦剌的大军现在已经打到了山海关,若是山海关破了,迎接瓦剌骑兵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没有天险可依,就再也阻挡不住他们的步伐了!”
贾理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那等待我大康的百姓的就是瓦剌人的屠刀!”
“扪心自问,当我们拿起刀枪,披上战甲,舍了家舍了亲,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身后的百姓,为的是我们属于炎黄子孙的骄傲,为的是我们属于军人的荣耀!”
底下的将士默默的听着贾理的宣言,贾理的声音在灵气的加持之下,极具穿透力,他的每一句话都送到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中。
“今日,你们为身为破阵营一员而骄傲,因为你们是我贾无殇的兵,明日,我希望我为你们而自豪,因为我是你们的将!”
“无论这一战如何,是成是败,我依然会在破阵营的最前方,若是我的身影没有倒下,那破阵营就不会失败!”
“既然我们能把南疆打穿,那北疆的那些崽子们我们又有何惧!”
贾理深吸一口气,爆喝出声,“陷阵之志!”
校场之上回荡起冲天呐喊,“有死无生!”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是夜,贾理带着三千亲卫,趁着夜色,一路北上,直奔邶卫城而去。
这几日接连的大战,瓦剌人已经习惯了大康这边被动的防守,怎么会想到有人还敢出营袭击他们。
“将军,城门紧闭,还有重兵把守!怕是进不去啊!”
贾理听完探子的话,牙关一咬,“此地离瓦剌联军的大营有多远?”
“大概得有一百里了,不过每隔三十里便有一座小的中转战,那里也有一万五千兵马!”
贾理神识疯狂的扫了出去,眼睛一眯,城里大概有一万五千人,粮草都放在了东边的将军府,看样子大概有个二百万石粮食,若是论嚼用,足够五十万大军支撑一个月有余。
贾理心思一转,猜测此地应该就是联军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粮草了。随军携带的最多只是一两天的罢了,也就是说若是这里出事儿了,那联军一方的进攻最多只能是维持两天。
贾理低沉的话在众人耳边响起,“成败在此一举,我去破门,你们跟上!”
贾理翻身上马,在夜色中化为一道流光,直奔邶卫城而去!
身后是破阵营的将士,他们一声不吭,令行禁止,接着浓浓的夜色,快速向这座边关雄城逼近。
城门处灯火通明,就在贾理逼近城门二十米的地方,留守的士兵们发现了贾理的身影。
一冰冰弯弓对准了贾理的身影,“什么人?”
贾理充耳不闻,马不停蹄,大戟坠地划出一溜火花,骏马嘶鸣,似乎是明白了自己主人的心思,有一次加快了步伐。
瓦剌人不明所以,直到贾理到了城门之下,也没发现有其他的人,只有他孤零零一个人影。
“首领,这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看着装应该是一个大康狗!恐怕是现在还不知道邶卫城已经成了我们瓦剌的地盘了!”
“不应该啊!我们瓦剌占领此地已经多时了,况且邶卫是我们的粮草重地!”
“那就杀了,以绝后患!传我命令,将来人乱箭射死!”
“不对,首领,那个人好像是打算破城!”
首领瞥了一眼贾理的身影,看着贾理将长戟高高举起,的确是有破城的打算。
站在几十米高的城墙之上,下方的人影呈现在他眼中的形象不过是一手大小,要知道邶卫城的城门有几十丈高,熔铁铸成,当日他们瓦剌大军拼劲全力都没损毁分毫。
当日还是他们登上城墙后,从里面打开的,底下这个人的模样像极了蚍蜉撼树,他不由嗤笑一声,“像他这样的愣头青,就算是他把那大戟敲碎了,邶卫的城门也不会损伤分毫的!”
“放箭!”
顿时漫天地箭雨铺天盖地的冲向了贾理,贾理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对于那些箭雨并不在意,只见他夹紧马腹,长戟陡然爆出一团刺目的白光。
一道虚影自半空闪现,随着贾理的动作,一块劈向厚重的城门!
“破!”
一声大喝将守城的瓦剌首领震得晕头转向,就在此时,又是一声巨响传来,那是钢铁交击所发出的声响。
随后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出现在了瓦剌人的眼前,黑马,黑甲,黑色的头盔,手拿长戟,腰悬利剑,背负强弓,没有一丝犹豫,以极为夸张的速度向城门逼近。
“他们这是?”
“不自量力,连攻城器械都没有,也想来撼动我的雄城。”
突然一道声音传进了他的耳中,让他浑身一震,“这可不是你们的雄城,而是我大康的雄城!”
首领回头一看,脑袋一片白,瞳孔缩了又缩,他看到了什么,那个他以为万无一失的大门如今竟四分五裂的躺在那!
“城门破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神京风云血战邶卫
神京,太和宫。
病榻上的泰康帝终于睁开了眼睛。
“来人!”
冯静快步来到了泰康帝床前。
“北疆战事怎么样了?”
冯静作为太和宫的大总管,在泰康帝昏迷这段时间,暗卫传来的消息一直都在他那收着,所以那些消息他都知晓。
“瓦剌联军还在猛攻山海关,已经持续了一天一夜了!”
“皇帝呢?”
“皇上今早上刚来过,在这儿坐了半个时辰,这会子应该是在金銮殿议事吧!”
“他有没有下过其他的旨意?”
“倒是有过,冠军侯昨天夜里带着他的亲卫出神京了!”
泰康帝眼神变了变,最后化为一声叹息!
“祯儿最后还是启用了他!”
“老奴其实一直有些疑惑,那个小将军明显是个本事大的,皇上为什么对他抱有如此戒心呢?”
泰康帝眼神冷冷地瞟了冯静一眼。
冯静浑身一抖,趴在了地上!
“老奴僭越了!”
在皇宫揣度上意,本来是犯了忌讳,更何况现在泰康帝的状态还并不好呢!
此刻泰康帝就像是一只受伤的雄狮,一不小心触怒他,就会被他撕个粉碎。
泰康帝深深看了冯静一眼,这个老家伙自小就跟着他,已经有五十多个春秋了。
他知道这个老奴是不会背叛自己的!
“贾理之能堪比开国的那些大将!甚至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祯儿却没有太祖皇帝之能!根本驾驭不了这柄神兵利器!”
冯静眼中闪过一丝惊骇!
“那个毛都没长齐的的小子有这般能为?”
泰康帝眼神变得有些悠远。
“是啊!当初朕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这般想的!直到见到李安珉那小子,朕才知道庄世绩所言非虚!”
冯静闻言顿时沉默了起来!
他还记得那日庄世绩那位老大人说过的话,“这是又一位武安君!”
“听说贾理同林如海爱女关系甚为密切?”
冯静想了想回道:“听外面说,好像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泰康帝翻了个身,语气变得有些阴森,“派人先监视起来!”
“这”
冯静露出一丝迟疑,林如海是明康帝的股肱之臣,深受明康帝的信重,身边也有明康帝的暗卫。
若是他们再去插一脚,被明康帝知道后,两帝的关系就变得更僵了。
“无事!照做就是了!”
“父亲,理哥哥是不是只带着千人就出征了!”
黛玉小脸有些苍白。
这一世北境的情况变得极为棘手,虽然她相信贾理,但是兵力差距太大了,相差近两百倍,这种情况由不得她不担心。
可以想象我方只能出一剑,对方却同时挥出二百剑,那不叫打仗,那叫寻死。
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还是四百只手呢!
“放心,无殇不是那种硬拼的蠢人!”
“可战场之上战事突变,又有谁能预料,若是瓦剌大军逼迫理哥哥不得不同他们硬拼呢!”
林如海看着坐立难安的宝贝闺女,叹了口气。
“若是真到了那种地步,就听天由命吧!这条路是理哥儿自己选的,我们要相信他!”
“再说这个时候他不上谁上,难道还指望我的宝贝闺女去扛枪吗?”
或许是联想到自己扛起长枪大戟的画面,着实是过于惊悚,黛玉有些绷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黛玉瞧林如海意味深长的目光,一跺脚,扭过头就跑了出去!
邶卫城,
贾理站在城门口,拄着大戟,不动如山。
其实此刻并不是他不想动,而是这一击耗尽了他大部分灵气!
“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