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林如海又问道:“理哥儿,此次前来又所为何事?”
贾理想了想决定以实相告,毕竟林如海不是贾家的那些废物,能在这么一个位置坐上十几年的人怎么可能是废物呢!
就从方才几句话里他就觉察到这个探花郎不简单了,荷包哪里来的,明显是在问,是偷的抢的抑或是黛玉送的,这其中差别那可就天差地别了,他也不怕贾理说谎,到时他一封书信就可以问出来,又问黛玉在贾家好不好,显然这个心思极为通透的盐老爷心里也有猜测。若是自己想要快刀斩乱麻少不得他的助力,因为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
“林姑娘在出发前找过我,说姑父有性命之危,我此行目的便是保姑父一命。”
林如海听到这话双目一睁,有些意外地再次打量起了眼前人,心里有了算计,黛玉自小聪慧,他是知道的,对于扬州这边的事想来是有她自己的猜测的,但他不认为涉世不深的黛玉能知道多少。
等他再次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少年,却发现了异常之处,太平静了,平静的有些诡异,一双眸子古波不经,似乎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动容一般。
林如海心里一动,抱着试探的语气说道:“理哥儿可知我这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吗?虽然国公府势力庞大,但是此处离神京路途遥远,怕是力有未怠吧!”
林如海的话外之音是在说若是想要以势压人根本不可能,他身负皇差还差点死在这扬州,贾家若是在神京还有几分面子,但是在这,他这小不点怕是被他们吞的连骨头渣子都剩了。
贾理又不是个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的少年,林如海的话他猜到了,此事他既然打算快刀斩乱麻,便没有再试探下去,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扬州的盐帮都是哪些人在把控着?”
林如海一听刚端起茶杯的手又放了下来,这个外甥一下子问道了重点上了,不过他没有立即就告诉贾理,反问道:“你想用什么法子帮我这个忙?”
贾理继续说道:“什么法子姑父就不要管了,有道是龙有龙门,鼠有鼠道,想要解决问题又不是只有一条路,姑父放心就是,账簿证据,还有那些盐商,定不会让他们再兴风作浪的!”
林如海听到这里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贾理看了许久,这外甥口气很大,想来应该是有别的门路,但又怕他年轻气盛,现在还没弄清楚他和自己女儿的关系,万一人死在自己地盘上,那他也没法和女儿交代啊!于是他就委婉地说道:“盐帮共有八大家,盘踞在江南,势力盘根错节,与神京的大人物多有来往,一些事情我都不好动手,幸而天恩,皇上赐我锦衣亲军,这才保得住自己这条命,哥若是无那等本事,就离去吧!不要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性命。”
贾理只看着他不说话,无法,林如海将这八个家族告诉了他,并耐心嘱托了几句,贾理听完后,沉思了片刻,起身就告辞了。
“英莲,和张二、李虎在衙门等我,我出去办点事情。”
英莲一听说是不带自己,两眼一红,又拽起了贾理的衣角,一句话都不说了。
无奈,贾理轻轻地在她那颗胭脂痣上一点,英莲一下子昏睡了过去,贾理对两个护卫说道:“照顾好她!”
是夜,本是暖风吹皱的江南突然刮起了寒风,灯火通明的夜市蒙上了一层醉人的血红,一道微风吹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却升起了浓浓的白雾。
次日扬州动荡,盐帮八大盐商全族被屠,全家老小,婆子、小厮甚至连条狗都没放过,真正地鸡犬不留,这件事对于整个江南甚至是大康朝都是核弹级别的,这颗核弹不仅炸懵了林如海,也炸懵了朝堂。
这灭门之祸先前一丝风声都没有,林如海刚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就心惊胆战,几千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就消失了。
看着桌子上这厚厚的一摞账本,一块猩红刺目的金令,一个小瓷瓶,还有一封信,他心底有了猜测。
他颤颤巍巍的手慢慢地伸向那封信,突然左手狠狠的将自己的右手按在了桌子上,缓了好一会儿,这才将颤抖的手压了下来。
灌了几口凉茶,他这才拿起那封信,慢慢读了起来,看完这封信,他一下子摊在了椅子上,眼中范过一丝惊恐,他难以想象外甥手段竟然狠辣、恐怖如斯。
看着那个小瓶子还有那个金令,他久久不能言语,最后一声感叹几乎声不可闻“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又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林如海整理了一下衣服,出了房间门口,在前院菊花一旁道了句“影子!”
突然一个人出现在他面前,面相普通,面上无须,一双桃花眼泛着寒光,他恭敬地给林如海行了一礼。
说道:“拜见老爷,属下受红衣大人所托,特来保护大人安危!”
边疆之事从未又过真正的平静,如今贾理所处便是南疆的战场上,凭借着他自己的优势,很快就在军中展露头角,加上一些特殊的手段,不动声色地就控制了南疆的大部分将领。
“将军,那里果然有伏兵!!”
“将军,城破了!”
“将军,将军”
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蛮国首领,此时贾理一身红衣,还是那身粗布长衫,不过此时却被鲜血染红了,支离破碎的明光铠早就换了下来,插在脚边的长刀刃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缺口,看制式这分明是军中最上等的百锻战刀,竟不知经过了何等激烈的打斗才变成现在的模样。
原本富丽堂皇的宫殿此时早已残破的不成样子,屋里的壁画,柱子上的浮雕都染上了一丝殷红,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在癫狂,昭示着这个藩国已经踏入陌路。
“你就是大后主?”
此人狼视鹰眸,地中海发型,一脸络腮胡,看着眼前这个小将,啐了一口,哼了一声,并不答话。
贾理看到后嘿嘿一笑,从方才他的杀意就没平复下去,抄起脚边的刀就朝他走了过去。
“操,我这爆脾气,老子都把你打的灭国了,你还跟我得瑟!”
大后主看着狞笑走过来的贾理,心里就是一凸,“他不会是想杀自己吧!”
“你要干什么,我要见李将军,我是大后主,我要见你们主帅,我要见你们主帅!”
看着眼带杀气的贾理,这个大后主却是怕了,那身刺鼻的血腥味他哪里还不知道那身红衣是怎么回事?眼前这个小将军怕就是那个被手下疯传的“红衣鬼”吧!
不过他没想到那个被蛮海国士兵视作修罗一般的人物竟然是一个少年人。
可惜他不知道贾理何等性格,这一刀就朝着他脑袋砍了过来。
“啊呀相当于汉话中的卧槽,我也是查了好久才找到的。!别杀我,我就是大后主,我就是大后主!”
刀光闪过,他呼哧着粗气,他都感觉到脖颈上一道温润流了下来,还有阵阵刺痛,看着眼前这个小将,眼中满是后怕,这是个疯子。
“听说你们和倭国有生意往来?”
大后主现在是彻底怕了贾理这个疯子了,忙不迭疑地说道:“是的,是倭国幕府小犬将军,他们海船要比他们我们好的多,还有会忍术的忍者,都是好东西!”
贾理将刀插在了地上,在屋里踱了几步,对身边地几个亲兵说道:“将他给李帅送过去。”
两个亲兵领命将这个大后主带走了,房间又恢复了寂静,这时贾理猛地锤了一下地面,此时他双眼有种不正常的殷红,过了许久,他才站了起来,嘴角挂起一丝苦笑。
第十一章 一封战奏九重天舞勺少年冠军侯
“理兄弟,此次破国乃大康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大捷,仅南疆这三十万将士就完成了当年先帝未尽之功,打破了这些年“百万雄兵南不举”的诅咒,大家伙都从心底感激你,我们终于也扬眉吐气了一回,明日请功大家伙都听你的!”
说话的正是南疆的主帅李怀世,眼中火热之色几近欲出,这等功劳谁不眼热,封侯拜将是每个将士的梦想,屋里早已坐满了人,都是南疆这边的实权将领。
他们眼里也都是一片火热,不过此时谁都没说话,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将军的厉害了。
当初贾理刚来从军时,并不是一番风顺,他知道贾家的名头在真正的实权大人物面前根本不管用,故他刚来此地之时,只说自己姓贾,并没有说自己是来自国公府,当时他还是个小毛孩子,这个年纪来到这的,一般都是当炮灰用的,他也不例外。
那时他也受排挤,战斗时也是被分在危险最高的队伍,那支队伍叫“敢死队”。虽然这也正对了他的胃口,但是他哪里是那种吃闷亏的主,修行有成,对付普通人自是手到擒来,他一发狠,一粒“人参养荣丸”,便将南疆真正的实权将领一网打尽。
这次大战,借贾理神通,对方排兵布阵对于贾理而言如同掌中观纹,打起仗来自然是手到擒来,因为还要修行的缘故,每每大战,他都会冲在最前方,一开始他还因为灵气不足挨了两下,如今他带兵出战,不再像从前直接撑起一个护罩,而是将灵气铺在体表,大大减小了损耗,才在一场接一场的大战中撑下来。
看着一屋子的人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贾理心中一动,尽管这次大战都是自己一手策划的,也是自己着手推动的,但独揽功劳非明智之举,此时他还没有能力与朝堂上的那位掰手腕,韬光养晦才上上上之策!
加上这几年相处下来,屋里的人他也渐渐熟悉了,这次大战没有一个人缺席,无一不是血战沙场之士,独揽功劳,他岂不是成了刘邦、勾践之流,此举亦非长久之策。
“此灭国之举,虽是弹丸之地,但也绝非一人之力可为,此次论功,诸位披甲执锐,浴血奋战,此功不仅是我的,也是大家伙的,大帅自可按功劳大小据实以报就是了!”
众人一听脸上纷纷露出了笑意,看向贾理的神色少了几分拒意而多了几分亲近。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跑死了八匹快马,第一时间送到了大明宫朝堂之上。
“报!报!”
“南疆大捷,南疆大捷!”
这一路上但凡听闻此信之人,上至士族大夫,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欢欣鼓舞,这一刻大康震动,这一刻举国同庆。
如今大康双帝共存,明康帝还在与泰康帝争夺权力,泰康帝此时已经退位了,但是暗地里却依旧握着大部分兵权不撒手,所以在明康帝拿到奏折时,泰康帝也接到了消息。
大康立国,泰康帝马上功夫了得,在军队威望很高,明康帝想要伸手却也无法,如今这等开疆拓土之功,两人都不想放过,泰康想借这个功掩盖自己晚年的过失,明康想要证明自己治武功不弱前人,乃当世明君。
官现在还没有一条心,如今朝堂上派系二分,明康帝一系,泰康帝一系。
面对这次久违的大胜,殿中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因为这南疆的和平并不是联姻纳贡得来的,而是边关将士披坚执锐,浴血沙场拼出来的,他们为之自豪,就算是那些平日里刻薄的言官,此刻也都奉上了赞美之语。
“吾皇圣明,正是吾皇英明,雄才大略,才有李将军这般人率众为我大康开疆拓土!”
“正是,吾皇圣明,吾皇圣明啊!”
太和宫泰康帝看着这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脸色喜色一闪而过,对于这封奏折他是欢喜异常。
“冯净,你说这个贾理是个什么人物,李怀世的奏折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个小家伙!”
一位发白无须的太监看着递过来的奏折,最上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贾理,阵前斩将一十八人,三军先锋,一骑催战云,三千铁骑纵南蛮,先登破城,亲手活捉大后主,不日将亲自押解回京。
“好一员虎将啊!”
“不错,当真是一员虎将,给你半个时辰,我要知道关于他的一切。”
泰康帝随后将奏折一甩,闭目养神去了。
虽然隐了贾理那如神灵般的谋划,所向披靡的排兵布阵之能,但单论战功贾理还是排在了第一位,这是南疆一系想掩盖都掩盖不了的,尽管这样,对于当下的大康也是惊艳无比的存在,同样的一条命令也从大明宫传了出去,显然明康帝也看上了这位虎将。
朝堂之上明康帝还问过贾政,贾理是不是贾府的人,不过贾政哪里知道贾理这个人,只推说不知道,毕竟胡言乱语可是欺君之罪,他可担不起。
“真乃世之虎将啊!”
不几日贾理的名头传遍了整个神京,此时已是深秋,与当日贾理离去的季节相近,叠翠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