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君行与石一昊面无表情的齐齐一拱手,“有劳盟主挂念,我二人略有所得!”
我们为什么闭关不出,你心头没点逼数吗?
张楚看了看说话的谢君行,又看了看默认了谢君行代他说话的石一昊,笑道:“如此便好,满盟上下,都在翘首期盼二位长老早日立地飞天,执我北平盟之牛耳!”
他心头当然有逼数儿!
想以北平盟统帅八郡江湖的“万民意”做垫脚石立地飞天,再转手打压我,抢夺北平盟的基业?
问过我张楚么?
现在梁源长是功行圆满了,不再需要北平盟的“万民意”。
可不要紧,我也快要晋升四品了……
看是你们先立地飞天!
还是我先立地飞天!
“盟主谦虚了!”
石一昊不咸不淡的轻声道:“盟主德行当代,武盖玄北,吾北平盟之牛耳,非盟主不可执!”
“呵呵。”
张楚意义不明的笑了笑,点头道:“如此甚好!”
谢君行:……
石一昊:……
我们只是客气一下而已。
你个臭不要脸的竟然真的承认了?
张云敬与濮文轩见状,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想当初,这谢君行、石一昊,也都是称霸一方的人物啊!
可如今,两人合力,都还不够张楚一只手拿捏的……
也罢,不该有的心思,还是不要有了。
张楚与谢君行、石一昊寒暄完毕,目光才投向堂下唯一不认识的濮文轩,笑道:“这位,应当就是濮先生吧?”
濮文轩连忙站起来,一揖到底:“晚生濮文轩,拜见张盟主。”
他是柱国大将军的幕僚长,此次随柱国大将军北上,倒也领了一个从六品的官位,但这个官位,并不足支撑他与张楚平等的对话。
事实上,他抵达玄北州后,已经行走过南四郡,北平盟对南四郡渗透之深,令他触目惊心。
一言蔽之,太平关就是玄北州第二个州府!
南四郡各级官僚、强豪士绅,敢对州府的政令阳奉阴违,却绝不敢违抗北平盟的命令!
这种地头蛇,纵是柱国大将军这等强龙都不愿与其争锋。
连征召民夫这等十万火急的军务,都只能与北平盟商量着来……
“濮先生太客气了,张某不过一节草民,当不起先生施礼!”
张楚遥遥虚浮,一股淡金色的真气自他手中涌出,隔着三四丈的距离将濮文轩轻轻扶起。
濮文轩连忙说道:“谢张盟主。”
堂下的谢君行与石一昊见状,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凝重之色。
这家伙,怕是要晋升四品了……
张楚笑着点头道:“先生客气了,敢问先生,此次抗击北蛮,柱国大将军对我北平盟可有何章程?”
濮文轩:“章程不敢当,冉帅欲在南四郡征召十万民夫,恳请贵盟予以配合。”
“十万……”
张楚皱着闷头沉吟了片刻,勉为其难的点头道:“只要按照大离律令实行征召,我北平盟自无异议。”
他的话音刚落,张敬云就站起来,拱手道:“张盟主,北疆吃紧,州府急需动用贵盟商道运转粮秣,万请贵盟放行!”
张楚毫不犹豫的点头:“可,另外我北平盟再捐赠白银六十万两,冬衣三万件,助我大离热血儿郎,抗击北蛮。”
堂下的骡子闻言,不由的看了张猛一样:看,我说的没错吧?
张猛一脸震惊:还真是一点都没错!
濮文轩见张楚答应得如此爽快,趁势从怀中取出一封赤红色的布帛,大声道:“另,柱国大将军愿以征北将军之位,请张盟主领兵出山,再征北蛮,为玄北计,为大离计,请张盟主万勿推辞!”
这就是为何运粮之事和征召民夫之事昨日便以谈妥,他们今日还要再提起此事。
为的,便是热场,顺势引出此事!
堂下,谢君行、石一昊闭口不言。
红花部乃是太平会的老底子,燕北堂和玄北堂都沾不上边,张楚若是领兵出征,与他二人只有利!
江湖是江湖、朝堂是朝堂?
那也得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
练武练武,练到连家国都保不住,妻儿都护不住,还练个什么劲儿?
张楚坐上玄北武林盟主的位子之时,燕西北三州江湖,攻击他的言语,什么都有。
诸如什么心胸太过狭隘,没有容人之量。
什么手段太过酷烈,睚眦必报云云……
唯独没有人拿张楚昔年曾在镇北军为将这一点,攻击他是朝廷鹰犬。
山河破碎,家国飘摇之时,敢参军保家卫国、抗击异族,这他娘的是功绩、是闪光点、是正能量!
再换个角度说,一个连自己的家园和妻儿都不肯保卫的薄凉之辈,还能指望他出死力庇护江湖同道?
骡子和张猛、荆舞阳、吴老九等人,也都眼观鼻、鼻观心。
无论是以前的四联帮、太平会,还是现在的北平盟,都从来不兴什么民主决议。
有张楚在的地方,就是他的一言堂!
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
张楚注视着濮文轩手中那一卷布帛,眼神有些挣扎。
过了好半响,他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轻声道:“我也想为玄北计,我也想为大离计……但是北平盟盟主,我得先为北平盟计!”
“恕张某,无法领命!”
张楚拱手。
第558章 平沙侯
夜深了。
知秋提着油灯,穿过长长亭廊,来到前院,果然见到厅堂的烛火还亮着。
她在心底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骡子下午来过。
将今日总坛大堂里的事,告知了她。
她知道自家男人今天肯定心头郁积……
可她也无能为力。
有些决定,只能他一个人做。
纵是她,也无法分担。
她踌躇了一会儿,还是迈步走向厅堂。
张楚听到脚步声,一抬眼,就见到知秋轻手轻脚的迈进厅堂。
他放下手中书卷,问道:“太平睡了吗?”
知秋回道:“睡下了……”
张楚点了点头,又捧起手中的书卷。
知秋坐到他右侧,轻轻的问道:“老爷,想喝两杯吗?妾身唤伙房给您做几道小菜。”
都是老夫老妻了,自不必矫情的再说什么情情爱爱的话。
陪着他就好。
张楚头也不抬的回道:“太晚了,就不麻烦了。”
知秋笑着摇头:“自己家里,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她不再问他,起身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刚刚睡下的厨娘就打着呵欠的起来点亮伙房的油灯。
不一会儿,散着头发的夏桃也围着围裙,走进了伙房。
淡淡的炊烟散开。
蒜香葱香也扑鼻。
张楚终于合上了手里的书卷。
他怔怔的凝视着厅堂外乌乌漆的夜色,浅吟低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白头佬,北边,打起来啦!
你,还不回来吗?
……
八月下旬。
柱国大将军合十二万武悼军与十万捧日禁军,于平狼县大破北蛮军,粉碎了北蛮军再度南下的企图。
战线,重新推回锦天府。
大离、北蛮,屯兵六十万于武定郡,寻找决战之机。
……
九月初三。
太平关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张楚亲自出关相应。
“昔日一别,张盟主风采依旧!”
来人立于万军之前,身披赤红色麒麟焚天铠,头戴红缨盔,背后鲜红披风烈烈招展,拱手笑道。
依旧穿着一身简单白袍,身无长物的张楚,也是满脸笑容的拱手道:“不比王侯爷一朝鱼跃龙门精神爽!”
来人,不是沙海盗大当家王真一,又是谁?
不!
现在已不能再称呼他为沙海盗大当家了。
应该称呼其为“平沙侯”才对!
推平的“平”。
沙海的“沙”。
王侯的“侯”。
如果说,王真一突然接受朝廷招安,一朝完成盗匪到王侯的逆转,惊呆了燕西北三州江湖的话。
那么“平沙侯”这个封号,可以说是把天倾军李家的脸,拿到全天下人面前狂抽!
都特么给抽肿了!
没有人知道,王真一是什么时候和朝廷达成PY交易的。
但看王真一先当着燕西北三州的面儿,狠狠踩了一脚的天倾军李家的颜面,紧接着接受朝廷招安就任“平沙侯”这种骚操作,显然是早就在和朝廷眉来眼去了。
暗地里,揣测王真一其实就是朝廷安插到西凉州打压天倾军李家的一颗棋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无论如何,处于张楚的角度来说,王真一成为“平沙侯”,于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至少,王真一成了平沙侯,昔年上原郡乱局那点恩恩怨怨,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都封侯了,还敢对张楚这个玄北武林盟主出手,这不是找刺激,这是找死!
无论是朝廷,还是江湖,都不可能容忍这种搅屎棍子存在!
当然,张楚也不是怕了王真一。
只是谁会嫌自己的仇人少啊?
特别是王真一这种狠角色……
张楚把着王真一的手臂,亲自领他上山。
仿似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王真一沿途打量着繁华的太平关,赞叹道:“张盟主这太平关,易守难攻,固若金汤,果真是乱世之中的一方净土啊!”
“侯爷廖赞!”
张楚笑着客套道:“这都是州牧阎大人领导有方,我北平盟,不过锦上添花而已。”
王真一失笑道:“张盟主真是太过自谦了,王某如今虽为马前卒,可张盟主的手段,王某可是亲身领教过啊!”
张楚:“都是过去的事,侯爷还提它做甚,如今侯爷归位‘平沙侯’,替天子镇守一方,往后我北平盟,还得多多仰仗侯爷才是……请!”
他站在百味楼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王真一笑着摇头,把着张楚的手臂一同迈入酒楼。
无论张楚的姿态摆的如何恭顺。
但张楚是什么人。
他王真一太清楚了!
那是发起狠了,敢把天都捅个窟窿的人!
能被他一个未入飞天的“平沙侯”拿捏?
骗鬼呐!
……
酒过三巡。
王真一已面红耳赤,仿似有了七八分醉意。
他放下酒盏,笑眯眯的说道:“虚的本侯就不说了,本侯只是好奇,以张盟主的脾性,怎能坐视北蛮小儿凌虐边关,欺我大离儿郎耶?”
张楚看了看他,心头暗道,这厮以前的所作所为,不像是具有强烈民族感的人啊?
嗯,也不好说。
这厮以前虽然也纵容麾下的沙海盗劫掠西凉百姓,但他杀起沙人来也着实狠辣,动轴屠城灭国。
张楚:“人各有志,侯爷有侯爷的志向,张某也有张某的选择!”
他笑道。
王真一看着他,忽然笑道:“山河破碎,民族存亡之际,莫非张盟主还想着江湖上那点恩恩怨怨?”
“若是这样,那本候的确是高看张盟主了!”
张楚淡淡的“呵”了一声。
这么低劣的激将法,就别拿出来献宝了。
再说,老子在锦天府跟北蛮人死磕的时候,你还都在西凉州杀人越货!
你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抨击老子?
他提起酒碗,正色道:“若有一天,前线真需要张某相助,张某会去的!”
“但只有张某一人北上!”
他干脆利落的一口饮尽。
王真一笑着端起酒碗:“那本候就先去前线等着张盟主,张盟主可莫让本候失望……燕西北虽大,但能入得本候眼中之人不过一掌之数,张盟主,为其一!”
他一仰头,将碗中酒干了。
张楚不咸不淡的笑了笑。
说我格局小。
你这点气量,也不见得大啊!
第559章 耿耿于怀
燕北州,清平郡,燕北堂。
一名玄衣武者,快步走入偏堂,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高举过顶躬身道:“牛堂主,您的信件!”
堂上的牛十三,正埋头奋笔疾书,闻言头也不抬的问道:“谁的?”
堂下玄衣武者:“回牛堂主,是孙副堂主的。”
“哦?”
牛十三当即停下手中的毛笔,伸手道:“呈上来。”
“是。”
玄衣武者躬身上前,双手将手中的信件呈给牛十三。
牛十三接过信件看了一眼,信封火漆完整,落款处的确写着“孙坚”的大名。
“下去吧。”
“是!”
牛十三低着头,摩挲着手头的信封,一时间竟不敢拆开。
不用看他也知道,信里的内容是什么。
这个时候。
孙四儿给他写信。
还能是因为什么?
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牛十三到底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