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源长沉默了片刻,端起面前的酒碗一饮而尽:“我会尽快赶回来。”
碰巧这时夏桃端了两碟下酒菜进来,张楚起身帮手,随口道:“不用着急,造反这么大的事情,那是说打就能打得起来的,总得先扯扯皮、甩甩锅,等到大家都准备好了,再才约个天朗气清的好日子开片……生活总得有点仪式感嘛!”
他说得轻巧。
可无论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心头都份外的沉重
第722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出三日。
盖着启明帝玉玺的皇榜,就贴边了燕西北三州所有所有郡府级的大城。
皇榜之上,列数霍青七宗罪。
一罪、拥兵自重。
二罪、养寇为患。
三罪、结党营私。
四罪、诈死欺君。
五罪、勾结北蛮,祸乱玄北。
六罪、截杀天使,无君无父。
七罪、私造龙袍,狼子野心。
褫夺霍青“镇北王”之爵位,收回雁铩郡之封地,霍氏一族五日内进京,御前认罪,过期不至,朝廷将遣大军征之,再有与其勾结者,皆以反贼论处,夷九族!
三天前,朝廷遣往镇北王府的钦差,才死于太平关外。
三日后,加盖着玉溪的皇榜,就贴遍了燕西北三州。
而从玄北州走京城,纵是飞天宗师,也得飞上十余个时辰。
快得就跟碰瓷儿一样。
朝廷这是连演都懒得演了,图穷匕见了!
……
面对朝廷的七宗罪,镇北王府亦张榜公告的燕西北三州。
镇北王府的公告,言朝廷所言纯属污蔑。
霍氏一门,三代为将,戍守边关,尽忠职守,马革裹尸还。
到头来,却遭到朝廷如此污蔑!
霍氏心寒!
镇北军十万将士心寒!
既朝廷如此惮他霍氏一门,霍氏愿交出兵权、自削王爵,息兵戈,换满门平安。
简而言之:废话少说,爵位、兵权都可以还给你们,但要我霍氏进京,白日做梦!
但明白人都看得出来,镇北王府的公告本身,也是在扯淡。
朝廷如今忌惮的,不是镇北王府的兵权。
也不是镇北王府的王爵。
而是霍青本人!
只要霍青一日不死!
朝廷就一日不得心安。
朝廷和镇北王府之间,也一日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
双方的告示,都未提及太平关、北平盟半个字。
但据风云楼搜集到到情报。
各地官员在宣读皇榜的时候,都刻意点明了钦差乃是死于北平关外。
话里话外,都是北平盟勾结镇北王府,犯上作乱的意思。
镇北王府私下里也放出了消息,言北平盟已投靠朝廷。
话里话外,都是钦差死于北平关外,乃是北平盟和朝廷自导自演,栽赃他镇北王府的意思。
另外,朝廷发往太平关的公告中,除了皇榜之外,还多了一张加盖北方总督印的公告。
公告上以极其严厉的口吻,斥责北平盟,纵容镇北王府杀天使于太平关外,不日将就遣专人赶赴太平关,清查北平盟,令北平盟配合调查,自证清白。
只是公告中的“专人”,迟迟未到。
朝廷、镇北王府你方唱罢我登场。
台面儿上扯皮打嘴仗,一地鸡毛。
台面儿下调兵遣将,预备大战。
大离虽然没有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但能走到镇北王这个级别的枭雄,那个不懂这个道理?
一块石头都能激起千层浪。
朝廷和镇北王府的公告,至少也是原子弹!
九州都掀起了一阵大地震。
至于燕西北,已然炸开了锅。
上到官寺衙门。
下到街头茶寮。
到处都是讨论这件事的窃窃私语声。
而在双方的公告中,原本只是配角的北平盟。
却成为这些窃窃私语中提及频率最高的“人气”角色!
朝廷太高。
高不可攀。
镇北王府太远。
远得关我屁事。
唯有北平盟最接地气。
哪怕是西凉州、燕北州。
也有着大量的北平盟分舵、香堂。
属于北平盟旗下的酒楼、布庄……
拐弯抹角的总能扯上点联系。
对于燕北州与西凉州的普通民众来说。
他们是打心眼里不愿意相信北平盟会参与这种犯上作乱的叛逆之事。
毕竟张楚和北平盟在燕西北的声誉还是很不错。
但朝廷都说了,北平盟勾结镇北王府……
犹不得他们不信。
在这个识字率极低,明智未开的时代。
民心,的确只是上位者手里的脸谱。
画上红脸儿,就是好人。
画上白脸儿,就是坏人。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
至于玄北州的百姓。
他们是看在眼里。
听在耳边。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要说镇北王府造反,玄北州没多少人会搭理他们的话。
那么,张楚若是揭竿而起,真会万众景从!
张楚是玄北州人看着成长起来的。
是玄北州人心里的自家人。
也是玄北州人心目中的英雄。
北蛮人来的时候,是张楚领着他们玄北州人的子弟兵,拎着脑袋去跟北蛮人干。
大灾大难的年景,也是张楚在东奔西跑的给他们弄粮食,救他们于水火。
别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就算是块石头。
张楚捂在胸口捂了这么些年,也该捂热了……
而且,在玄北州人的记忆里,朝廷苛待张楚,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张楚是他们玄北州的英雄。
别人不心疼。
他们心疼。
造反?
别说这事儿很可能是假的。
就算是真的又怎样?
大家都饿得骨瘦如柴,卖儿卖女了。
朝廷都不管。
这种的朝廷,要他何用?
张盟主若是真要造反!
咱就跟他干了!
出条命!
……
玄北州的百姓没跟北平盟闹。
反倒是玄北州的江湖人儿们,抓住了这个机会。
镇北王府说北平盟投靠朝廷。
朝廷说北平盟勾结镇北王府。
左右北平盟和官府势力都脱不了干系了是吧?
我们玄北江湖的武林盟主,怎么可以跟官府不清不楚的?
毕竟张楚这个武林盟主存在感极低。
极少发布诸如江湖追杀令、召开武林大会等等,江湖中人喜闻乐见的老年乐活动。
但这并不是他们玄北江湖的武林盟主,能和官府勾搭成奸的理由!
官府是官府。
江湖是江湖。
这规矩不能坏!
嗯,在这个飞天宗师都已经开始下场大开杀戒的年头儿。
也不知道这些想搞事儿的江湖中人,到底是真觉得规矩不能坏,还是觉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
反正朝廷和镇北王府的告示一出,立刻就有大量的江湖中人,裹好衣裳、挎上干粮,呼朋唤友、拖家带口的前往太平关。
义愤填膺的要张楚给他们一个交代!
当然。
所谓交代,自然是以张楚交出武林盟主的宝座为最好。
任何一个名利场,都不缺乏野心勃勃之辈。
江湖正邪和情义的画皮下,从来都是赤裸裸的名和利。
连乐清扬和风四相等人,都遣人来信,或严厉或婉转的质询张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对自以为人多势众、气势汹汹来北平盟总坛外搞事情的江湖中人,张楚连面都懒得露,直接让大刘拿着代表玄北武林盟主的印信,像扔垃圾一样扔到了人群里。
东西,他给了。
改日就是八抬大轿给他送回来,他也不接了!
第723章 侠以武犯禁
九月十五。
北方总督府打着“擒拿乱党霍青,还玄北朗朗晴天”的旗号,挥师北上。
倒霍之战,正式打响。
然十万禁军还未抵达太白府。
驻扎于雁铩郡的镇北军兵分两路。
一路北上突袭永明关。
一路南下攻打锦天府。
同日,永明关陷落,擒蛮军大败。
现任冠军侯王真一不知所终。
同日,锦天府陷落。
现任武定郡郡守宋原战死,头颅高挂锦天府城楼。
北四郡落入镇北王府之手。
十万禁军领军大将不敢冒进,于太白府与武定郡交界的平狼县、金田县一线布防,等待朝廷调配大军,捕捉战机。
……
在朝廷和镇北王府大动兵戈之时,张楚在做什么呢?
他依然在专注的修行《五方五帝归元功》,专注的调配北平盟从别州运进玄北州的粮食。
男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但是有能力打探到北平盟内情报的势力,却都惊愕的发现,北平盟的主力红花部,消失了。
一同消失的,还有燕西北三大分堂内所有红花部分部人员。
北平盟各级分堂、分舵、香堂的体制,大体上都是复制于太平关总舵。
太平关总舵,设有青叶、红花、厚土、三川四部。
主管生意、武事、行政、人事。
各级分堂、分舵、香堂,同样设有青叶、红花、厚土、三川四部。
除了总坛、分堂、分舵、香堂的垂直管理体系之外。
总坛四部,与各级四部之间,亦有垂直管理的权限。
太平关总坛的红花部,脱胎于去岁的潜渊军。
在那之前,太平关总坛之内,只有两三千常备红花部成员。
各分堂、分舵、香堂的红花部,都握有两千到数百不等的武力。
去岁北疆大战,张楚抽调玄北堂、西凉堂、燕北堂三大堂口的红花部精锐,改编潜渊军。
在北疆大战期间,各个分堂、分舵、香堂,都重新吸纳训练了一批习武之人,补足了自身红花部的差额。
一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
二来,也是给自家在北疆奋战的盟主预留后备兵源。
北疆大胜之后,只剩下七千余的潜渊军就地解散。
然而众多从分堂、分舵抽调上来的红花部弟兄们,已无处可去。
他们留下的空缺,已被新人占据。
贸然将这些上过战场,屠杀过北蛮人的老兵遣送回原籍,也恐埋下隐患。
当时张楚与一众北平盟高层经过多番商议后,决定干脆补足八千人,作为常备武力镇守太平关。
自此,原本就人多势众的红花部,再度膨胀,人员直接突破一万五!
这一次从人前消失的,就是这一万五千人。
有着七千沙场老兵的一万五千精锐武士!
这一刻的北平盟,出奇的虚弱。
各个分堂、分舵,除去极少数拥有不俗武力的管理层之外,尽是些文职人员。
若是有某个顶级实力趁着这个时候对北平盟动手,四五日就能推平北平盟数年积累。
但这一刻的北平盟,又空前的强大。
集结了一万五精锐武士的北平盟,连已经进入对峙阶段的北方总督府和镇北王府,都有些发怵!
只要张楚愿意,四五日就能将燕西北三州江湖,尽数纳入囊中!
也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想起,张楚不单单是一位能单杀北蛮飞天强者的飞天宗师。
还是一位打得北蛮人丢盔弃甲的沙场宿将……
没人知道张楚想要干什么。
是帮着朝廷打镇北王?
还是帮着镇北王打朝廷?
亦或者是趁乱,推平无生宫、天魔宫……
不过也正是谁都知道张楚想干什么,北平盟突然集结重兵,才尤为可怕!
谁都不想,自家与敌人酣战难分之际,突然冒出来一把烧红的钢刀,狠狠捅在自个儿的菊花上……
前一阵,北平盟总坛前还门前冷落车马稀,颇有一种被人拉出用完后又随手塞进床底下的夜壶即视感。
突然之间,就热闹了起来。
来自州府、北方总督府的官员。
来自镇北王府的特使。
来自无生宫的信使……
他们带着一封封亲笔信。
带着一批批金银珠宝。
谁都想见张楚。
但张楚谁都没见。
他们带来的信件和礼物,也一件都没收。
怎么来的。
就怎么回去。
……
至九月底。
又有两支十万人级的禁军入玄北。
三十万大军囤积北饮郡与武定郡界碑一线,磨刀霍霍,预备攻入北四郡。
北方总督赢雍为此战三军统帅,北上前特异绕道太平关,请求与张楚会晤。
得到的回复却是,张楚并不在太平关,也无意插手朝廷与镇北王府之间的战争。
无意插手朝廷与镇北王府之间的战争?
那你北平盟集结的重兵做什么?
看戏?
兴许是三十万大军给了赢雍底气。
他并未强求与张楚见面。
只在太平关吃了一顿饭,留下了一封信,然后便施施然的离开太平关北上。